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特产作文
1绍兴的特产
每当我看见宁波的城隍庙中有人在卖臭豆腐和冰糖葫芦时,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爸爸在家中给我做的臭豆腐和街上卖的冰糖葫芦。而这使我想起了我的故乡——绍兴。
那时我不过三四岁,拉着爸爸满街跑,只要一找到有卖冰糖葫芦的,不用说,我肯定要缠着爸爸买上两串,让我过过瘾。家乡的冰糖葫芦那个甜呀!咬上一口就甜到了心窝窝里,等咬完了全部的糖,我就开始咬山楂。山楂可不像糖那么甜,那山楂可酸啦!咬一小口就够你酸上大半天的,只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便是:酸得牙齿都要掉了!每当我酸得只吐舌头时,再转圈儿跑一阵,然后猛地停下来,又咬一口,再接着重复刚才的动作……儿时我吃糖葫芦就是这样的,整串糖葫芦就是在吐舌头和转圈中吃完的。
臭豆腐呀臭豆腐,那可是我儿时的最爱。那时,爸爸隔三差五地在家给我做臭豆腐,好像臭豆腐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一样,只要一天不吃,我就会又哭又闹,逼得爸爸没办法,只好做给我吃。你别看臭豆腐闻着臭,别看它其貌不扬,吃着可香咧!臭豆腐咬上一口,虽闻着还是臭烘烘的,可吃着的味道可香得不得了!有些孩子虽兴高采烈地在巷子里买了几串臭豆腐,可买来后,却又犹豫着不敢张口,准是闻到了臭味吧!我看见了,立马冲过去,夺过他们手中的几串臭豆腐,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就这样,他们花钱,我帮吃!我就是这么爱吃,怪不得后来想买臭豆腐的孩子在买之前都躲我远远的,准是怕我又抢了去吧!
家乡的特产虽吊起了我的食欲,可一想到家乡,我便又没有了吃臭豆腐和冰糖葫芦的食欲。每每看到有卖这两样的,我都避得远远的,免得又使我想起家乡……
2绍兴特产——香糕
香糕是绍兴特产,自然就有名气。的确如此。据说是以前只有皇帝才能吃的绍兴八大贡品中的一种,历史已有两百多年了。
香糕的颜色是土黄色中带一点淡淡的桔色。用手摸一摸,感觉非常粗糙。香糕的形状呈一个长方形,约为一根食指和一根中指合起来的大小。仔细看,就能看见一粒粒小小的芝麻镶嵌在香糕里。
说道香糕的味道我就会找一块香糕,拿起来闻一下,真香,咬一口含在嘴中,那味道就会从淡到浓,而且香甜可口、甜而不腻。
听说吃香糕还对我们的身体好呢!比如说帮助消化等。听说现在又开发了新产品有牛奶香糕、有鸡蛋香糕等等。
我非常喜欢吃香糕,那可是我的最爱哦!
3我喜欢的一种绍兴特产
我的家乡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成就了绍兴许多受人喜欢特产。绍兴老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之一,它以甘冽芬芳、橙黄澄洁的特点令人叹服,从而使它在全世界声誉斐然。
绍兴老酒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吕氏春秋》中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绍兴城内还有“投醪河”遗址。到南北朝时,绍兴老酒已成为贡品。
绍兴黄酒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但不能自身合成的八种氨基酸。绍兴酒因为它的色香味,让它在酒类中独领风骚。绍兴黄酒的色: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使人赏心悦目。绍兴黄酒的香:一种诱人的馥郁芳香,而且往往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所以绍兴酒称老酒,因为它越陈越香。绍兴黄酒的味:由6种味和谐地融合而成,甜味赋予了绍兴酒滋润、丰满、浓厚的内质,饮时有甜味和稠粘的感觉;酸味组成甘冽、爽口、醇厚的特有的酒味;恰到好处的苦味,使味感清爽,给酒带来一种特殊的风味;适度的辛辣味,有增进食欲的作用;鲜味为黄酒所特有,很受饮者欢迎;苦、涩味适当,不但不会使酒呈明显的苦涩味,反而能使酒味有浓厚的柔和感。
绍兴老酒是用上等精白糯米作为主要原料,优质黄皮小麦作为酒曲酿制的。一般在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十月制淋饭(酒娘)。大雪前后正式开始酿酒,到次年立春结束,发酵期长达八十多天。酿酒以糯米为原料,经过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罐后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罐陈酿(3年以上)等步骤造出成品酒。
清澈、明净、富含各种矿物质的鉴湖水是形成绍兴老酒特色的关键所在。鉴湖水系由于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土壤结构,形成了国内外少见的适于酿造黄酒的优良水质。有关科研单位对鉴湖作了长时间的考察研究,认为鉴湖水系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鉴湖的源头出自会稽山的北麓,那里茂林修竹,植被良好,水的矿化度比较低,水色透明清澈,水中含有多种微量矿物质,极有利于酿酒。同时,鉴湖水源充沛,湖水平均每7天多就可更换一次,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在我国的淡水湖泊中是极为少见的。再一方面,鉴湖沿岸及湖底的泥煤层具有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变换的功能,对湖水中有害物质有吸附与过滤作用,使鉴湖水常年保持高度的洁净状态。
随着水资源被污染日益严重,保护鉴湖水迫在眉睫,记得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诗名:“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
4绍兴三乌
绍兴“三乌”,是极富绍兴地方特色的产物,具体是指乌干菜、乌毡帽以及乌篷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三乌”中首“乌”就是乌干菜。乌干菜又称霉干菜,它色泽乌黑,美味爽口。特别是在夏天,拿它用开水一冲做成汤,又香又解渴。以它为原料还有一道闻名遐迩的名菜叫“干菜毗肉”,“干菜毗肉”是用上好的五花猪肉和酱油、味精、白糖等调料调匀后与干菜一层一层混放在碗盆之中去蒸。出锅时,浓香扑鼻,肉烂菜酥;人嘴时,糯而不腻,极具风味。周总理生前对这道菜情有独钟,还曾在招待外宾时多次专门点上这道菜呢!在农村,家中要是来了贵客,主人也常用它来款待客人,难怪来绍兴的游客都会乐滋滋地带上一包,回家去享受绍兴乌干菜的滋味呢!
在我们绍兴柯岩风景区,有一座特大的由乌毡帽制成的亭子,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
乌毡帽色黑,顶尖,卷边的前檐似备斗,后面如小山,造型独特,冬暖夏凉,柔软轻便,既可遮阳,又可遮雨,还可当坐垫和盛装食物的器具。虽然现在除少数老年人外,戴乌毡帽者已寥若晨星,但提起“绍兴乌毡帽”,人们还是挺熟悉的。可以说,乌毡帽成了绍兴人的一个明显标志。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每当唱起这首歌谣,我仿佛已经听见乌篷船那摇起来时的“嘎吱、嘎吱”声了。绍兴是江南水乡,乌篷船当然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乌篷船个头不大,它的船篷用竹蔑编成,中间夹着竹著,呈现半圆形,再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所以叫乌篷船。一条乌篷船一般可容纳四至六位乘客,它的动力是靠船夫用脚踩桨。船行进时,船夫手脚并用,船体轻盈地漂浮在湖面上,那情景就像书上讲的威尼斯的刁艇。乌篷船现在已经成为风景区一道特有的风景线。坐乌篷船、品绍兴酒、吃茵香豆、看社戏,真是一番特有的享受。
如果你有机会到绍兴来旅游,一定要尝一尝绍兴的乌干菜,戴一戴绍兴的乌毡帽,坐一坐绍兴的乌篷船,体验一下做绍兴人的乐趣!
5绍兴老酒
绍兴地处于长三角、浙江省东部,是历史上的大都会和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特产可多了,我这次介绍的是老酒。
绍兴老酒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很普遍。《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城内尚有“投醪河”遗址。到南北朝时,绍兴老酒已成为供品。
绍兴老酒是用上等精白糯米作为主要原料,优质黄皮小麦作为酒曲酿制的,而得天独厚的鉴湖水是形成绍兴老酒特色的关键所在。
绍兴老酒声誉斐然,清朝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
几年前,国家宣布礼宾改革,绍兴加饭酒代替茅台成为招待外宾的国宴酒。
6家乡绍兴特产自述
大家好!我的家在浙江绍兴,它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我是绍兴特产家庭中有名的成员。
我做人方方正正,不怕火,不怕热。最喜欢香喷喷的油水,等锅中的油冒烟了,再把我放进锅里,让我在锅里洗个热水澡,慢慢地,我就穿上了一身金黄色的外衣,一股浓浓的香味也随之而来。出锅的我还是落落大方、方方正正的,像一枚棋子,跳进你的嘴里一嚼,外脆内软,让你直流口水,吃了还想吃。猜猜我是谁?猜不着吧,我就是绍兴人见人爱的臭豆腐。
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她漂洒着黑乎乎的长发,别有风味,物美价廉。她是一个大魔术师,有时变成香甜的干菜烧肉,十分鲜美,十分诱人;有时变成干菜炒四季豆,清脆又美味;有时又变成大家都爱喝的干菜虾汤,那汤在夏天里更是鼎鼎有名了,大家喝了这汤会感到精神气爽。这就是我的好妹妹——霉干菜。
我们只是绍兴特产两名小成员,也是绍兴的骄傲。欢迎大家来绍兴做客,我们有更多的家庭成员等着您来品尝。
7我最喜欢吃乌干菜
大家都知道,老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除了我们绍兴的乌干菜,还有其他等特产,我就不依依介绍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乌干菜,也叫霉干菜。每到夏天妈妈总要做一碗干菜汤,等到凉了我就用一根吸管喝汤。这时爸爸就要叫我汤太婆,呵呵。霉干菜还可以和肉一起蒸,《中国菜谱》上有一道绍式名菜,就是霉干菜焖肉,传说乾隆皇每次下江南来到绍兴都要品尝这道菜,绍兴有句话:“乌干菜,白米饭,神仙见了也落凡。”更别提皇帝了!
每年冬天,家里都要腌些菜,腌透了再晒干就是乌干菜了。
但要做出美味的乌干菜是需要很多工序的:先要把新鲜的白菜削去根部,除去老叶子和枯叶子,在日光下晒一天,中箭需要翻动一次,然后将凋萎的菜进行堆黄,堆黄后,再将菜株整理一次,拣除坏叶,用清水洗干净,晒干了水汽再放到缸里用盐腌,这个盐腌的过程需要专门的比例。最后还要在缸里压上大大的石头,冬天大约30天,菜就腌好了,然后取出在日光下暴晒,晒到菜梗也干了为止。香喷喷的乌干菜就做好了!
妈妈做的乌干菜我百吃不厌,美味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