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写苏州小吃糕点的作文

时间: 04-02 栏目:话题作文

1我爱梅花糕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苏州,有许多美景,什么园林啊、太湖啊、天平山啊……但在苏州,不只有美景,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苏州小吃。

苏州有许多小吃,什么梅花糕啊、海棠糕啊,还有苏州人最喜欢吃的糖粥等等,要说最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就是梅花糕。不过我喜欢上梅花糕,还有一段小小的历史呢。

想当年,我只有八岁,吃过的美食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吃梅花糕,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一看到梅花糕我就直打哆嗦。为此,奶奶不知皱了多少次眉头:哎呀,一个苏州小孩怎么不喜欢吃苏州小吃呢?终于有一天奶奶带我去了苏州著名的七里山塘街古街。奶奶带我到梅花糕铺前,买梅花糕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老爷爷,他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问我:“小朋友,要买梅花糕吗?”我听了,也不敢摇头,只好一声不吭。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一块给我吃,我不肯,奶奶就硬逼这我吃。她使劲把梅花糕塞在我的嘴巴里,我交了一口。啊,多么好吃。此糕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甚至胜过奶奶烧的美味佳肴。我一口气全吃了,嘴里还说:“我‘爱’上它了。”奶奶再买了一个梅花糕,我细细端详着,它全身呈金黄色、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怪不得叫梅花糕。我还想买一个,可是已经卖光了,老爷爷只好从新做一个。只见他取了一些面粉放入桶内,加等量温水,用长柄铁勺搅拌均匀,他说要放四五个小时,就去别的地方了。我们回来后,老爷爷已经做好了。我付了钱,拿起一个热腾腾的梅花糕。我刚准备吃,老爷爷好心地叮嘱道“慢慢地咬,慢慢地咬哦,不要在嘴巴里烫出个泡来。”可是,这么诱人的小东西,还没等他说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于是在老爷爷的笑声中,实现了他刚才的劝告,但心里却是极其满足的。吃完梅花糕,我细细的回味着……就这样,我喜欢上了吃梅花糕。

朋友们,看了以上所述,你垂涎三尺了吗。如果你没有,那就到七里山塘来,敞开肚子,尽兴地品尝美味的苏州风味小吃。

2花儿般梅花糕

梅花糕和海棠糕是我们苏州长相最漂亮的两种小吃。我十分喜欢吃。

最正宗的海棠糕在山塘街。踏着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横跨在小河上。梅花糕的小摊子在通贵桥旁边,这个小摊简单而古朴,摊子前“姑苏名产,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的字样十分醒目。碰巧一个模子的海棠糕熟了,只见戴白帽子围白围裙的陈老大熟练地将盖满着铁板的模具翻了180度,模子一撤,热腾腾的海棠糕全部落到铁板上。一炉七个就像一朵海棠花,挺可爱的。

梅花糕比海棠糕更漂亮,很想看它的制作过程,陈老大告诉我要等现有的这炉卖完才能做一炉新的。不一会儿一炉梅花糕卖完了。开始制作新的,只见他用刷子将模孔刷上油,然后用紫银水壶把调好的稀面浆浇进模孔里,大约一半深,然后放上豆沙馅,再往上浇上一点面浆把豆沙糖裹好,最后是往面上撤些青丝玫瑰、黑芝麻、瓜子仁、核桃、红枣等食物,金橘则是每个梅花糕放一个,弄完之后盖上铁盖开始烘烤。等待的过程对我来说有点煎熬,因为前面已经忍了那么久。八分钟后陈老大把铁盖子打开,一股沁人心脾的甜香热热地扑面而来,洁白的糕上点缀着红黄粉绿的物件,朵朵似梅花绽放,十分娇艳好看。陈老娴熟地用竹签把一个梅花糕从模孔中挑出放在一张小纸上递给我,还不忘叮嘱一句:“慢慢咬,别烫着。”轻轻咬一口到嘴里,嗯,松软香甜,正好吃!

不知道什么时候游客已经围了一圈,一个中年游客问:“苏州的小吃怎么这么多甜的?”“苏州当然也有不甜的小吃”陈老大自豪地回答却让我觉着最贴切不过了。小朋友你有机会来苏州,一定要尝尝三塘街陈老大的梅花糕和海棠糕啊。

3冬日·横街·海棠糕

冬的飞雪零零落落的溅在窗子上,横街上,卖海棠糕的吆喝声不绝于耳。从清朝至今。从未间断,缕缕热烟,持续到现在。它甚至目睹了苏州这座古城的沧桑蜕变。

即使,严冬的冰冷无情。也终究无法阻挡人们对它似火的热情。小小的个头去活力四射纷纷慕名而来,只为在印象中留下它的味道。从晨曦微露刚苏醒之时。糕点师傅早已忙活地热火朝天。它的形状似海棠花,像海棠花一样是,那般的晶莹剔透,琉璃的流光溢彩。表面层上被抹了厚厚一层糖浆,颜色亮丽,雪白肌肤上披上了一件耀比朝霞的轻纱丽衣,砂砾夺目的外表勾起人的味蕾。垂延三尺之余,出于的美食的香气诱惑下,纷纷伸出双手,迫不及待地买下一份。十尺之距,海棠糕的浓郁香气早已充溢身心,按捺不住了。花生淳朴的味道洋溢在空气中,掩盖着冬天的寒冷。一大口咬下,豆沙芝麻的香味混合与糕融为一体,甜而不腻,加入了的猪油,爽口至极。想要得来这样的美食也需大费周章,全手工制作工艺,将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精髓注入,可称其来之不易的绝世佳品,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合用料,将其二分之一注入膜中,再嵌入豆沙,接着倒入其余倒入,在火上烘烤。这样做出来的海棠糕,口感酥松,香甜糯软,豆沙如行云流水般溢出时,品尝的感觉如饮琼浆玉液。

多年的变化,工艺的不断改进,它已成苏州人民家喻户晓的美食。时间久了,海棠糕里隐匿着苏州人民对它的脉脉温情。在这儿,小桥流水的鱼米之乡,亲切的吴侬软语被镶入其中。

每一块海棠糕,已融入了太多苏州人民点点滴滴的回忆,日月星辰间,时间如流水般逝去,那情感仍不被岁月侵蚀,如精雕细琢在玉圭上的纹路般清晰醒目。不仅如此,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食疗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消渴,外伤出血,烫伤等。

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4家乡海棠糕的味道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饭,是胃的必需品,味道则是精神的安慰剂。人们靠山吃山,临水吃水,每个当地人总有一种属于自己家乡独特的美味,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味觉记忆。

很多人说,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它的外表越是平淡无奇。但苏州山塘街的海棠糕不同,还未品尝,光看外表内心便涌动起一股浪漫的情怀。海棠糕往往以海棠花做模子,下面是雪白色的糕块,上面表层是紫酱色,花花绿绿的糖丝点缀其上。小心捧在手心,仿佛捧着一件精心制作出来的艺术品。轻轻咬一口,豆沙馅软糯无比,细细品之,又能尝出来果仁的味道。再咂么几口,又有芝麻的香味。仿佛是一口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更有趣的是,海棠花那温和美丽的形象常常闯入你的心里,让你对手中的海棠糕更加爱惜不已。

山塘街是传承苏州传统小吃的街道之一。其中粉墙黛瓦、石砖小路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随风飘荡的酒家黄旗,令我不禁想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诗。大大小小的小吃店铺点缀其中,还有那铮铮淙淙评弹和咿咿呀呀昆曲的声音间或传来,让人一下子就融入到了苏州古城的韵味中。

海棠糕香飘数里,人们一闻到香味便开始有所躁动,脚下的步子果断快了些,这正所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呐。对于当地老食客来说,大而静美的店蕴含的不一定是苏州的真味,那些隐蔽的小小可爱的木质推车才是家乡味道的独特载体。

卖主往往是一位老大爷,干净的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而脸上却满是春光。他一边用苏州话大声吆喝着,一边用刀细细地分割着大块白色的方体糕块。他的每一刀都很均匀,每一刀都有着暖香白雾的伴奏。迫不及待地尝一口,松软可口,又甜又滑,但不油腻,随之而来的是一道暖流流遍全身,令人回味无穷。其实不光喝酒会醉,吃海棠糕也会有种与世同醉之感,仿佛眼前所有东西都模糊了尖锐的棱角,变得分外美丽起来。

很遗憾,这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我只能通过记忆来回味这种味道。

现在,洋快餐和各种国外菜让本地小吃淹没在了美食海洋中。现在的人们几乎都用汉堡、比萨、日本料理替代了它,洋味道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时尚。

偶然又去了次山塘街,发现那里变化天翻地覆。房子装饰得更热闹了,嘈杂的音乐声代替了淳朴的吆喝声,传统苏面馆成了星巴克,黄色酒旗也为数不多……更令我难过的是,那打着“地道苏州传统小吃”标语的海棠糕店,虽然海棠糕样子更为精致,更好看,但我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吃完后只觉得有点空虚,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消失不见了。老山塘街已成为了我的过去,我的怀念。

其实,与其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如说是传承的忘却。海棠糕,不仅仅单纯是海棠糕,它更是一种童年的美好回忆,苏州文化的传承,这是什么美食都无可取代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在大肆引进他乡美食时,能否问自己一句,是否忘却了自己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又是三月杏花春雨江南,走进小巷子中,特别希望能再次听到卖海棠糕的吆喝声,再次闻到海棠糕的味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