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教学反思(2)
时间: 07-02
栏目:反思
反思四:郑成功教学反思
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的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细节具体渗透在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描写之中,它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在教课文《郑成功》时,我很注意对课文细节的教学,效果理想。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段话中的“登上”、“临风眺望”、“指着东南方向问”、“慷慨激昂地说”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形象地展现出了郑成功眺望宝岛的情景,充分地体现了他对台湾同胞的无限关切和收复台湾的坚定信心。可以说,这些细节描写凸显了郑成功与众不同的气节、品格,丰富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形象。缺少了它,文章自然就会变得黯淡,郑成功的形象也就难以鲜活起来。难怪作家李准会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正因为此,我还注意充分挖掘文本空本,训练学生练习细节描写。文中有一句话“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我让学生围绕这句话进行想象描写。学生展开想象,抓住了敌军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精彩的描写,进一步体会出郑军的英勇善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五:郑成功教学反思
今天教师节,上了一堂开头颠簸,结尾愉快的课。
上的是六年级的《郑成功》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后先出示的字词,由于我前一天不在,没有及时布置预习,再加上字词本身就有难度,孩子们学得不是很顺。“慷慨激昂”中的“慨”学生咬字模糊;“徭役”两个字部分后进生都不会读;还有“蔽”、“隅”、“耙”……后面几个我都是单独出示的字,就是想真正检查学生们认不认识这个字,而不是凭朗读的一点印象去读。在纠正完字音后,我再让他们组词,由“遮天蔽日”随机理解了文中的“风帆蔽空”,还有不理解的打上问号,文中学习。比较扎实的学完了字词,接下来的朗读倒是流利多了。由此看来,即使是六年级,该抓字词的时候决不能放松。
学习课文1-3小节时,我原先的教案是让学生直接找出能体现郑成功英雄气概的语句(第三小节),再从后往前学。但实际操作时,我发现第一小节就是我这个教案步骤的自然过渡:“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和以往不同,我让学生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而不是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的答案除了“民族英雄”就是“福建省南安县”,大部分学生的眼球一下就被这“民族英雄”给吸引过去了。学生们在说他们画这个词的理由时说出了“民族英雄”是一种极高的评价,由此我再引导学生往下找出能体现郑成功英雄气概的语句,看起来就更加顺理成章,学生对民族英雄也有了一份更多的期待。
下课时,回头想想,偶尔也该改改常用的教学模式,多试试其他方法,使课堂教学减少些生硬,更加流畅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