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反思
时间: 07-21
栏目:反思
反思一:乡愁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基本上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教者依然讲得多,尤其是“美在哪?”时,但我感觉学生能随着教者的讲,而沉入下去未尝不是件开心的事。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体验,适时引导。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除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借助幻灯片深沉而低缓的朗读指导,重要的是让生在感知“母亲对儿拳拳慈爱不舍之心”后,进一步感受“母亲对儿无限牵挂,老母亲该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每年的365天的希望变成365天的失望,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又十年还这样过去了……”最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相信生对“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的理解也必将上升到一定高度。不知怎地,那几天,正好拜读了“桐城文松”的《梦里常温慈父容》,感觉心里就是不一样。再加上回忆起早两年刚离去的亲人,那嗓音似乎更有些颤了,而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感伤,效果还真出奇好。
2、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可轻视
受到老师感染的他们也变得十分乖顺,全都打气精神,坐正身体,饱含深情地分角色朗读起来。除很好把握了“母子诀别”的情感基调(低缓而深沉),对游子将个人悲欢离合上升到“家国之思”的激昂慷慨之情,也不错的表现了。
情深了,课也真了,而“塘”也活了。
反思二: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其间的听课文朗读录音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给学生有一个模仿的标准,对下一环节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从教学过程看,朗读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学生的自由朗读,有学生的个人试读,还有听课文朗读录音,全班同学的集体朗读。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逐渐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正因为教学中很好地处理了朗读这一环节,所以为其他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努力探讨并改进。
反思三:乡愁教学反思
尽管语文组老师在下午第二节评课中,每人都发表意见,客套地提出来许多的优点,都认为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称赞说有“大家闺秀之美”,只格式化地略提一点不足。但我明白,这节课是不成功的。从自身体验与自我感觉看,有如下体会和启发:
1、备课充分,课文涉及到的材料都准备得相当的充足。这是好事,也是坏事。网上资料、教参资料,个个生动,个个该讲,结果天南海北,分不清主次,突不出重点,该强调朗读的学生也读得很少,尤其是后面两个环节根本没法点到便下课了,造成课堂结构不完整,是个严重的失误。
2、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好也有不好。好在课堂容量大,学生感兴趣;不好在脱不开控制台,很难走到学生中间进行互动,教师的教态生硬,在控制学生方面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有遥控器操作就好了)。更令人烦恼的是,在这台电脑课件设计得好好的,到另一台电脑去放,画面的位置和颜色等都有些偏差,一时又很难校正过来。原来录有视频朗诵的,在多媒体也因缺少工具而放不出来。
3、课堂形式比较新颖,但也比较花俏,有些华而不实之感。课件的画面设计很美,图片画面也较多,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有些画面只是一闪而过,白白浪费时间去准备了那么多。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也很多,但没能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还是以老师包办代替为主,缺乏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如莫春蕾老师在教室里上的这一课也很好,一板一眼,扎扎实实,灵活机动,随身所欲,结构紧凑,板书美观,还能给学生许多思考和练习的时间。突出新的教学理念,不在于教学形式的新颖,本质应该是让学生学有所得、能有所长。个人认为,还是“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好。
4、本节课有一个问题处理得相当的机智。我提问学生前三节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都是写对家人的怀念,表达的是亲情,为第四节诗写诗人对大陆的思念,表达诗人期盼祖国统一作铺垫。但学生大多回答是前三节诗相同的是都写女性,写女性也能为后文作铺垫,因为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儿子。我认为这见解很独特,于是因势引导学生说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七子之中只有台湾还没有统一,我们要一起努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参加评课的老师都给予相当高的肯定。
这一节课基本上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教者依然讲得多,尤其是“美在哪?”时,但我感觉学生能随着教者的讲,而沉入下去未尝不是件开心的事。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体验,适时引导。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除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借助幻灯片深沉而低缓的朗读指导,重要的是让生在感知“母亲对儿拳拳慈爱不舍之心”后,进一步感受“母亲对儿无限牵挂,老母亲该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每年的365天的希望变成365天的失望,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又十年还这样过去了……”最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相信生对“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的理解也必将上升到一定高度。不知怎地,那几天,正好拜读了“桐城文松”的《梦里常温慈父容》,感觉心里就是不一样。再加上回忆起早两年刚离去的亲人,那嗓音似乎更有些颤了,而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感伤,效果还真出奇好。
2、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可轻视
受到老师感染的他们也变得十分乖顺,全都打气精神,坐正身体,饱含深情地分角色朗读起来。除很好把握了“母子诀别”的情感基调(低缓而深沉),对游子将个人悲欢离合上升到“家国之思”的激昂慷慨之情,也不错的表现了。
情深了,课也真了,而“塘”也活了。
反思二: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其间的听课文朗读录音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给学生有一个模仿的标准,对下一环节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从教学过程看,朗读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学生的自由朗读,有学生的个人试读,还有听课文朗读录音,全班同学的集体朗读。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逐渐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正因为教学中很好地处理了朗读这一环节,所以为其他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努力探讨并改进。
反思三:乡愁教学反思
尽管语文组老师在下午第二节评课中,每人都发表意见,客套地提出来许多的优点,都认为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称赞说有“大家闺秀之美”,只格式化地略提一点不足。但我明白,这节课是不成功的。从自身体验与自我感觉看,有如下体会和启发:
1、备课充分,课文涉及到的材料都准备得相当的充足。这是好事,也是坏事。网上资料、教参资料,个个生动,个个该讲,结果天南海北,分不清主次,突不出重点,该强调朗读的学生也读得很少,尤其是后面两个环节根本没法点到便下课了,造成课堂结构不完整,是个严重的失误。
2、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好也有不好。好在课堂容量大,学生感兴趣;不好在脱不开控制台,很难走到学生中间进行互动,教师的教态生硬,在控制学生方面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有遥控器操作就好了)。更令人烦恼的是,在这台电脑课件设计得好好的,到另一台电脑去放,画面的位置和颜色等都有些偏差,一时又很难校正过来。原来录有视频朗诵的,在多媒体也因缺少工具而放不出来。
3、课堂形式比较新颖,但也比较花俏,有些华而不实之感。课件的画面设计很美,图片画面也较多,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有些画面只是一闪而过,白白浪费时间去准备了那么多。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也很多,但没能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还是以老师包办代替为主,缺乏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如莫春蕾老师在教室里上的这一课也很好,一板一眼,扎扎实实,灵活机动,随身所欲,结构紧凑,板书美观,还能给学生许多思考和练习的时间。突出新的教学理念,不在于教学形式的新颖,本质应该是让学生学有所得、能有所长。个人认为,还是“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好。
4、本节课有一个问题处理得相当的机智。我提问学生前三节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都是写对家人的怀念,表达的是亲情,为第四节诗写诗人对大陆的思念,表达诗人期盼祖国统一作铺垫。但学生大多回答是前三节诗相同的是都写女性,写女性也能为后文作铺垫,因为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儿子。我认为这见解很独特,于是因势引导学生说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七子之中只有台湾还没有统一,我们要一起努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参加评课的老师都给予相当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