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友善总结
1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孝敬友善节俭诚信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小弟、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活动。特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通过“道德银行”实现道德管理的良性循环。
道德银行,是储蓄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银行,仿照银行的形式,学生把自己在学校、社会、家庭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道德币,存入“道德银行”,如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张集实验小学大力推行“道德银行”,并逐渐将“道德银行卡”做成了一张“万能卡”,不仅在常规行为方面可以增减存储币,在学生学习上,例如课堂纪律、家庭作业等方面,都可以利用“道德银行卡”来激励学生。每周班队会课,分组讨论、记录,月底想兑换奖品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签字后,到德育处领取奖品。
人手一本的“银行卡”,促进了学校更大范围的“志愿者”、“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通过一个月的实施,学校好事层出不穷,只要德育处发出招募“义工”的通知,学生都排队登记,争先恐后。
“道德银行卡”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目的,这对新时期学生孤僻、不合群、麻痹、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处事方法有很好的教化作用。相信这一活动的开展,张小校园将更加和谐、温馨,向上!
二、科学安排,通过广播站营造氛围。
开展“红领巾正能量”广播站,并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生中激发正能量,让学生分辨善恶美丑。每周五档节目,分别为“童言聚焦”、“读好经典”、“寻找校园最美少年”、“少年励志故事”、“每周一歌”。广播站站长:徐佳倪,副站长:柳苏芪陈斐然。进行“校园金话筒”评选、“我最喜爱的栏目”评选及拟开设栏目意见征求,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广播站。通过训练节目播音员,努力提升播音质量;通过发动学生寻找节目播出内容;通过定期采访给播音员、节目质量量化评分,从而促进播音质量,促进学生对广播站的关注。同时,进行广播节目录播,待到校园无线建成时进行播放。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秋风徐徐引丹桂,重阳九九敬老人。10月21日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十月里,张集实验小学举行了主题为“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活动。张集实验小学红十字会联合少先队大队部去张集镇养老院服务中心,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吹葫芦丝,拉二胡等,帮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给老人捶背,梳头等,受到了全院老人的称赞,通过活动会员们明白了要爱老敬老。
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
20XX.6.5
2“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锻造人格,塑造品格,提高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我校各中队开展了“友善、孝敬、节俭、诚信”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在活动中,孩子们诵读时口齿清晰、表达流畅、精神饱满、仪态自然诵读形式多样,有一人朗诵,也有多人朗诵,配乐朗诵。在朗读的同时,各班还开展“友善、孝敬、节俭、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
通过此次诵读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如何孝敬长辈,如何做到友善,应以节俭为荣,更应诚信待人,而且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把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让未成年人熟记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感悟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现将本届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德为本、德智兼修。开展经典诵读,不仅要提升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要使广大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形成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教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合作。
2、坚持贴近生活、身体力行。开展经典诵读,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要针对不同年龄对象的特点及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要注意实践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广大学生在读经典的同时,自觉遵循传统道德规范,自觉在生活中运用。
3、坚持汲取精神精华、反对生搬硬套。要把经典诵读与坚持汲取当代生活、科学精神和革命传统相衔接。
4、坚持合力推进、典型引路。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三者关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的功能,鼓励和组织广大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充分挖掘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在全社会营造经典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注意培养和发现好的典型,积极扶持,大力倡导,以点带面,深入推进。
二、特色活动,凸显丰富多彩
学校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并制定了各年段的侧重点:一、二年级:诵读《勤俭节约三字歌》《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关于勤俭诗文。五、六年级:诵读《醒世文》等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天固定上午第一节课前的预备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诵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一至六年级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五)学校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各班要每月上交一定数量的展示作品。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六)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七)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八)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高年级检测低年级或同伴互测的方法。并开展歌唱经典、演经典、经典诗篇朗诵会、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
(九)各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如,将诵读内容编入拍手歌中,切忌“一刀切”。鼓励亲子诵读,师生同读。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
三、措施与要求
教务处、语文教研组及时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节活动计划。按照活动计划,全体师生迅速在全校开展了读书节活动的动员工作。各班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出主题黑板报、制作手抄小报、橱窗、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宣传,目的是让学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熏陶下,对读书的兴趣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也能充分的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为后面活动的开展铺好路。通过前期强势宣传和营造读书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计划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效果。
(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通过读书节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二)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的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课堂纪律好转了,孩子们能静心学习了,小主人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也规范了。
通过本次读书节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学生情操,学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学会爱书,学会读书。但读书绝非只是读书节活动中的事,读书应该成为每位学生的最大爱好,更是每位老师一生的事情。我校的全体同学应保持高涨的读书热情,一如既往地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
3乐农新村小学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阶段总结
学校为发挥教师资源优势,继承我国优秀经典诵读传统和传承祖国诗词文化瑰宝,一直进行经典诵读的实践。多年来,学校的经典诵读已形成特色,与诗意的语文课堂、诗意的人际关系、诗意的校园文化、诗意的课程改革相得益彰。
一、学校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的动因和优势
“诗辅教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经典诵读传统的价值所在。今天,我们提出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在于培养个性健全的人,让学生在将来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经典诵读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情感,特别是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知道我们是从何而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但是从一个学生层面的问题,而是关涉到民族的后继发展问题。我们乐农新村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文明老校,我们必须具有传薪播火的使命感、传承经典的责任感。将传统经典诵读引入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的诗词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现代人才所不可缺的。
基于这种思考,我们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研究,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优势:第一,在学校悠久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和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第二,在职教师中,有许多教师热爱文学,喜欢创作,经常在地方和有关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为了挖掘学校和教师中蕴含的这种文化潜力,继而服务于学生,我校便在单纯诵读的基础上,开始了诗词诵读、欣赏、创作的大胆尝试。
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几点做法
1、经典诵读是基础。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每天晨读的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并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将诵读的内容抄在“诗词欣赏与积累”本子上,并简要地改写成现代文;第二,利用每天放学的机会,学生在行进中边诵读边离开学校,这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第三,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后,进行短时的轮诵展示;每月举行一次“诵读竞赛”;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状元赛”。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2、重点突破。在四、五、六年级成立了以诵读和学写格律诗词为内容的“兰石”文学社,以诵读学写现代诗为内容的“君之”文学社。以“兰石”文学社为例,在进行诵读和诗词基础知识学习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格律诗的诵读创作,从音韵意境、适用格式、选择韵部、平仄规律、对仗要求、确定题目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引导得当、得法、得力,学生就会有让我们想象不到的精彩表现。
3、启用家长资源。新课改要求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同样经典诵读也要挖掘和开发家长中蕴含的巨大资源。我们延伸格律诗词的浸润环境,使学校格律诗词诵读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赢得了家长及社区的认同与支持,拓展了格律诗词诵读创作的空间。
4、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长廊、花坛的景点、标语牌均以诗词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从走进校园到离开校园,都在一种诗香浸润的环境里徜徉。《手抄报》是同学们诗词作品展示的大舞台,把优秀作品做成展板挂在走廊里,让大家欣赏;利用各种场合,组织学生诵读表演;请家长到校或参与朗诵会,观看学生展示,与孩子分享诗词活动的快乐。实现了“弘扬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生活,创作优秀诗文,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
三、营造学创氛围,教师是关键
对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这是对单纯诵读的一种深化。诵读是一种积累,是一种熏陶,而创作则是一种继承,是一种发展。如何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创作,这更是对经典文化的一种新的贡献。
为了开展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我们首先从教师抓起。第一,利用校本培训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中华文明和诗词格律的培训,使教师首先成为爱好者和明白人;第二,成立教师经典诗词诵读沙龙,建立章程,每周四为固定活动时间,让教师在交流中进行感悟和提高;第三,学校出资,组织教师对本地的风景名胜进行采风,并要求教师及时捕捉有关时政信息,进行诵读、抒发、描写;第四,所有沙龙的教师,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博客,及时发表自己的诗词作品,并登录同事的博客,进行学习、欣赏和评价,交流经典诵读活动体会。
四、经典诵读活动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随着经典诵读活动的逐步开展和深入,一切都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1、三级课程相得益彰。近年来,我们欣喜地感受着诗词文化给孩子们带来的种种欢乐和教益。学校课程的开发,做到了形式上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上从语言到内涵,艺术上从表象到意象的深化。学生凭借对格律诗词的诵读和创作,去感悟语言、理解情感,去积累数量、提高质量,最终促使语言与精神同构同生,有力地促进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2、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出建立对话课堂,构建课堂文化,课下拓展学习的改革模式。诗词教学讲究斟词酌句、层层递进、条理清晰,要根据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个人遭际、作品特点等方面综合理解。学好一首诗,既是对语文诸因素的综合运用,又是对一个时代的综合学习和认识。因此,经典诵读活动对语文教学改革不啻是有益的补充,更是促进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捷径。当然,对话、高效的语文教学,同样为经典诵读活动起了有力地支撑作用。实践证明,自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后,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内涵得到加强,作文中措辞与立意也变得慎重和凝炼,思考和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通过诵读经典,促进了校园各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学校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诗歌鉴赏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诗词创作与各种文学形式相结合、有特色的诗文化道路。如校园剧、快板书、相声、小品、诗朗诵等文学形式也应运而生,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学校的文化创新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学校形成一种核心文化的时候,是学校最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时候。以经典诵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也是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学校课程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文化的融合,主题长廊与校园景点的映衬,所有这些,无不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大家广泛参与的热情,陶冶了师生的情操,起到了理想的育人效果。
诗意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既应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完全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新课标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目标之一就是在呼唤着语文诗意的回归。将经典诵读引入课堂,其实质就是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张扬学生的文学性,让学生发现目力以内世界更隐蔽的精彩和目力以外世界更广阔的天地,进一步升华其精神境界,优化其人文品质,从而使其内心世界更加辽阔、清醒、充实。
我校语文教学探索出“自主、对话、拓展”的教学模式,共有6个环节:激趣预习——自主感悟——小组交流——个性展示——精彩点拨——读写拓展。我们重点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抓住最后一个环节“读写拓展”进行。把三至六年级作为实施年级。探讨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一首古典或现代的诗歌作品,将教学重点立足在“注重意会,讲究神韵,侧重感受和体验”,逐步探索出适合教材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营造气氛,启迪诗思——体验过程,感受诗情——品味生活,赋以诗意——自主创作,形成诗语”的教学思路。
乐农新村小学
20XX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