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时间: 08-19
栏目:反思
反思一: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鞭挞暴力与邪恶,呼喊和平与幸福的文章,文章寓情于叙事,富有很强的震撼力。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教学的导入阶段,我设计的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段话中列举了四个事例,既扣紧了文章内容也为本节的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结尾联系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控诉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呼唤和平与正义,强化了这种情感基调。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其实在备课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导入法,即引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导入。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虽然使学生对新闻的特点有所理解,但很明显,这种情感氛围与本文的教学是不相宜的。
在问题的设计上,本人也注意增强激发性,如“教学过程”2的三个问题都是如此。教师将两个矛盾体摆在一起,形成对照,造成悬念,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有思维的碰撞,这样,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在教辅材料的选择上,我坚持“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的原则和适量的原则,不搞“电灌”,不搞图片展览,不以图害文,不以图代替学生的想象,而是只利用一幅德国法西斯大屠杀妇女的情景图,并配合问题:“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转入对文章以乐景写悲情手法的分析。以少胜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避免了以图代替学生想象、思考现象的发生。
反思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麽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在於新闻和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而本课正是一篇新闻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新闻,这篇新闻的语言及写作方式都与一般的新闻不同,它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做了大尺度的突破,那就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写下了这样一篇“不客观”的新闻。
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不止是一篇普通的教学材料,它还是一篇历史教育材料,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我设定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两个方面。知识目标主要在於认识本文的特殊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而情感目标则是让学生通过奥斯维辛的事件联系到南京大屠杀,记住历史,并学会正确地看待日本。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奥斯维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在网上寻找了大量真实的记录图片,用形象的图片来让他们在脑海中对奥斯维辛有个具体的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外,我还找了一些关於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还有两篇与奥斯维辛解放六十周年有关的新闻报导,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两篇课外新闻的内容分别针对这次纪念活动中德国总理的态度以及日本媒体的态度,都是学生平时接触得不多但是容易展开讨论的话题,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扭转现在学生们哈日哈韩的心态,正确对待日本人,牢记历史。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我设计了学案配合教学,主要抓住奥斯维辛给游客的感受来牵出整篇课文重点。课件根据设想的课堂情形设计调整了好几次,教学思路更是在脑海中过了无数遍,可是上课时因为太过紧张,教学思路被打乱了些许,原本制作好的幻灯片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播放出来,原本设计好的板书也没能按照预想完整地写在黑板上。尤其是一紧张,我的教学语言也变得很枯燥呆板,所以上完课我自己感觉并不是太好。好在组里的同事们都对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让我宽慰了很多。
但是我觉得本堂课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改进。第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仍然不够灵活,所以在设计被打乱之后,不能很好地进行调整,另外有些问题的处理过於片面,可以适当地进行扩展,让学生尝试著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课文。另外,可以逐步让学生自主研究课文并提出问题,而不是一贯由老师提问,学生根据课文解答,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经过这次公开课,我还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常规在课堂中落实得还不够到位,教学语言不够简练,课堂应变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逐步规范和提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努力,力求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港台校的教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反思三: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一、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两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二、关注学习的过程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 “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三、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新课改研讨课,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四、新课改促我成长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就本课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课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就显得比较浅,诚如有些老师所言,人文性体现得较突出,工具性就显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学识的浅薄,对于学生的评价还缺少精当的点评;作为一堂课,如何把用多媒体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本身来等问题解决得并不够理想,这些“缺憾”同“亮点”一样,也是我作这堂课的收获,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是我的荣幸。感谢新课改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这是一篇鞭挞暴力与邪恶,呼喊和平与幸福的文章,文章寓情于叙事,富有很强的震撼力。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教学的导入阶段,我设计的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段话中列举了四个事例,既扣紧了文章内容也为本节的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结尾联系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控诉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呼唤和平与正义,强化了这种情感基调。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其实在备课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导入法,即引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导入。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虽然使学生对新闻的特点有所理解,但很明显,这种情感氛围与本文的教学是不相宜的。
在问题的设计上,本人也注意增强激发性,如“教学过程”2的三个问题都是如此。教师将两个矛盾体摆在一起,形成对照,造成悬念,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有思维的碰撞,这样,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在教辅材料的选择上,我坚持“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的原则和适量的原则,不搞“电灌”,不搞图片展览,不以图害文,不以图代替学生的想象,而是只利用一幅德国法西斯大屠杀妇女的情景图,并配合问题:“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转入对文章以乐景写悲情手法的分析。以少胜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避免了以图代替学生想象、思考现象的发生。
反思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麽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在於新闻和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而本课正是一篇新闻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新闻,这篇新闻的语言及写作方式都与一般的新闻不同,它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做了大尺度的突破,那就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写下了这样一篇“不客观”的新闻。
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不止是一篇普通的教学材料,它还是一篇历史教育材料,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我设定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两个方面。知识目标主要在於认识本文的特殊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而情感目标则是让学生通过奥斯维辛的事件联系到南京大屠杀,记住历史,并学会正确地看待日本。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奥斯维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在网上寻找了大量真实的记录图片,用形象的图片来让他们在脑海中对奥斯维辛有个具体的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外,我还找了一些关於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还有两篇与奥斯维辛解放六十周年有关的新闻报导,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两篇课外新闻的内容分别针对这次纪念活动中德国总理的态度以及日本媒体的态度,都是学生平时接触得不多但是容易展开讨论的话题,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扭转现在学生们哈日哈韩的心态,正确对待日本人,牢记历史。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我设计了学案配合教学,主要抓住奥斯维辛给游客的感受来牵出整篇课文重点。课件根据设想的课堂情形设计调整了好几次,教学思路更是在脑海中过了无数遍,可是上课时因为太过紧张,教学思路被打乱了些许,原本制作好的幻灯片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播放出来,原本设计好的板书也没能按照预想完整地写在黑板上。尤其是一紧张,我的教学语言也变得很枯燥呆板,所以上完课我自己感觉并不是太好。好在组里的同事们都对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让我宽慰了很多。
但是我觉得本堂课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改进。第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仍然不够灵活,所以在设计被打乱之后,不能很好地进行调整,另外有些问题的处理过於片面,可以适当地进行扩展,让学生尝试著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课文。另外,可以逐步让学生自主研究课文并提出问题,而不是一贯由老师提问,学生根据课文解答,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经过这次公开课,我还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常规在课堂中落实得还不够到位,教学语言不够简练,课堂应变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逐步规范和提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努力,力求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港台校的教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反思三: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一、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两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二、关注学习的过程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 “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三、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新课改研讨课,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四、新课改促我成长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就本课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课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就显得比较浅,诚如有些老师所言,人文性体现得较突出,工具性就显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学识的浅薄,对于学生的评价还缺少精当的点评;作为一堂课,如何把用多媒体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本身来等问题解决得并不够理想,这些“缺憾”同“亮点”一样,也是我作这堂课的收获,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是我的荣幸。感谢新课改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