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方案
1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方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成长。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管理,主要利用班级常规管理的强制,认同及内化形成,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行为训练;利用班级文化由学习型到文化型的建设,对学生进行思想及学习方法的有效教育,同时结合班级的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思想及学习方法的有效教育,辅助配合班级活动,集体游戏对学生的学习及心理开展教育引导,最终营造出一种“人人为集体”的班级凝聚力,达到学生的自主管理的目标。
1: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在“志当存高远、行须始足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事须从小事做起。无有规矩,不成方圆。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班集体中不但应有集体的制约,同时还应该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针对我们班现在日常行为出现的问题,在这学期我们班实现了日常行为客观自我评价十二条原则,是班级在日常行为方面的自主管理有章可循。
(1)原则的制定
对我们班整体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例如,课堂听课不认真,有搞小动作的,说话的;同学之间有时不能和睦相处,有打架的,骂人的;体育锻炼参加的不积极;学校要求的着装与队标佩带不合格,值日不认真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足存在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针对以上不足,经过仔细的思考,制定出规范学习日常行为习惯的十二条原则。即:课堂参与、课堂纪律、课前准备、值日评定、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体育锻炼、校服统一、队标佩带、进出楼、课间站排等原则。
(2)建立一支负责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魏书生老师说过,“班级要实现管理自动化,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是的,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因此在实行“十二条原则”之前,班主任要因势利导,使班级形成有序的管理网络。在学生自主管理中,责任明确,如:如由体委负责进出楼的纪律;值日组织负责每天值日工作的评比;有的负责课前准备,有的负责课间站排……只要是跟原则相关的都有人去监督。
(3)及时的监督与自我客观评价
有了好的纪律原则之后,监督也要及时。每天我都会利用晚上放学前的几分钟时间,会依次让同学把自己今天监督到的结果,公布出来,同时我也把我看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一天的表现,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定,为了保证客观性,评定后不准再更改,并由同桌间互相检查。学生在自我评定中有三个等级,分别是好,一般,不好。同时,你的评定记录会在家长会上,作为你平时在校情况的依据给每个同学的家长看,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校的情况有很深的了解。
2: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环境的布置方面“我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布置教室的各个角落,班级规定每个季节都有花草,每月更换板报,“枪毙说话”……创造了一个个有利于同学们发展的良好的空间环境。
3: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班在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之外,还在大课间的时候玩“贴人游戏”组织辩论比赛等活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参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班级气氛活跃,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心得体会:通过以上的各方面,来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他指出:“教育应该是这样来组织,以便不是有人来教育学生,而是学生在自己教育自己”。只要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再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培养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为班级的争荣誉争光荣的思想。这样,明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事实证明,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好。
2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方案
一.建立以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管理模式:
1.个人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学会管理、评价、调整、发展、成就自己。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历程。阶段性地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强调学生的成长、进步。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在校园里、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成功的感觉,达到“自主管理”中的“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
2.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通过互相监督、协作,互相评价、促进,使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在长期的、经常性的量化管理中得到提升。
(1)竞选班干部。分自我推荐,竞选演说,民主投票三步进行,引导学生肯定自己、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班级分工责任制,使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在班级的作用。
(3)班级分工承包责任制,根据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已的岗位,明确自己的承包任务,真正做到班级工作的自主管理。
二.师生共建严格而完善的管理评价制度:
通过个人、小组德育考核,互相评价、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评选每周一星,使自我管理好的同学脱颖而出,利用榜样的作用,培养班级的骨干,以先进带动后进,主要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班级的管理角色被细分,管理岗位得以极大丰富,而且各种管理角色进行动态轮换,使学生个个有了当班干部的机会,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我们班主任也从“事务”摊子中解放出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上。可以说学生收获着,我们也收获着。
3小学学生自我管理实施方案
实施自我管理的意义:
1、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班集体,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班集体,促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使他们在更好的班级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班集体,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达到的目标: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班集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具体措施:
1、引导和调动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2、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建设和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3、班制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
具体操作办法:
(1)低年级:教师可将班务工作进行分解,每个同学承包一项或两项,以培养责任心,并逐步发现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的骨干。到一年级下学期可尝试班长中队长竞选制,然后培养他们对工作有困难的班干部进行帮助。二年级开始学会制定简单的班级管理公约,实行制要班干部竞选制,明确职责,渗透民制评议思想。
(2)中年级:逐步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实行小组目标管理;完善班干部竞选制度;建立班务工作评价机制。照章办事,责任明确。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高年级:完善“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构建“星级评价”小组竞赛自我管理体系,即“科学分组——设定目标——人人争优——小组反思——评价激励”。根据每组自我管理得分情况,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表扬奖励。在工作中能较好地实现竞争与合作、民制与责任。
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可以打破传统的“我说你听,我管你服从”的教师为制体的班级管理方式,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切实把学生放在制动发展的位置上来,让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的活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合作,学会组织,学会反省,学会约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谐产生的内耗,这无疑将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
4小学一年级三班自主管理方案
为了提高孩子的责任心以及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我们班制定自主管理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体,应当充当主要的角色。我们依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原则制定的方案。
二、研究目标
1、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做到“自主教育”,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2、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使之真正成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自主管理,让学生从小学会承担责任并为将来长大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4、把班主任从烦琐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让班主任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和与科任的合作上来!
三、执勤人员的产生和名单:
根据学生自我推荐及班主任任命的形式产生5位值日班长。他们分别是:
周一:王浅墨
周二:孙帅
周三:李昕宇
周四:张金娅
周五:李鸿菲
但是每项具体的工作有固定组员负责,值日班长只是监督。
四、执勤范围:
1、常规检查:
1)、晨读、午练的纪律;
2)、课间操的战队和集合纪律;
3)、对课间不文明现象进行记录;
4)、路队行进纪律;
5)、周一升旗的礼仪服装;
6)、检查作业的完成。
2、卫生保洁检查:
时刻提醒每一位同学保持自己范围内地面的清洁(值日组长);每位同学桌面的清洁;每个小组桌子的排放(各组小组长);讲桌、厨子、电视和门窗的清洁。(刘龙馨)
3、节能检查:
每天检查教室里及电视的电源和灯的开关。(董梦含)
4、安全检查:
教室里门窗的开关。(张润景)
五、执勤要求:严格、公平、无私。
六、对执勤人员的奖励:
每周加2星,年底考核评优优先录取。
七、对执勤人员的监督:
1、每月班内投票评价一次,把自己认为好的、不好的值日组长全班投出来,择优录用。
2、班主任随时找值日班长及组长进行谈话鼓励。
八、达到效果
1、班级做到自主管理。
2、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法制意识的养
3、创新精神在学生中有一定的体现。
4、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5、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6、把班主任能更多方面关注班级素质培养,从复杂的班级日常繁琐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更多精力投身到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通过我和孩子们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打造一个优秀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