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采茶作文

时间: 08-01 栏目:话题作文

1采茶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去沙坪坝公园茶园区采茶。到了茶园区我们每个人拿一个袋子在茶园区采茶。

我看见一片茶树上面有很多茶叶,我就伸手去摘,可是呢,我一摘下来的茶芯就散成一片一片的了。我就想办法:怎样摘才能摘的又快又好呢。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手指甲掐断茶芯和茶树杆的连接处再放到袋子里。我照这样的办法,果然摘的又快又好。过了一会儿,我就是最快的了。

一转眼就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哥哥因为有事情离开了,所以哥哥就是摘的最少的了,没有了哥哥,我们的摘茶速度就大大减弱,于是我想:哥哥走了妈妈她们的速度还是一样的那我不是该更要快点了吗?于是我就找到了一片茶叶最多的茶树林摘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到下午五点钟左右了我又把自己的速度提升了一些,我摘起茶来就更快了。下午五点四十左右我们准备回家了,于是我们把刚刚摘下来的四袋茶叶装到一个大袋子里面提者回家了。

这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才能做成。

2采茶

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开了,到了该去乡下采茶叶的时间了。

“哎,哎,马上就到了,加油!”到茶山了!我大叫一声,兴奋得两眼发光。

开始采茶叶了,妈妈先教我们应该抓住茶叶的蒂头采下来,然后规定我和哥哥每人采一篮茶叶后才可以休息。妈妈一声令下,我们立刻开始行动。不一会儿我就采了小半篮,心想:我一定是个采茶天才。没想到妈妈却说采茶本来就很简单,这让我大失所望。

我灵机一动,跑下山去,找来一根绳子,系在篮子的两边,又把篮子挂在身上,然后跑上山去问妈妈:“像采茶姑娘吗?”妈妈笑着回答:“像,像,太像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采了满满的一筐茶,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3采茶

我很喜欢喝茶叶茶,特别是信阳毛尖茶,每次喝茶要多放一些茶叶,没有怎么冲就倒掉换新茶。于是爸爸妈妈决定让我了解一下茶叶的制作过程,借机要我改掉浪费的换毛病。爸妈趁放假之际报了旅游团,准备带我去茶的故乡——信阳,让我亲身体验茶叶的制作过程。

到信阳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和一大群游客来到了茶山。放眼望去,山坡上一片碧绿,空气也格外清新。茶树都差不多高,叶子生长茂盛,一簇一簇的,散发出一阵阵清香,一看就知道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发现茶叶树上还结一些小果子,不大,绿色的,挺好玩的。“爸爸,这是什么?可以泡茶吗?”不懂的事我总要闻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那是茶果。“真好玩,这么小的茶树竟长出这么可爱的小娃娃来。”我兴奋极了。

我们开始摘茶叶了,管理员简单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就由游客来亲自操做。一开始我总是把茶叶揪成两半,怎么也揪不好,看看周围的人兴致勃勃,我有点灰心了。这是妈妈走过来安慰我:“没关系,只要有耐心就能学会。看我教你。”妈妈耐心地反复示范,终于我摘了片完整的,便向一旁的爸爸炫耀。爸爸赞许地点点头,我信心倍增。我们三个你追我赶,摘了一上午,我得篮子仍然没有满,看看爸妈的篮子慢满满的,我真羡慕。妈妈给我擦擦汗,看看我的“成绩”,微笑着说:“恩,不错,够你喝一上午的。”摘茶这么难,我真是领教了。

下午我们又要去炒茶房炒茶了。炒茶房是一间平房,里面有好几十口大锅,整个房里充溢着茶的清香。刚进去一位老爷爷家呆了我们。老爷爷指导着我们把刚采的茶叶倒进一口大锅里,然后不停地用手翻炒,一边翻一边向我们介绍炒茶的技术,主要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当听到炒茶的火候很重要时,我睁大了眼睛。老爷爷说,火不能大,也不能小,要恰到好处。“怎么才能恰到好处?”我脑子里不停地想着,哎呀,炒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可真难呀。茶叶终于炒好了,老爷爷帮我们装进袋内,看着他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晚上休息的时候到了,劳累了一天,我们都有点吃不消了。好在有新茶叶品尝,大家兴致又来了。妈妈端来开水,把新茶叶沏上,顿时满屋飘香,沁人心脾,我都陶醉了。我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品了一小口,呀,真爽!清香,甜滋滋的,还有点苦头。

真是苦中有乐呀。有了这次的采茶经历,我再也不浪费茶叶了。并且我明白了,任何东西背后,不知有多少感人的经历,或者不能浪费的理由。

4采茶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和金笔作文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去茶店子采茶。

刚坐上车,我们十分兴奋,东瞧瞧、西看看,像一群刚进大城市的乡下农民。可是车开了一段路程,我的那种新鲜感全没了,换来的是一种晕晕的、十分闷的感觉!车最后停下来了,却还没到茶园。因为路太狭窄了,车要行驶过去很危险。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大家只能走路去茶园。下了车,我感觉好多了,不晕了也不闷了。走了大约一两百米路,茶园就到了。

金笔作文的老师先跟茶农谈谈能不能让我们采茶叶。一会儿,茶农点了点头,老师带着我们进了采茶的场所,上面有一山坡的茶叶等着我们采呢!茶农说:“要一根茶尖加上两片茶叶才能采”。话音刚落,我就采了样品给茶农看,茶农说:“对,就是这样采。”于是我们就争先恐后地采茶了。刚开始,大家象蜜蜂采蜜那样在每个地方“点到为止”,很长时间过去了,大家都没采到多少茶,我们都急坏了。

爸爸告诉我:采茶练的是耐心,在一个地方采茶,把这个地方的茶采完了才能更换地方。我听了,把帽舌拉向后脑,顶着太阳静下心来采茶。我的手把两片茶叶和一片茶尖采了下来,越来越熟练了,口袋里的茶叶也越来越多。看着自己采出的茶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美。可我的同班同学郭成宇却只采了一小半口袋,于是我把以后采下的茶叶送给他,他却说:“不,我要自己去采”。听了这句话,我想:我要采得更快些!于是我皱着眉,手上却加快了速度,采到的茶却比以前少了,原来,采茶是急不得的。我放慢了速度,更认真地去采,这下终于茶采得更多了。在我刚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老师突然宣布:时间到了!原来,我采了满满的三袋呢!我想:这次我们组一定是第一!

老师评比开始啦,我紧握拳头,紧盯着老师。胜负分出来了,我们还是以微小的差异成了第二名。可能是某某偷懒一会儿的缘故吧!

这次采茶让我明白了:做事就要全心全意去做,绝对不能急躁,更不能偷一点点时间的懒,这样才会做好一件事情!

5采茶

今天,我和爸爸去奶奶家,可是奶奶没在家,去山上采茶了,于是我和爸爸决定也去山上帮忙采茶叶。

春天的山上,风景可真美!山上到处是山茶树,还有杜鹃花。站在山上往下看,一片片的油菜花,黄油油的。远处看,山上绿绿的,大片的茶树错落有致,期间有几个小点在慢慢移动,那是辛苦采茶的人们在劳作。

找到了奶奶,我也准备要劳动了。奶奶告诉我,采茶要挑那种嫩嫩的在茶树枝顶端的小叶子,那种老了的叶子不能再采了。我们边采茶,奶奶边给我讲起了关于茶的各种知识:我们当地的茶树品种大约有五种,包括乌尼早,白茶,银猴,银霜和土茶。爸爸补充说:“乌尼早是正月里最早开始采摘的茶,它的叶子有些卷曲的。过了正月就是白茶了,它的叶子就像它的名字,有些发白,还有一层茸毛。银猴和银霜比较,银猴要粗些,银霜较细;土茶则颜色很深。”哦,原来这里面还这么多学问呢!

我刚开始采茶很不熟练,采下的叶子有的都不完整,还有老叶子,不过我并没有灰心。俗话说的好,坚持就是胜利。我开始放慢速度,起码要保持叶子的完整啊。等到结束时,虽然采的茶不多,但质量显然好多了。下山的时候,爸爸还告诉我,有个古人叫陆羽,是中国的茶圣,写了一本书叫《茶经》,是世界上第一本茶叶专著,这里的种茶人都知道陆羽这位圣人。

回到家里,想想一天的经历,我也泡一杯茶品品,看着茶叶在杯子里展开了身体,就像在水中舞蹈。喝了一口,很清香,甘甜,还有点苦的味道,看着我装模作样的喝茶的样子,爸爸妈妈都笑了。

6采茶

现在是五一长假,也正是采茶的好时节。如今是春末之时,如果此时不采更待何时?这天,我来到山中的田里,啊——,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叶,一排一排整整齐齐,它们大小都差不多,而且每一棵茶树之间的空隙都是那么匀称,像战士们正做好准备,整装待发一样。远远瞧去,整个山都是茶的天下!多少种绿颜色呀,淡绿的、青的、翠绿的、暗绿的……这么多的绿都在阳光下炫耀,个个绿得那么美,那么引人注意,绿得令我眼花缭乱,这青是前所末有的,它向征着春天;向征着孩子;向征着祖国未来的花朵儿!茶,不光看着美,而且在周围的空气中也散发着淡淡地清香,此时的心情更是舒畅,心旷神怡。这样的茶园,怎么能叫我们喜爱呢?

我提着蓝子,在这“绿”的海洋里不停的穿梭。茶叶的尖尖的芽儿,多么嫩呀!细细长长的,顶端还有些“含苞欲放”的味道。从茶叶的头部掐尖摘下,这绿青得逼我的眼。妈妈告诉我这是第二批茶叶,第一批是最嫩的,也是最好的。采茶人从清明节就开始来这里采茶了。这第一批茶叶,是把一冬天蕴藏的无尽的能量都在中春时节尽情地展放出来了。中春也就是在清明节前后,这时采来的茶叶只是在最嫩的地方摘下一点,然后把它精加工起来,用山泉一泡,其味非凡,奈人寻味。好的茶叶还可卖上几千元一斤呢!

我边采边听,茶有很多学问我今天才听说一点点呢!我不停地采着茶叶。这时,我将一小片嫩叶放入口里,入口中便有一种清香舒爽的感觉,眼仿佛已在绿色的海洋里漂游,咽下时,感觉茶叶所到之处都有一股清凉的味道,还带有一点点地苦味,过一会儿,茶叶下肚了,可口中还遗留着些许淡淡地甜味。

采茶,它的背后还有很多很多地学问呢!

为你推荐
2016-05-05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