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 10-13
栏目:方案
方案一: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微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教育科研水平,就加强我校微型课题研究管理,规范研究过程,约束研究行为。特作如下规定:
1、“微型课题”可由教师个人申报并独立承担研究工作,也可2人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无论是教师个人单独承担还是小组合作研究的,课题批准立项以后,均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研究计划方案(申请表)和微型课题研究月度计划。
2、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2人,课题组长负责制定小组的研究计划,并组织成员按计划分阶段实施本课题组的科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各自的职责,做到围绕目标、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课题任务。
3、课题承担者必须按计划组织实施研究工作,月末要填写好研究活动情况纪录,撰写阶段性小结或反思,装入课题档案袋。平时要主动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推进实施情况,适时邀请学校领导和校内外老师参加有关本课题的研究课、学术研讨、论文交流及其他形式的阶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课题研究时间过半时,应及时撰写课题中期总结。
4、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时,应系统整理、准备好各种资料,向学校教科室提交课题研究方案、过程管理材料、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表”等材料,提出结题鉴定申请。
5、课题承担者要详细记录研究活动过程,并注意做好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每个课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袋,课题结题时各种研究资料要随袋递交教导处,由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档案保存。
6、建立以校长为首,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骨干组成的微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情况。
组 长:杨国民
副组长:陆建良 沈艳红 成 琼 杨晓莉
学校将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两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在多方面为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 “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并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在学期期末按学校制定的《虞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表》(见附表)对各承担人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专项评估,课题结题时间协助承担者成果鉴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7、学校对按照计划正常开展活动、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承担人和课题组给予嘉奖:凡通过市局审核鉴定取得结题证书的;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微型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奖励。
8、学校把微型课题研究列为学校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附:微型课题的资料收集与档案管理
①微型课题的资料统一使用A4纸,按立项申请表、月度计划、分月记载、研究报告、论文,过程资料等装入微型课题档案袋,在档案袋封面按以上顺序列出清单。
②微型课题的资料由个人提交,教科室统一收集和归档管理。
③微型课题的资料应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反对网络下载或抄袭。
三点希望:一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二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如何研究,学会研究。三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问题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方案二: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使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高,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县教研室和初级中学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实效,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意义
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课题意识,学习课题研究方法、流程,促使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三、工作目标
1、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整合,促进专业发展。
3、扎实、高效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创建科研型学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微型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20xx年10月)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流程:教师个人申报课题(个人——学科组——教研组)。学校教研室进行审定并批准。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14年5月)
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学科教研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学校教研室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让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总结阶段(2014年6月)
1.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学校开展校级课题鉴定。填写《微型课题结题手册》,县级课题顺利结题。
五、教师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个人自主管理为主。即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总结等。教研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指导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微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科研处、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具体工作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牵头,教研室、教研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课题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建立以校长为首,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骨干组成的微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情况。
组 长:梅军
副组长:潘清海
组员:邢忠文 刘海英 徐慧荣 郑鹏翔 沈晓燕
六、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1.学校将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两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在多方面为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 “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并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在学期期末按学校制定的《学校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表》对各承担人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专项评估,协助课题组成果鉴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2.学校将按照《教师校本研修奖惩办法》对正常开展活动、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承担人和课题组给予嘉奖:凡通过县局审核鉴定取得结题证书的;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微型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奖励。
3.学校把微型课题研究列为学校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方案三: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介绍及研究背景
《 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的研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凡在讲台上有过一年半载经历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极力地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自身教学任务很重,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家长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配合,社会不良习惯侵扰着孩子,所以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位教师,得不到有效解决。再者,尽管很多老师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但很少人对其做系统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究竟生活与教育之间能否划为等号,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这两者之间断然是不能分割的。当下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能以书为伴,以题为友。忽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导致在学习上提不高,生活上不快乐,最后讨厌一切。这就犯了一个大忌——把生活与学习孤立开来。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在局部使这个问题取得一定的突破。
二、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论证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设想
(1)观察现象,收集信息,提出问题。从亲身工作经历中,掌握真实,有效,全面的观察信息。选择10个典型的同学为研究对象,以聊天的形式挖掘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再和班级同学以及其父母沟通。
(2)针对问题分类总结分析。宏观表现反映学生心理变化,宏观表现导致的客观事实,外界事实作用于学生心理,心理作用于外界作用怎样形成良性的互动。以社会生活——心理作用——学习生活为主线。
(3)提出合理可行办法和意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从规范生活习惯入手,其次才是提炼学习生活中的知识。阐明生活是第一性的观点。使父母明白学习好的前提是让孩子爱家庭,爱自己,爱生活,最后才能爱学习。
(4)后期跟踪观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原则和方法
原则: 采集信息客观真实性
选择对象具有代表性
分析从现象到本质
方法: 行动研究法;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选定课题 课题论证 申报立项
实施阶段: 20xx年3月至2014年8月
制定方案——3月1日至4月10日
启动开题——4月11日至 4月30日
实施研究——5月1日至8月31日
总结阶段: 20xx年9月至2014年10月
成果总结——9月1日至10月31日
鉴定结题——11月1日至11月30日
六、预期研究成果
(1)以论文形式论证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3)对孩子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为切实抓好微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教育科研水平,就加强我校微型课题研究管理,规范研究过程,约束研究行为。特作如下规定:
1、“微型课题”可由教师个人申报并独立承担研究工作,也可2人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无论是教师个人单独承担还是小组合作研究的,课题批准立项以后,均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研究计划方案(申请表)和微型课题研究月度计划。
2、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2人,课题组长负责制定小组的研究计划,并组织成员按计划分阶段实施本课题组的科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各自的职责,做到围绕目标、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课题任务。
3、课题承担者必须按计划组织实施研究工作,月末要填写好研究活动情况纪录,撰写阶段性小结或反思,装入课题档案袋。平时要主动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推进实施情况,适时邀请学校领导和校内外老师参加有关本课题的研究课、学术研讨、论文交流及其他形式的阶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课题研究时间过半时,应及时撰写课题中期总结。
4、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时,应系统整理、准备好各种资料,向学校教科室提交课题研究方案、过程管理材料、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表”等材料,提出结题鉴定申请。
5、课题承担者要详细记录研究活动过程,并注意做好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每个课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袋,课题结题时各种研究资料要随袋递交教导处,由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档案保存。
6、建立以校长为首,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骨干组成的微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情况。
组 长:杨国民
副组长:陆建良 沈艳红 成 琼 杨晓莉
学校将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两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在多方面为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 “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并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在学期期末按学校制定的《虞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表》(见附表)对各承担人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专项评估,课题结题时间协助承担者成果鉴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7、学校对按照计划正常开展活动、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承担人和课题组给予嘉奖:凡通过市局审核鉴定取得结题证书的;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微型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奖励。
8、学校把微型课题研究列为学校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附:微型课题的资料收集与档案管理
①微型课题的资料统一使用A4纸,按立项申请表、月度计划、分月记载、研究报告、论文,过程资料等装入微型课题档案袋,在档案袋封面按以上顺序列出清单。
②微型课题的资料由个人提交,教科室统一收集和归档管理。
③微型课题的资料应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反对网络下载或抄袭。
三点希望:一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二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如何研究,学会研究。三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问题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方案二: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使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高,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县教研室和初级中学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实效,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意义
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课题意识,学习课题研究方法、流程,促使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三、工作目标
1、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整合,促进专业发展。
3、扎实、高效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创建科研型学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微型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20xx年10月)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流程:教师个人申报课题(个人——学科组——教研组)。学校教研室进行审定并批准。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14年5月)
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学科教研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学校教研室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让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总结阶段(2014年6月)
1.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学校开展校级课题鉴定。填写《微型课题结题手册》,县级课题顺利结题。
五、教师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个人自主管理为主。即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总结等。教研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指导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微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科研处、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具体工作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牵头,教研室、教研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课题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建立以校长为首,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骨干组成的微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情况。
组 长:梅军
副组长:潘清海
组员:邢忠文 刘海英 徐慧荣 郑鹏翔 沈晓燕
六、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1.学校将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两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在多方面为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 “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并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在学期期末按学校制定的《学校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表》对各承担人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专项评估,协助课题组成果鉴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2.学校将按照《教师校本研修奖惩办法》对正常开展活动、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承担人和课题组给予嘉奖:凡通过县局审核鉴定取得结题证书的;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微型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奖励。
3.学校把微型课题研究列为学校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方案三: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介绍及研究背景
《 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的研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凡在讲台上有过一年半载经历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极力地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自身教学任务很重,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家长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配合,社会不良习惯侵扰着孩子,所以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位教师,得不到有效解决。再者,尽管很多老师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但很少人对其做系统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究竟生活与教育之间能否划为等号,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这两者之间断然是不能分割的。当下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能以书为伴,以题为友。忽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导致在学习上提不高,生活上不快乐,最后讨厌一切。这就犯了一个大忌——把生活与学习孤立开来。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在局部使这个问题取得一定的突破。
二、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论证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设想
(1)观察现象,收集信息,提出问题。从亲身工作经历中,掌握真实,有效,全面的观察信息。选择10个典型的同学为研究对象,以聊天的形式挖掘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再和班级同学以及其父母沟通。
(2)针对问题分类总结分析。宏观表现反映学生心理变化,宏观表现导致的客观事实,外界事实作用于学生心理,心理作用于外界作用怎样形成良性的互动。以社会生活——心理作用——学习生活为主线。
(3)提出合理可行办法和意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从规范生活习惯入手,其次才是提炼学习生活中的知识。阐明生活是第一性的观点。使父母明白学习好的前提是让孩子爱家庭,爱自己,爱生活,最后才能爱学习。
(4)后期跟踪观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原则和方法
原则: 采集信息客观真实性
选择对象具有代表性
分析从现象到本质
方法: 行动研究法;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选定课题 课题论证 申报立项
实施阶段: 20xx年3月至2014年8月
制定方案——3月1日至4月10日
启动开题——4月11日至 4月30日
实施研究——5月1日至8月31日
总结阶段: 20xx年9月至2014年10月
成果总结——9月1日至10月31日
鉴定结题——11月1日至11月30日
六、预期研究成果
(1)以论文形式论证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3)对孩子的学习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