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美食的作文
1蟹黄汤包——淮安美食
身为一名吃货,爱吃的东西肯定是数不胜数,但我最爱吃的,还是淮安美食——蟹黄汤包。
星期五晚上,爸爸带我去吃这样美食。我点了一笼鲜肉的和蟹肉的,在吃之前,我拿了一个小碟子,倒了写醋,蒜泥和葱花,然后搅拌均匀。
还没端上来,浓郁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令我不禁垂涎欲滴,这香味就能轻而易举的勾起我想吃的欲望,何况品尝了。
不一会儿,两笼热气腾腾的汤包就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我两眼发光,拿起筷子就想开动,完全把这次来的目的抛到了九霄云外。爸爸赶忙制止我:唉唉!你别光顾着吃啊,你来吃是为了写作文的,别把这事儿给忘了!”我一拍脑袋,如大梦初醒般:“对呀,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呢?”
我先细细的观察它的外形,扁扁的,哪像包子,倒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我拿起筷子,夹起其中一个,把它轻轻提起,里面的汤汁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一会跑到“跑”到左边,一会又“跑”到了右边,看的我胆战心惊的,我动作都不敢太用力,生怕里面的汤汁会“破皮而出”。
我向服务员要来一根吸管,先把汤包咬一个“小窗”,然后把吸管轻轻的戳了进去,我小口小口的吮吸着里面的汤汁,我就喜欢这样极慢的吸,让蟹黄粒和汤汁在口腔中相撞而融为一体,整个口中都充斥着这种味道,最后汤汁包裹着蟹黄粒快速的划过我的喉咙,那feel真是太爽了!
把汤汁吸完后,把汤包放在小碟里,沾了些许醋,“啊呜”一口,我把整个汤包都塞进了嘴里,哇!真是太美味了!肉香和醋香在那一刻相交,让我的味蕾霎时间得到了释放,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一笼汤包全给消灭了。
吃到这儿,我有许多疑问,这些汤汁是怎样包进这薄如纸的面皮中的呢?蟹黄汤包的做法是不是也很讲究呢?由于这汤包是事先包好的,我看不到制作过程,所以只能向这里的师傅询问,他告诉我,蟹黄汤包的做法是很讲究的,在馅里面,有些许蟹黄和蟹肉,还有肉皮熬成的汤,这个馅一定要等它冷却凝固后才能包,除了馅讲究之外,面皮的要求也很高,那个皮一定要比水饺皮还要薄。那里的师傅还告诉我,吃汤包有一个口诀,就是“轻轻提,慢慢移,先喝汤,后吃皮”,这样才能吃到最美味的蟹黄汤包。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我相信你一定流口水了把?是否会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品尝一番的冲动呢?那么就赶快行动吧!
2中华饮食一绝——平桥豆腐
平桥豆腐是淮扬名菜中最受欢迎的名菜之一。它因平桥镇而得名。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坐船路过平桥镇,大地主林百万为讨好皇帝,特地用平桥豆腐招待他。林百万一边泡仙鹤茶,一边令胡师傅用鲫鱼脑子加老母鸡的原汁汤烩制豆腐和蹄膀,鱼脑豆腐端上桌来,登时满屋,鲜香扑鼻。乾隆皇帝边吃边品味,感到十分可口,别有一番风味,连声称赞:“豆腐妙哉平桥,天下第一道菜!”乾隆越吃越高兴,追问道:“这菜,你家常吃吗?”林百万听了,随口笑道:“启禀万岁,这正是下官家常便菜。”乾隆信口道:“爱卿,像你这么大的家业,就是海枯石烂,也穷不了你林百万。”从此,味道鲜美的平桥豆腐便名扬天下了。
但是,如何烩制平桥豆腐呢?首先,要选择盐卤点浆的精细豆腐,入冷水锅里煮上十几分钟,待黄水煮去后,取出来,略微压一压,将水分去掉,再把它切成瓜子大小的碎片,浸放在水中。绘制时,用鸡汤加入少许猪油及适量的葱花、姜米,煮沸后,将豆腐片和熟肉丁,香菇与七钱酱油一起放进鸡汤,烧开后用少许豆粉勾汤,味精拌匀,即可享用了。当然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麻油、胡椒之类的作料。
盛上一碗平桥豆腐,一阵阵诱人的豆腐香里,还夹杂着香喷喷的蘑菇味,青色的葱花、黑色的香菇丁、赫色的肉丁、黄色的麻油漂浮在那白嫩嫩的豆腐中,真可谓色、香、味俱全,令人馋涎欲滴。千万别以为这碗表面上温柔的平桥豆腐好“欺负”,如果你冒昧地吃上一口,保你被烫得哇哇直叫,因为那碗内还翻着气泡呢。有一位外地客人,不知这碗豆腐的“内情”,被它的美味所迷惑,猛地一口吃下去,将喉咙都烫伤了。
品尝平桥豆腐需用勺子慢慢地舀上半勺,放在嘴边,一遍一遍地吹,让那热气散去,让那香气争先恐后地钻进你的鼻孔,然后一点一点地抿入口中,顿觉爽、滑、绵、软,香、甜、酸、辣、咸,真是美不胜收。
“进门只售一小碗”是平桥镇卖豆腐的规矩。据说,这是为了让顾客能够回味无穷,频频来“访”,不至于一次就吃腻了,可见这店的良苦用心,其实,再来它几碗又何防?这是绝不会让人吃腻的,其实平桥豆腐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多吃豆腐能够补充人体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够降血压,还是塘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平桥豆腐以它的独特的、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欢,不愧是中华饮食中的一绝。
3蟹黄汤包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集扬州、镇江、淮安等地菜肴之精华,以选料鲜嫩、制作精细、调味清淡、色彩鲜艳悦目、造型别致新颖而闻名天下。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名点——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外形独特,扁扁的,压根儿不像一个包子,倒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汤包上面有一个“小旋”,层层叠叠,像是一朵半开放的玫瑰;汤包的皮又白又软又细嫩,白得如一朵白兰花,软得像新出炉的面包,细嫩得像婴儿的皮肤。
蟹黄汤包味道可香啦!里面那乳白中带着些许橘黄的馅儿,虽然从不轻易“抛头露面”,但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那鲜香。那香味,犹如看不见、摸不着的轻烟,在空气中袅袅回转,直沁人心;又仿佛檀香一炷,令人心醉神迷,非得买一个尝尝不可。
蟹黄汤包的吃法也十分独特:“轻轻吸,慢慢提,先吃馅儿,再吃皮。”啥意思呢?就是先要用吸管在包子上开一个“小窗”,然后将吸管探进“小窗”里缓缓地吸。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往“小窗”里添加一些调料,葱蒜酱醋等,味道会更加鲜美呢!等吸完了里面的馅儿,再用筷子慢慢将皮送到嘴巴里。我最喜欢极慢极慢地吸,让汤汁与蟹黄的香味能够在嘴里多停留一会儿;吃到皮时,稍稍蘸点醋,“啊呜”一口将皮吞下去,那微酸的香软快速划过喉咙的感觉真是美妙哇!
制作蟹黄汤包的原料十分讲究,必须取活湖蟹蟹黄,这是味道鲜美的保证。大家如果想吃的话,欢迎到我的家乡——江苏淮安来品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