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篇一: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第一次上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物观察,让学生观察鸡脚关节,从而认识关节的结构;同时,让学生观察鸡翅上的肌肉,认识肌肉的结构和作用。这样安排,这节课的内容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而且生的鸡脚和鸡翅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实验前和实验后准备的工作非常地多,实验材料还挺贵的,这样八个班做下来得用好多钱。
接着用演示实验,但是实物投影并不能很清楚地展示关节和肌肉的结构,而学生坐在位置上看,容易因为看不清楚,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教师在准备关节的时候,非常地麻烦,用解剖刀把关节露出来了,关节囊却看不到了。
在和罗老师的备课中,罗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取消实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寻找突破点,同时,运用圆规和绳子解决“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这个重点与难点。
于是,第二次,效果好一些了,课堂没那么乱,而且学生也学得顺畅一些,思路清楚了。但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觉得不畅。按照教材的安排,在“观察与思考”中,是用家兔的骨骼介绍运动系统的骨骼,运用人体的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说明肌肉是附着在两块骨头上。但是在“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中,又出现了骨骼肌的介绍。教材安排凌乱,使教师不知如何处理是好?同时,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学习卷,想通过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完成学习卷上简单的知识,但是课堂气氛比较闷,学生学起来也没意思,虽然会做,知道答案。这时,和郑老师及黄老师集备,大家就是否应该用学习卷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把学习卷做为课堂练习卷,在上完新课内容后,做巩固练习用。那不用的话,这个课又得如何去上呢?这时,我想,何不以人体为例,学习动物的运动系统呢?这个想法一出来,我立刻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整理。通过一个简单的伸肘和屈肘动作,提问学生,这个动作的完成需要哪些结构的参与?从而导入运动系统的组成。接着展示人体的全身骨骼图,通过层层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及其作用;接着认识关节的结构及作用;运动仅仅依靠骨骼和关节就能完成了吗?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得出骨骼肌的结构与特性。至此,组成运动系统的三个主要结构就学习完了。那它们三者是如何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呢?这时,运用圆规与绳子,很好的阐述了三者的配合,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与吴老师的交流中,我的课件背景得到了更好的修饰,使它展示出来的时候,字体清晰,简洁明了。同时,增加了学生动笔写字巩固知识的重要一项。
通过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我的课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但是上课时,却遇到初一的学生,对着初一的学生讲初二的内容,还是第一次,心里还真没底,这里得感谢吴老师为我提供的一次试教机会,并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篇二: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讲的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这节课教学内容有两大板块: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其中运动系统的组成是重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本节课能顺利、流畅的完成任务,课前我进行了充分备课,也听取了本组老师的意见。现我对本节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一、轻松的课堂气氛
可能因为听课的原故,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的表现也很积极向上。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理解较为轻松,同时学生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如讲解曲肘伸肘运动时,让学生自己体验肱二肱三头肌了解曲肘伸肘的运动情况,同时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的动作,验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这使得生物课堂真正有了“生命”,学生亲身体验,不仅使思维活跃,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也是主体。如学生上体育时关于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系,通过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产生的,很受学生的欢迎。
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问题顺序
课堂中,教学程序较流畅,但在每个程序实施中提出的问题顺序有些不妥,有的问题还被遗漏了。如书中四个讨论问题本应穿插在讲解知识过程中,而我是讲完之后一一让学生思考解答。这样在学生的理解方面就没做到层层深入。
二、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个别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
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我在今后教学中,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备课时,不仅要认真备教材,而且要重点备学生。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要针对设计的问题,多角度考虑何种方式最恰当。课堂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课前都要做出预测并找出解决办法,以免课堂上出现漏洞。同时要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篇三: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层层深入,步步紧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积极动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以下优点:
1、巧妙设计导言,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前设计一个比较艺术的、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导入,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通过视频来导入新课,再配上激情盎然的导言,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探索新知识的亢奋中,达到了导言激趣课堂“活”的目的。
2、学生动手实践,营造和谐气氛
这节课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学生通过肩关节的外展、内旋、前绕环、后绕环动作来体会;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学生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的动作,观察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来理解。使生物课堂真正的有“生命”,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表象看实质,不仅使思维活跃,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3、小组探究合作,加深知识理解应用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精心设计导学提纲,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划分11个小组,指明小组长,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使每人都充分地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来。老师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对于那些讨论有困难的组适时予以点拨,及时引导,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发现了以下不足:
1、字学生认识的不好,尤其是桡、踝、跗、跖等字基本不认识,不会写。需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时间的关系,习题的配备不够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篇四: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为了本节课能顺利、流畅的完成任务,课前我进行了充分备课。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我对本节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反思如下:
一、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所以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严格落实“以问题为中心”的理念。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以问题为线索,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为了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运用了图片和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兔的骨骼标本,能更具体、更清楚的了解骨骼的组成。由此也会顺其自然地引出关节的知识,再结合挂图讲解,学生对关节的理解更透彻。在分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时,我利用卫星播放屈肘、伸肘的动作视频,让学生观看,再结合自身感受屈肘、伸肘动作,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更加生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我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更加简洁、明了。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也是主体。尤其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