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反思

时间: 08-07 栏目:反思
反思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反思

一、一定要讲清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一定要讲清楚,这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有帮助。忽视概念而不讲最不可取,但直接给出概念有时也效果不佳,让学生了解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展示实例——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讲解。

二、新旧知识点相连,知识点层层递进

学生及时回家复习历史是一种奢望,所以我在讲新知识点时,选择重点难点部分将相关的旧知识点及时复习,多重复几次,学生便能在课堂上记下好多内容。

三、历史课应该有一个理性的升华

历史课不是故事课、简单的史实课。对初中毕业生应该有理性的引导。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本课在讲经济全球化影响时,展示材料,让学生自己通过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引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结论。最后提问:“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四、联系生活

本课知识点理论性较强,但又有很多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所以在上本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原本枯燥、理论性强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还能切身感受得到。比方讲跨国公司时就可让学生说说身边的跨国公司(如:麦当劳、肯德基、诺基亚、海尔集团等)。


反思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反思

我采用“雀巢咖啡事件导入,直观、容易理解,而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还可以调动学习兴趣,把本来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得课堂轻松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问题:

1、在知识处理上,对教材挖掘不深不透。

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出现的问题时,注意给学生提供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提炼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出现的问题,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表现、作用、认识时,直接展示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对教材仅仅是进行了梳理知识,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需要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

2、在多媒体运用方面。

本课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小视频,

播放可口可乐、麦当劳、摩托罗拉、海尔等画面,让同学们感受经济全球化带给他们和世界的影响。结果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学生的反应很热烈,比较容易接受。但随之而来,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个弊端,画面过于花哨,反而冲淡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3、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方面。

对于学生的把握始终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弱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个别学生,而忽略了与更广泛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分而不用,流于形式,从而使得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而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能真正使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4、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

课堂评价语的恰当运用,对于创设良好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强化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多形式、多角度地运用各种课堂评价语,优化教学效果。我经常爱用“好,请坐”、“还有其他同学有更好的建议吗”等重复性语言,而忽视肢体、眼神或较丰富的鼓励学生的言语。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反思。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反思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话题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较多,所以学生较为熟悉。基于这种情况,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先讲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然后介绍了中国的漫长的“复关”和“入市”之路,最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全球化”的“双刃剑”现象。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归纳全球化的形成过程,再次点明本单元的主题。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发现了问题。同学们讨论问题的思路不够开阔,论点明确,但常常是论据不足。私下了解了一下,恍然大悟,我们很多同学由于学习忙,已有半年没有看过电视了。我不赞成“死读书”,但现实证明我们的历史学习现在真成了“纸上谈兵”。大量的学习任务使孩子们没时间看报纸、看电视,对外界没有什么了解,通过老师和家长“二传”的东西毕竟有限。又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即使高考考了高分,想必能力也有限吧。


反思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反思

一、对课堂导入的反思

本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一部分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兴起原因,另一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影响,为了拉近学生和历史课本的距离,我在课程导入方面花费了一点功夫,从学生一天的生活入手编了一个情景故事:

李雨晨(本班同学真实姓名)早晨6点钟起床后,用冷酸灵(中国)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妮维雅(德国)洗面奶,穿上李宁(中国)外套和李宁(中国)运动鞋,拿上妈妈昨天晚上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当早餐,害怕上课困了,带了包雀巢(瑞士)速溶咖啡提神,刚出家门去等公交车就遇见邻居王叔叔开着新买的奔驰(德国)汽车,王叔叔正好顺路就把他带到了学校,到了门口,李雨晨看了看时间,长叹一口气:“今天终于没迟到。。。”

由于是用本班同学作为故事中的人物,所以大家听起来非常认真,而且这种方式直观、容易理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本来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得课堂轻松活跃。下课后,很多同学跟我说这节课才让大家觉得课本上的知识原来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这也反映了学生的普遍心态:喜欢历史,但讨厌历史课,因为历史课堂总是一本正经、谆谆教诲,因而显得枯燥无味,让我们无法感觉到它的生命力。这节课的经历让我想到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让课本活起来,让课本知识动起来,尤其在学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更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如何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特别讲解“化”的内涵,二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态度。难点主要是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因素,要分清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与难点是穿插讲解的,重点问题落实得比较好,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举例和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基本把握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表现,同时让学生结合中国发展历程和实际情况,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寻找弊端的根源——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初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在这里后来思考了一下,应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归纳,一方面能通过材料扩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针对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我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全篇内容的学习,锻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找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即是生产力的发展。然后简略地补充其他推动因素。在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我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对教材仅仅是进行了梳理知识,毕竟书上的文字过于书面化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的表达语言应该是口语化和通俗化,就像曾经红遍网络的“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一样,将所有的东西都像故事一样讲出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