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时间: 07-11
栏目:反思
反思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不断扩大的情况。随着德国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希特勒的野心不断膨胀,通过慕尼黑会议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接着发动闪电战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北欧、西欧和苏联等国相继遭到德国的侵略,与此同时,日本突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战争。
1、在本课的教学中,讲到慕尼黑阴谋内部关系时错综复杂,涉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我是以各国的利益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国家的立场。
2、本课的难点是绥靖政策的实施,我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绥靖政策对反法西斯力量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大战不断扩大的原因。
3、在分析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时,学生的分析是: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一、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没有采取行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灭亡。二、“静坐战”先后持续了7个月,使德军完成了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三、德国向西欧、北欧进攻时,法国依然幻想德国会首先向东去攻打苏联,没有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结果很快就溃败了。后来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了两点原因一、战术思想陈旧,二、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这个问题学生们都能理解了。
反思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世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的内容在世界现代史中承前启后,它前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后启战后新格局的形成。二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从宏观上把握二战的基本线索,在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对第6课慕尼黑会议、突袭波兰、德国控制欧洲、苏德战争二战扩大、珍珠港事件及二战空前扩大;第7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大战后期转折性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德日投降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描述,勾画出了二战从酝酿、全面爆发、逐步扩大到结束的基本进程。重温二战历史,我利用两组图片(美对日投掷原子弹形成的蘑菇云及化为焦土的广岛市)导入课题,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标要求后,主要利用知识结构图引领学生走进二战,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二战的爆发与扩大;第二板块为二战的转折与胜利。这两部分共同采取图表法(知识扫描环节)串讲基础知识,使历史发展进程更全景化;辅以配套习题(知识反馈环节)史论结合探讨问题,提高知识技能,加强能力培养。而后链接中考,深化重点、难点。课外活动设计是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通过对二战原因的深层次分析,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关于二战的性质及影响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教学,但因学生受生活局限及教材影响,对二战性质的变化把握不准及破坏性灾难认识不足,因而就影响了“人类该如何有效的避免战争,争取持久和平”的延伸。解决对策:鼓励学生课下广泛搜集二战相关资料,并在教学中展示二战人员伤亡情况表,增进情感体验后,鼓励学生多角度全面地看待二战的影响,进行问题设计如:“人类已经饱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今天仍面临着战争的威胁。请举两例二战后爆发的局部战争.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并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呼吁世界和平的宣传语。”学生围绕讨论话题,选择史料,各抒己见,加深认识,对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方面大有裨益。本主题还与中国抗日战争有密切联系,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既有利于整体把握历史现象,又能使学习更为轻松。
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不断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并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化,使学生对历史形成网络化认知,具备基本的应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最终让学生明白:二战爆发的标志;二战的扩大;二战的转折;二战的性质;二战结束的事件;二战的结果.
反思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消化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节课最重要的两个知识点是法西斯的上台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而如何让学生认识法西斯主义与绥靖政策以及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我试图通过课前《辛德勒名单》主题曲的播放,以及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营造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罪恶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和平、珍视和平。
本节课自我感觉条理比较清晰,从法西斯的起源入手,到三个主要的法西斯国家的上台以及原因的分析,再到法西斯国家的逐步扩张,可以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能够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态度与情感。本节课引入的视频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明晰,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有待于改进的地方,给予学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尚不够充裕,学生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比较缺乏。
反思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节课的容量很大,教材中有些地方的编排显得突兀,例如没有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为什么纳粹德国军队在侵略扩张中战果辉煌,它的战术思想—闪电战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学中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待任教者对教材重新开发。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完成,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我想到用课件来上这节课。制成的课件在每个班上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在教研组的公开课上,总体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是引用的历史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理解有些历史内容,我引用了一位德国基督教牧师马丁.尼默勒写的诗,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的话。在课件制作时,我曾想过在这些历史文字资料末尾注上出处,但在班级上的时候我发现历史文字材料字号小,后面同学看不见,字号必须放大,这样一来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无法标资料的出处。然而历史学科的根基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以后教学中,我打算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标明引用历史文字材料的来源。
二是教学中用的历史漫画必须介绍具体点的引导资料。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纳粹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我用了一张描绘希特勒抱着地球的漫画,在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时,我引用了一张希特勒与斯大林隔着一个死去的波兰士兵互相脱帽敬礼的漫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两幅漫画时,尽管我做了点介绍,但学生的反应一般,怎么向学生讲解历史漫画,既不能介绍太简单,学生不理解,又不能说透,学生失去自我思考的体验,这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不断扩大的情况。随着德国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希特勒的野心不断膨胀,通过慕尼黑会议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接着发动闪电战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北欧、西欧和苏联等国相继遭到德国的侵略,与此同时,日本突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战争。
1、在本课的教学中,讲到慕尼黑阴谋内部关系时错综复杂,涉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我是以各国的利益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国家的立场。
2、本课的难点是绥靖政策的实施,我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绥靖政策对反法西斯力量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大战不断扩大的原因。
3、在分析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时,学生的分析是: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一、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没有采取行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灭亡。二、“静坐战”先后持续了7个月,使德军完成了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三、德国向西欧、北欧进攻时,法国依然幻想德国会首先向东去攻打苏联,没有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结果很快就溃败了。后来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了两点原因一、战术思想陈旧,二、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这个问题学生们都能理解了。
反思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世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的内容在世界现代史中承前启后,它前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后启战后新格局的形成。二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从宏观上把握二战的基本线索,在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对第6课慕尼黑会议、突袭波兰、德国控制欧洲、苏德战争二战扩大、珍珠港事件及二战空前扩大;第7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大战后期转折性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德日投降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描述,勾画出了二战从酝酿、全面爆发、逐步扩大到结束的基本进程。重温二战历史,我利用两组图片(美对日投掷原子弹形成的蘑菇云及化为焦土的广岛市)导入课题,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标要求后,主要利用知识结构图引领学生走进二战,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二战的爆发与扩大;第二板块为二战的转折与胜利。这两部分共同采取图表法(知识扫描环节)串讲基础知识,使历史发展进程更全景化;辅以配套习题(知识反馈环节)史论结合探讨问题,提高知识技能,加强能力培养。而后链接中考,深化重点、难点。课外活动设计是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通过对二战原因的深层次分析,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关于二战的性质及影响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教学,但因学生受生活局限及教材影响,对二战性质的变化把握不准及破坏性灾难认识不足,因而就影响了“人类该如何有效的避免战争,争取持久和平”的延伸。解决对策:鼓励学生课下广泛搜集二战相关资料,并在教学中展示二战人员伤亡情况表,增进情感体验后,鼓励学生多角度全面地看待二战的影响,进行问题设计如:“人类已经饱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今天仍面临着战争的威胁。请举两例二战后爆发的局部战争.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并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呼吁世界和平的宣传语。”学生围绕讨论话题,选择史料,各抒己见,加深认识,对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方面大有裨益。本主题还与中国抗日战争有密切联系,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既有利于整体把握历史现象,又能使学习更为轻松。
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不断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并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化,使学生对历史形成网络化认知,具备基本的应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最终让学生明白:二战爆发的标志;二战的扩大;二战的转折;二战的性质;二战结束的事件;二战的结果.
反思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消化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节课最重要的两个知识点是法西斯的上台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而如何让学生认识法西斯主义与绥靖政策以及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我试图通过课前《辛德勒名单》主题曲的播放,以及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营造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罪恶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和平、珍视和平。
本节课自我感觉条理比较清晰,从法西斯的起源入手,到三个主要的法西斯国家的上台以及原因的分析,再到法西斯国家的逐步扩张,可以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能够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态度与情感。本节课引入的视频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明晰,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有待于改进的地方,给予学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尚不够充裕,学生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比较缺乏。
反思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
节课的容量很大,教材中有些地方的编排显得突兀,例如没有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为什么纳粹德国军队在侵略扩张中战果辉煌,它的战术思想—闪电战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学中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待任教者对教材重新开发。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完成,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我想到用课件来上这节课。制成的课件在每个班上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在教研组的公开课上,总体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是引用的历史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理解有些历史内容,我引用了一位德国基督教牧师马丁.尼默勒写的诗,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的话。在课件制作时,我曾想过在这些历史文字资料末尾注上出处,但在班级上的时候我发现历史文字材料字号小,后面同学看不见,字号必须放大,这样一来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无法标资料的出处。然而历史学科的根基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以后教学中,我打算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标明引用历史文字材料的来源。
二是教学中用的历史漫画必须介绍具体点的引导资料。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纳粹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我用了一张描绘希特勒抱着地球的漫画,在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时,我引用了一张希特勒与斯大林隔着一个死去的波兰士兵互相脱帽敬礼的漫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两幅漫画时,尽管我做了点介绍,但学生的反应一般,怎么向学生讲解历史漫画,既不能介绍太简单,学生不理解,又不能说透,学生失去自我思考的体验,这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实践中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