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时间: 08-06
栏目:反思
反思一: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一篇有着深厚内涵的精美的文化散文。普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面对着“养育了自己祖祖辈辈的生活环境”正在没落、衰败的一种难言的伤感与无奈。笔者在处理该课时,将“熟悉课文,概括胡同的文化内涵;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思想感情、体味文章语言特色”确定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三个环节:①了解胡同的特点,要概括出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市民的心态;②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体会文章语言特色;③研究性学习“怎样看待福州三坊七巷文化传承”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利用四合院和胡同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并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概括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北京人的心态。其次通过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留恋而感伤的感情。第三个环节没有在课堂中进行。课后,对照着原来的教学设想,思考上课的过程,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不足,也领悟到很多的教学技能。
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依据教学理论的指导去寻找、开发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尽量做到:
(一)明确这一节课的实施原因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45分钟内要达到以上目的去要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
(二)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布臵预习工作,解决了每节课要为学生讲解生字新词的浪费教学时间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课文。考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联系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于文化这个抽象概念,课前也已经布臵学生观察身边的文化,对学生了解胡同文化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精心设臵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次选取的《北京的胡同》这首歌曲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浓厚的京味氛围,但是MP3效果不是很好,声音有些嘈杂,对效果有一定影响。
二、关于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一)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突出胡同文化的内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就可从文中提取精要,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及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或读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我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仍然逐条地讲析,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内容所花时间比较平均,没有侧重,以致在处理后半部分的内容时显得有些仓促,没有更好地突出重点,没有充裕的时间放在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学生思维的环节上。有感于此,我认为对课文内容的大胆取舍,应基于对教学目标的确切把握,突出重点,而不应面面俱到,教师的讲解也要惜墨如金,讲析其要害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
(二)没有充分设臵让学生发问的平台
每当学习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学生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也可能是学生思维深入、探究问题时所迸发出的火花。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有问题意识,以赏识启动探究。课堂中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请学生发问。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我虽预设了让学生发问的环节,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位臵上,加上时间不够,就让学生课外进行,这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反映出教师问题意识的淡薄,并没有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初衷。
(三)课堂开放性的教学策略需落到实处
一味地呈现知识性结论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恰恰是不确定性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给他们留下探究的空间,使他们大胆寻求开放的答案。胡同是北京身份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就因为破败而应夷为平地吗?我认为对待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折射出现代人对历史的态度,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想让学生探讨该用一种怎样的文化眼光来看待这些文化古迹。这样的探讨,可让学生对事物的判断有较深入的思考。在掌握课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会和生动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各自的想法,这些想法洋溢着同学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过渡,一种生命的成长。当然,学生的探究学习要基于一定的基础,尤其对于那些学生较为陌生的知识,教师必须设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信息的提供,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胡同文化》教学的这一环节中,由于时间不够,我只得让学生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相互间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的开放性不足,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关于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
(一)对于课堂教学中活动形式的反思课堂教学中我只是采用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式教学,我觉得应该更好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激情。与研究性学习应该结合得更加紧密一些,到本部听课,同样是《胡同文化》,我发现与我的教学方式有天壤之别,那堂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花时间去三坊七巷中探究文化,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身边文化的魅力,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将学生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再联系到文章中对胡同的没落、胡同文化的衰败,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和传统文化消亡和传承的态度。那堂课让我震撼颇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引导的作用,这也是我必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上需要创新的地方。
(二)对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今后的教学应该如何走出课堂,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书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设计是我目前必须探讨的内容,或许走出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才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高级形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三)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表现反思
这堂课往日活泼的学生由于教室后有许多老师听课,显得特别安静,不能够充分发挥6班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的优势,我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显得比较紧张。在时间把握上我没有处理得当,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比较热烈,以至于前部分时间与后部分时间失去平衡,所以到了最后部分内容没有讲完,拖了几分钟课。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我们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是可能就会过度依赖多媒体,束缚自身教法的发挥,所以这堂课我显得很不自信,总是关注着电脑的操作,在教学过渡上做得不是太好,最后就是以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板书,完全没有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加上操作多媒体画面切换的时候稍微快了一些,学生大多没有记录下重点纲要,是这次公开课以至所有多媒体教学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有必要进行对于教学实施前、实施中以及实施后的反思和对于教师整体的教学行为的共性的反思,并针对反思的结果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调整,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反思二: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其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三、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反思三: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
面对这样一篇有着深厚内蕴的精美的文化散文,我很感兴趣,同时又觉得很难处理,因为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上出那种文化的味道来,也担心学生的探究仅停留于表面,挖掘不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此,我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前我搜集了一些老北京胡同的图片,现代北京的图片及《胡同歌》、京味京腔的《情思大碗茶》,还有用京味语言朗读的课文节选,通过这些素材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渲染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本文的内蕴,水到渠成地接受它,我试着放开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力图挖掘文本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于是将本文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及胡同歌动画)
二、学生从题目入手,自由质疑。
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解疑,了解胡同的特点,感悟胡同文化的内涵。
四、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五、扩展探究:在胡同文化的内涵中,你喜欢哪点,不喜欢哪点,为什么?
虽然是赛课时上这节课,与学生素未谋面,但学生的表现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兴致很高,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探究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也很好。整堂课很流畅地进行下来,自己也觉得非常畅快。欢喜之余,我在想为什么这堂课上得这么顺畅?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那么高?
经过反思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随着我们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已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交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面对陌生的学生,课前的交流很有必要,它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便于课上的交流。所以课前我面向全班学生说:“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识并在下面的时间里和大家一同探究学习。米卢曾经提倡过什么?”(个别学生回答“快乐足球”)“对,那我认为也应该有快乐语文。那就让我们在快乐中品味语言,增长知识,体悟情感,怎么样?”(学生有了兴趣,高声齐说“好!”)这样课前学生就活跃起来了,有了上课的激情。虽然是赛课,赛课室很严肃安静,但给他们的感觉是这堂课并不拘谨,应该很轻松愉快。有了这样的愉快和谐的氛围,同学生们敢于发言了,上课更加踊跃了,而且到最后还形成了辩论的场面。整堂课就在这种愉快活跃的氛围中度过。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文化情境。
语文课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一种“氛围”、“感觉”对于学习语文来说十分重要。这就好比电影的背景音乐,让你在了解剧情前就进入了它的话语范围。同时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有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很重要。电教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视可听,可静可动。它能凭借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知认知。
考虑到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所以在课堂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播放由老北京胡同图片和《胡同歌》合成的动画课件,让同学们在极具\'京\'
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京腔京曲,歌声悠远,韵味醇厚,再加上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无言的诉说,一种别样的感慨很容易产生,这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从表情中能看出他们在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受到了文化冲击,同时也对胡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使学生自然的走进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氛围,利于下面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老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置疑,可以使学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探讨的热烈气氛。其实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老师讲十个问题还有意义,于是我首先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自由质疑,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同学们积极思考,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发现了两个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学生提出问题后我给予充分的鼓励(“你们很睿智!”),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作者要阐明的主要内容,也正是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探究的兴致非常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提问也同样有价值,很有成就感。这为后面深入理解文章,品味文化内涵做了良好的铺垫。
课堂问题情境不仅仅包含着问题,还包含着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也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的整个课堂的动态表现。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在学生探究中,我适时提问,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在探究胡同文化内涵之一“易于满足”时,几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理解朗读了体现北京人易于满足的段落(“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还有什么说的……嘿!”),同学们读的很投入,也很有趣,同学们大笑,鼓掌。我顺势引导:“北京人确实很易于满足,拿过来一颗大白菜都觉得很好吃,而且觉得北京的白菜比别处好吃。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北京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你理解吗?”学生有些不解,我接着启发:“老师换种问法,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大白菜比别处好吃,实质是什么?”学生没有仔细思考,随口说出:“易于满足的心理。”我又接着提示:“确实是易于满足,但我们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北京是什么地方?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的比别人的好,是真的比别人好吗?为什么?”一生说:“他们以为自己在首都,认为自己比别人的地位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明白了这种易于满足的实质:北京人有一种优越感,一种唯我独尊意识,所以不能接受其它地方好的事物,这就北京胡同文化封闭特点的一个表现。就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方面,教研员评价说:“本节课注重了与学生的交流,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注重了自己的引导点拨,评价语言很到位,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再走了一步。总的来说这节课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放开手并能适时引导。”
经过反思我真正懂得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燃着智慧之焰的星星之火,它可以点燃整个课堂的生命,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满腔热情!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真正激活语文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精彩!
反思四: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使得学生的阅读审美得到实践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呢,本着这种思想,上学期我遵循“预习指导——教师点拨——探究训练”模式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
而今对这节课加以反思,发现了许多深层的东西。
一、总体反思
整个教学的过程应该算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淀文化底蕴的过程。教师借助预习指导,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借助教师点拨使得学生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将阅读的兴趣提高,改变以往老师一刀切的方式,扩大阅读的文化层面,教给阅读的方法。并将探究训练引向课外。因此,让学生自主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关于几个教学环节的思考
(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这里主要表现在探究训练这一环节和教师点拨的第五部分。学生运用从课堂上获得的理念表达成文,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去自己解读新段落。
设想和实践相比,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大胆,在课堂的前半段对学生提问的铺垫过多,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阻碍的。
(二)手段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综合运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靠板书向学生再现教案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小、直观形象性差、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效用,使教学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总体的连贯中有局部和阶段的跳跃,教师无法全面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知识需求,多媒体课件围绕课堂主线设计,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一篇有着深厚内涵的精美的文化散文。普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面对着“养育了自己祖祖辈辈的生活环境”正在没落、衰败的一种难言的伤感与无奈。笔者在处理该课时,将“熟悉课文,概括胡同的文化内涵;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思想感情、体味文章语言特色”确定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三个环节:①了解胡同的特点,要概括出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市民的心态;②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体会文章语言特色;③研究性学习“怎样看待福州三坊七巷文化传承”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利用四合院和胡同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并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概括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北京人的心态。其次通过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留恋而感伤的感情。第三个环节没有在课堂中进行。课后,对照着原来的教学设想,思考上课的过程,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不足,也领悟到很多的教学技能。
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依据教学理论的指导去寻找、开发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尽量做到:
(一)明确这一节课的实施原因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45分钟内要达到以上目的去要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
(二)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布臵预习工作,解决了每节课要为学生讲解生字新词的浪费教学时间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课文。考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联系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于文化这个抽象概念,课前也已经布臵学生观察身边的文化,对学生了解胡同文化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精心设臵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次选取的《北京的胡同》这首歌曲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浓厚的京味氛围,但是MP3效果不是很好,声音有些嘈杂,对效果有一定影响。
二、关于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一)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突出胡同文化的内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就可从文中提取精要,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及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或读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我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仍然逐条地讲析,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内容所花时间比较平均,没有侧重,以致在处理后半部分的内容时显得有些仓促,没有更好地突出重点,没有充裕的时间放在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学生思维的环节上。有感于此,我认为对课文内容的大胆取舍,应基于对教学目标的确切把握,突出重点,而不应面面俱到,教师的讲解也要惜墨如金,讲析其要害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
(二)没有充分设臵让学生发问的平台
每当学习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学生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也可能是学生思维深入、探究问题时所迸发出的火花。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有问题意识,以赏识启动探究。课堂中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请学生发问。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我虽预设了让学生发问的环节,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位臵上,加上时间不够,就让学生课外进行,这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反映出教师问题意识的淡薄,并没有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初衷。
(三)课堂开放性的教学策略需落到实处
一味地呈现知识性结论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恰恰是不确定性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给他们留下探究的空间,使他们大胆寻求开放的答案。胡同是北京身份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就因为破败而应夷为平地吗?我认为对待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折射出现代人对历史的态度,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想让学生探讨该用一种怎样的文化眼光来看待这些文化古迹。这样的探讨,可让学生对事物的判断有较深入的思考。在掌握课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会和生动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各自的想法,这些想法洋溢着同学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过渡,一种生命的成长。当然,学生的探究学习要基于一定的基础,尤其对于那些学生较为陌生的知识,教师必须设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信息的提供,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胡同文化》教学的这一环节中,由于时间不够,我只得让学生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相互间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的开放性不足,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关于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
(一)对于课堂教学中活动形式的反思课堂教学中我只是采用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式教学,我觉得应该更好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激情。与研究性学习应该结合得更加紧密一些,到本部听课,同样是《胡同文化》,我发现与我的教学方式有天壤之别,那堂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花时间去三坊七巷中探究文化,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身边文化的魅力,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将学生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再联系到文章中对胡同的没落、胡同文化的衰败,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和传统文化消亡和传承的态度。那堂课让我震撼颇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引导的作用,这也是我必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上需要创新的地方。
(二)对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今后的教学应该如何走出课堂,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书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设计是我目前必须探讨的内容,或许走出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才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高级形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三)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表现反思
这堂课往日活泼的学生由于教室后有许多老师听课,显得特别安静,不能够充分发挥6班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的优势,我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显得比较紧张。在时间把握上我没有处理得当,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比较热烈,以至于前部分时间与后部分时间失去平衡,所以到了最后部分内容没有讲完,拖了几分钟课。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我们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是可能就会过度依赖多媒体,束缚自身教法的发挥,所以这堂课我显得很不自信,总是关注着电脑的操作,在教学过渡上做得不是太好,最后就是以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板书,完全没有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加上操作多媒体画面切换的时候稍微快了一些,学生大多没有记录下重点纲要,是这次公开课以至所有多媒体教学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有必要进行对于教学实施前、实施中以及实施后的反思和对于教师整体的教学行为的共性的反思,并针对反思的结果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调整,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反思二: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其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三、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反思三: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
面对这样一篇有着深厚内蕴的精美的文化散文,我很感兴趣,同时又觉得很难处理,因为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上出那种文化的味道来,也担心学生的探究仅停留于表面,挖掘不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此,我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前我搜集了一些老北京胡同的图片,现代北京的图片及《胡同歌》、京味京腔的《情思大碗茶》,还有用京味语言朗读的课文节选,通过这些素材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渲染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本文的内蕴,水到渠成地接受它,我试着放开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力图挖掘文本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于是将本文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及胡同歌动画)
二、学生从题目入手,自由质疑。
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解疑,了解胡同的特点,感悟胡同文化的内涵。
四、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五、扩展探究:在胡同文化的内涵中,你喜欢哪点,不喜欢哪点,为什么?
虽然是赛课时上这节课,与学生素未谋面,但学生的表现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兴致很高,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探究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也很好。整堂课很流畅地进行下来,自己也觉得非常畅快。欢喜之余,我在想为什么这堂课上得这么顺畅?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那么高?
经过反思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随着我们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已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交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面对陌生的学生,课前的交流很有必要,它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便于课上的交流。所以课前我面向全班学生说:“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识并在下面的时间里和大家一同探究学习。米卢曾经提倡过什么?”(个别学生回答“快乐足球”)“对,那我认为也应该有快乐语文。那就让我们在快乐中品味语言,增长知识,体悟情感,怎么样?”(学生有了兴趣,高声齐说“好!”)这样课前学生就活跃起来了,有了上课的激情。虽然是赛课,赛课室很严肃安静,但给他们的感觉是这堂课并不拘谨,应该很轻松愉快。有了这样的愉快和谐的氛围,同学生们敢于发言了,上课更加踊跃了,而且到最后还形成了辩论的场面。整堂课就在这种愉快活跃的氛围中度过。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文化情境。
语文课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一种“氛围”、“感觉”对于学习语文来说十分重要。这就好比电影的背景音乐,让你在了解剧情前就进入了它的话语范围。同时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有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很重要。电教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视可听,可静可动。它能凭借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知认知。
考虑到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所以在课堂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播放由老北京胡同图片和《胡同歌》合成的动画课件,让同学们在极具\'京\'
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京腔京曲,歌声悠远,韵味醇厚,再加上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无言的诉说,一种别样的感慨很容易产生,这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从表情中能看出他们在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受到了文化冲击,同时也对胡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使学生自然的走进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氛围,利于下面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老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置疑,可以使学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探讨的热烈气氛。其实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老师讲十个问题还有意义,于是我首先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自由质疑,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同学们积极思考,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发现了两个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学生提出问题后我给予充分的鼓励(“你们很睿智!”),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作者要阐明的主要内容,也正是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探究的兴致非常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提问也同样有价值,很有成就感。这为后面深入理解文章,品味文化内涵做了良好的铺垫。
课堂问题情境不仅仅包含着问题,还包含着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也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的整个课堂的动态表现。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在学生探究中,我适时提问,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在探究胡同文化内涵之一“易于满足”时,几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理解朗读了体现北京人易于满足的段落(“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还有什么说的……嘿!”),同学们读的很投入,也很有趣,同学们大笑,鼓掌。我顺势引导:“北京人确实很易于满足,拿过来一颗大白菜都觉得很好吃,而且觉得北京的白菜比别处好吃。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北京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你理解吗?”学生有些不解,我接着启发:“老师换种问法,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大白菜比别处好吃,实质是什么?”学生没有仔细思考,随口说出:“易于满足的心理。”我又接着提示:“确实是易于满足,但我们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北京是什么地方?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的比别人的好,是真的比别人好吗?为什么?”一生说:“他们以为自己在首都,认为自己比别人的地位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明白了这种易于满足的实质:北京人有一种优越感,一种唯我独尊意识,所以不能接受其它地方好的事物,这就北京胡同文化封闭特点的一个表现。就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方面,教研员评价说:“本节课注重了与学生的交流,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注重了自己的引导点拨,评价语言很到位,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再走了一步。总的来说这节课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放开手并能适时引导。”
经过反思我真正懂得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燃着智慧之焰的星星之火,它可以点燃整个课堂的生命,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满腔热情!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真正激活语文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精彩!
反思四: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使得学生的阅读审美得到实践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呢,本着这种思想,上学期我遵循“预习指导——教师点拨——探究训练”模式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
而今对这节课加以反思,发现了许多深层的东西。
一、总体反思
整个教学的过程应该算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淀文化底蕴的过程。教师借助预习指导,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借助教师点拨使得学生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将阅读的兴趣提高,改变以往老师一刀切的方式,扩大阅读的文化层面,教给阅读的方法。并将探究训练引向课外。因此,让学生自主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关于几个教学环节的思考
(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这里主要表现在探究训练这一环节和教师点拨的第五部分。学生运用从课堂上获得的理念表达成文,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去自己解读新段落。
设想和实践相比,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大胆,在课堂的前半段对学生提问的铺垫过多,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阻碍的。
(二)手段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综合运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靠板书向学生再现教案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小、直观形象性差、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效用,使教学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总体的连贯中有局部和阶段的跳跃,教师无法全面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知识需求,多媒体课件围绕课堂主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