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 01-15
栏目:方案
篇一: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扭转我校落后局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我校教、科研课题项目,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适应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要研究我校教育教学现状,探索适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搞好教、科研工作,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新路子,力求在教、科研课题的实验操作中,实施素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实现“科研兴校”的目的。
二、教、科研课题的确立
我校的教研工作要在进修和教科所的指导下,以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改进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与雪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赤松乡的自然状况,确立我校的教研课题为写作教学研究。
三、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
1、有针对性,注重实效
2、树立“科研兴校”意识,调动全体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加强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
4、形成教研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的教风。
四、教研工作实施细则:
1、加强教育科研组织建设
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教研管理,课题研究,参谋咨询,师资培训和人员配备等工作。
2、加强教育科研力量的组织工作。
3、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度是管理的一种形式,制度管理具有标准化、程序化的稳固特征,因此要建立以下制度。
(1)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2)教师教育科研制度
(3)教研成果考核、评比、奖励制度
(4)经费投入、使用制度
(5)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4、加强教育科研资料档案的建设
教育科研信息资料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学习新教育思想,掌握先进方法的重要工具;是广大教师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教研信息资料的搜集、管理、加工、服务工作和科研档案建设工作,以保证教研的正常进行。
五、具体实施步骤
1、20XX年10月组织学习,提高教师科研兴校意识,确定各课题人员配备,调查学生现状,建立科研档案,搜集信息,健全制度。
2、20XX年4月课题实施研究阶段。
3、20XX年3月,单项课题结题阶段。
4、20XX年10月,课题规划总结阶段。
5、20XX年下半年,对适宜的优秀课题,在全学区推广,并对有功人员进行表彰。
篇二: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市教科所未来五年教育科研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我镇拟定的《教育科研工作五年规划》,实现“科研兴校”的整体构想,将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序地稳步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坚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方针,发扬“求真、求实、求是”的科研品格;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坚持全面强化,全面渗透,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使科研工作切实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为打造一支适应教学改革的高、精、尖的教师队伍服务。
二、整体目标
1、“十二五”期间,我镇确立的主课题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各学科融合》,围绕主课题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拓展,从面形成了语文学科与思品学科的融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英语学科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子课题。从而形成了我镇“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的整体框架。为教师群体参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各校要紧紧围绕我镇拟定的主课题,结合本校专任教师的教学实际确立好子课题,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学生的学习现状,通过理论学习、调查、讨论、分析等手段,对所拟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校校有课题,全员都参与的科研氛围。
3、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确立后,校长要帮助指导教师积极立项,研究具体的策略与方法,确保此项工作稳步实施。
4、加强科研科普信息传递力度,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任都的理论水平与专业化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研究做样子、铺路子、当参谋;能过理论讲座,专家引领为教师参与科研做好充分准备。
5、集中抓好科研工作,从而达到“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的目标。”
三、具体要求
1、学校领导是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
首先要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使之成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探索者和实践者,各校参与科研的人数不得少于60%。
其次,要建立校本科研制度,力争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并与教师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再次,领导要率先参与科研,坚持用自己的观点研究对策及方法,成果与教师共同研讨,在同伴互助中思进,在探索与完善中升华。
2、参研教师要围绕子课题在个性中寻找共性,要教学情境中甄别与评价,致力于为师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善自我的空间与舞台,使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源动力。
3、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即各校专任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好子课题,经各校筛选后择优上报,然后由中心校按计划要求定期检查指导,注重研究过程,注重方法及步骤,注重科研方案及实验报告写法的指导,中心校责成专人为各学校提交的子课题进行跟踪指导,使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实施。
四、方法步骤
详见附页
篇三: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培育一所好学校,必须培育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教职工队伍。如果把一所好学校比作一座漂亮的大厦,那么,优秀教师就是支撑起这座大厦的栋梁。名教师是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重要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之一。单单一个名教师,也许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一所好学校来说,名教师就是教职工队伍的引领者。所以,在新课程改革高潮渐起的今天,各个学校都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优秀教师的渴求。如何培育出更多的名教师和优秀教师,并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模范引领带动作用,是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内外研究同一研究领域的概况
关于名教师,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名教师的内涵、名教师教师的思想品德、现代教育观念、法律意识、知识结构、基本技能、良好心态、外在形象、教学艺术、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不少学者进行了专门的探索与研究,并出版了《优秀教师全书》、《新课程优秀教师管理实用手册》等专著。美国学者还专门研究了“美国成功教师的五个标准”、“成功教师的15条特征”、“成功教师八要素”等,对指导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走向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于学校优秀教师与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国内外也有所关注,但并不是很多。如有的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出发,强调从以往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转而强调名教师与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引领示范和合作文化,即首先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以使双向学习,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彼此支持,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从教师作为研究者走向同伴互动。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有利于建设研究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美好的教育人生。
(3)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师伍建设,推动学校管理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名师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名师的成长环境、培养途径、作用与效益、与教师队伍成长之间联系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贴近名教师的工作实践和成长心路历程,探索名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的主力军与引领者作用,并且结合这个课题,研究发挥名教师作用的途径与策略。
(二)预期目标
认真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名教师的成长、充分发挥名教师的模范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教职工队伍管理评价体系,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在逐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阶段形成研究成果,最后形成《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获报告。
五、《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总召集人:李国伟,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统筹、全程跟踪课题研究。
课题组长:杨建涛。具体主持课题研究,总体构思、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协调组织不同阶段研究工作,汇集研究经验,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副组长:虎二伟。负责本课题与学校整体教科研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和评价工作。
副组长:刘二定。负责组织课题研究,处理研究材料,进行研究指导。
课题组成员:刘法宪、杨春霞、魏丽霞、杨炎秋、张喜风、李世红。负责子课题研究管理、实践研究、资料搜集等。
六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XX年5月——20XX年5月。
1、20XX年5月——20XX年8月开题阶段:申报课题,由上报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学校教科室,由学校教科室牵头,课题负责人确定实验小组人员,明确人员责任分工。研讨课题实验方案,做好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2、20XX年9月——20XX年12月为第二期研究阶段:在此实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名教师的培养途径成长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联系。
3、20XX年1月——20XX年5月为课题第三实验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研究和总结名教师在教师队伍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学校在名教师的管理使用方面的创新成果,汇集资料,优秀课例成果汇报。总结研究成果,汇编资料,完善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名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国内已有的影响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的研究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工作实践成长经历作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广泛收集和总结各学科各年级优秀教师影响个人成长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归纳整理。
5、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名教师培养策略
七、《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建立课题网络,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由课题组组长负责开展活动,组员之间结成研究伙伴,定期汇报、交流。每月月底举行课题组长例会,经常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分析,并指导下阶段工作。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实行不定期检查,并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校行政进行监督和管理。
4、筹集经费,保证本课题各项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5、与上级教科室领导多联系,及时汇报课题研究进展,确保课题扎实地有成效地开展。
篇四: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办公室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总课题组课题批准立项通知,结合贯彻今年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教师教育发展实际,市教育局决定,自20XX年6月—20XX年12月,在全市全面开展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活动(以下简称“课题研究”)。现就此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教育和课题研究工作,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重建师德为核心,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学习为本,以学校为本,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自修为主,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研究与创新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和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引导教师不断挑战现实,超越现实,为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均衡协调发展,为实现我市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作贡献。
二、总体目标
为国家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带有区域特点,可供相同地区或类似地区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及推进策略、实施方法、培训内容体系、培训模式、组织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等。
具体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掌握我市教师队伍的现状,构建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框架,研究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力求达到:一个重点——培养教师的教育技能;二个提升——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三个意识——增强教师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四个发展——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五种精神——培养教师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主动精神。
努力实现:
(一)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10% 。通过课题研究,在我市催生一大批具有高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拔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拥有一批德艺双馨、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声望的名师。
(二)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明确学校的科学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再提升。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学习型学校和学科学习共同体。
(三)促进合肥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区域间、区域内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薄弱学校可持续发展、城乡教育协同并进;要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并完善区域间、区域内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制度,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和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全市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四)创新教师教育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创新,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合肥地区教育实际和教育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模式,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引导推进合肥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
三、主要任务
课题研究采取“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调查和实践检验等方法,去实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课题研究,以“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和主线,贯穿在《有效学校》、《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有效技能》、《有效研修》五大模块始终。
主要任务:
(一)完成五类子课题研究,即(1)创建有效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2)培养有效教师,提升生命质量;(3)探索有效教学,促进专业成长;(4)提高有效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5)实现有效研修,学会自主学习。
(二)构建三大体系,即:研究适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探索促进本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实施策略;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与评估机制。
四、实施原则
(一)坚持统一要求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根据市课题活动统一要求和整体部署,立足实际,完成“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创新教师校本研修及专业成长的思路和方法,为教师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制度环境与发展空间。
(二)坚持示范引领和全员参与相结合。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好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发动工作,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要充分发挥身边的好集体、好校长、好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要率先垂范,成为“课题研究”活动的领跑者。要形成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坚持自主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学习和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领域,要把“课题研究”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读书学习和反思提高上,把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实践上,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以读书学习促进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五、总体安排
课题研究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XX年7-10月)。开展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各县区、各学校要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做好思想发动工作,采取大会动员、小组学习、座谈讨论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重点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提高对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确保宣传发动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在教师教育网、校园网上及时报道活动动态,展示活动内容和成果。
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总课题组将研究制定五个子课题研究方案,以指导五个子课题的研究顺利进行。
各县区、各市属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课题研究的本地区和本校的具体方案,并于10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总课题组(培训处)。
各县区教育局要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每个县区确定10-15所学校,作为课题的示范实验研究单位;市属学校可以直接申报;省、市特级教师、教坛新星、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人员,都要根据所在学校课题研究子课题选题范围,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切实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课题研究周期内,主要围绕五个专题开展研究与学习;重点研读五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著,展开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大学习;做好几项重点工作;要造成声势、形成特色、抓出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五个专题
1、有效学校研究与实践。分别从学校建设、学校规划、学校文化、学校资源、学校发展、学校评价、学习共同体以及校长的影响力、领导力、学习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创建有效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
2、有效教师研究与实践。有效教师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质是什么、促进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策略及评价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以及如何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等等,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与教师互动讨论的基础上,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培养有效教师,提升生命质量。
3、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指标是什么?有效教学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如何评价?有效教学的反思如何进行?如何重建有效教学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被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在课题研究中要深入研讨。——探索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在新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中,重点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要真正把它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育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作用。这样,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必将引起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纵深层次发展。——提高有效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
5、有效研修研究与实践。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模式、校本研修的发展性评价。作为校长如何组织和管理校本研修工作;如何设计和制订校本研修的方案和规划;基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层次的校本研修如何开展;在校本研修中,如何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教师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如何组织和开展;中小学校如何与校外机构合作为校本研修提供成功的保障;在校本研修中如何创新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实现有效研修,学会自主学习。
(二)几项重点工作
1、积极开展调研和论证。首先,加强理论方面的建设,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以现代理论指导实践。其次,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学习考察、座谈会等形式,分析了解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探索促进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路径、实施策略、管理与评价机制等。
2、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教学业务培训大练兵活动,采取“先训后赛,以赛代评”的方式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县(区)级、市属学校“教学能手”和市、省级“教坛新星”评选活动。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扭转我校落后局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我校教、科研课题项目,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适应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要研究我校教育教学现状,探索适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搞好教、科研工作,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新路子,力求在教、科研课题的实验操作中,实施素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实现“科研兴校”的目的。
二、教、科研课题的确立
我校的教研工作要在进修和教科所的指导下,以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改进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与雪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赤松乡的自然状况,确立我校的教研课题为写作教学研究。
三、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
1、有针对性,注重实效
2、树立“科研兴校”意识,调动全体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加强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
4、形成教研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的教风。
四、教研工作实施细则:
1、加强教育科研组织建设
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教研管理,课题研究,参谋咨询,师资培训和人员配备等工作。
2、加强教育科研力量的组织工作。
3、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度是管理的一种形式,制度管理具有标准化、程序化的稳固特征,因此要建立以下制度。
(1)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2)教师教育科研制度
(3)教研成果考核、评比、奖励制度
(4)经费投入、使用制度
(5)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4、加强教育科研资料档案的建设
教育科研信息资料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学习新教育思想,掌握先进方法的重要工具;是广大教师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教研信息资料的搜集、管理、加工、服务工作和科研档案建设工作,以保证教研的正常进行。
五、具体实施步骤
1、20XX年10月组织学习,提高教师科研兴校意识,确定各课题人员配备,调查学生现状,建立科研档案,搜集信息,健全制度。
2、20XX年4月课题实施研究阶段。
3、20XX年3月,单项课题结题阶段。
4、20XX年10月,课题规划总结阶段。
5、20XX年下半年,对适宜的优秀课题,在全学区推广,并对有功人员进行表彰。
篇二: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市教科所未来五年教育科研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我镇拟定的《教育科研工作五年规划》,实现“科研兴校”的整体构想,将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序地稳步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坚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方针,发扬“求真、求实、求是”的科研品格;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坚持全面强化,全面渗透,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使科研工作切实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为打造一支适应教学改革的高、精、尖的教师队伍服务。
二、整体目标
1、“十二五”期间,我镇确立的主课题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各学科融合》,围绕主课题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拓展,从面形成了语文学科与思品学科的融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英语学科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子课题。从而形成了我镇“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的整体框架。为教师群体参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各校要紧紧围绕我镇拟定的主课题,结合本校专任教师的教学实际确立好子课题,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学生的学习现状,通过理论学习、调查、讨论、分析等手段,对所拟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校校有课题,全员都参与的科研氛围。
3、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确立后,校长要帮助指导教师积极立项,研究具体的策略与方法,确保此项工作稳步实施。
4、加强科研科普信息传递力度,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任都的理论水平与专业化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研究做样子、铺路子、当参谋;能过理论讲座,专家引领为教师参与科研做好充分准备。
5、集中抓好科研工作,从而达到“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的目标。”
三、具体要求
1、学校领导是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
首先要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使之成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探索者和实践者,各校参与科研的人数不得少于60%。
其次,要建立校本科研制度,力争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并与教师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再次,领导要率先参与科研,坚持用自己的观点研究对策及方法,成果与教师共同研讨,在同伴互助中思进,在探索与完善中升华。
2、参研教师要围绕子课题在个性中寻找共性,要教学情境中甄别与评价,致力于为师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善自我的空间与舞台,使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源动力。
3、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即各校专任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好子课题,经各校筛选后择优上报,然后由中心校按计划要求定期检查指导,注重研究过程,注重方法及步骤,注重科研方案及实验报告写法的指导,中心校责成专人为各学校提交的子课题进行跟踪指导,使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实施。
四、方法步骤
详见附页
篇三: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培育一所好学校,必须培育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教职工队伍。如果把一所好学校比作一座漂亮的大厦,那么,优秀教师就是支撑起这座大厦的栋梁。名教师是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重要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之一。单单一个名教师,也许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一所好学校来说,名教师就是教职工队伍的引领者。所以,在新课程改革高潮渐起的今天,各个学校都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优秀教师的渴求。如何培育出更多的名教师和优秀教师,并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模范引领带动作用,是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内外研究同一研究领域的概况
关于名教师,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名教师的内涵、名教师教师的思想品德、现代教育观念、法律意识、知识结构、基本技能、良好心态、外在形象、教学艺术、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不少学者进行了专门的探索与研究,并出版了《优秀教师全书》、《新课程优秀教师管理实用手册》等专著。美国学者还专门研究了“美国成功教师的五个标准”、“成功教师的15条特征”、“成功教师八要素”等,对指导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走向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于学校优秀教师与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国内外也有所关注,但并不是很多。如有的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出发,强调从以往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转而强调名教师与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引领示范和合作文化,即首先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以使双向学习,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彼此支持,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从教师作为研究者走向同伴互动。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有利于建设研究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美好的教育人生。
(3)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师伍建设,推动学校管理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名师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名师的成长环境、培养途径、作用与效益、与教师队伍成长之间联系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贴近名教师的工作实践和成长心路历程,探索名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的主力军与引领者作用,并且结合这个课题,研究发挥名教师作用的途径与策略。
(二)预期目标
认真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名教师的成长、充分发挥名教师的模范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教职工队伍管理评价体系,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在逐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阶段形成研究成果,最后形成《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获报告。
五、《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总召集人:李国伟,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统筹、全程跟踪课题研究。
课题组长:杨建涛。具体主持课题研究,总体构思、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协调组织不同阶段研究工作,汇集研究经验,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副组长:虎二伟。负责本课题与学校整体教科研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和评价工作。
副组长:刘二定。负责组织课题研究,处理研究材料,进行研究指导。
课题组成员:刘法宪、杨春霞、魏丽霞、杨炎秋、张喜风、李世红。负责子课题研究管理、实践研究、资料搜集等。
六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XX年5月——20XX年5月。
1、20XX年5月——20XX年8月开题阶段:申报课题,由上报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学校教科室,由学校教科室牵头,课题负责人确定实验小组人员,明确人员责任分工。研讨课题实验方案,做好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2、20XX年9月——20XX年12月为第二期研究阶段:在此实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名教师的培养途径成长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联系。
3、20XX年1月——20XX年5月为课题第三实验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研究和总结名教师在教师队伍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学校在名教师的管理使用方面的创新成果,汇集资料,优秀课例成果汇报。总结研究成果,汇编资料,完善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名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国内已有的影响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的研究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工作实践成长经历作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广泛收集和总结各学科各年级优秀教师影响个人成长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归纳整理。
5、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名教师培养策略
七、《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建立课题网络,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由课题组组长负责开展活动,组员之间结成研究伙伴,定期汇报、交流。每月月底举行课题组长例会,经常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分析,并指导下阶段工作。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实行不定期检查,并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校行政进行监督和管理。
4、筹集经费,保证本课题各项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5、与上级教科室领导多联系,及时汇报课题研究进展,确保课题扎实地有成效地开展。
篇四: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办公室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总课题组课题批准立项通知,结合贯彻今年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教师教育发展实际,市教育局决定,自20XX年6月—20XX年12月,在全市全面开展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活动(以下简称“课题研究”)。现就此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教育和课题研究工作,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重建师德为核心,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学习为本,以学校为本,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自修为主,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研究与创新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和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引导教师不断挑战现实,超越现实,为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均衡协调发展,为实现我市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作贡献。
二、总体目标
为国家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带有区域特点,可供相同地区或类似地区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及推进策略、实施方法、培训内容体系、培训模式、组织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等。
具体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掌握我市教师队伍的现状,构建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框架,研究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力求达到:一个重点——培养教师的教育技能;二个提升——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三个意识——增强教师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四个发展——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五种精神——培养教师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主动精神。
努力实现:
(一)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10% 。通过课题研究,在我市催生一大批具有高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拔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拥有一批德艺双馨、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声望的名师。
(二)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明确学校的科学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再提升。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学习型学校和学科学习共同体。
(三)促进合肥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区域间、区域内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薄弱学校可持续发展、城乡教育协同并进;要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并完善区域间、区域内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制度,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和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全市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四)创新教师教育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创新,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合肥地区教育实际和教育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模式,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引导推进合肥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
三、主要任务
课题研究采取“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调查和实践检验等方法,去实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课题研究,以“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和主线,贯穿在《有效学校》、《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有效技能》、《有效研修》五大模块始终。
主要任务:
(一)完成五类子课题研究,即(1)创建有效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2)培养有效教师,提升生命质量;(3)探索有效教学,促进专业成长;(4)提高有效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5)实现有效研修,学会自主学习。
(二)构建三大体系,即:研究适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探索促进本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实施策略;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与评估机制。
四、实施原则
(一)坚持统一要求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根据市课题活动统一要求和整体部署,立足实际,完成“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创新教师校本研修及专业成长的思路和方法,为教师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制度环境与发展空间。
(二)坚持示范引领和全员参与相结合。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好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发动工作,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要充分发挥身边的好集体、好校长、好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要率先垂范,成为“课题研究”活动的领跑者。要形成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坚持自主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学习和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领域,要把“课题研究”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读书学习和反思提高上,把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实践上,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以读书学习促进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五、总体安排
课题研究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XX年7-10月)。开展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各县区、各学校要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做好思想发动工作,采取大会动员、小组学习、座谈讨论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重点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提高对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确保宣传发动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在教师教育网、校园网上及时报道活动动态,展示活动内容和成果。
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总课题组将研究制定五个子课题研究方案,以指导五个子课题的研究顺利进行。
各县区、各市属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课题研究的本地区和本校的具体方案,并于10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总课题组(培训处)。
各县区教育局要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每个县区确定10-15所学校,作为课题的示范实验研究单位;市属学校可以直接申报;省、市特级教师、教坛新星、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人员,都要根据所在学校课题研究子课题选题范围,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切实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课题研究周期内,主要围绕五个专题开展研究与学习;重点研读五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著,展开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大学习;做好几项重点工作;要造成声势、形成特色、抓出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五个专题
1、有效学校研究与实践。分别从学校建设、学校规划、学校文化、学校资源、学校发展、学校评价、学习共同体以及校长的影响力、领导力、学习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创建有效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
2、有效教师研究与实践。有效教师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质是什么、促进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策略及评价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以及如何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等等,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与教师互动讨论的基础上,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培养有效教师,提升生命质量。
3、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指标是什么?有效教学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如何评价?有效教学的反思如何进行?如何重建有效教学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被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在课题研究中要深入研讨。——探索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在新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中,重点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要真正把它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育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作用。这样,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必将引起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纵深层次发展。——提高有效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
5、有效研修研究与实践。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模式、校本研修的发展性评价。作为校长如何组织和管理校本研修工作;如何设计和制订校本研修的方案和规划;基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层次的校本研修如何开展;在校本研修中,如何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教师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如何组织和开展;中小学校如何与校外机构合作为校本研修提供成功的保障;在校本研修中如何创新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实现有效研修,学会自主学习。
(二)几项重点工作
1、积极开展调研和论证。首先,加强理论方面的建设,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以现代理论指导实践。其次,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学习考察、座谈会等形式,分析了解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探索促进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路径、实施策略、管理与评价机制等。
2、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教学业务培训大练兵活动,采取“先训后赛,以赛代评”的方式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县(区)级、市属学校“教学能手”和市、省级“教坛新星”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