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时间: 07-29
栏目:反思
反思一: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但是我在第一课时中把它分解了,让学生分段,但其实对于这篇散文来讲,分法是比较多的,所以我觉得不分会更好,还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体会课文。
在第二课时中,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语句去掌握鉴赏意境的方法。我先解释“意境”的含义,再罗列分析意境美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练。应该说,这样的模式是很不错的,只是在进行操练的时候,选取的范围太广了。应该把范围缩小到几段,而不是整篇课文。如果是选取几段,学生应该能比较细致具体地感悟意境美,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鉴赏这几段中的这几句语句,体悟到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美,同时也能更加明确鉴赏意境美的方法。
反思二: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一堂非常失败的课——《听听那冷雨》 第四课时,这篇文章能上到第四课时,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更失败的地方在于上过课后,学生彻底讨厌这篇文章了,文章本身有些难懂,有要理解到位,又要赏析,这不是逼人跳楼吗!学生本能的反应是,老师别讲了,太痛苦了!其实,我内心也是一样的痛苦与纠结。
这堂课的失败让我思考很多。一、我们根据什么来制定教学目标?我们现在制定教学目标考虑的因素真不少,文体特征,高考题型,学科指导意见,最后是教学设计或教参,但我真的忽略了学情。《听听那冷雨》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怀乡之情的散文,教学目标的理想状态应定位于自主赏析,但事实证明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学生对文章中一些语句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都存在障碍,而此时我让学生对他们基本不理解的语句进行赏析,天啊!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现在想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大体理解作者的情感,品味部分优美语言。这样课堂上学生于朦胧若有所悟时,谈自己对某句话某个词的理解,才会有成就感,会有兴趣、有动力。
二、是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要理解到位?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从尊重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说,不同人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尊重差异,没有必要追求整齐划一;但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学生的理解能更到位,于是我们划定标准答案,所有人向标准答案靠拢。这看似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实则是对学生信心的打击和思想的束缚。“算了!不说了,说了也不对!还是等标准答案吧!” 呐!中国人的创造力就是这样被扼杀掉的!这哪是育人,这是害人啊!
今天这堂课过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学生喜欢看自己的书,而不愿意看教材上的文章。看自己的书自由随意,理解多少无妨;而教材似乎无形地要求你理解这句话表达什么含义,那句话隐含什么感情。
当语文不再是单纯的文学,不再是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而是学生的噩梦的时候,兄弟!我们罪孽深重啊!
反思三: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思乡之情理解并不太很难,但语言上的许多地方需要加以解析,很多学生全向我反映读不顺,感觉不对劲。写景散文只能靠读去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自己几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预习至关重要,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不然课堂上老师再精彩的讲解都有可能没有良好的效果。
2、作者的生平介绍,理解文章所写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才能更好的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作者及其一些作品。
3、这篇文章的重点应该是鉴赏精美的语言。语言的特点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叠音词的使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古诗词的巧妙化用、动词形容词、句式的长短句的结合、文白夹杂。
(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诗词的化用以及想表达的情感)
(2)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比喻、拟人的运用)
(3)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叠词的节奏美、音韵美)
(4)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无标点的长句与第二段的短句“杏花。春雨。江南。”的比较,体会语言的形式如何为表达绵绵不绝的乡愁情感服务。)
(5)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背后的情感是什么?)
4、这种经典的散文只有在不断的朗读、品味才能理解,才能感悟语言的美。
5、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了一个漂泊异国他乡者的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深依恋和赞美。
反思四: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古诗上说“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也许同学们从未曾离开过家,未曾体验过这些人的痛苦与辛酸,但我们仍可以感受着他们的感受,乡思着他们的乡思。在行将下课的时候,让我们再来欣赏余光中先生的另一首诗《当我死时》,再一次感受余光中先生浓郁的乡愁和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
上完这堂课后,我感觉很不满意,设计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我感觉到我自己抢了学生的发言权,整堂课下来,尽管流程很规范,但总觉得学生对于文本,学生大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能深入进去,因而对余光中在此文中抒发的情感体会不深。课后,组内的老师也向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沈良妹老师就提到,我的教学设计中“自主品读”这一目标在课堂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由于课堂的切入点放在了对目前的学生而言难度较高的蒋捷的词上面,导致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偏多,学生自主解读的时间偏少,因而这个目标没有达成。还有老师提到我在教学过程中由“听雨”这一部分到情感提升这一环节的过渡处理显得较为生硬。整个教学环节略显繁琐等等。
针对这些意见以及我上课时的反馈,我又重新调整了我的教学设计。我决定大胆摒弃一般文章按照行文顺序理清思路的办法,直接进入到文章的第五节,也就是重点——“听雨”,让学生自主品读这一部分,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相机解决一些如字词、停顿之类的问题,然后由学生的体悟文字自然过渡到“乡愁”这一话题,出示余光中对“乡愁”的解释,提升学生的情感体悟,并且把学生对《听听那冷雨》一文的理解由简单的“乡愁”提升到“文化乡愁”“文化寻根”的高度,然后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再回到文章的前半部分,这样,就等于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听雨”背后作者所传达的乡愁意味和“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上面,至于文章的诗歌语言和独特意境的理解,则穿插在课堂之中。
上完课后,我也去听了我们另外两位老师的课,胡春英老师的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悟《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意象以及意境,进而上升到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散文的意象意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而刘燕老师则以朗读为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两堂课都上得十分大气,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理念。通过这次《听听那冷雨》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我认识到应该文本是学生体悟文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真正吃透文本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我也似乎理解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这个观点,同一篇文章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和方法加以利用。文本的研习、阅读方法的教授、阅读能力的训练、文化的感染和浸润,都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个性、活力和生机!这也许正是新课程的所追求的目标吧。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但是我在第一课时中把它分解了,让学生分段,但其实对于这篇散文来讲,分法是比较多的,所以我觉得不分会更好,还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体会课文。
在第二课时中,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语句去掌握鉴赏意境的方法。我先解释“意境”的含义,再罗列分析意境美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练。应该说,这样的模式是很不错的,只是在进行操练的时候,选取的范围太广了。应该把范围缩小到几段,而不是整篇课文。如果是选取几段,学生应该能比较细致具体地感悟意境美,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鉴赏这几段中的这几句语句,体悟到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美,同时也能更加明确鉴赏意境美的方法。
反思二: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一堂非常失败的课——《听听那冷雨》 第四课时,这篇文章能上到第四课时,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更失败的地方在于上过课后,学生彻底讨厌这篇文章了,文章本身有些难懂,有要理解到位,又要赏析,这不是逼人跳楼吗!学生本能的反应是,老师别讲了,太痛苦了!其实,我内心也是一样的痛苦与纠结。
这堂课的失败让我思考很多。一、我们根据什么来制定教学目标?我们现在制定教学目标考虑的因素真不少,文体特征,高考题型,学科指导意见,最后是教学设计或教参,但我真的忽略了学情。《听听那冷雨》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怀乡之情的散文,教学目标的理想状态应定位于自主赏析,但事实证明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学生对文章中一些语句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都存在障碍,而此时我让学生对他们基本不理解的语句进行赏析,天啊!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现在想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大体理解作者的情感,品味部分优美语言。这样课堂上学生于朦胧若有所悟时,谈自己对某句话某个词的理解,才会有成就感,会有兴趣、有动力。
二、是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要理解到位?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从尊重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说,不同人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尊重差异,没有必要追求整齐划一;但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学生的理解能更到位,于是我们划定标准答案,所有人向标准答案靠拢。这看似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实则是对学生信心的打击和思想的束缚。“算了!不说了,说了也不对!还是等标准答案吧!” 呐!中国人的创造力就是这样被扼杀掉的!这哪是育人,这是害人啊!
今天这堂课过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学生喜欢看自己的书,而不愿意看教材上的文章。看自己的书自由随意,理解多少无妨;而教材似乎无形地要求你理解这句话表达什么含义,那句话隐含什么感情。
当语文不再是单纯的文学,不再是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而是学生的噩梦的时候,兄弟!我们罪孽深重啊!
反思三: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思乡之情理解并不太很难,但语言上的许多地方需要加以解析,很多学生全向我反映读不顺,感觉不对劲。写景散文只能靠读去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自己几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预习至关重要,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不然课堂上老师再精彩的讲解都有可能没有良好的效果。
2、作者的生平介绍,理解文章所写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才能更好的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作者及其一些作品。
3、这篇文章的重点应该是鉴赏精美的语言。语言的特点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叠音词的使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古诗词的巧妙化用、动词形容词、句式的长短句的结合、文白夹杂。
(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诗词的化用以及想表达的情感)
(2)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比喻、拟人的运用)
(3)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叠词的节奏美、音韵美)
(4)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无标点的长句与第二段的短句“杏花。春雨。江南。”的比较,体会语言的形式如何为表达绵绵不绝的乡愁情感服务。)
(5)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背后的情感是什么?)
4、这种经典的散文只有在不断的朗读、品味才能理解,才能感悟语言的美。
5、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了一个漂泊异国他乡者的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深依恋和赞美。
反思四: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古诗上说“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也许同学们从未曾离开过家,未曾体验过这些人的痛苦与辛酸,但我们仍可以感受着他们的感受,乡思着他们的乡思。在行将下课的时候,让我们再来欣赏余光中先生的另一首诗《当我死时》,再一次感受余光中先生浓郁的乡愁和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
上完这堂课后,我感觉很不满意,设计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我感觉到我自己抢了学生的发言权,整堂课下来,尽管流程很规范,但总觉得学生对于文本,学生大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能深入进去,因而对余光中在此文中抒发的情感体会不深。课后,组内的老师也向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沈良妹老师就提到,我的教学设计中“自主品读”这一目标在课堂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由于课堂的切入点放在了对目前的学生而言难度较高的蒋捷的词上面,导致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偏多,学生自主解读的时间偏少,因而这个目标没有达成。还有老师提到我在教学过程中由“听雨”这一部分到情感提升这一环节的过渡处理显得较为生硬。整个教学环节略显繁琐等等。
针对这些意见以及我上课时的反馈,我又重新调整了我的教学设计。我决定大胆摒弃一般文章按照行文顺序理清思路的办法,直接进入到文章的第五节,也就是重点——“听雨”,让学生自主品读这一部分,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相机解决一些如字词、停顿之类的问题,然后由学生的体悟文字自然过渡到“乡愁”这一话题,出示余光中对“乡愁”的解释,提升学生的情感体悟,并且把学生对《听听那冷雨》一文的理解由简单的“乡愁”提升到“文化乡愁”“文化寻根”的高度,然后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再回到文章的前半部分,这样,就等于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听雨”背后作者所传达的乡愁意味和“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上面,至于文章的诗歌语言和独特意境的理解,则穿插在课堂之中。
上完课后,我也去听了我们另外两位老师的课,胡春英老师的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悟《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意象以及意境,进而上升到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散文的意象意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而刘燕老师则以朗读为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两堂课都上得十分大气,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理念。通过这次《听听那冷雨》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我认识到应该文本是学生体悟文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真正吃透文本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我也似乎理解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这个观点,同一篇文章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和方法加以利用。文本的研习、阅读方法的教授、阅读能力的训练、文化的感染和浸润,都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个性、活力和生机!这也许正是新课程的所追求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