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时间: 06-10
栏目:反思
反思一: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大力推行个性化阅读的实验研究,作为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我们首先要明确何为个性化阅读?
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着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首先,抗洪抢险,学生没有情感体会,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因此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十分可行。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贯穿教学,引导学生回顾98年长江奔腾、肆虐的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抢险的场面,点燃了学生的阅读激情,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的欲望。运用多媒体播放战士们在抗洪抢险中的英勇无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惊,唤起内心的情感;还有配乐激情诵读,既渲染了情境,又引发了联想,这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下一步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奠定了基础。在结束学习之前,我播放了以解放军战士抗洪为题材的歌曲《为了谁》,通过声、形、色再度冲击学生感官,从而升华情感。。当我们学到黄晓文的脚被一根铁钉扎了一下,忍痛拔出,继续扛沙包时,我问学生:“你们曾经因不小心被小刺儿或小钉儿扎过吗?请说一下当时的感受。”学生谈得很多,有的讲自己被花刺儿扎时的疼痛,有的谈划破脚时的难受,有的谈被小木刺扎后的痛苦……你看,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便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黄晓文被铁钉重重地扎进脚底后的剧烈疼痛,更能感同身受,体会他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再者,放飞想象,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时空,学生的个性得以大力张扬。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学生用耳朵听,眼睛看,用心感受,再让学生说说感受,这样的设计,能促使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地求异,在课堂上及时闪现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本篇课文中有好几幅插图,第二幅表现的就是战士们肩扛沉重的麻包在稀泥中艰难奔跑的情景。我告诉他们黄晓文就在这个行列里,想象一下他会怎样做。有的说:“黄晓文脚底钻心地疼痛,他几乎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为了保住大堤,他又挺直了腰板。”根据插图展开想象,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人物精神更为感人。课堂上,学生基本能融入文本,将自身置身于98年洪灾营救现场,解读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方方面面,最后在读中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地阅读、学习探究,生成独到的见解和智慧,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最后,我们还要善于把每一个学生阅读体悟都当成可贵的资源,组织学生交流与沟通,相互表达和聆听,相互接纳、赞赏,以达成智慧共享。作者描写黄晓文这位典型人物时,运用了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充分显示了人物的可贵精神。当讲到黄晓文“扯下一绺布条”时,我请他们换成其他的动词“撕”或“拉”等,可他们说:“不行,‘扯’字表现了黄晓文撕布时的速度非常快,因为他想快点包扎好,快点去保大堤。”有的说:“‘撕’字太斯文了,似乎没有多大力气。”有的说:“‘拉’字更不妥,让人觉得黄晓文力气也没有了,怎么还能去扛沙包呢?”后来,我们还对“捆”字进行了换词训练,同学们也发表了很多看法。通过这些换词训练,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能力,便于指导学生今后写作中的准确用词。
对于学生的感悟,不求唯一答案,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比如教学中鼓励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感动的内容,以及结束前让学生每人对可爱的人民子弟兵说一句话。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体验、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它是一支创造的火把,它是一口“新活”的源泉。经历了智慧的共享,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局部走向整体,由片面走向全面。
反思二: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并且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课文分为三个版块:险情、抢险、救人。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时他们还比较小,可能还没有关注到这件事。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最大的想法是借助媒体,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
一.以学生实际需要为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直以来我都非常重视课文的导入设计。然而在《大江保卫战》一文的教学中,我发现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关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建够主义理论又一次提醒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绝对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能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本人在课文的导入部分,应该播放相关录象,引导学生未学其文,先入其境。
二.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准点
教师教学设计中的任何一个设计都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不能过多的拔高要求,不然,“过高的桃子”学生就放弃摘了。就算有些聪明的孩子积极动脑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堂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因为,教师眼里应该装有所有的学生,每节课堂都应该关注所以学生的发展。本人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列小标题的训练, 教师本想通过此训练,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也帮助了学生更好的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是,这种训练对于大多学生来说都比较难,所以,这个训练花费了课堂的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完全完成。其实,本文只要教师带领学生简单的认识到:课文故事的起因部分是第一小节,描写战士们抗洪抢险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感人的事迹是第2-5小节,并且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而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提升,这就起到了教学的原有目的。
三.以学生实际发展为钟点 以前我总是认为,阅读教学只要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有所体验,语文课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了。《大江保卫战》一文的教学使我明白,如果语文教学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学生学习语文这个层面上,起点应该是很低的。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还非常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用好教材,更要广开各种有利的资源,使这些资源为阅读教学服务,让学生的朗读感悟真正融进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能获得享受语文所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
思索或许是令人痛苦而备受煎熬的,然而,如果没有实践以及在此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又怎么会有成长的喜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个育人者,一个文明火炬的传递者,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实践者,更应成为一个思考者!
反思三: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
我在设计这一教学的时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的:
一、关键词助读
大江保卫战,通过记叙抗洪救灾的场面,实际上是为了赞美这些人们子弟兵奋不顾身保大堤,英勇救灾的精神。而文中“铮铮铁汉”一词,能充分表现战士们这种精神。因而在“保大堤”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抓住了“铮铮铁汉”这一关键词,通过让学生读书,找出第二小节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这些人们子弟兵是一个个“铮铮铁汉”。紧扣住“全然不顾”,战士们“顾的是什么?不顾的又是什么?”,感受战士们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的这种信念,使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这种铮铮铁汉形象有了鲜明的认识。
二、写作手法的渗透。
本文最显著的写作手法就是点面结合。因而,在学习第二和第四小节的时候,过渡时,特意以电影的长远镜头作比,介绍了这一写作手法。在修辞上,则引导学生体会了借代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学生初次接触,因而,有必要好好介绍,至于文中还有其它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的容易理解的,因此课上也没有再做赘述。
三、媒体辅助悟情。
作为教师,我们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学生却没有这种情感体验我便借助媒体,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感人的录像,一曲《为了谁》激昂的歌,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四、联系时事练写。
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本文第五小节中的并列句式,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很好的蓝本。再加上大江保卫战与抗震救灾的战斗在主题上也是很吻合的,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因此,我设计的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用上“人民子弟兵奔向________,________;奔向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写话,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
反思四: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大力推行个性化阅读的实验研究,作为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我们首先要明确何为个性化阅读?
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着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首先,抗洪抢险,学生没有情感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大力推行个性化阅读的实验研究,作为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我们首先要明确何为个性化阅读?
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着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首先,抗洪抢险,学生没有情感体会,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因此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十分可行。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贯穿教学,引导学生回顾98年长江奔腾、肆虐的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抢险的场面,点燃了学生的阅读激情,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的欲望。运用多媒体播放战士们在抗洪抢险中的英勇无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惊,唤起内心的情感;还有配乐激情诵读,既渲染了情境,又引发了联想,这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下一步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奠定了基础。在结束学习之前,我播放了以解放军战士抗洪为题材的歌曲《为了谁》,通过声、形、色再度冲击学生感官,从而升华情感。。当我们学到黄晓文的脚被一根铁钉扎了一下,忍痛拔出,继续扛沙包时,我问学生:“你们曾经因不小心被小刺儿或小钉儿扎过吗?请说一下当时的感受。”学生谈得很多,有的讲自己被花刺儿扎时的疼痛,有的谈划破脚时的难受,有的谈被小木刺扎后的痛苦……你看,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便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黄晓文被铁钉重重地扎进脚底后的剧烈疼痛,更能感同身受,体会他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再者,放飞想象,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时空,学生的个性得以大力张扬。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学生用耳朵听,眼睛看,用心感受,再让学生说说感受,这样的设计,能促使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地求异,在课堂上及时闪现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本篇课文中有好几幅插图,第二幅表现的就是战士们肩扛沉重的麻包在稀泥中艰难奔跑的情景。我告诉他们黄晓文就在这个行列里,想象一下他会怎样做。有的说:“黄晓文脚底钻心地疼痛,他几乎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为了保住大堤,他又挺直了腰板。”根据插图展开想象,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人物精神更为感人。课堂上,学生基本能融入文本,将自身置身于98年洪灾营救现场,解读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方方面面,最后在读中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地阅读、学习探究,生成独到的见解和智慧,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最后,我们还要善于把每一个学生阅读体悟都当成可贵的资源,组织学生交流与沟通,相互表达和聆听,相互接纳、赞赏,以达成智慧共享。作者描写黄晓文这位典型人物时,运用了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充分显示了人物的可贵精神。当讲到黄晓文“扯下一绺布条”时,我请他们换成其他的动词“撕”或“拉”等,可他们说:“不行,‘扯’字表现了黄晓文撕布时的速度非常快,因为他想快点包扎好,快点去保大堤。”有的说:“‘撕’字太斯文了,似乎没有多大力气。”有的说:“‘拉’字更不妥,让人觉得黄晓文力气也没有了,怎么还能去扛沙包呢?”后来,我们还对“捆”字进行了换词训练,同学们也发表了很多看法。通过这些换词训练,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能力,便于指导学生今后写作中的准确用词。
对于学生的感悟,不求唯一答案,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比如教学中鼓励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感动的内容,以及结束前让学生每人对可爱的人民子弟兵说一句话。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体验、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它是一支创造的火把,它是一口“新活”的源泉。经历了智慧的共享,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局部走向整体,由片面走向全面。
反思二: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并且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课文分为三个版块:险情、抢险、救人。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时他们还比较小,可能还没有关注到这件事。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最大的想法是借助媒体,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
一.以学生实际需要为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直以来我都非常重视课文的导入设计。然而在《大江保卫战》一文的教学中,我发现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关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建够主义理论又一次提醒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绝对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能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本人在课文的导入部分,应该播放相关录象,引导学生未学其文,先入其境。
二.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准点
教师教学设计中的任何一个设计都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不能过多的拔高要求,不然,“过高的桃子”学生就放弃摘了。就算有些聪明的孩子积极动脑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堂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因为,教师眼里应该装有所有的学生,每节课堂都应该关注所以学生的发展。本人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列小标题的训练, 教师本想通过此训练,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也帮助了学生更好的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是,这种训练对于大多学生来说都比较难,所以,这个训练花费了课堂的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完全完成。其实,本文只要教师带领学生简单的认识到:课文故事的起因部分是第一小节,描写战士们抗洪抢险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感人的事迹是第2-5小节,并且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而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提升,这就起到了教学的原有目的。
三.以学生实际发展为钟点 以前我总是认为,阅读教学只要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有所体验,语文课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了。《大江保卫战》一文的教学使我明白,如果语文教学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学生学习语文这个层面上,起点应该是很低的。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还非常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用好教材,更要广开各种有利的资源,使这些资源为阅读教学服务,让学生的朗读感悟真正融进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能获得享受语文所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
思索或许是令人痛苦而备受煎熬的,然而,如果没有实践以及在此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又怎么会有成长的喜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个育人者,一个文明火炬的传递者,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实践者,更应成为一个思考者!
反思三: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
我在设计这一教学的时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的:
一、关键词助读
大江保卫战,通过记叙抗洪救灾的场面,实际上是为了赞美这些人们子弟兵奋不顾身保大堤,英勇救灾的精神。而文中“铮铮铁汉”一词,能充分表现战士们这种精神。因而在“保大堤”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抓住了“铮铮铁汉”这一关键词,通过让学生读书,找出第二小节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这些人们子弟兵是一个个“铮铮铁汉”。紧扣住“全然不顾”,战士们“顾的是什么?不顾的又是什么?”,感受战士们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的这种信念,使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这种铮铮铁汉形象有了鲜明的认识。
二、写作手法的渗透。
本文最显著的写作手法就是点面结合。因而,在学习第二和第四小节的时候,过渡时,特意以电影的长远镜头作比,介绍了这一写作手法。在修辞上,则引导学生体会了借代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学生初次接触,因而,有必要好好介绍,至于文中还有其它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的容易理解的,因此课上也没有再做赘述。
三、媒体辅助悟情。
作为教师,我们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学生却没有这种情感体验我便借助媒体,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感人的录像,一曲《为了谁》激昂的歌,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四、联系时事练写。
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本文第五小节中的并列句式,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很好的蓝本。再加上大江保卫战与抗震救灾的战斗在主题上也是很吻合的,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因此,我设计的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用上“人民子弟兵奔向________,________;奔向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写话,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
反思四: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大力推行个性化阅读的实验研究,作为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我们首先要明确何为个性化阅读?
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着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首先,抗洪抢险,学生没有情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