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听听声音教学反思(2)

时间: 12-04 栏目:反思

    首先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不够坚定。课前我准备了两种实验材料,一种是用卡纸剪出的钉架,一种是用细绳挂起三枚铁钉的鞋盒,另外还有一些诸如铃铛之类的东西。但教材安排用蛋架架起铁钉,于是我迷信教材,总感觉教材说的就是最好的,于是在上课前临时改用姚老师准备的蛋架,致使一些教学环节发生了改变,而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也受到约束。其次,备学生这一环节不到位。四年级的学生还只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毕竟对一些现象理解不充分,上来直接就让孩子们形容声音的高、低、强、弱,这个能力他们是没有的;但课堂上老师太过依赖他们,总希望他们对问题的回答能如老师所想,放的过宽,老师的主导地位没能体现出来。教师应深入学生中间指导,给孩子们消化缓冲的空间,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感投入不够,语言单一。
    其实无论是课堂的哪个时间段落,再好的设计也需要老师情感的投入,用微笑期待的表情,用亲和热情的语言,用积极恰当的评价,向前迈一步、点点头、握握手都可以最大化的拉近师生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信任和支持,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在这节课的课堂上,老师的评价语言较少,而且比较单一,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方面,应当多下功夫,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是我们大家的,热情、愉快、轻松的心态,才可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3、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不到位,经验不足,应变能力欠缺。
    在上这节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插播一段录像。此时多媒体出现问题,不能显示图像,只能听声音。当时只考虑到时间的安排,总怕耽误时间过长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讲不完,于是这一环节就一带而过,没能把这一精彩的片段利用起来。
    4、细节处理草率,不扎实
    在授课过程中,有一学生说,小音叉发出的音是叮----(声音更高,尖)大音叉发出的音是咚-----(声音更低沉),这时教师为了引出“高低”两个字,一直绕来绕去,可学生只体会到了音的高低,就是没有想到用这两个字来描述。这里老师可以直接说出像叮----这种的声音更高,咚-----这种的声音更低。因为只是表述上学生一时没有想到这两个字,所以教师一再追问,浪费时间。当有追问价值或探索价值时,可以不惜花时间去追问,但像这种表述上的不当就可以由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加以修正。
    我觉得教学的实施,千万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不要轻率草率,老师用眼、用耳、用心及时把握、反馈学生的学情,才能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


篇五:听听声音教学反思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听到声音。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很熟悉的东西,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听听声音》做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是让学生了解对声音的认识,和引发学生关于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在教学设计上,按照两个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一、听周围的声音;二、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在课堂的导入中,我以上课铃声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听教室里的声音和教室外传来的声音。学生们回答积极,把听到的声音一一和全班同学做了介绍,包括教室外面的读书声、操场上的哨子声、走廊上的脚步声、窗外汽车的喇叭声等等。那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我接着让学生继续说,并让他们进行了小组的交流。应该说学生对所听到过的声音并不陌生,例举了许多,有一定的前基础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在聆听了周围那么多的声音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呢?学生们开始讨论,有的说“是一样物体碰到了另一样物体产生的”,有的认为声音是“因为敲击了发出的”,也有学生回答到是“震动产生的”。结合学生们对声音产生的认识,我们一起进行了总结:物体之间的撞击和震动都会发出声音。“那么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听到声音,当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同学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啊?我接着问。有的学生说“声音是哪来的”,有的说“为什么会有声音”,也有的说“为什么要震动了之后才会有声音”,,,,,,,。“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可见我们大家都非常想更多的了解有关声音的知识,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更认真,更仔细,掌握更多有关声音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呢,老师要给大家认识一种专门用来测量发声的仪器,叫音叉。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音叉可以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它上面有数字和字母组成。字母表示的是音调,数字则表示每秒震动的次数。那么下面我们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先是轻轻的敲打,然后是重的敲打。通过听声音,同学们你们谁来描述一下。“敲轻的时候,音比较低,敲重的时候音很高,而且有的音很强,有的很弱。”,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一大一小两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小音叉产生的音调高,大的音叉产生的音调低。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而且小音叉的音调比大音叉要高。如果同学们想做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选择长短不同的铁钉去做这个实验,去感受声音的不同。
    这堂的教学中,在实验的设计上还不够合理,规范度不够。学生更多的是盲目的去敲击,而没有思考到敲击后所产生声音的不同。教师在引导上,除了要明确实验的目的之外,还应该强化操作的要求,同时要渗透好本课的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