范文
菜单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方案

时间: 05-04 栏目:方案

1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精神及《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关于建设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的通知》要求,为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现代化,特制定**市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一、实施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是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档升级,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阵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打造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新业态为目标,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在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满足信息化环境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建设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突出公益性,维护和保障广大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优势;坚持需求主导、服务为先的原则,了解群众对数字文化的需求,建设丰富适用的数字资源,加强数字文化的惠民服务;坚持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和标准规范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坚持共建共享、开放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共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馆数字化建设,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平台建设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等已建成的现有网络及硬件条件为基础,应用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模式和架构,积极配合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统一管理、开放互动、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改进资源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实现**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发展提供整体有效的数字化支撑,切实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2、具体目标

20XX-20XX年,我市数字特色资源库群初具规模,数字化服务和需求信息全部进入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

三、平台建设的组织实施

**图书馆负责本馆的电脑配备、联网、数字资源建设和本馆及对应县级馆上报服务信息的审核筛选,通过互联网与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将筛选后的数字资源、各类服务项目信息、服务需求信息及服务统计数据在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上实现自我上传、管理及发布。乡镇(街道)文化站及社区文化室,要配备电脑等终端设备并联网,并对村级(社区)文化室上报的信息进行筛选,汇总后根据工作门类分别报对应的县级馆,县级馆再统一上报相应的市级馆。

四、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省总体工作目标和工作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工作。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平台建设工作。

2、落实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确保根据需要足额按时到位,并做好经费管理和使用,使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3、注重人才培养

建立人才配备和培养机制,为平台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有步骤、分批次地开展与平台建设和服务相关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省级单位对地市级单位进行的数字资源建设的统一培训及技术指导;根据工作需要切实做好人才配备工作。

五、平台建设的实施步骤

平台建设的实施包括软硬件平台搭建、资源建设、新媒体服务构建及人员培训等内容。

20XX-20XX年完成硬件平台搭建工作,并与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和省图书馆实现互联互通,初步建成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启动数字资源建设中心、数字资源保存中心和数字资源服务中心的建设、数字服务软件平台的建设以及主要资源库的设计。

20XX年数字图书馆和基层网点虚拟网初步建成;应用系统平台建设和新媒体服务(借助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电网为通道,为政府立法决策、教育科研、公民终身学习等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建设进入重点实施阶段;继续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

20XX年基本完成应用系统平台建设;完成新媒体服务建设的主要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重点资源专题库的建设。

20XX年完成数字服务平台建设任务。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和数字资源库建设完成,数字资源总量和类型得到跨越式发展,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人才队伍更加完备,服务能力获得较大提升。

20XX年7月4日

2关于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各市、县(市、区)文广新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文社文发[20XX]54号),加快推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不断满足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省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江苏率先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十二五”期间,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现就做好此项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以重点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打造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新业态为目标,努力满足信息化环境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在打造江苏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建设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突出公益性;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重点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优势;坚持需求主导、服务为先的原则,建设丰富实用的数字资源,加强公共数字文化的惠民服务;坚持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和标准规范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坚持共建共享、开放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共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主要目标

以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等为建设内容,构建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为全省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同时,带动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报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完善和提升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级共享工程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特色数据资源开发力度,建设江苏文化数据库群;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提高全省公共数字文化的服务能力。实施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加强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的整体效能。

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我省文化共享工程实施多年,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实现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全民共享;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数字资源、技术与标准规范方面成果显著,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服务资源保障与技术、标准支撑;公共电子阅览室作为基层服务窗口,是汇聚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及互联网海量信息资源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终端。三大惠民工程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在组织实施上,应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在技术平台和网络建设上,应做好协调,不重复建设;在资源建设上,应各有侧重突出特色;在标准规范上,应统一规则,相互兼容。

1、文化共享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起着战略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全省城市社区(街道、居委会)全面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实现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五级工程服务网络全覆盖,切实保障全省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信息需求。组织全省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特别是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视频资源的采集制作,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数字资源建设总量达到50TB。加强已建基层点的管理和功能提升,积极利用基层服务点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较好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2、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总体规划为指导,在与“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相衔接的同时,充分发挥江苏在经济、文化、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力争在资源生产、服务能力、影响效益、运行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江苏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建立一个与国家数字图书馆相衔接、以省馆为中心、以部分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图书馆为分中心的数字资源加工和服务为一体的服务于江苏全省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着力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最终实现数字服务惠及全民。具体目标:江苏数字图书馆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使江苏广大群众能够获得的数字资源总量扩大五倍,从现在的大约100TB达到500TB,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电网为通道,借助各级公共图书馆和手机、数字电视、智能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向全省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3、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

结合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三馆”免费开放工作,推动已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依据《江苏省公共数字文化系统建设标准》(拟定中),提升、完善设施条件,对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统一的管理,配备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阅览室免费用机管理和阅览室监管软件系统,建设一批标准、规范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重点推进乡镇和街道、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要把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文化发展规划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相关评比标准,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各地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建共享,共同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2、加大投入,提供政策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积极支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省财政结合中央财政资金,整合现有文化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需经费予以补助。市、县(市、区)财政要加大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并做好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使财政资金使用最大效益化。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逐步培育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格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保障。

3、创新机制,提高供给能力。各地在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制度设计,探索并创建科学的运行机制;发展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网络,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数字文化服务网,保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高效运行;统筹规划文化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数字资源建设,有针对性地多渠道开展资源建设;搭建省级控制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跨网络、跨终端的服务新业态,借助新兴媒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要的开放式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满足和方便全民共享。

4、加强培训,建设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快公共数字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省、市、县(市、区)文化单位积极性,通过分级培训,逐步提高全省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用得上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省馆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省级分中心,面向市级图书馆和市级支中心开办骨干培训班;各市、县(市、区)组织好本地区的培训工作。同时,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要努力培育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公共文化工作者队伍,以适应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发展需要。

5、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工作。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指导,狠抓落实,要建立管理和考核机制,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市、县(市、区)文化部门要定期组织自查,研究解决数字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并及时向省厅、省中心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省文化厅、省财政厅每年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地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6、制定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标准。参照文化部近两年制定印发的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相关标准,综合兼顾三大文化工程的技术内涵和内在联系,考虑我省三大文化工程建设的良好基础和领先要求,从建设国内一流的全省公共数字文化体系的高度,制定我省统一的《江苏省公共数字文化系统建设标准》。此标准涵盖了省、市、县(区)和乡镇社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三大文化工程的硬软件配置和资源建设要求,是我省各级图书馆和基层文化活动中心三大文化工程建设的统一标准。

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财政厅

20XX年10月15日

3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整体方案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其中硬件系统支撑平台的系统有四大块:

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主机(服务器)系统存储和备份系统网络系统

1.1系统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1.1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兼顾其他相关的业务要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适应更高的数据、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要求,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技术的先进,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在功能实现上要兼顾现实和未来。

1.1.2安全可靠性:包括设备安全和信息安全。动态路由协议、虚拟路由协议、Tree技术等保证网络在出现故障时迅速挽救和恢复。为保证图书馆业务工作,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防火墙应用、VPN技术、加密技术和安全认证实现信息安全的需求。双机热备份、集群技术、磁盘阵列、存储网络实现信息的安全存储和数据恢复丢失。

1.1.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网络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所以它必须具有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方便的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各层次节点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1.1.1开放性和互连性: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网络系统基础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广域网、局域网、计算机及数据库协议,坚持全国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1.1.5经济性和投资保护: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值。方案中采用的设备和技术应具有前瞻性,在可预见的未来的设备改造中,要保证现有设备能最大程度的被继续使用,使目前的设备投资未来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行,提供高效能和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减少以往在资本与技术投入方面的浪费。

1.1.6可管理性:馆域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遍布全馆各个职能单位,多层次的网络系统,由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因此在网络设计中,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网络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先进的分布式管理,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可以迅速确定网络故障等功能。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可靠性,从而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网络必须实现网络故障的自动发现、实时监控、主动报警和故障定位。

1.2.网络系统建设:

1.2.1图书馆网络系统所采用的技术

局域网(LAN):

千兆以太网(IEEE802.3/100base-T/1000base-T/1000base-SX)

广域网(WAN):

DDN(数字数据网DigitalDataNetwork):速度61Kbps-2.018Mbps(E1标准),利用光纤(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数据信号。

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LAN)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第三层交换技术:

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在交换机内部实现了路由,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虚拟专用网技术(VPN):

利用Internet来传输私有信息而形成逻辑网络

无线网络技术(WLAN):

利用无线电波作为数字信息传输信道的无线局域网(IEEE802.11g)

1.2.2图书馆网络系统需求分析图书馆不断发展的需求

近十年来,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图书馆需求的提高而不断地发展扩大。

90年代初期图书馆主要的计算机应用是业务自动化系统,采用一台服务器和若干终端组成,10M网络已能满足需要。

90年代中期图书馆增加了电子阅览服务,通常有十几到几十台终端,访问的数据资源以文本方式为主或包括少量图形方式,网络也升级到100M。

今日的图书馆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除了图书馆业务系统不断升级采用大型数据库外,电子阅览和网络服务的终端也增加到几百台,更重要的是数字资源除了文字的以外,还有大量的视频、音频、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百兆网络已不能适应,纷纷采用千兆甚至万兆网络。

1.2.3图书馆网络系统设计要点

·局域网采用多层星型以太网结构,主干为千兆、终端为10/100M自适应到桌面。

·核心交换机当交换端口在1000个以上时考虑采用可扩展、中端以上型号的交换机,根据经费情况选择单机或双机冗余方式,根据需要设计交换机光口和电口模块。

·分支交换机按分机房布置,当支持的端口较多时,采用堆叠方式。

·核心交换机与分支交换机之间采用光纤连接,根据端口密度设置光纤通道聚合链路。

·广域网接入采用DDN(数字数据网)方式,局域网连接广域网通过路由器。

·网络管理通常采用核心交换机厂家的产品。

·网络安全在接入广域网时安装百兆防火墙,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

·以有线为主、无线为附,在阅览室、会议室或其他不宜进行布线的场所采用无线网络或作为有线网络的扩展手段。

1.3服务器系统建设:

1.3.1图书馆服务器设计要求服务器(Server):

1.3.1.1服务器(Server):

图书馆服务器指在网络环境中为客户机(Client)提供服务的、高性能的专用计算机。服务器承担着图书馆管理和数据的存储、检索、发布等关键任务,是数字图书馆的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和应用中心。要求: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好、高速的处理能力、网络通信能力强、性价比高等。

1.3.1.2设计要求

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数字资源的丰富,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作为计算机核心的服务器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在目前的数字资源中,大部分为音频视频及图像数据,在数字图书馆应用中,这些数据能大并发的浏览及使用,因此,要结合数字资源的现状及图书馆业务的特色来配置服务器系统。

·图书馆应用系统的种类、数量,访问并发数和对服务器性能、安全方面的要求。

·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包括音视频、电子图书、数据库和文字图片等)的使用和容量要求。

·图书馆应用系统对系统平台的要求(UNIX/Linux/Windows)。

·图书馆建设规模和资金情况统一综合考虑,一步到位或分阶段进行。

·保证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

·服务器厂商的服务、价格等。

1.存储系统的建设:

1.1.1需求分析

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存储系统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各种数据存储时在安全性、大并发、实时性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存储器做为资源的存储地,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仅解决了电子资源的存放问题,对这些电子资源的使用(如怎样提供更快速访问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存储系统,现已成为每个图书馆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在图书馆的数据存储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数据特性的不同。在保证应用的前提下,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来选择存储设备。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