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总结
1泰兴市文广新局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贯彻落实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推进行政村和社区开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苏文公共〔20XX〕3号)精神。今年泰州下达我市的任务是20%的行政村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我市自我加压,确定了80家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至目前80家已基本建设到位,超额完成泰州下达工作任务。
一、通过调查摸底,确定建设单位。
年初召开文化站长会议,布置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任务,对文化站长进行业务辅导,要求各乡镇(街道)对所辖的村(社区)进行调查,提出拟作为建设任务名单,并征求村(社区)意见,报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最终确定80个村(社区)作为20XX年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二、召开推进会议,加强督查落实。
5月份市政府办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XX年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明确建设单位名单,落实工作责任。市文广新局6月份专题召开工作推进会督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度,各乡镇(街道)总结交流了前一阶段工作,文艺科相关负责人布置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文体设施不足、缺少专人负责、阵地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等问题进行剖析,要求各乡镇(街道)扎实推进建设工作,埋头一线,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工作任务,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市局积极做好服务协调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三、组织达标初验,提出整改意见。
至目前80家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基本完成建设到位。11月份文广新局组织业务干部对8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社区)进行初验,对照江苏省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逐项打分,对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到位,对已经建设到位的要求创特色、展亮点,在特色上下功夫,形成各自的工作特色和品牌亮点。12月份我们将迎接泰州市对我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的考核验收,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超额完成泰州市下达的工作任务。
为加快我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市文广新局安排专项经费作为工作奖补资金,对年底通过泰州市验收的村(社区)进行奖补。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和作用发挥上好的经验做法,为今后全面推开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奠定基础。“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提前完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任务。
2巴阳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总结
近年来,我镇立足云阳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七个一”的标准,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完善村级文化室配套建设,重点抓好以永利村、阳坪村文化室示范点的配套建设。强化示范带动,以点促面,先后建设了一批配套功能齐全、辐射范围广泛、富有生机活力的村级文化室,不断提高村级文化室建设水平,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组织领导,确保协调推进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示范点建设工作,审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并协调处理解决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落实政策措施,对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做好具体指导,协调推进工作。
二、制定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我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确保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实施步骤等。同时制定了工作进度表,按计划逐步逐项实施。我镇20XX年完成建设任务的为永利村,主要通过完善补充现有的村文化室功能,整合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
三、精心组织实施,注重建设成效
一是坚持导向性,立足全局科学布点。在争创活动中,把创建活动与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美丽乡村六有家园”建设结合起来,重点筛选推报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强,两委班子团结进取,高度重视开展创建工作,并且群众基础好、人流量集中、积极性高、开展文艺活动常态化的村委会作为示范点。最终确定了符合选建标准,且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社区、村(居)委会前列的永利村。
二是坚持示范性,聚焦聚力联动推进。在确定永利村为我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后,镇、村联动,分别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共同研究、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和创建措施,使示范点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邀请文化委组织开展调研,多次实地察看示范点,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示范点。围绕“七个一”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巩固已有的村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宣传栏等活动阵地,丰富活跃的群众文艺队,根据我镇特点培育乡村旅游文化、乡村特色文化产品。
三是坚持成效性,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村文化室建设把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很好地对接起来,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建设了“爱心画廊、快乐艺站、书香悦吧、“留守儿童之家、健身家园”等活动场所,全天候免费开放。倡导文化志愿服务,招募发动一批有文艺特长、有活动热情、有创意能力的“三有”文艺骨干,成立了舞蹈队、歌咏队、威风锣鼓队、腰鼓队、太极拳队、连宵队等8支文化活动队伍200余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迎春文艺汇演、老年节文艺汇演、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做到“天天有声音、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年年有品牌”,构筑了一个健康向上、幸福快乐的文化乐园。
四是坚持长效性,优化健全制度保障。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坚持坚持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筹备工作,做到点上有亮点、线上有看点、面上有成效,全方位、立体式展现示范点本色和特色,让其真正成为全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的典型范本。同时,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一整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使建设材料规范到位。
3文化站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广局的关心指导下文化站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服务基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标,自加压力,扎实工作,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1、认真履职、努力开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展各项工作。
2、加强阵地建设,文化阵地是文化工作的载体,没有文化阵地,就难以开展文化活动,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200平方米的祝阿镇文化站,包括活动室集图书室、棋牌室、培训室、电子阅览室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并多次迎接省、市、县的各项检查验收。
3、组织协调各村舞蹈队伍,经过筛选和选拔,在我镇古城苑社区成功举办了“唱响文明舞动齐河”首届电视广场舞大赛的初赛,选出两只优秀队伍进入决赛,并在全县的决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极大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带领我镇广场舞队伍带头人、文化志愿者参加了县、市组织的广场舞辅导员培训班,经过三期的培训学习,极大提高了各村广场舞带头人的舞蹈基础,学员们带着培训期间学到的内容,向更多的村民传授所学舞蹈,康体娱心,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5、对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帮包贫困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将上报情况汇总后,填报《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帮包贫困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汇总表》。
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经过编写材料,官庄村绣球等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为小周村文化大院争取争取了图书、锣鼓、音响等文化器材,提升了农村文化大院的标准。
8、对全市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十百千”工程进行了统计上报。
9、对原乡镇老电影放映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登记,备案审核。
自担任文化站长工作以来,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用一颗赤城的心去对待工作。通过自查,让我清醒的看到,镇文化站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基本要求,文化工作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没有经费来源,文化站想要开展正常的辅导、培训,聘用临时人员的经费;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需要购置服装、设备、道具等这都需要一定经费;
2、文化站的硬件设施还未能有效地解决,缺少举办文艺演出的场地和基本设施,农村文化阵地完全设有发挥,群众的素质偏低,文化创新思想较为保守,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开发。
3、文化站队伍单薄,没有自己的文艺团队。当前文化站只有我一个人,而且还兼着其他部门工作,只能应付正常的文化会议和文字材料上报,一些突发性的参观和检查经常需要临时联系附近村的文艺爱好者义务帮忙演出,经常这样难免出现集中人难的问题。更使得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更别说一些不定期的文艺培训,造成文化底蕴薄弱,专业知识缺乏,影响了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
20XX年度工作思路
1、多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的支持,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日常的议事日程上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投入,领导重视,是行之有效的最好办法,是解决文化设施的重要依据。
2、文化站阅览室藏有图书20XX余册,也有现成的培训室,但是没有对外开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丰富图书种类和健全培训室设备,完成对外开放,发挥其文化阵地的作用,争取可以以便满足广大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
3、发展业余演出团体,成立镇政府文化服务队,搞好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在部分有条件的村成立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或民间职业剧团。目前,我镇文化阵地的设施还很不完善,文化广场、图书室、体育场等还比较落后。要完善这些设施,需要领导重视和大量的经济投入,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群众的文娱活动。
今后的一年里,我会扎扎实实地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