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2)
时间: 06-13
栏目:反思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高尔基不仅要求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更将这种爱推而广之,变得更宽泛,更博大了。当高尔基的儿子收到他的这封信后,他的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写回信呢?为了引导他们写好这封信,我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例子去考虑。其实我们这班小家伙也是挺懂事的。身为他们的语文和品德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也非常注意到这一点。虽然不是他们的班主任,但对他们始终抱着一颗关爱的心。平时哪个学生心里有委屈,总爱向我“报告”;哪个同学有困难,也爱来找我……每当这时,我的心里也都是非常乐意与关心;同样的,每当我要上课了,总有几个“小宝贝”会到我办公室来捧本子,每当我要回办公室,他们总抢着帮我拿教学资料……联系着课文内容,让他们认真思考,假如高尔基的儿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会怎么听父亲的话,怎么做?请你替他写写这封回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小家伙们一下子热情变得更加高涨了。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回信跃然纸上,浓浓的亲情,深深地祝福。让这班小家伙一下子长大了。
语文教学无定法,但我觉得,只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想象,真正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那他们的语文水平会不断地提高的。
反思五: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
在本文教学之前,我通过对教材和学生做出的分析,做了以下预设:课文中“‘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内涵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基本弄清其含义后,只需联系实际,说说类似情况即可,要求不宜太高,能理解多少说多少,重在有真情实感。照这一目标来说,此难点也算突破,教学任务也算较为完满地完成了。但教学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的教前预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完成。可有几个地方还做得不够。
一是在分析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还不透。亲子对父亲的深爱还体现得不够,对词句的“抓”还不深,如:学生提到儿子千里迢迢“探望”父亲,我只是对“探望”与“看望”进行了比较,这样对词语的理解是比较浅显示的。还应当深问“儿子是怎样‘探望’父亲的?”这样学生便会从词句入手,从字里行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儿子以辛勤劳作,为父亲栽种鲜花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二是本课教学看似行云流水,词句抓了,课文读了,情感体会到了,实则浮于表面,学生的情入得不深,入得不透。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是一种“大爱”,广博、宽泛。教学时体现得不够,理性的分析多了,情感的渲染少了。看来备课时,教材挖得还不够,基本要求达到了,但还能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理解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