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教学反思
时间: 06-11
栏目:反思
反思一:对称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物体,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就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去发现,去总结。遵循这一原则,我对《对称》这一课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设计。整堂课下来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心酸。
成功之处:1、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教学认识对称图形这一环节时,先出示大量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仔细观察认真对比,然后找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得出结论。另外为了验证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我专门设计了折一折这一教学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动手中找出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
2 、课堂教学中注重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观察——发现——验证——下结论。即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找出物体的特征,然后动手对折、剪一剪验证自己的发现,最后师生总结。这样就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学会了知识。在学生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加以适当点拨,既增加了师生感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不足之处:1、我上课时没有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十分到位,有些学生虽然上课发言积极,但对对称这个概念没有理解到位。教师对课堂部分环节没有调控好。
2、小组合作没真正落实到实处,从课堂上看小组活动轰轰烈烈,但从课后作业来看有些学生接受不好。原因主要是小组活动时分工不到位。
总之,一堂课下来,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争取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反思二:对称教学反思
对称是现实世界中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处处可遇到对称物品,如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等。本课选取了民俗节活动上很有代表性的民俗建筑、风筝、剪纸、民间杂技表演为研究素材,当这些内容丰富的照片在优美的民乐中呈现时,令学生很振奋,为学生找到学习对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学生交流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对称”的表象。
本节课我设计由问题出发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即:猜想—验证—发现—交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碰撞出火花。为了避免学生对“完全重合”和“对称轴”两个概念建立的太苍白,教师适时地出手,设置了两次对比性的操作:一次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对“重合”的理解之后,出示了“少一片叶子的一朵小花”与学生的“重合”对比,从而学生深刻领悟了这朵小花是“部分重合”,而自己操作的图形是“完全重合”。在解决“如何让这朵小花也能完全重合”这个问题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充分展现了学生对“完全重合”理解的程度。另一次是在学生认识了“对称轴”后,出示了对称图形任意折出的一条折痕,让学生与自己手中图形的折痕对比,从而引出能使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它所在的直线才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过两次对比操作,使学生探究中获得的数学体验牢牢地印在了头脑中。
反思三:对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包括建筑物)是对称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无论是从导入到探索新知,还是欣赏操作活动,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学以比赛“贴蜻蜓”导入,我出示两只红、黄颜色不同的蜻蜓,让学生们比赛贴。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对蜻蜓很熟悉,而在贴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红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样,就笑了起来,纷纷说:“红蜻蜓怎么能飞起来呢?”这样也暗示了蜻蜓两边的翅膀一样大才行。贴蜻蜓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究“对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折纸,人人经历剪的过程,发现了只有对折后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折纸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是按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在知识引入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贴”的方法,在贴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红蜻蜓飞不起来?黄蜻蜓能飞起来呢?在教学“对称”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先对折,再剪,而是让学生在发现“两边一样大”的基础上,自己随意去剪。这样,一部分会剪的同学就对折了,不会剪的同学从他们的演示、介绍中也明白了“必须要对折”,非常轻松地发现了对称的秘密。
3.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在探究“对称”的知识过程中,先让学生试着剪一剪,然后比较、演示,揭示“对称”的秘密,然后又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举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去感悟“两边大小一样”。巩固应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学生举例说出了很多身边对称的物体,并指出了它们的对称轴,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后一次的剪纸,是学生认识和技能上的提高,他们这一次剪出的图形很象生活中某些物体的模型,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数同学先对折,然后画图、再剪。剪出的这些图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很美的印象,整节课在“美”字中结束。
反思四:对称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二年级《对称》一课,反思本节课觉得体现得比较好的有两点:
一、在活动中学习
儿童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实践操作,安排了:剪一剪,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折一折,探究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等活动,以动促思,调动其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把抽象的对称图形、对称轴转化为可以摸得到,看得见的事物。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厚、思维灵活。
二、三维目标水乳交融
本节课中,既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又突出情感态度、过程和方法目标的体现。三维目标并不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课始让学生通过欣赏剪纸,观察从而概括出对称图形最本质的特点;课中更是随处可见“美”育: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也是进一步认识对称图形,学生把剪纸作品张贴到展示窗,就连展示窗也是对称的;课件中展示的各种各样的对称事物又让学生感受到“美”;课的结尾呈现一个对称的美,所有这些,都让孩子们无时不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美、数学的美。
尽管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以上两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圆形的对称轴的条数是本课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引导不是很到位,当有的学生折的对称轴少,有的折的多时,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观察并深入思考:还能再折出对称轴吗?这样学生就明白,还能,能折很多。
生活中处处有物体,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就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去发现,去总结。遵循这一原则,我对《对称》这一课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设计。整堂课下来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心酸。
成功之处:1、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教学认识对称图形这一环节时,先出示大量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仔细观察认真对比,然后找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得出结论。另外为了验证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我专门设计了折一折这一教学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动手中找出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
2 、课堂教学中注重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观察——发现——验证——下结论。即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找出物体的特征,然后动手对折、剪一剪验证自己的发现,最后师生总结。这样就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学会了知识。在学生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加以适当点拨,既增加了师生感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不足之处:1、我上课时没有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十分到位,有些学生虽然上课发言积极,但对对称这个概念没有理解到位。教师对课堂部分环节没有调控好。
2、小组合作没真正落实到实处,从课堂上看小组活动轰轰烈烈,但从课后作业来看有些学生接受不好。原因主要是小组活动时分工不到位。
总之,一堂课下来,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争取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反思二:对称教学反思
对称是现实世界中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处处可遇到对称物品,如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等。本课选取了民俗节活动上很有代表性的民俗建筑、风筝、剪纸、民间杂技表演为研究素材,当这些内容丰富的照片在优美的民乐中呈现时,令学生很振奋,为学生找到学习对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学生交流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对称”的表象。
本节课我设计由问题出发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即:猜想—验证—发现—交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碰撞出火花。为了避免学生对“完全重合”和“对称轴”两个概念建立的太苍白,教师适时地出手,设置了两次对比性的操作:一次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对“重合”的理解之后,出示了“少一片叶子的一朵小花”与学生的“重合”对比,从而学生深刻领悟了这朵小花是“部分重合”,而自己操作的图形是“完全重合”。在解决“如何让这朵小花也能完全重合”这个问题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充分展现了学生对“完全重合”理解的程度。另一次是在学生认识了“对称轴”后,出示了对称图形任意折出的一条折痕,让学生与自己手中图形的折痕对比,从而引出能使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它所在的直线才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过两次对比操作,使学生探究中获得的数学体验牢牢地印在了头脑中。
反思三:对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包括建筑物)是对称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无论是从导入到探索新知,还是欣赏操作活动,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学以比赛“贴蜻蜓”导入,我出示两只红、黄颜色不同的蜻蜓,让学生们比赛贴。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对蜻蜓很熟悉,而在贴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红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样,就笑了起来,纷纷说:“红蜻蜓怎么能飞起来呢?”这样也暗示了蜻蜓两边的翅膀一样大才行。贴蜻蜓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究“对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折纸,人人经历剪的过程,发现了只有对折后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折纸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是按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在知识引入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贴”的方法,在贴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红蜻蜓飞不起来?黄蜻蜓能飞起来呢?在教学“对称”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先对折,再剪,而是让学生在发现“两边一样大”的基础上,自己随意去剪。这样,一部分会剪的同学就对折了,不会剪的同学从他们的演示、介绍中也明白了“必须要对折”,非常轻松地发现了对称的秘密。
3.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在探究“对称”的知识过程中,先让学生试着剪一剪,然后比较、演示,揭示“对称”的秘密,然后又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举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去感悟“两边大小一样”。巩固应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学生举例说出了很多身边对称的物体,并指出了它们的对称轴,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后一次的剪纸,是学生认识和技能上的提高,他们这一次剪出的图形很象生活中某些物体的模型,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数同学先对折,然后画图、再剪。剪出的这些图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很美的印象,整节课在“美”字中结束。
反思四:对称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二年级《对称》一课,反思本节课觉得体现得比较好的有两点:
一、在活动中学习
儿童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实践操作,安排了:剪一剪,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折一折,探究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等活动,以动促思,调动其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把抽象的对称图形、对称轴转化为可以摸得到,看得见的事物。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厚、思维灵活。
二、三维目标水乳交融
本节课中,既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又突出情感态度、过程和方法目标的体现。三维目标并不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课始让学生通过欣赏剪纸,观察从而概括出对称图形最本质的特点;课中更是随处可见“美”育: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也是进一步认识对称图形,学生把剪纸作品张贴到展示窗,就连展示窗也是对称的;课件中展示的各种各样的对称事物又让学生感受到“美”;课的结尾呈现一个对称的美,所有这些,都让孩子们无时不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美、数学的美。
尽管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以上两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圆形的对称轴的条数是本课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引导不是很到位,当有的学生折的对称轴少,有的折的多时,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观察并深入思考:还能再折出对称轴吗?这样学生就明白,还能,能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