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干的作文
1家乡的茶干
“茶干香又香,香溢镇四方。进入三里墩,便闻茶干香。”这首民谣就是人们对香味宜人的白蒲茶干的赞誉。
我的家乡在举世闻名的乡村——如皋。这里的人都很长寿,想知道原因吗?很简单,只有三个秘诀: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猜对了,就是白蒲茶干。
哈哈,没想到吧,因为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致而成,内含易于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对增补人体营养极为有利。所以不仅是旅游携带的美味食品,也是宴席上的冷盘佳品,还是馈赠亲友很好的礼品呢!
用处这么多的白蒲茶干,当然制作程序也不少。细说吧先要浸豆、糙皮、磨豆、扯浆、煮浆、过筛、点、浆、包、榨、剥、煮、扎,等二十一道工序。操作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较强。配料也要齐全,还要自制的三伏浆油……说的我口干舌燥。
白蒲茶干色泽棕黄每块大约三厘米见方,零点五厘米后,加工精细,且芳香扑鼻,用丝草捆扎整齐可谓小巧别致。怪不得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白蒲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还得到褒奖,因此白蒲茶干的生意更加兴隆,驰名大江南北。
怎么样,满口生津了吧,心动不如行动,快到长寿之乡来大饱口福把!
2白蒲茶干
在所有的食物中,我最喜欢吃的要数白蒲茶干了。
我为什么喜欢吃它呢?因为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是乾隆皇帝亲自命名的呢!产自如皋白蒲的“三香斋”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出巡,白蒲茶干作为贡品,有幸被乾隆品尝之后,乾隆就深深地被白蒲茶干吸引住了,连呼好吃不说,还亲笔题字“只此一家”!店主得到皇上写的字,欣喜若狂,把字做成牌子。从此这白蒲茶干便源远流长,一直到现在……
白蒲茶干呈方块状,小巧玲珑,十个为一串,两串为一捆,都是用草绳捆扎的。颜色如淡黄色的清茶,模样特别“俊秀”。细看,上面还有一条条如大理石般的纹路,美极了!
白蒲茶干不但外形独特,而且味道鲜美。拿上一块在手,先是有一股淡淡的茶香萦绕在你的周围,然后那味道便慢慢地变淡。这时,如果你咬上一口,那韧劲饱满的香味,便会在你的口中弥漫开来,细细品尝别有一番风味,那清冽的香气便会慢慢在你的口中翻滚沸腾,轻轻地沿着你的喉咙一路洋溢周身。
我们如皋被称为长寿之乡,茶干就成了当之无愧的代言人。茶干易于消化,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B2,物美价廉,老少皆宜!
朋友,看到这里,想必你也馋了吧,欢迎你们来如皋,和我一起享受白蒲茶干带给我们的惊喜吧!
3家乡特产——王氏茶干
从小到大,我吃过许多美食,什么“鸭血粉丝”“手抓龙虾”“蟹黄汤包”等等,但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家乡特产——王氏茶干。
家乡的茶干远近闻名,至今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说来也巧,王氏茶干的创始人就住在我家附近,他叫王宜。创业之初,王大爷费了很多周折,经过若干次的试验,终于用黄豆制作出鲜味自然、口感独特的酱油,再用这个摸索出的自然鲜美的酱油去煮熟茶干,这样美味、与众不同的王氏茶干诞生了。后来,他的子孙沿袭祖传配方,改进工艺,把这个王氏茶干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王氏茶干吃起来回味无穷,但做起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听奶奶介绍,制作王氏茶干的程序比较讲究,也很复杂,几道工序必须一一走过。先是将黄豆淘洗干净,倒进大水缸里浸泡大半天。接着全部捞出磨碎放进大铁锅里煮成糊状再压成一整块,然后人工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并用纱布包裹好,一层层堆放到机器下挤压,这一步很关键,挤压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茶干的韧劲儿。挤压完毕,再人工一块块褪去茶干“外衣”。最后,将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白玉”放进另一口大铁锅里,同时加进事前配制好的酱油、生姜、八角、白糖、食盐等佐料,大火煮上几十分钟,再捞出浇上一层食油。这样一块块光泽鲜亮的茶干新鲜出炉了。看着眼前的这些“小宝贝”,你会发现颜色也由米黄色变成了酱紫色,随手拿起一块闻一闻,真香,这时你准会忍不住咬上一口,哇,柔韧感十足。
平时也好,过年过节也罢,方圆百里总会有许多人慕名前来购买,或做菜,或馈赠亲朋好友。说到吃,我差点忘了告诉你,王氏茶干可以当咸吃,可以做餐座上的冷盘,可以配菜炒,还可以烧汤,真是生吃熟吃,炒菜烧汤,样样都行。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美食,如果你已爱上了它,那随时欢迎你到我的家乡——东台后港来作客。
4十二圩五香茶干
十二圩五香茶干,在制作上主要抓住“选料精良,制作严谨”八字。一是讲究外形美观。
每块干子大小一致,厚薄相同,无斜角缺角,茶干中心,印有圆形突出的阳文“天昌茶干”字样。二是要求质地优良。干子柔嫩有度,经手搓卷后放开,复原如故,不裂不破;表面呈酱紫色略泛红颜,油光湿润;冬季能久存,夏季自然放置可达4——5天,其质不变,其味如常;成品口味鲜美,咸、香、甜适中,粗咬鲜美异常,细嚼香味满口,食后回味绵绵,有开胃之奇效,增食欲之能,久食不厌。
5我爱家乡的茶干
我的家乡在江浦桥林,这里抱山带水,风景奇丽,是鱼米之乡。她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文人雅士层出不穷。据记载,李白、张籍、张孝祥、刘禹锡、郭沫若、林散之等历史名人都在桥林吟诗作词,留下灿烂的篇章。
我爱桥林,爱她的人杰地灵,爱她的物华天宝,爱她的民风淳朴,我更爱家乡的特产——桥林茶干。
桥林茶干,鲜美可口,闻名大江南北,是江浦有名的土特产。
桥林的茶干制作操作精细,特别讲究色香味俱全,我家的一个亲戚一直从事茶干制作,我一回老家,爷爷就带我去他家。爷爷告诉我:桥林茶干是用手工制作的三伏酱油,加上八角、桂皮、甘草、蔗糖等调味品,做成卤汁。茶干经过卤汁又煮又熬,反复加卤汁,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干才鲜美可口。
制作重要,包装也很重要。爷爷说:桥林茶干用蒲包包裹,质地松软,吃的时候切成薄片,浇上麻油,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桥林茶干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是地方有名的风味小吃,在南京也有名气。逢年过节,送一盒包装精美的桥林茶干给亲戚朋友,比任何礼物都有意义。我妈妈的单位有很多台湾人,他们一到江浦,就请人带桥林茶干。他们回去,都要买几盒桥林茶干,让亲人也品尝这美味的特产。
江浦,因为有桥林茶干更出名;桥林,因为有桥林茶干更令人难忘。
我爱桥林,我更爱家乡的特产——桥林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