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2)
时间: 06-24
栏目:反思
人们为什么纷至沓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学生对宋庆龄的了解毕竟是浅显的,文中也没有做详实的介绍,如何让树与人之间架起桥梁呢?教师就得详细地向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在这点上我做的有所欠缺。正如杨老师和我说的那样,学生对宋庆龄还是没有真正的了解,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教学其实是不能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的,如果在课堂上多补充一点宋庆龄的伟大事迹就好了。
在执教本课时,我还着重渗透了词语解释、写作方法、关联词语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造句子来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并且粗略的引导学生知道具体描写、对比以及借物喻人等习作方法,我希望学生能初步掌握,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运用。
课后再反思这篇课文,我觉得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如此简单的文本上,因为本身课文没有一点的难度,而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以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或者可以设置一个说话情境:如小明的爸爸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和樟树合了影。回去之后拿给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问爸爸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爸爸就说……这样既可以写出樟树蓬勃、可贵的一面,又可以写出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品行。
由此再做一点联想,我们其实在教作文的时候总是向外求作文方法和范文,其实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宝库。因为教材中的课文就是一篇最有价值的范文。我们如何把课文中的写法迁移到我们所教的写作上呢?我们就要把课文教透。想办法让学生懂得迁移运用课文。
反思五: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这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来赞颂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
教学时,我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孩子们通过合作大都找出了答案:外形蓬蓬勃勃和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接着我带领孩子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樟树,并通过感情朗读来感悟樟树的生机勃勃。可是,这个答案虽然没有脱离课文内容,但毕竟是浅层次的,如何将合作探究引向深入呢?
我引导学生紧抓“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句话来理解,因为它不仅是樟树的可贵之处,更是宋庆龄的可贵之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我首先让学生抓住描写樟树可贵之处的句子反复品读,然后讨论“可贵在哪里?”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让学生从意识上真正找到樟树与宋庆龄的相同之处,顺水推舟,我问孩子们:“你们认为作者仅仅是赞美樟树吗?”“不是,”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还有什么?”“为了赞美宋庆龄,”孩子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对了,作者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樟树来赞颂宋庆龄,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这样,文章的难点得到了突破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宋庆龄的敬佩。
其实,难点的突破并不难,只要教师吃透文本,动脑设计,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在执教本课时,我还着重渗透了词语解释、写作方法、关联词语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造句子来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并且粗略的引导学生知道具体描写、对比以及借物喻人等习作方法,我希望学生能初步掌握,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运用。
课后再反思这篇课文,我觉得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如此简单的文本上,因为本身课文没有一点的难度,而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以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或者可以设置一个说话情境:如小明的爸爸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和樟树合了影。回去之后拿给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问爸爸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爸爸就说……这样既可以写出樟树蓬勃、可贵的一面,又可以写出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品行。
由此再做一点联想,我们其实在教作文的时候总是向外求作文方法和范文,其实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宝库。因为教材中的课文就是一篇最有价值的范文。我们如何把课文中的写法迁移到我们所教的写作上呢?我们就要把课文教透。想办法让学生懂得迁移运用课文。
反思五: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这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来赞颂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
教学时,我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孩子们通过合作大都找出了答案:外形蓬蓬勃勃和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接着我带领孩子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樟树,并通过感情朗读来感悟樟树的生机勃勃。可是,这个答案虽然没有脱离课文内容,但毕竟是浅层次的,如何将合作探究引向深入呢?
我引导学生紧抓“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句话来理解,因为它不仅是樟树的可贵之处,更是宋庆龄的可贵之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我首先让学生抓住描写樟树可贵之处的句子反复品读,然后讨论“可贵在哪里?”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让学生从意识上真正找到樟树与宋庆龄的相同之处,顺水推舟,我问孩子们:“你们认为作者仅仅是赞美樟树吗?”“不是,”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还有什么?”“为了赞美宋庆龄,”孩子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对了,作者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樟树来赞颂宋庆龄,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这样,文章的难点得到了突破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宋庆龄的敬佩。
其实,难点的突破并不难,只要教师吃透文本,动脑设计,一切都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