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文800字
1茶
茶香三里,回味无穷。
每当我看到茶几下的“阿里山观音王”的茶叶罐,便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
有一次,爸爸回家回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爸爸兴冲冲地说:“一个很好的朋友,刚从台湾回来,捎来了这听台湾著名‘阿里山观音王’,我们大家一起来品尝吧。”爸爸打开外面的纸盒包装,露出雅致的茶叶罐,用手轻轻地打开罐盖,一股清香飘至而来,“好香啊!毕竟是著名的阿里山茶叶啊。”爸爸用烧沸的水先洗涮所有的茶具,然后往茶壶里放入少量的茶叶,冲入开水,用第一遍的茶水再次烫洗茶杯,茶杯烫涮完毕后,爸爸再次往茶壶冲入开水,稍等片刻,爸爸倒出了两杯茶,一杯端给妈妈,一杯给自已,他们便津津有味地喝着,看着他们喝茶的样子,我也想尝尝那芳香四溢的茶,可是我一喝,“真苦”这个概念涌向了我心头,从此我就再也不喝茶了。
十五的月亮真亮、真圆。去年中秋,我们全家十口人,围坐在露台的石桌旁,我们一边喝茶,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十五月色,我们的话题由月亮转到月饼,最后说到的就是茶,爷爷是我们家的“万世通”,他对我们说:“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不把它当做饮料,而是当做药用的,因为人们发现茶叶能杀菌消炎。当时它的名字叫‘苦茶’。后来,有人把茶时焙干,煮成汤,当饮料喝,觉得又香又解渴。慢慢地传开了,许多人都有爱茶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喝茶的习惯就很普及了,现在茶已成为世界上三在饮料之一。
爷爷话音刚落,我插嘴道:“这茶是苦的,毫无甜味。”
爷爷却说:“只要你照着我的步奏去做,一定能体会茶的甜味来。“我照爷爷的办法:先品尝一下茶,然后吞进了喉咙,最后吸了一只清凉的空气,好甜。爷爷又开口了,“甜吧,这就叫做苦尽甘来,只要你先度过了难关,回报给你的便是那清醇和甘甜。”
是啊,喝茶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人在困难中努力成长,克服过了难关,回报给你的便是甘甜的劳动成果。
我愿自已能做为一位勇于吃苦的人。
2茶
不知从何时起,早上醒来,会觉得很冷。想到已经是冬天了,就把身子紧裹在棉被里。
已经习惯了冲一杯好茶,坐在屋里。静静地作完功课,然后看一会儿别的什么书。即使是下课后,也会觉得周围很静,何况在家里,把门一关――其实不关也可以,因为对他们来说,我的房间只是通向凉台的过道,所以平时很少有人出入。
最受不了的就是父母的争吵,但只是一味的吵,不曾动手打过。我也很庆幸,家具不会因为暴风雨的到来而被打烂。曾记得小时候,时常抱着枕头帮妈妈“攻打”爸爸;好像小学时,也会跺着脚大叫“别打啦”,而楼下的邻居,也常伴着飘飘洒洒的灰尘听到“咚咚咚”的声音。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只是放下手中的碗筷或停下没做完的工作,回到自己的房间,清清地把门关好,任由他们发展去。
母亲有时会向我诉苦,说父亲的种种不是,而我只是默默地听,脸上不带些表情。但之后的夜里,却总有人失眠,第二天只好提着杯浓茶上学去。
喝茶的日子越来越久,而香味却越来越淡,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又好像多了些什么。
坐在椅子上,时常会感觉额头有些发烫,于是把冰凉的双手放在头上、脸上,但这却引起一阵猛烈的咳嗽。喝口茶,平静一下心情,让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流过。于是,慢慢觉得四周很空虚,也很寂静。也许一切都从这世上消失了,只剩下我……和这杯茶,也许这才是最美好的吧。
时常感觉很奇怪,从前的我哪里来的那种热情?
曾经让我自豪的肌肉和丰富的幻想的翅膀,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一开始就不存在似的。但所幸的是“你还是个好孩子。”至少老师是这样说的。而每当这时,就会有一丝喜悦从心底滑过――看,我有多么高超的演技。
一杯茶,喝过几次后,就会变得淡而无味,虽然还有些香气飘出,也只是杯子的“障眼法”,时间久了,自然会被看破。喧闹的的确只有它们,而我真的什么也没有。
过去不可改变,未来亦无人知晓。而我现在能做的,只是给这凉茶加点热水,借以温暖我这冰凉的双手。
3一杯茶
在许多人的眼里,茶,是浓香的代表。坐着,手中握着一杯茶,让它的香味袅袅升起,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自然,一种悠闲,像完全放松了似的,沉浸在香的世界了!这种感觉,既让人舒服,又叫人感叹,既愿迫不及待的品尝一口,又不忍心让香味流散……
品茶,先看,再闻,三品。这是千百年来祖先们定下的茶道。
看看那幽香充溢的茶,悠然的绿色,弥漫在茶杯里。有时翠色欲流,有时绿意盎然,还有时候绿色轻抚;还有其他的茶色,红枫的色泽,淡红的色彩。看茶,就好比看见了茶的味道,知道怎么去品味它,也让人知道它是浓香还是淡雅,颜色深的茶,绝对有难以品味的味道,只有慢慢的喝,才能一点一点的品悟;颜色浅的茶,就好比一道脍炙人口的佳肴,看就能知道味道。
闻闻那茶的清香,自己都会醉,这种醉不能让人自拔,也不能让人清醒。茶的香味,在很远就能闻到了,香味吸引着任何人,让人来品尝……
喝茶,要细细品味,慢慢的喝,把其中的味道全部都尝出来;喝茶,要细细领略,把其中的道理都“喝”出来……
要我看来,人生就好比一杯茶。
看看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走,这全在自己的选择,是要像浓茶一样,慢慢品味,还是要像淡茶一样,潇洒自在;是要和浓茶一样,过得意义非凡,还是淡茶那样,朴素淡雅,津津有味?
其实无论怎么过,都要有意义,都要让人有感悟,还要让人寻味。
人就要像被人喝过的茶,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味道。要让人感觉你像一杯好茶那样,值得人去“闻”你的香味。其实就是让别人像向你学习,向你看齐,但是自己首先要做好,这样人家才会去闻那杯茶的奇香,才会去吸吮你的“精华”。
更重要的是要品味人生,像喝茶那样,品味茶的味道,领略人生百味,喝着苦涩的味道,想起以往、少时的艰辛;喝着略略减少的苦味,让人想起,创业,是的心酸,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流下了多少眼泪,多少心血;还有微微的苦涩,是事业的挫折,是生活的坎坷;现在早已没有了苦味,只有甘甜,那时汗与血和泪换来的果实,那是事业的成功,那是生活的幸福……不会品味人生的人,会拥有精彩人生吗?
人生就像一杯茶,一杯香气四溢的茶……
4爸爸的茶
爸爸的爱,我一直都懂。
——题记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一直以他严肃,魁梧的形象树立在我心中,在我的印象中,他几乎没有对我笑过。他一直以严格的要求来对待我,希望我比同龄人更加优秀,为他争口气。我认为,苛刻成了他的代言词。
小时候,我特吵闹,嗓音又尖,成了整栋楼的噪音。即使妈妈再三安抚,拿玩具、美食来诱惑,我还是无动于衷。在我嚎啕正起兴时,正在看报纸的爸爸不耐烦地走了过来,说我再吵就把我扔出去,我顿时就停了下来,不敢再动。当时的我认为他不爱我,如果爱的话,那有怎会这样凶巴巴地对我?
我就一直怀着对爸爸的敬畏,慢慢长大。
经过了四千多个日子的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幼稚且不懂事的小女孩了……
这个星期一如既往地回家,一如既往地放下书包,一如既往地做作业。爸爸也像往常一样帮我整理鞋子、泡茶。接着,就出去忙工作了。
我默不作声,继续写着作业。
到了六点,妈妈买菜回来了,跟我亲热了一番后便去做饭了。从餐厅到我的房间根本不足一分钟的时间,眼睛瞟过餐桌上的茶,还冒着微微热气。
爸爸出去至现在才不过三十多分钟,我却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
无视,走开。
吃晚饭了,湘潭的姐姐也回来了,紧跟她后面回来的是爸爸。爸爸看样子很开心,应该是遇见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换好鞋子,去厨房看看有什么菜,途中经过餐桌,看见了原封不动得茶。
同时,我刚好从房间出来,映入眼帘的是他眼底的那一丝失望。
……
我不再犹豫,冲过去,说:“这是我第二杯茶了,喉咙不太舒服,所以多喝了些。”
听了我的话后,他立刻扬起嘴角,眼里满是止不住的笑意,还开玩笑说了我一句:“水牛。”
他又开心起来,像个顽童似地蹦蹦跳跳去了卧室。
我立刻将握在手中被子里的茶喝了,有点苦,却又带着甜。心中溢满了爱,仿佛我品尝的不是茶而是凝聚在茶中爸爸为我付出的毕生心血。
爸爸的爱,我一直都懂,如苦中带甜的茶水,流淌我心中……
5爷爷泡的茶
那年,我五岁,常在爷爷家与表弟们打成一片。而爷爷总是在喝茶,与朋友们谈天说地。
那年,我七岁,虽然整体玩,但凭着一点小聪明和试题的简单,我基本每次考试满分。当时我快快乐乐,无忧无虑。一天回到爷爷家,我一大口地喝了爷爷泡的茶,感觉只是一个字——苦!
那年,我十岁,由于课程难度加大,仅凭一点小聪明的我成绩一落千丈。我拿着两张不及格的试卷放假了,没有一张奖状。悲哀到想哭。我是低着头回到爷爷家的,爷爷给我倒了杯茶,让我认真地品一品。我喝后,还是只有一感觉:苦!爷爷笑着给我再倒了杯茶,留下几个字——苦尽甘来。
之后,我不再贪玩了,我开始认真努力地学习了,我开始吃苦了。小学毕业,我拥有大家羡慕的成绩。那时,我笑了,谢谢爷爷泡的茶——苦尽甘来。
那年,我十四岁,不小心当了学生会一部长。刚开始时挺兴奋的,但过了一段时间,站校门,做调查,写报告等使我只剩下一感觉——苦!真是伤神费力耗时间啊!于是我回到爷爷家诉苦,爷爷再次泡了壶茶,我认真地品尝,心中顿时有了力量。所有我又开始吃苦了:每天早上最早站在校门口的是我,每次做调查最认真的是我,每次报告写得最详细的是我。最后,我被评为”优秀学生会干部”。我笑了,谢谢爷爷泡的茶——苦尽甘来。
那年,我十五岁,身体一向弱小的我升中考要考体育了。每次考试的不及格让老师视我为”特困生”。
我哭过,我也泄气过,但当我再次品着爷爷泡的茶时,我知道我绝不能退缩,因为苦尽了甘就会来。于是,我又开始吃苦了。我拼命地泡跑,拼命地练。最后,我成功了。我又笑了,谢谢爷爷泡的茶——苦尽甘来。
面对高考,我不怕;面对挫折,我不怕;面对一切事物我都不怕了。因为爷爷泡的茶已在我心中,它让我知道——苦尽甘来。
6南京的雨花茶
金陵古都,风景如画,美不胜收;金陵古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且不说历史悠久的明孝陵,也不说令人如痴如醉的秦淮风光,单是那畅销海外的雨花茶,就足已能体会出南京的味道。
身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雨花茶,顾名思义,就是产于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由此得名。
雨花茶拥有着传奇般的色彩。早在公元四世纪的东晋时代,陆羽的《茶经》中就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晋元帝时,有个慈善的老妇人每天早晨都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南京人已有饮早茶的习俗,纷纷争先恐后地买她那名为“雨花茶”的汤来喝。之后,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百姓,大家都很感激她。这个消息传到了官吏的耳中,他勃然大怒,找出种种理由把老妇人抓起来,关入牢房。可是,就在第二天清晨,老妇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传说,给雨花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生长在市郊的雨花茶在原料选择和工艺操作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谷雨前,采上嫩叶,经过焙茶手巧妙地杀青、揉捻、搓条、筛分、干燥这五道工序后,雨花茶就基本成形了。
雨花茶状成圆,色成绿,条索紧直,锋苗挺秀,稍加白毫,犹如松针般,永不倒下。
如果说雨花茶的形态让人爱不释手的话,那么,品尝雨花茶更是人间难得一享受哇!茶叶充泡后,茸毛隐露,香高持久,清雅疏淡,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茶色碧绿而清澈,叶片由浅变深,使人回味无穷,清爽无比。
雨花茶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很高。雨花茶可以治喘、去痰、除烦、止渴清神、消利食尿、工效非常多,爷爷每天都喝雨花茶,直到现在,身体还特别棒。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人们将雨花茶当作珍贵的礼品赠送与亲朋好友。可见,雨花茶不仅起到了保健的作用,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雨花茶色香味美,一定很吸引你吧,那就赶快里来南京,热情好客的南京人一定会为你焙上一壶爽口的雨花茶。
7快乐的下午茶
期末考试那天,考完试我正想回家时,转念一想:回家多没劲啊!这时程佳茹跑到我身边,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哦也!及时雨程佳茹也。
我和佳茹一路飞奔到盛大花园,等待程佳茹妈妈的到来。一会儿阿姨来了,我们跟随阿姨来到了她自己开的一家茶馆。
这是一座六层楼的休闲茶吧。跨进茶馆大门,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大厅正中有一个小水池。水,清澈见底,静得像一面镜子。阿姨告诉我,以前这方水池可是鱼儿们的乐园。
从一楼拾级而上,二楼设有两间舒适的包厢。闲暇时,可以约三五朋友来这里喝喝茶·聊聊天,轻松而惬意。
听说,五楼有一间日式的榻榻米。我们拔腿就直奔楼上。啊!好一个温馨而美丽的房间。粉色的墙纸,缀着小碎花的图案,仿佛置身于春暖花开的世界。地上是一方米色的凉席,随意地摆放着四个浅黄色垫子。软软的坐垫,淡淡的茶香,我们放轻了说话的声音,做了回小淑女。
六楼是什么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一定要上去探个究竟。哇!屋顶居然有乾坤。六楼是一个休闲娱乐区,设有一间台球室。有一扇雕花的铁门通往阳台,四面全是明晃晃的玻璃窗。冬日的暖阳透过亮晶晶的窗户洒满房间,暖洋洋的,可舒服了!我们每大叫一声,就能回音缭绕,有趣极了!
意犹未尽的我们在六楼赛起了台球。打台球,我可是新手。第一局看开始,球杆在我的手中不听使唤,我指东,他往西;我击左,他打南。简直是声东击西啊!这时,我的倔劲上来了,大声说:“我就不信搞不定你!”惨败一局后,我们两异口同声地喊道:“再来一局!”
开局了。我小心翼翼地对着白球,瞄准红色台球,用力一击。只见眼前白光一闪,“嗖”的一声,球进了。可是进的不是红球而是白球。但是我并不灰心,有道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回,我吸取了教训,仔细地瞄准,掌握力度一挥杆,黄球在朝着洞口滚滚而去,进了进了!球进了!
一球又一球,我们欢欣雀跃,欢乐声充满着冬日的茶楼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