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教学反思(2)
时间: 07-31
栏目:反思
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学,我悟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1、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不应是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应该把目光放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可以了解到梅兰 芳的生平,他的代表剧目以及他的艺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开发了课程资源,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同时, 将课外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活力。
2、善于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利用收录机,播放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录音,导入新课。婉转优美的唱腔,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学习。
3、倡导自主学习。
学 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 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品读课文时,学生自由分析品评,畅所欲言,满足了他们的个性要求。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理念: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巧妙设计问题。
本节课由“你认为,在作者眼里梅兰芳的表演精彩吗?”一问贯穿整个课堂,由此拓展开去,让学生在多角度、有创意的品味中,扩展思维的空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板书也随着课文分析的展开由问号变成句号,水到渠成。
5、语言极有亲和力。
教师是学长,应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比如“你能教教老师吗?”“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能帮老师解答一下吗?”这些语言的运用都能让 学生感到很亲切,也体现了“学长式”的教师观。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6、作业具有选择性。
冰心的《观舞记》和刘鹗的《绝唱》都描写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关于京剧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 力,了解京剧的历史,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这两项课后作业,我设计成可以选择的,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避免了一刀切,达到了分 层布置作业的目的。
总之,我在教学《看戏》一文时,仅仅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都展现在我的面前。“给学生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这种教学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反思五:看戏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为题材内容设计的课,通过欣赏、画脸谱、画戏剧人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各种戏曲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欣赏、认识,引导学生来认识、表现脸谱形象和人物动态,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力,培养表现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
本课教学通过画戏剧脸谱和画戏剧人物两个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画出自己了解、熟悉的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在题材内容上主要体现了我国传戏曲人物的化妆、服饰和动态形象,原教材对表现方法并没有限定,可以是线条刻画、色彩涂画、也可以是水墨表现, 而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国画这一形式,一是觉得国画和戏曲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用水墨更能表现出戏曲的形式美; 二是在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绘画表现已经逐步脱离低年级的意象期,他们更希望像成人一样作画,所以教学中应多注重技法和知识性,融欣赏与技能训练为一体。 那么这节课,可以说是在第一课时“欣赏、了解戏曲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欣赏了解--分析回顾--尝试应用--示范概括--创作表现--评价鼓励。
首先通过一段Flash动画的欣赏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戏曲的一些形式美,结合学生平常对戏曲的了解,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戏曲人物的独特美,包括化妆、服饰、道具、动作造型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接着,在分析回顾的环节中,以一组画家的戏曲人物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用笔用墨技法,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国画技法,比如说运笔、浓淡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国画基本技法在具体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在对绘画步骤的示范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不仅掌握水墨人物画的一般方法、步骤,还注意到表现画戏曲人物时所运用到的绘画技巧,比如夸张、装饰手法的应用,线条的流畅、变化,上色时的干、湿控制等。最后在通过一组画家和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领会到“画有法,而无定法”,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大胆创新,画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经探究理解之后进入想象和创作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创作过程。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创造! 当然这一课的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师讲的太多,还有就是对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培养不够。
1、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不应是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应该把目光放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可以了解到梅兰 芳的生平,他的代表剧目以及他的艺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开发了课程资源,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同时, 将课外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活力。
2、善于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利用收录机,播放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录音,导入新课。婉转优美的唱腔,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学习。
3、倡导自主学习。
学 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 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品读课文时,学生自由分析品评,畅所欲言,满足了他们的个性要求。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理念: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巧妙设计问题。
本节课由“你认为,在作者眼里梅兰芳的表演精彩吗?”一问贯穿整个课堂,由此拓展开去,让学生在多角度、有创意的品味中,扩展思维的空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板书也随着课文分析的展开由问号变成句号,水到渠成。
5、语言极有亲和力。
教师是学长,应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比如“你能教教老师吗?”“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能帮老师解答一下吗?”这些语言的运用都能让 学生感到很亲切,也体现了“学长式”的教师观。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6、作业具有选择性。
冰心的《观舞记》和刘鹗的《绝唱》都描写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关于京剧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 力,了解京剧的历史,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这两项课后作业,我设计成可以选择的,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避免了一刀切,达到了分 层布置作业的目的。
总之,我在教学《看戏》一文时,仅仅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都展现在我的面前。“给学生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这种教学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反思五:看戏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为题材内容设计的课,通过欣赏、画脸谱、画戏剧人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各种戏曲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欣赏、认识,引导学生来认识、表现脸谱形象和人物动态,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力,培养表现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
本课教学通过画戏剧脸谱和画戏剧人物两个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画出自己了解、熟悉的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在题材内容上主要体现了我国传戏曲人物的化妆、服饰和动态形象,原教材对表现方法并没有限定,可以是线条刻画、色彩涂画、也可以是水墨表现, 而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国画这一形式,一是觉得国画和戏曲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用水墨更能表现出戏曲的形式美; 二是在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绘画表现已经逐步脱离低年级的意象期,他们更希望像成人一样作画,所以教学中应多注重技法和知识性,融欣赏与技能训练为一体。 那么这节课,可以说是在第一课时“欣赏、了解戏曲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欣赏了解--分析回顾--尝试应用--示范概括--创作表现--评价鼓励。
首先通过一段Flash动画的欣赏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戏曲的一些形式美,结合学生平常对戏曲的了解,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戏曲人物的独特美,包括化妆、服饰、道具、动作造型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接着,在分析回顾的环节中,以一组画家的戏曲人物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用笔用墨技法,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国画技法,比如说运笔、浓淡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国画基本技法在具体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在对绘画步骤的示范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不仅掌握水墨人物画的一般方法、步骤,还注意到表现画戏曲人物时所运用到的绘画技巧,比如夸张、装饰手法的应用,线条的流畅、变化,上色时的干、湿控制等。最后在通过一组画家和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领会到“画有法,而无定法”,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大胆创新,画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经探究理解之后进入想象和创作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创作过程。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创造! 当然这一课的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师讲的太多,还有就是对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培养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