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公共交通解决方案

时间: 05-02 栏目:方案

1浪潮智慧公交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公众出行问题,各地都在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争创“公交都市”,除了加大公交基础设施投入外,也加快了公交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实现“保障安全、管控到位、提高效益、司乘满意”的目标。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略

车载部分

车载部分的主要设备包括:智能车载终端、车内摄像头、车内拾音器、语音对讲机、车载刷卡机、报警按钮、车内报警器、客流统计器、报站器、LCD信息显示屏、LED信息显示屏、CAN总线网关等。

其中关键设备是智能车载终端GT08-900B,GT08-900B内置GPS定位模块和3G无线通信模块,集成接口类型丰富,易于扩展,采用工业级设计水准,保证了与后台通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通信网络

智能车载终端GT08-900B可选择内置TD-SCDMA、WCDMA及EVDO通信模块,利用移动、联通或电信等运营商的网络与后台通信。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指挥调度、车辆监控、录像/视频、智能报站、乘客服务、广告运营管理、数据维护、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

浪潮智慧公交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略

浪潮智慧公交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1、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对城市公交进行统一规划;

2、浪潮智慧公交系统所用软硬件产品均由浪潮集团自主研发生产;

3、浪潮智慧公交系统实现了公交车内无死角的视频监控;

4、浪潮智慧公交系统实现了公交车的动态监测与维保管理功能;

5、浪潮智慧公交系统具有公交广告资源管理及广告运营管理功能,实现了公交广告的智能化运营,保证了公交企业广告收益的最大化;

6、车载刷卡机通过智能车载终端接入后台服务器,实现了刷卡数据实时上传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实时结算;

7、浪潮智慧公交系统增强了用户乘车体验,包括:

通过电子站牌实现了公交车到站预报功能;

公交车内实现了语音、视频、文字相结合的自动报站功能;

利用手机客户端查询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及车辆位置等信息;

利用手机短信查询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及车辆位置等信息。

典型应用

沈阳市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

2智能WiFi公交车应用解决方案

汽车是地球上仅次于人类、固定房屋以外的第三大消费体,而且由于汽车是运动物体,最适合采用移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服务。因此便有了“车联网”,它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

近年来车联网的发展带动智能公交的崛起。据统计公交车逐渐成为主要的出行工具,无线上网越来越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每个市民乘车途中都想畅享无线上网,刷微博、看网页、上传视频……

随着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目前对Wi-Fi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并推出一系列的免费体验服务,这给推动智能公交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活力,在公交车上享受免费高速的网络在国内已逐步实现。

四信系物联网无线通信领域骨干企业,借助3G/4G技术,推出F3X34系列高速路由器,利用公用WCDMA/EVDO/LTE/HSPA+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线长距离数据传输功能。F3X34可为移动载体提供无线网络覆盖。通过车上安装的四信智能终端设备,将沿途设置的3G基站所发射的移动通信信号转化为质量稳定的网络信号(如Wi-Fi信号),能轻松满足车厢内乘客的轻松浏览网页、看视频、刷微博等“智能”需求。

四信F3X34高速工业4G路由器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32位通信处理器和工业级无线模块,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支撑平台,同时提供1个RS232(或RS485/RS422)、4个以太网LAN,1个以太网WAN以及1个WIFI接口,可同时连接串口设备、以太网设备和WIFI设备,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和路由功能。广泛应用于智能公交、智能电网、金融、移动POS终端、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消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气象、农业、林业、水务、煤矿、石化等领域。

3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简介

广东省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广东省交通厅发布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提供互动的交通信息查询服务平台。依托交通部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推广工程,整合出行信息资源,以公众出行服务网站、移动智能终端、短信服务平台、宣传手册、多媒体查询终端以及嵌入式可变情报板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段,将出行者所需的各种交通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发布,引导公众高效、便捷、舒适地出行,切实提高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系统特色

●发布最新实时路况信息,提供出行规划服务

系统在获得实时路况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技术,面向省内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主干道,按照每五分钟更新的频率,动态发布最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道路通行状况、道路突发事件、道路施工等。

系统还以提供城际“门到门”全程、无缝服务为理念,针对出行规划服务进行升级改造,力求用户只需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查询出合理化的自驾车行车路线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全程行程信息。另外,在规划路线过程中还充分考虑集成动态路况信息,让出行者可及时规避阻断和拥堵路段,方便出行。

●依托多种服务手段,支持行前、行中、行后一条龙服务

系统将通过触摸屏多媒体信息查询终端、短信、电台、移动智能终端、宣传册、可变情报板等多种服务手段,在出行的全过程中向社会公众提供内容个性化、服务手段多样化的交通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不同阶段的需求。

出行前:出行者可登陆公众出行网站查看动态交通信息,规划出行路线。升级系统为方便用户,还特别新增“我的出行”栏目为每个注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该栏目中出行者可保存和查看自己规划过的出行方案信息,还可通过短信、邮件、语音等方式订阅路况等交通信息。

出行中:升级系统通过完善短信发布平台、开发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和WAP服务的出行服务子系统,目前已实现在出行途中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出行者在出行中可使用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等通过移动网络访问系统获得交通信息。考虑到行车安全,系统还结合语音合成技术,将出行途中的行车指引和动态路况、突发事件、交通流信息等以语音的形式发布给用户。

另外,系统还通过对因特网与移动网络支持的一体化,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式服务访问。用户可在手机终端中调出行前在电脑上保存过的出行方案,也可以短信、语音播报等方式获取在电脑上已订阅过的路况等交通信息。

出行后:用户出行后可对系统提供的出行方案进行评价,系统将根据用户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用户也可通过互动版块将出行中的信息与其他用户共同分享,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共享资源的目的。

三、系统功能

四、总体技术架构

该系统采用ESRIArcGISServer为GIS服务平台,构建高速的地图缓存,结合AJAX等技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GIS应用平台的技术框架如下:略

●在ArcGIS平台上构建,使用Mashup技术

●快速集成地图服务:使用javascript

●地图智能缓存:进行智能管理,大大提高地图浏览用户体验

●支持KML数据标准:可读取KML格式的数据,显示在地图上

●提供地图API:使用开放的API,通过各种服务向地图添加内容,创建功能强大的地图应用程序

五、系统关键技术

(1)动态交通信息采集

利用GPS定位的探测车是

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一个重要的采集方法通过采集大量的探测车GPS数据。

(2)动态交通信息处理

根据接入的动态交通数据,计算道路的通行速度,评估道路通畅程度,检测道路突发交通事件。其中探测车动态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是数据采集与传输、地图匹配、数据融合、数据发布等四个步骤。

(3)出行线路规划

根据道路通畅情况,依据规避堵塞路段的最优路径算法,规划最佳的出行线路。

六、综述

该系统的建设将有效推进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公路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从而形成“以管理推动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的良性发展局面,对建设创新型和服务型交通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方案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观念深入人心,在“公交优先”战略部署下,公共交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由于油价、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人们出行方式的理性回归,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公共交通。如BRT、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方式能让市民享受到了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但市民并未真正地体会到方便,尽管中途是便捷了,可“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直制约着公共交通系统的快捷。公共交通的优越性并未真正体现。“最后一公里”现象是城市交通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指市民从家里到公共交通站点,或在公共交通站点下车回家的这段距离,由于这段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由于没有“补充工具”,不少市民只得开私家车,或打车出行。

最后一公里(Lastkilometer),在英美也常被称为LastMile(最后一英里/最后一公里),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的而且是关键性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

二、“最后一公里”现象出现的原因

那为什么会出现最后一公里现象呢,关键还是各系统之间的衔接不畅。如果说主干道和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那“最后一公里”就是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尽管主动脉流动很快,但主要的毛细血管血流缓慢,从而造成血流不畅。交通是城乡的枢纽纽带,也是城市的命脉。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主干道的建设也蒸蒸日上,市民出行却“道阻且长”,公交车站到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迟迟缺位。

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然规划在先。主管部门要真正确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真正与人民的利益相连,一切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主管部门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应细致周到谋划,既要考虑主体公交体系的建设,也要安排配套的设施,在构建公共交通体系的时候,就要考虑相关主题工程及配套工程同步推进真正方便老百姓。

三、昆山公交的现状

由于笔者的工作原因,本文结合昆山公共交通的现状作一定的分析。

昆山——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北国家统计局评为百强县之首。她隶属于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4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6平方公里。现辖10个乡镇和1个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73个行政村,132个居民委员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昆山各个方面均发展迅速,单从昆山机动车的发展情况来看,20XX年底全市拥有机动车辆26。17万辆,其中汽车18。1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5%。全市私家车拥有量13。1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9。2%,占全市汽车总量的72。8%。私家车大量占用了道路、停车场等相关公共资源,却与公共交通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公共交通方便、快捷、安全了,自主出行的人自然就会变少,可当公共交通不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时,市民将不得已选择其他出行方式。于是乎城市又陷入了拥堵不堪中。一方面限制私家车的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解决现在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途径。

截至到20XX年9月底昆山公交共有公交车辆954辆,共有166条公交线路,其中按线路性质划分有市区公交35条,市镇公交30条,区域公交74条(注:区域公交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运营的公交线路,该线路通常在乡镇运营),学生公交27条。如此众多的公交线路在县级市中屈指可数。另外还有出租车1190辆,接送车501辆,旅游车151辆,出租车、接送车、旅游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市民一方面感觉到公共交通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昆山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也日益增强。近年来,昆山公交经过几年的大力建设已经科技化水平、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譬如投入了GPS、3G、POS机等一大批科技化设备,实行公车公营改革,投入高档车型,推行低票价、无人售票、空乘式服务。提高公交覆盖率、填补公交空白等多种途径齐头并进提高服务质量。无论从硬件、软件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市民对公交的满意率也于近几年达到了历史的最好值。

目前昆山的公交体系已经将昆山所有的行政村、居委会均全部覆盖。但老百姓出行依然觉得多有不便,其中公交班次少,到达公交站台时间长,是市民觉得公交不方便的主要原因。如何能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快捷便利的公共交通除了公交干线的建立,如何为干线喂给客流从而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是目前昆山公交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昆山公交发展已经处于一个瓶颈阶段,更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提高昆山公交满意率、切实方便市民出行将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国内外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方法

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让我们的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不再成为市民出行的难题。可喜的是一些国家及地区给了我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

在上海世博会罗阿大区案例馆中,对传统交通体系的革新可窥一斑。出租车经过特别设计,就变成了“小车体、大容量”,方便大量乘客可以拼车出行,减少道路的压力;私家车重新设计后变得既节能又便捷,未来的私家车可以设计成一人乘坐、用少量清洁能源的单人车,这样可以节省道路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还可以直接开进小区;公交车或者短途轨交车会在中间车厢辟出专门的区域,供乘客们存放自行车,鼓励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同时,又不会因为人车混站造成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建设者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使用公共自行车、小区电瓶车等多种方式,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尴尬。

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纷纷试运行“袖珍公交”,杭州、武汉、上海、南京等城市也有了免费租赁的公共自行车。在上海,闵行区很多地铁车站、大型超市、小区附近都设有免费的自行车服务系统,市民凭借一个电子锁就可免费借用,并在任意服务点归还,这大大缓解了城市停车难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然而,由于网点、配套设施的不完备,在我国,公共自行车等解决方案目前仍没有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中国虽然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城市规划中却没有考虑到这些设计,很多城市没有自行车道,也就无法让自行车这种低碳的出行工具发挥作用。

而且,仅仅依靠自行车还远远不够,小区内部的“微”交通规划也需要重视。荷兰阿姆斯特丹案例馆展示了公路一直可延伸至小区内部,电车、市政清洁车都可以在小区内作业,也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

大力建设公共停车场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解决办法。

五、结语

“最后一公里”现象作为整个公交体系中最难解决的一部分,解决起来确实挺困难的,但解决好了却有着许多特殊的意义:

1、最后一公里是构建完整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方便市民出行,切实提高了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提高了服务满意率。

3、为公交干线喂给客流,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

可喜的是,昆山于20XX年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一经推出深受老百姓欢迎,尽管首次只投放了3000辆,范围只是老城区,但这项惠民工程深受市民好评,利用率极高,为推行低碳环保,解决“最后一公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