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特产作文600字
1家乡的特产
苏州这颗明珠上,有着数不胜数的特产:丝绸、太湖三白、鸡头米……可我最爱的特产却是享有“蟹中之王”之美称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
大闸蟹的个头比其它螃蟹大得多,背上的壳是墨青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一对大钳子,如果我用竹筷去引逗它,大闸蟹就会把我当作敌人,并且一直挥舞着大钳,仿佛要与我作对似的。这多么像一位穿着铠甲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啊!它的两只眼睛小小的,仿佛在侦查着敌情。最有趣的是大闸蟹的嘴,它的嘴里总是发出些“咕嘟咕嘟”的细微声音,有时还不停的吐出些白色泡泡。大闸蟹走路时是横着走的,它真是一个横行霸道的家伙呢!
煮熟的大闸蟹是深橘色的了,现在,大闸蟹只能乖乖的躺在盘子里面,等待人们的享用。这却与刚才还威风凛凛的样子成了鲜明的对比。剥开蟹壳,就能看到那橘红色的蟹黄、洁白细嫩的蟹肉、白玉似的脂膏。它的色、香、味妙不可言,其他湖区蟹根本无法比拟。难怪章太炎夫人与汤国梨女士诗曰:“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不仅是一种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还具有着一些独特的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性寒味咸,蟹肉却具有着清热、理经脉等功效,它的壳还可以清热解毒、破淤清积止疼呢!看来,螃蟹全身上下可都是宝啊!
这阳澄湖大闸蟹也时常受到国际友人们的青睐。因为无论从外形和味道来说,这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在我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无论是谁吃了它都会忍不住啧啧称赞。
我爱家乡的特产——“蟹中之王”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我因此而倍感自豪与我的家乡苏州。
2苏州特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一提到苏州自然而然的首先想到的是秀美的园林,绵软的苏白。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苏州地区另一别具特色的珍稀特产。
请初,一日,在京各地官僚相聚,各自聊自己家乡的特产,以广见闻。言之者娓娓,听之者津津,热闹非凡,唯独苏州人汪琬(字纯翁)高坐一旁,一言不发。众人论讲过后,兴犹未尽,便催促汪琬讲,汪琬谈谈地说,苏州特产“绝少”,只有“二物”。众人忙问是哪“二物”?,汪琬道:“一为梨园子弟”,众人抚掌称是,又问另一物为何?汪琬谦虚地欲言又止,众人频频催促,汪琬才徐徐答道:“状元也。”,众人初听一愣,随后惭然结舌,自愧弗如。表面看起来汪琬是在谦逊,其实他骨子里是在得意和骄傲。时坐中有一人冷语解嘲:“苏州出状元,犹如河间出太监,绍兴出惰民,江苏出剃头师,句容县出修脚将,物以类聚,无足怪也。”。此人语出刻薄,以剃头将和状元类比。极尽奚落,可是他对“苏州出状元”却难以否定。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苏州地区状元辈出。据进士碑录统计,明清两代共出状元203名,苏州地区有34人,其中清代有状元114名,苏州籍状元27名,占请朝全部状元的四分之一,可谓盛矣!
读书人一旦鲤跳龙门身为状元,立刻身价百倍,荣耀无比。但是,这龙门是不好逾越的。梁启超“饮氷室文集”里有一篇“各省举人上皇帝书”上说:“邑聚千数百童生,拔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拔百数十人为进士”。状元就是从这最后拔出来的三百进士中的第一人。考之再考,拔之再拔,可谓难矣!然而苏州一地出的状元却占去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不可谓不是一大“特产”!汪琬的骄傲不可谓妄也。
苏州是钟灵毓秀之地,科举时代出状元,科举废后虽无状元可出,可是苏州的名士才女仍甲冠天下。
中华文采独钟于苏州乎?
3苏州美食
要问世界上啥最美味?本美食家这次苏州之旅就领教了美食,这天俺就去位于苏州石路的美食一条街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美食!
它,味道鲜美,五味俱全,皮肥肉嫩,香气扑鼻。是什么?俺就不卖关子喽,是瓦香鸡!
瓦香鸡?可别以为是过时的炖鸡,也别以为是油多特腻的炸鸡。它可是正宗的砂锅焖鸡!
馋了吧?本人也是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催菜。原来,即便是美味佳肴,也得忍。但是我的肚子却不听使唤,“咕噜——”叫了一声,幸亏这时,一盘热气腾腾的瓦香鸡端上来了!
如愿以偿,本人夹了一块又一块,有的被俺直接塞肚子了,有的放在辣椒油里泡着,老爸老妈在一旁虎视眈眈,双管齐下,三下五除二,几块就成了他们的盘中餐。我们吃得热火朝天,只消两分钟,我们就干掉了半只瓦香鸡!
高潮的白热化阶段过来了,涮锅开始!
只见服务员往砂锅里倒了一壶水,涮锅材料和另半只瓦香鸡又派上用场了,双料合璧,无比好吃。涮锅材料有火腿肠、蟹肉棒、豆皮、海带、金针菇、粉条、菜叶……怎样?任凭你的口水流淌!
好东东往往消失地很快,我吃完了,可是味道却回味无穷!
我要发表一下我的个人就餐感言,一个字:爽!
想吃吗?快去苏州美食一条街品尝瓦香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