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教学反思
时间: 06-12
栏目:反思
反思一:分与合教学反思
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 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 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反思二: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这一内容是认数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每一个认数内容中都包含这一知识点,所以让孩子建立分与合的意识,并且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是初学分与合时的关键部分。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理解感受分与合的思想,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2-5 的组成,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本节课我利用鼓掌时手是不断的分开合拢这一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然后又创设了小松鼠请客这一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让其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让孩子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去探索有序分的方法。最后通过猜数、合手指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去巩固2~5的分与合。课上完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课堂气氛较活跃,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从巩固练习时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对2~5的组成基本能当堂掌握。
但是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对此节课的反思。一方面是孩子未能很好的掌握理解有序分的思想,在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时孩子感觉很轻松,但是到了自己用5根小棒自己分一分,说一说的环节时,很多孩子不能找全5的所有分法,很容易发生重复遗漏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有序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另一方面我利用的是镜面对称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成对的思想,我是让孩子观察屏幕上老师的手影,希望通过这一“小魔术”让孩子看到一组分成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反的那一组,但是我忽视了孩子在跟着我做时存在的实际困难,孩子手指不能灵活的进行分与合,尤其是隐性基因的孩子根本不能将手指分成那样,所以这样的方法对孩子不太实用。我应该将其改成每个孩子都能完成的拍手操,既方便操作,又朗朗上口。
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会在后面教学其它数的分与合时加以改进,让孩子能学会利用有序分的思想找到一个数的所有分法,并能通过拍手操来熟练掌握各个数的组成。
反思三: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是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练习中、活动中、游戏中记住分与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以分桃子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体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采用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虽然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合作学习,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的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长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不足在于:(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反思四: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互动,使得原本比较抽象得教学设想变成了生动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并解决,而且更建立起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经过这节课,我也有不少的体会。
1、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 节课教学中我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思想、方法 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 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谈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
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 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 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反思二: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这一内容是认数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每一个认数内容中都包含这一知识点,所以让孩子建立分与合的意识,并且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是初学分与合时的关键部分。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理解感受分与合的思想,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2-5 的组成,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本节课我利用鼓掌时手是不断的分开合拢这一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然后又创设了小松鼠请客这一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让其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让孩子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去探索有序分的方法。最后通过猜数、合手指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去巩固2~5的分与合。课上完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课堂气氛较活跃,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从巩固练习时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对2~5的组成基本能当堂掌握。
但是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对此节课的反思。一方面是孩子未能很好的掌握理解有序分的思想,在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时孩子感觉很轻松,但是到了自己用5根小棒自己分一分,说一说的环节时,很多孩子不能找全5的所有分法,很容易发生重复遗漏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有序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另一方面我利用的是镜面对称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成对的思想,我是让孩子观察屏幕上老师的手影,希望通过这一“小魔术”让孩子看到一组分成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反的那一组,但是我忽视了孩子在跟着我做时存在的实际困难,孩子手指不能灵活的进行分与合,尤其是隐性基因的孩子根本不能将手指分成那样,所以这样的方法对孩子不太实用。我应该将其改成每个孩子都能完成的拍手操,既方便操作,又朗朗上口。
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会在后面教学其它数的分与合时加以改进,让孩子能学会利用有序分的思想找到一个数的所有分法,并能通过拍手操来熟练掌握各个数的组成。
反思三: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是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练习中、活动中、游戏中记住分与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以分桃子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体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采用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虽然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合作学习,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的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长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不足在于:(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反思四: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互动,使得原本比较抽象得教学设想变成了生动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并解决,而且更建立起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经过这节课,我也有不少的体会。
1、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 节课教学中我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思想、方法 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 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谈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