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时间: 06-27 栏目:反思
反思一: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需要人用心揣摩的艺术。虽然在课前已经反复地钻研教材,请教同事,几度修改教案,但上完课以后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细细回忆、体会,仍然觉得有些不塌实,于是急忙请听课老师指导,评价,经过教研组内老师的一番评议,加之自己的一番思考,我反思如下: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的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在进行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将这节课定位在预习课文上。因为,学生刚刚进入三年级,好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预习课文,有的学生会去预习,但不得要领,往往只是草草地浏览一遍,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因而不能见效。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预习的目的、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造成的。。所以我们想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课前预习的能力。所以在这段时间,我们就利用第一课时对学生进行预习课文的训练。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

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以这课为例,我是这么做的:

一、揭题质疑。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读课题,然后提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因为以前在学习这类以事命题的文章时,我有意地进行过这类练习,所以学生提的问题很有价值。问到:谁卧薪尝胆了?他为什么要卧薪尝胆?他怎么卧薪尝胆的?最后怎么样了?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唤起学生对故事的阅读期待,进而直奔故事内容。

二、自读课文,自主预习。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例如,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我让他们放声朗读,要求他们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文中加拼音的词语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然后让他们再读课文,勾画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认读本课2类字和课后词,并自主学习本课一类字。在学习一类字时,让他们采用归类学习的方法。第三次读课文时,我让他们边读课文,边思考“卧薪尝胆”的意思。提示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插图来理解。

三、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我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刚才自学中的收获和困惑。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边巡视边随机辅导。细致地指导他们合作学习。

四、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完后,我再进行预习后的检测。检测时,我让学生登台当老师,讲解一类字的学习情况。把课堂展示的舞台提供给孩子,让优等生起到他们示范引领的作用,让学困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有所提高。在理解“卧薪尝胆”这个词时,我引导他们采用多种方式理解这个词的意思。通过一个词的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教给孩子们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之以渔。

但是,因为学生刚刚进入三年级一个多月,刚刚开始学习预习,再加上课堂上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上还是出现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

每一次反思,为的都是能让自己有所进步,相信只要我们每一次都能踏踏实实,潜心钻研,我们的教学之花定会常开常艳,永不凋谢!


反思二: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讲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会稽一战勾践大败,但并不气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战后大喜,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导致兵败亡国的悲惨下场。文章脉络清晰,易于理解,借助课堂新方案,学生对本课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首先对上节课的基础达标进行检测评析,重点强调了多音字的辨别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步入正题,出示学习目标(新方案中的设问导读):

1、《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中,写的是谁与谁之间发生的事情?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

2、勾践夫妇在吴国过着怎样的生活,同时,想象他们过去的生活,你感受到了什么?      

3、读了故事后,你能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吗?请从课文中把相关语句找出来,多读几次,理解勾践这样做的深刻意义。

目标出示后,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进行朗读体会,个别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对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进行了重点讲解,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段的结构特点:总-分式,“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是总起,接着从白天、晚上、饭前三方面来叙述勾践激励自己不忘国耻。经过逐步引导,提高了学生读段的能力。


反思三: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的历史故事。 讲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事.越王勾践大败.但并不灰心,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血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了吴国.

故事 脉络清晰,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为了突破难点,我对学生质疑进行了整理 ,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题.

1《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写的是谁与 谁之间发生的事,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

2、勾践夫妇在吴国过着怎样的生活,受到了哪些屈辱?

3、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带着这些问题我先让学生走进文本,反复朗读,自主尝试,再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我对第3个思考题(第四自然段)进行了重点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本段的结构特点,总——分。

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围绕着中心分别从白天、晚上、饭前三方面叙述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结构叫总——分

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找出卧心的句子、尝胆的句子,根据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勾践奋发图强的意志和精神。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1、尽管精心设计了思路,课后进行了反省,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图文并茂,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最后一段,重点抓住“终于”一词,让学生明白勾践的艰辛付出,我觉得这个应拓展,让学生用一些名言警句,体会勾践转败为胜来之不易。

3、课后应该补充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过的历史人物小故事。


反思四: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们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大比赛,我执教了《卧薪尝胆》这课。这是一篇蕴涵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后甘无奈求和,带夫人到越国为奴,受尽屈辱,回国后卧薪尝胆二十年,使越国转弱为强,最后消灭了强大的吴国的故事。我在教学本课时,我确定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顽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动容,利用厚重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多读书,多交流,多体验,从而认识越王勾践,同时也了解吴王夫差,明白故事的道理,从中也受到启发。

一、抓重点段落,理解卧薪尝胆含义
    
学习第4自然段时,让学生弄清勾践在什么时候卧薪尝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提出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以引起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的兴趣。当大家读到“晚上,就睡在柴草上。”这句话时,我就告诉学生这就叫“卧薪”;当学生读到“……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时,我就说这就叫“尝胆”。接着问:“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这时,学生都能说出卧薪尝胆的字面意思。接着我问他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报仇雪恨,我紧接着问勾践仅仅睡柴草,尝苦胆就能报仇雪恨吗?他还需要干什么?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还需要发奋图强,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对卧薪尝胆的理解就不会停留在表面意思上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