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现象的作文
1可怕的火山爆发
一天,我在家中看了纪录片《火山爆发》,让我对火山爆发这种自然现象有了一些认识。
火山爆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它爆发时,大量炽热的岩浆从火山口喷出,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有时还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这种场面是何等壮观,在1815年坦博发生的火山爆发使地球产生鲜红落日景观达3年之久,更大一点的爆炸甚至可遮阳光数十年。好看归好看,但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的却是灭顶之灾。片中说:火山是自然界威力最强大的力量,威力最强的火山释放出的能量比核武器大上数千倍。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大的火山爆发可使地球气候产生致命的改变。
看到这里,我十分庆幸我们居住的城市没有火山,那是多么可怕的呀!我突然想起去年印尼发生的海啸事件,那也是多么可怕的场景呀。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这种现象带给人类也是巨大的灾难。
在片中,我还了解到今天有数百万人活在活火山的阴影下,而且世界上至少有1500座活火山。我想:既然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灾难,可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住在火山边上呢?古代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火山,也不知道火山爆发后的危害有多大。可是现代的人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可他们仍然要居住在火山边上。如古罗马的赫库兰尼姆和庞贝城坐落在意大利最强大的火山--维苏威火山的山脚下。西元一世纪左右那里是繁华的大城市,甚至有科学家发现庞贝城的人除了没有电器外,生活和现代人差不多。那时那里共有5万多居民居住,这些罗马人丝毫不知道上方那座山有危险,因为维苏威从未爆发过,但在西元79年8月24日12时,它爆发了,一道火山灰冲上高空2万多米,巨大的火山碎屑洪流淹没了整座城市。虽然维苏威火山如此可怕,如今仍有超过75万人生活在它的周围,拉索维他位火山连火山口都有住家。为什么会这样?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因为火山上的土地非常肥沃,他们想过好日子。原来火山毁灭性很强,生产力也非常强。火山爆发可创造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我们呼吸的空气、植物所需要的矿物质甚至水,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农作物长势更好更容易丰收。
看完纪录片,我明白了火山爆发对人类来说有灾难的一面,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它会毁灭也会创造,如果没有火山就没有海洋、云和雨,我们的地球将成为死气沉沉的沙漠。我想如果我们能够预测到火山爆发的时间,让住在火山周围的人们做好准备,在火山爆发前撤离减少损失,那多好。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创造一种仪器在火山爆发前发出警报通知人们撤离让人们不再受到火山的伤害。
2桂林山水是怎样形成的
在六年级的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桂林山水》,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间。那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绿如翡翠的漓江水,还有那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桂林山,想到这里我的脑子里不禁闪现出一个奇怪的问题:这美丽的桂林山是怎样形成的?
我怀着这个奇怪的问题问爸爸,可是爸爸却说:“你去查查资料,你会知道得更清楚。”我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十万个外甥女》中查到了。原来是大自然的杰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桂林地区的岩石都是石灰岩,而且面积广,厚度大,具备了形成熔岩的条件。据地质学家在桂林地区调查,发现那里的水每年可以溶解、侵蚀石灰岩表层大约一指甲盖那么薄的一层。在几百年的风化和水流作用下,形成了无数突兀的奇峰。流竟石灰岩地区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别清澈,再加上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这些诸多因素,使得桂林山清、水秀、峰奇,成为天下少有的奇观。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的伟大杰作。要想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我们就需要从现在做起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
3火山的形成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地球的力量”里面讲的是:火山是由两个板块挤压出来的一个洞,岩浆一直往上面喷火山就是这样形成的。
还有:地壳表面薄,地里有岩浆形成、岩浆库存在、能够上升的表面,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喷发。火山喷发的高度:25公里左右比飞机飞得高。火山一喷发周围的东西全都死了,留下的东西就是一些火山灰。火山喷发的时候很漂亮还是红色的,像放烟花绽放一样壮观。火山喷发的时候温度很高旁边的水都边热了,有些温泉水都喷发出来了。日本的温泉都可以煮鸡蛋了。温泉里面的温度:50度~60度火有1000度。死火山就是很多年没有喷发。
休火山就是正在休息的火山。活火山就是正在喷发的火山。火山的形状:盾状火山、锥状火山、复式火山。盾状火山就是像盾牌形状一样火山。锥状火山就像是锤子一样的火山。复式火山就是两个火山合起来的形状。长大以后我也想去火山里看一看。
4地球的形成
大约在50亿年前,银河系里弥漫着大量的星云物质。它们因自身引力作用而收缩,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旋涡使星云破裂成许多“碎片”。其中,形成太阳系的那些碎片,就称为太阳星云。太阳星云中含有不易挥发的固体尘粒。这些尘粒相互结合,形成越来越大的颗粒环状物,并开始吸附周围一些较小的尘粒,从而使体积日益增大,逐渐形成了地球星胚。地球星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着,并且不断地壮大自己。于是,原始地球就形成了。原始地球经过不断的运动与壮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大气与海洋的形成
原始地球形成之后,地表温度慢慢升高。因此,地球从表面开始变暖。这个时期的地球,越靠外侧温度越高。随着温度继续上升,表面物质开始熔化。这些熔融物质类似火山岩浆,覆盖在地球表面。随着岩浆覆盖面积增大,其中的挥发性物质逸出,形成原始大气。这种大气以水和碳酸气为主要成分,气压是现在的100多倍。后来,大气温度下降,大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水,降到地面形成了原始海洋。
地核的形成
地球的地核是铁集聚于地心形成的。刚刚诞生的地球与多个小行星互相碰撞,释放的能量使地球变暖。温度升高后,岩石变软,铁马上沉积到地心。铁释放出来的重力能又进一步使地球变暖。据推测,这个原始地核全部是熔化了的铁形成的液体。在地核里,铁的熔点越往中心去越高。随着对流运动的冷却,地核中心部位的温度将降到比铁的熔点还低,最后在中心部位析出固态铁,形成内核。
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被认为是46亿年左右。太阳系行星也都是这个年龄。另外,在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是38亿年前的,这些测定有赖于岩石中微量铀、铷、钾等元素的放射性。铀、铷、钾等放射元素具有10亿年以上的半衰期,为测定地球的年龄提供了线索。
元素裂变与年代测定
存在于太阳系的元素同位素中绝大部分是稳定的元素,在整个太阳系的历史里,其存在量不变。但是,一部分叫作放射性元素的元素不稳定,它们以一定速度裂变成别的元素。因为这种放射性裂变是热反应,所以成为包括地球的各种行星内部的热源。另外,由于元素的裂变速度不受周围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是一定的,所以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岩石的年代。
5沙漠的形成
有一天晚上,我在看电视,电视里讲着无边无际的沙漠。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问题让我百思不解,于是,我去查找资料,打开电脑,哦,原来是这样:沙漠,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满目黄沙、干旱、荒凉、人烟稀少的,或许有人愿意欣赏一下沙漠悲凉的风景,但肯定没人愿意住在沙漠中。
干旱和风是形成沙漠的两个主要原因。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地面上缺少植物的掩盖;白天光照强烈,气温很高,而夜间气温急剧下降,往往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岩石长期遭受昼夜不息的热胀冷缩,便像蜕壳一样不断地剥落,风化的石块又进一步被粉啐成沙粒。当岩石被风化成沙粒后,狂风把沙粒吹跑堆积成一个个沙丘,铺盖在整个地面上。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沙漠都是这样形成的生活的每一处都有奥秘,只要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动脑筋的脑袋,你也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