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有多少“粘贴画”教学反思(2)

时间: 08-01 栏目:反思

反思四:有多少“粘贴画”教学反思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笔者对二年级上册《有多少“粘贴画”》一课进行教学后,通过认真思考回顾,认识到一些教学成功之处和不足。现将教学反思概述如下:

一.成功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例如:教师出示“粘贴画”后,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多少个桃 子?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后说:“每排有6个桃子”、“一共有9排桃子”、“9排就是9个人6”……并很快列出乘法算式,在已有的基础 上整理出6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粘贴画”后,让学生提问题,大家 都知道本节课是学习6的乘法口诀,问题一定要与“6”紧密联系,所以问题都是“每排有6个,n排有多少个呢?”通过计算得出1个6、2个6……9个 6的和,既巩固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又编制了6的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6的乘法口诀编制完后,老 师再让学生观察所有算式,小组合作讨论:有什么规律?怎样去记忆6的乘法口诀?最后总结出“每相邻两个算式之间相差6”、“只要记住一句口诀,便可推导出 全部口诀”等。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本节课的亮点

(1)以复习2—5的乘法口诀导入新课,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维方法。

(2)学生争先举手参与提问并解答,课堂气氛热烈、和谐。

(3)教师提问并指名解答时具有层次性,因人而异,增强了人人学习数学的信心。

(4)课中穿插“找朋友”、“对口令”游戏,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征,更体现了情景教学的无穷魅力。

(5)以“移动小方格、说出每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方格”的练习作为本节课的结尾,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了解了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6)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它既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1.前部分从复习旧知到新知的产生、形成和记忆所用时间略长,后部分对新知的巩固时间稍短。

2.山区孩子对新教材的适应过程较慢,导致学困生与优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对今后改进的打算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除了不断丰富多种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新颖的教法。教师的教法最首要的是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 习,同时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本人要多与同级同科教师交流,通过网络向专家教授取经,多听名师讲座、多听多评公开课和示范课,才能达到 上述目的。

2.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因材施教。教师不仅仅需要备好每一节课,还要备好每一位学生。仅有优质的教案,没有学生来配 合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因而教师课前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明确教学程序和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高效、按时地完成教学任务。

3.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作业和单元检测试卷。每一节数学课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以便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每次单元检测也要仔细批改,并写好试卷分析,因为它反馈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以后再教这节内容时,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会使教学更直观,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反思五:有多少“粘贴画”教学反思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学《有多少粘贴画》时,我为求做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数学的思维。因此,我摒弃传统口诀的教学模式,精心构建口诀教学的新格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自己有以下几点的突破:

1、准确把握学情,关注学生的知识生长点。

“6的乘法口诀”是建立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能力,甚至小部分同学还能完整的背出口诀。基于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对于学生的信任,以及对创建高效课堂理念的体会,我在前面的看图、填表以及由几个几相加类推编写口诀这一部分尽量少讲,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2、抓住教学本质,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口诀之间的关系,也是本堂课教师要“教什么”的关键之处。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而是让学生去发现口诀中的规律。我们看到学生也能说出口诀中的规律,比如学生会说到“每句口诀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6”,“得数依次多了6”等等。针对学生这些局部的已有认识,我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学法指导,追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六七四十二,如果忘记了六八多少时怎么办?引导学生从为什么多6的角度去思考深层次的原因,指导学生深度理解口诀之间的关系。有了理解口诀为依据,学生再背口诀就显得更有意义。然后我趁热打铁,请学生根据六八四十八,写出另外的乘法算式。值得高兴的是有一个小女生还能说出一个除法算式来呢!

3、体现数学价值,喷射数学中的生活色彩。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因此,我设计本课时,选材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素材,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活动和游戏展开教学。例如:复习中的“猜贴画”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新旧知识的迁移;第二个活动是“找找口诀的秘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找出6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小秘密”,为学生熟练掌握口诀打下结实的基础。接着又告诉学生一个和他们有关的“小秘密”:三年级学生每天要上六节课,那一周一共上几节课呢?同时通过“猜谜语”的游戏,让学生运用规律来熟记口诀。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原来包含着无数的数学问题,不仅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也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意识,真正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更是个有生命的过程。要将教学的艺术性与高效性很好的结合起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节课后,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细节地方还应该处理得更好。比如,本课中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应加强学生间的互动,让教室里的掌声、笑声更多一些;又如,在指导学生观察口诀之间的联系时,我们甚至可以跳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关系的框框,从任意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去理解这些口诀之间的关系,那么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全面,就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改进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动手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探索新知的机会,在“动”、“活”,“新”字上做文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能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