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时间: 03-21
栏目:反思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一:
一、关注学生的原有基础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先说说20以内数的组成,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从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棒入手,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数100根小棒,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有自己数数的好方法时,再请学生上台展示数数的方法,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展示数数的过程中,我不时的相机指导,肯定了他们10根10根数的方法后,要求他们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百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学学着数小棒,再一次展现10捆小棒时,引导观察数好的小棒,说说看懂了什么?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比认识100以内各数更上位的知识,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我们的祖先发展数概念的重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让学生感知10颗瓜子有多少,再让学生感知20颗有多少,最后让学生估计这么一大堆瓜子的有多少颗。最后,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100根小棒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习过程较紧张。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有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可以处理的更周到一些。经过我课后的反复思量,现在把这些内容简单的整理一下:
1、学生上讲台展示数小棒的时候,由于背对着下面的学生,所以遮挡了大家的视线,看他怎么数的过程不是很清楚。
2、拐弯处数数处理不妥,强调不够,如49数到50的数数。对29个再加一个是多少?39个再加一个是多少应再多加强调。因为在课前的数数训练中,学生基本都能数到100多。
3、在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小结不够。这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
4、教师讲得过多,许多应由学生讲的地方,教师都抢来自己一个人代说了,留给学生动口动思维的空间不够多,应尽情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积极地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扶持者、引导者的课堂氛围。
5、表扬性语言用的比较少,表扬的形式单一,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表扬。有时就是表扬起来也有些生硬,不自然。课堂教学上,缺少了点艺术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三: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里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是数出来的,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新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是利用“百羊图”创设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导学生数出10只羊、20只羊,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这幅图上的羊有多少只,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体会出100要比20多得多。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了他们估计的意识。在做课后练习“数皮球”这幅图时,也是先指名让多位学生来估一估,再设法数出皮球的数量,让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培养主动探究精神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数小棒,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而突破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这一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的只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并获取新知,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有些地方我认为须进一步改进,如要调控好活动的时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等等。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认认真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才会起到好效果。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四: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感知数的组成规律进而对100以内数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如,有一个一个的数,有十个十个的数。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十个十是一百,同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计数单元“百”。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五:
这节课是让学生学习100以内的数法和组成,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意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在这节课中,我利用百羊图,学生数出的100颗花生,100个糖果,100本练习本以及练习中的“百球图”等现实素材,创设一些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并亲身体验出它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体会在生活中常常学要估数,从而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
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比如为了让学生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学具(花生,糖果,练习本等)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整个课堂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一、关注学生的原有基础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先说说20以内数的组成,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从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棒入手,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数100根小棒,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有自己数数的好方法时,再请学生上台展示数数的方法,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展示数数的过程中,我不时的相机指导,肯定了他们10根10根数的方法后,要求他们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百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学学着数小棒,再一次展现10捆小棒时,引导观察数好的小棒,说说看懂了什么?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比认识100以内各数更上位的知识,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我们的祖先发展数概念的重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让学生感知10颗瓜子有多少,再让学生感知20颗有多少,最后让学生估计这么一大堆瓜子的有多少颗。最后,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100根小棒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习过程较紧张。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有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可以处理的更周到一些。经过我课后的反复思量,现在把这些内容简单的整理一下:
1、学生上讲台展示数小棒的时候,由于背对着下面的学生,所以遮挡了大家的视线,看他怎么数的过程不是很清楚。
2、拐弯处数数处理不妥,强调不够,如49数到50的数数。对29个再加一个是多少?39个再加一个是多少应再多加强调。因为在课前的数数训练中,学生基本都能数到100多。
3、在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小结不够。这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
4、教师讲得过多,许多应由学生讲的地方,教师都抢来自己一个人代说了,留给学生动口动思维的空间不够多,应尽情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积极地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扶持者、引导者的课堂氛围。
5、表扬性语言用的比较少,表扬的形式单一,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表扬。有时就是表扬起来也有些生硬,不自然。课堂教学上,缺少了点艺术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三: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里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是数出来的,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新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是利用“百羊图”创设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导学生数出10只羊、20只羊,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这幅图上的羊有多少只,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体会出100要比20多得多。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了他们估计的意识。在做课后练习“数皮球”这幅图时,也是先指名让多位学生来估一估,再设法数出皮球的数量,让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培养主动探究精神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数小棒,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而突破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这一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的只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并获取新知,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有些地方我认为须进一步改进,如要调控好活动的时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等等。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认认真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才会起到好效果。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四: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感知数的组成规律进而对100以内数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如,有一个一个的数,有十个十个的数。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十个十是一百,同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计数单元“百”。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五:
这节课是让学生学习100以内的数法和组成,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意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在这节课中,我利用百羊图,学生数出的100颗花生,100个糖果,100本练习本以及练习中的“百球图”等现实素材,创设一些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并亲身体验出它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体会在生活中常常学要估数,从而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
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比如为了让学生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学具(花生,糖果,练习本等)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整个课堂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