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时间: 06-21
栏目:反思
反思一: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 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反思二: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单位多为“斤、两”,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不一样,很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我布置任务:让学生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记录5个物体和它的质量。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初步懂得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
本节课的一开始,学生先汇报自己搜集的知识,列举物品的重量,同时说说自己“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个2分或1角的硬币,感受1克的重量,然后举例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出示学生调查收集的用克作单位的物品,体会100克、500克的重量,再用手掂一掂数学课本,估计一下它的重量,出示大约是170克。
学生每人带了一包500克的食盐,我问:1000克有多重呢?孩子们马上将两包盐放在了一起,掂一掂,体会1000克有多重,接着我板书1000克=1千克。问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课前学生已经记录下自己的体重,同桌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30千克左右的重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练习中巩固升华知识
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有趣,包括填合适的单位,估计物体的重量,判断对错以及读小明给姥姥的一封信找错误等等,学生兴趣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支点,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反思三: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反思四: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识。教材是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但由于学生对几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会比几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来得强烈,因此,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这样会更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本节课重点是建立1千克、1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表象,注重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最终得以领悟。
一、创设情景——确立标准,引发需要。
要衡量物品的轻重,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要判断物品的轻重,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课一开始,我先拿出两袋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礼物”,通过“猜一猜,哪一袋礼物更重一些?”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从而确立衡量的标准。
而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则必须使用质量单位,通过验证物品有多重,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二、注重过程体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 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反思二: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单位多为“斤、两”,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不一样,很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我布置任务:让学生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记录5个物体和它的质量。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初步懂得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
本节课的一开始,学生先汇报自己搜集的知识,列举物品的重量,同时说说自己“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个2分或1角的硬币,感受1克的重量,然后举例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出示学生调查收集的用克作单位的物品,体会100克、500克的重量,再用手掂一掂数学课本,估计一下它的重量,出示大约是170克。
学生每人带了一包500克的食盐,我问:1000克有多重呢?孩子们马上将两包盐放在了一起,掂一掂,体会1000克有多重,接着我板书1000克=1千克。问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课前学生已经记录下自己的体重,同桌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30千克左右的重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练习中巩固升华知识
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有趣,包括填合适的单位,估计物体的重量,判断对错以及读小明给姥姥的一封信找错误等等,学生兴趣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支点,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反思三: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反思四: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识。教材是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但由于学生对几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会比几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来得强烈,因此,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这样会更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本节课重点是建立1千克、1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表象,注重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最终得以领悟。
一、创设情景——确立标准,引发需要。
要衡量物品的轻重,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要判断物品的轻重,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课一开始,我先拿出两袋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礼物”,通过“猜一猜,哪一袋礼物更重一些?”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从而确立衡量的标准。
而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则必须使用质量单位,通过验证物品有多重,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二、注重过程体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