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反思(2)

时间: 07-28 栏目:反思
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叶圣陶之“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就是要求我们应当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

我在上《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时尝试过多种话题导入方式,在一个班,我是学了网上所见一位同仁的做法:带去一个精心挑选的红富士苹果。学生马上被这苹果吸引住了,都在猜今天老师怎么会带苹果上课,都带着一种好奇兴奋,议论纷纷。这无形中已经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为语文课的开展打好了基础。一上课我就问学生:“这是红富士苹果,为什么叫‘红富士’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展开讨论。“对,富士让我们联想到日本的富士山。这个品种经过了日本人的改良。上个世纪前五十年亚洲最好的苹果产自我们中国的山东烟台和陕西白水。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教师拿着我们的苹果跟学生说:‘想吃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苹果!想吃就去中国,占领了中国,我们就能敞开怀吃这样的苹果!’同学们,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教育!借口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唆使青年充当战争炮灰。自然过渡到德国纳粹对青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在另一个班我用的是简洁的导入方式,从小说的三要素开始引导学生阅读,课堂气氛明显不如前一个班。

之前我还设计过这样的作业:在《最后的常春藤叶》和《一个人的遭遇》等课的教学基础上,让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以问题导读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把“发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便可“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反思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反思

一个班上的比较流畅,另一个班没有静下心来看课文,上的坑坑巴巴。

在“战争对我是残酷的,那我对战争的态度如何”的环节,两个班都比较顺利,而且有两处新发现:

1.两个班的学生都找了第29段,我眼中的在战火中燃烧的城市,我看到这样的场景是很平淡的、冷漠的、甚至有一些兴奋。我在课堂上举了小孩面对着洪水的反应来说明此时的“我”是不成熟的。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该从哪里读出这种冷漠,没有注意到“我看到了:是的,城市在燃烧。”这句话,多么冷冰冰的一句话,他肯定了城市在燃烧,似乎有一种赞赏的感觉,像一个胜利者在看自己成功的摧毁了一切。另外“黑色的窗帷”“红光和黑烟”也说明当时的是压抑的氛围,但是“我”的表现却很异乎常人。

2.13班的慧彬找到了第6段:不过我还没有死,我是属于“其他人”里面的。她从中读到了此时“我”好像更希望自己是死了的,没有为自己还活着而开心。学生对文字还是很敏感的。

在“为什么我对战争会是这种态度”时,一个班的学生进展的比较顺利,提到学可能是学校的教育,但因为人物画像的含义不知道,所以这一环节有障碍,其实“老弗里茨胸前金光闪闪的胸章”“多哥的风景画”“图画书上打战的模样”“小型将士阵亡碑”这些他们是应该找出来的,前面两处地方学生都没有找出来,说明对文本还不熟悉,需要再静下来读读。

第二天听师傅上第一课时,她能让学生在20分钟内就读完,而且学生能静下来读,课堂开展地也比较顺利。我应该我注意掌握课堂时间,不要太拖沓,这是急需解决的。她的思路是:“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读完之后提问,学生很多会问到“牛奶”。从牛奶入手,看到这是一个希望和平自由的人。学生马上会觉得不对劲,这样就可以从“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下去了。对于牛奶的分析比我深入多了。

后来跟另外一位老师聊这课,我发现这堂课的思路后半部分很相似,前面切入点都不同,但都抓住不一样这一个口。他是直接问学生题目第一次出现在哪里?指向“绝望”“必须”两词,介绍德国被围困,纳粹末路的背景。再让学生读注释(1),斯巴达战士也可以用“绝望”“必须”两个词,但是一个是斯巴达战士,一个是17岁的学生。我是怎么被洗脑的?(环境描写)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再讲讲主题悬念。中间有点忘了,不知道怎么过渡到被洗脑的问题的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