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学反思(2)
时间: 03-07
栏目:反思
今天在讲授《功》的时候,我改变了以往先讲功的含义及两个必要因素,让后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识别哪些现象是做功了,哪些现象没做功,然后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爱学习的学生很努力听,不学习的就只剩下溜号了。怎样让所有的学生都集中精力思路随我转呢?我尝试想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几名学生比赛反复上讲台,各小组分别查次数;又让几名学生跳绳比赛,还有男生做人体向上,还有跑步,有的提水桶,搬讲桌,拿水瓶当哑铃举,扛书包走平地和上楼等很多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通过看书对功的理解来识别哪些现象做功,哪些没做,并把做功的归类,找出其特点和规律。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做的又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所以很有兴趣,都积极举手发表意见,就连最后一排调皮的学生都聚精会神看我,想知道这些常见的事和物理到底有什么联系,就这样学生在我精心设计的环节中完成了对是否做功识别以及会计算做功的方法,突破了重点,分散了难点,胜利的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不知不觉中下课了,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有的学生说:“老师下次上课我们还这么玩,行么?”
这堂课给了我一个启示: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好好学,但有的基于小学底子太薄,所以计算类的弄不明白,就什么都不想学了,还有的不会学物理,就把它当成一个学习科目,从不用心去想事物的道理,所以就弄不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就与要我们教师为他们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有限的能力上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教师要充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尤其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快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不累——爱学,老师更不累——爱教,真正达到一种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境界!
功教学反思五:
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与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物理思想,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潜能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和开发。
本节课中“功”的定义: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是动力,如拉力、推力等弹性力,也可以是摩擦等阻力,还可以是重力等,对力的性质没有特殊要求。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可以是在力的正方向上,也可以是在力的反方向上,只要与力的方向在一直线上就可以。
(3)做功时,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无关,这些都必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阐明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快速猎取间接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亲手移动课桌进行功的探究,使学生学习物理与生活拉近了距离,充分体会到物理就在生活中,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了学习“功”的热情。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既重视知识的获取也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性。分组讨论探究,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在交流碰撞中得到完善和重组。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注意知识的层次,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情绪和浓厚的探究,为课堂教学增强了活力。在例题的设计上,既温故又知新,既考虑到问题的完整性和思维的多样性,又突出重点知识的检测和疑难问题的解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