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1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工作的整体安排和具体要求,全面贯彻电子政务“信息畅通、务求实效、服务工作、提高效能”的发展方针,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方便、有效服务,有利于畅通信息渠道。我镇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员思想上也深刻认识,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务求实效。实行建设与应用并重,载体与效果并重,促进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为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有为、有序、有效开展,专门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安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对电子政务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并指定两名思想过硬、文字功底好、基本素质强的同志担任信息管理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从上至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按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规定,我镇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分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电子政务建设要求,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公文网上交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定期对网络硬、软件进行检测,确保机房网络设备无故障,服务器软件正常运行,通信渠道畅通。
2、及时排除网络系统、用户出现的故障,重要网络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
3、准确及时的接收电子公文,及时传阅并回收归档。对不能正常接收的电子公文,及时与发送单位联系查明原因。
4、发文时做到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发送,不随意乱发。
5、发现网上出现不良信息及时删除。
四、保证党政网安全保密
公文网上系统设有用户密码口令,并做到定期更换。按照要求执行绝密级公文和未明密级的涉密公文不得在网上交换;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保密机制;对公文网上交换各环节进行严格保密,没有向无关人员透露操作程序和提供电子印章等相关设备和软件;用于公文网上交换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指定了专人管理和维护,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了隔离。
五、加强网络病毒防范。
任何软件在加载进网络时都进行了病毒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镇人民政府
20XX年12月19日
220XX年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区电子政务办:
根据内东网管业务相关文件精神,我街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得到了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了管理制度,强化了管理服务,取得良好的成绩。现将20XX年的全街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更好地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我街信息化工作建设进程,我街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的西林街道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街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我街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各项建设内容。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一)健全信息发布制度,严格监控我街电子政务内网的信息发布工作,在街道电子政务建设巩固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监管,健全了机制,实行综合管理。一是落实专人负责外网网络维护管理,公文收发、信息报送、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做到网络办公及时有效。二是严格按照政务公开和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网络发布信息审查及安全、保密制度,做到“谁主管、谁审核、谁发布、谁负责”,杜绝“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
(二)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认真防范。我街电子政务内网是全街重要的对外宣传阵地和舆论引导窗口,肩负着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辖区广大群众提供完善、密集、周到的信息化服务。因此,必须营造先进、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杜绝和避免安全事故、安全责任的发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包括:
1、严格要求全街电子政务内网工作人员和用户,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和采取必要措施。
2、规范办事处各科室入网登记手续,认真签署相应的信息安全协议。严禁任何用户擅自连入我街电子政务内外网。西林街道设专人负责审查上网信息。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在网络上发现有碍社会治安和不健康的信息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机关报告。西林街道电子政务外网上传发布信息IP密码指定专人掌握,信息经过审稿程序严格把关确定无误后,方能上传发布。对所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安装了防火墙,查杀病毒工具,防止信息资料遭到破坏、盗用和其他意外损失。
3、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对互联网与党政内外网专机联接,严格禁止“一机双网”。
三、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
一是完善网站建设。我街道进一步完善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为快速推进我街的电子政务信息建设,我街加大财政投入,并明确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与信息报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建设。
二是积极开展网上应用推广。积极向市委市府、区委区府门户网站和办公资源网报送信息。
三是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建设。严格按信息发布制度进行信息发布;更新公文交换系统;清查全街电脑安全状况;与区电子政务办积极配合,在公文收发电脑上安装物理隔离卡,保证网络安全高效运用;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全年未发生一起泄密事件泄密。
东兴区人民政府西林街道办事处
二〇XX年十二月三日
320XX年度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电子政务办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区电子政务建设年度工作重点,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全力做好电子政务及网站建设,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化日常工作,保证网络安全运行,实现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以电子政务为主要载体,即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组织保障到位
(一)建立电子政务领导小组。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电子政务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局办公室的局领导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并在局办公室明确一名人员具体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日常工作。同时把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过问,多次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工作。
(二)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行电子政务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了《电子政务应用工作制度》、《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政府信息保密审核报送制度》等,为电子政务各项工作顺利安全进行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建立电子政务考核机制。我局全区电子政务考核要求,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按各股室职能进行分工,局领导负责工作领导,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后勤保障,其余各股室负责内容保障,并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局内工作评定挂钩,保证了电子政务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落实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我局在行政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仍安排出有限的资金,用于电子政务建设,保障了专机、专网、专用。
二、规范运行,工作落实到位
(一)强化学习培训,规范操作流程。认真学习《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我区有关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文件精神,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机关工作效率、促进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同时,不断加大电脑知识普及和电子政务流程操作培训力度,选派人员参加了区上统一组织的工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应用操作能力。
(二)围绕工作重心,及时向上级报送信息。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下达的目标任务,突出职能工作重点,积极上报和发布与职能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为区门户网站提供内容保障,做到报送信息准确、及时,充分发挥重点工程建设外网政务公开主渠道的作用,便民利民,努力为公众提供快捷、方便的网上服务。全年共上报各类信息97条次。
(三)信息公开真实准确,内容丰富更新及时。为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我局严格按照既定的《东兴区桑蚕茧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东兴区桑蚕茧管理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及其办事程序,规范信息公开操作流程,夯实工作责任。要求信息审核员和信息发布员,在上网发布公开信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的规定要求,该公开的政务信息应主动及时发布予以公开,不该公开的要坚决保密,依申请公开的要按相应工作程序予以办理,绝不允许违规私发、滥发信息的行为出现,做到了应发尽发,及时准确的反映了我局工作动态,进一步提升了行政工作透明度,为社会各界群众了解蚕桑行政管理机关职能和蚕桑产业化工程建设搭建了交流平台。
(四)强化保密意识,严格执行审查审批制度。正确处理政务信息公开与贯彻落实《保密法》的关系,既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面公开,又严格遵循保密规定,严禁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及其他按规定不宜或不能公开的政府信息对外公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审批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对拟对外公开的政府信息,按照《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严格审查把关,责任到人;对密级问题没有把握的,及时商请保密部门审定。对审查不严,导致违反保密规定,对外公开涉密和不宜或不能公开的政府信息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由于措施得力,全年网站安全运行,未发生失泄密事件。
三、分析问题,明确下年工作重点
(一)存在问题:一年来,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上级工作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于网站建设的工作经验尚有欠缺,技术力量有待加强,全体人员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和网络知识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保障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二)下步重点:
一是着力抓好门户网站建设工作。按照区电子政务办安排部署,及时更新维护好门户网站,上传各类信息,重点加大对政务公开、部门动态、政策法规、疑难问题解答等信息的上传力度并做到即时更新,服务广大群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干部职工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是着力抓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拓宽信息渠道,提炼一批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政务信息,使信息报送质量和总量较上年有较大提高。继续扩大信息覆盖面,健全信息网络,把基层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对全区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总结出来,及时进行勾通反馈上报。
4教育局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市教育局历届班子教育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有、有次序地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省教育厅、市的支持下,“十五”,我市教育信息化了成绩。全市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了一支具备较强思想素质和素质的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
一、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十五”,我市教育信息工作主要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年的努力,了工程项目。全市中小学教育教育信息化。
㈠项目的情况
20XX年宁蒗县被列为首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后的三年内,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相继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远教工程”覆盖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共1446个项目校点。模式i(光盘播放点)770个,模式ii(卫星教学接收站)595个,模式iii(多媒体、计算机教室)81个。
㈡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对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各县(区)教育局本县(区),制定了规章制度。管理制度都在教室张贴,并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远教工程”开始起较为的经费保障和服务支持体系。
㈢人员培训情况
市教育局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教育厅制定的工程工作人员培训方案,拟定了《**市远教工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两年来,省、市、县(区)三级共培训教师管理人员1527人。与此,目校教师应用培训。
二、局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
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㈠了硬件建设。全局共有23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有18台。有网络双向视频会议室1个,与省教育厅相连接。
㈡了培训。对全局干部职工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了市人事局组织的考试。
㈢**政务网市教育局的日常。
㈣招生考试工作信息化重大进展,了考生网上报名,考生信息采集、、传送的全程电子化。
三、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和
㈠经费短缺,硬件设施,工作需要。硬件设施是实施办公自动化、服务现代化的基础和物质保障。来看,我局机关每个科室都有计算机。这的专项经费,计算机还完全办公室要求,有一半计算机需要更新。从上网条件看,还只上互联网,还不具备上省市政务专网的条件。
㈡队伍素质较低,难以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前一阶段的培训,全局干部职工对计算机知识有的,但大多数同志的操作能力仅停留在会开关机、会玩简单游戏等上,而拷贝文件、文字、收发邮件等计算机办公操作则,懂系统、能应急、会网络管理的专业人才仅有一人。编制和人事制度的限制,是既懂教育行政管理知识,又能熟练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人才,县教育行政都非常,直接阻碍了信息化化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㈠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实施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大硬件投入,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全市10000多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到20XX年,“班班通,天天用”的。
㈡局机关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以服务为,招生考试工作信息化,信息发布更,查询更的。培训工作,用1—2年的,让全局绝大干部职工都具备使用计算机办公的能力。硬件建设,人手一台计算机。
5武山县20XX年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去年以来,武山县信息化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信息化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健全网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数字武山,魅力武山,打造西部名县为目标”,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开凿了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河,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XX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健全完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网络
一是健全卫星信息网络。启动实施了20X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按照“设备、场地、信息、人员、资金”五整合的原则,政府采购100套省政府多媒体信息卫星数据广播接收机、接收卡和中星6B卫星接收天线,在全县100个行政村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整合实施,新建了信息节目接收站点,在村级原有信息化设备功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新增了48套公共频道的电视节目和省政府信息办专用频道的节目,实现了省、市、县涉农视频会议开到乡村的先例,已接收《全国森林防火》《全省安全生产》等各类涉农视频会议18场次,收看乡村干部和农村党员人数达到3000多人次,我县被省信息办确定为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创新的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在北京20XX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上展出。新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接收站点237个,全县所有的行政村都配备了电脑、投影和音响等设备;经过积极争取,计划在30个新农村示范村安装气象预警显示屏,设备即将到位;实施了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工程,为30个新农村配发一体机30台;同时,与省广电网络公司合作,开通了武山-天水-兰州的国家广电网传输通道,县级本地视频节目可适时上传,农村信息化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是积极实施电信光纤进村项目。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与电信、移动等信息通信企业加强交流,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电信投资144.38万元,架设光缆62公里,已经覆盖全县15个乡镇,为240个行政村接入互联网,农村互联网用户数达到750多户,占全县互联网用户的29%。移动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相继开通了11座“村村通”工程基站,已在全县累计开通基站达148座,移动信号在乡镇、旅游景点和交通沿线覆盖率达95%以上。
(二)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全县政务专网视频会议建成后,信息中心与电信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进行了会前联机调试工作,保证了每次电视电话会议的顺利召开。为了解决会议系统间歇性中断的问题,及时协调电信局为会议室接入了10M光纤,两年以来实现了电视电话会议零故障。今年,我县投资144.38万元,建成了县乡双向视频会议暨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县委、县政府与15个乡(镇)政府进行远程应急指挥及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并率先利用该系统进行远程视频接访,使信访接访工作方式实现了较大的转变。该系统的开通运行,降低了会议成本,有效提高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指挥水平,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了电子政务专网的建设,为60多个部门和15个乡镇接入了光纤,30多个单位开通了政务专网,为下一步启动无纸化办公奠定了基础。完成了《武山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和《电子政务专网的建设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在县医疗机构推行远程专家会诊,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投资30万元,建成了“平安武山数字监控系统”,安装数字红外监控设备30多个。
(三)着力打造精品县政府门户网站
一是升级改版政府网站。按照“反映实情,传递迅速,服务决策”的宗旨,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及时更新网页、完善栏目,从多层面收集、整理、发布各类信息,每天更新信息1.2万字左右,全面、客观、真实、系统地反映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目前,网站建设成效显著,网站栏目达56个,日访问量达3000多人次,20XX年至今,累计发布各类信息3150条。全国农业信息网、全国农村党员远教网、国家电子政务网等转载新闻100多条。
二是开通了乡镇和部门的特色网站。县信息中心立足长远,对全县网站根据职责、职能和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设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在省政府机房托管了大容量网站空间平台,完成了政府网站群方案设计,与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省部分市县网站建立了链接,为促进武山对外宣传和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完成了县建设局、县医院、杨河乡政府等网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网站20个。其中,教育信息网、远教网、建设网、县医院等网站信息更新快,日访问量明显上升。
三是狠抓网站安全管理。坚持“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网络信息三级审核制度,确保网络信息质量过关、更新及时。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法》,认真过滤涉密和不良信息,制订了《武山县涉密计算机管理制度》、《武山县涉密存储介质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办法,与所有计算机用户签订了安全使用协议,坚决做到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对所有联网计算机进行安全体检,严防网络泄密事件发生。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全县信息服务点设备正常发挥功能,切实让老百姓享受信息化建设为他们带来的实惠,我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信息员管理制度。在乡镇成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确定一名具有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干部担任站长。在村级设立了信息服务工作点,驻村干部担任信息联络员,村官或村主任担任信息员。建立县乡村信息员档案管理资料,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责任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工作站站长和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跟班培训的办法,对各级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已举办培训班2期,跟班培训10期,培训信息骨干8人,培训信息员200多人,全县已经建成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并选聘具有四级以上计算机水平,能熟练掌握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图形图像制作软件,熟练运用Asp、ja
(五)稳步推进县级应急平台建设
武山县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历来是泥石流、暴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地区,尤其历史上地震强度较大,频率高,是极不稳定地区,专家预测,目前正处在相对活跃后期,有发生中、强度地震的可能。为了健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我们加快了应急平台的建设。各部门根据分工,研究制定了公共安全、地质灾害、卫生防疫、自然灾害等应急预案。依托政务专网,建立了应急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数据库。开通了应急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省政府多媒体信息卫星数据广播、省政府电子政务短信平台以及卫星电话等手段发布应急指挥信息。依托省市电视电话会议平台,建立了县应急指挥中心,新增了县乡视频会议指挥系统,实现了远程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功能。我们计划在全县重点区域实行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现场图像采集等功能,实现与省级应急平台、市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采取移动视频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现场图像信息并上报,提供上级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和资料等内容。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作用
随着我县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健全,科技信息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在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效益日益彰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县有效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实现了涉农视频信息的进村入户,农村群众坐在家里,收看到了市、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收看到了他们关心的本地专家关于农村实用技术讲座以及省、市、县涉农电视电视会议实况,有效缩短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是转变传统观念,促进新农村建设。我县的农村信息化紧紧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以网站下载、视频信息,手机短息等手段为农民就业培训、学习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广新品种和先进种养技术,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服务,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盲目性,降低风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产量,增进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为农民带来以娱乐、致富、教育、沟通为主题的信息化新生活。
三是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县视频会议系统的开通,大幅降低了会议成本,扩大了参会范围,减少了逐层传达会议等环节。政府网站公开了党政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以及领导的各种活动,有效提高了执行政策的透明度和政府的公信度。政民互动和县长信箱栏目,及时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社会的难点热点问题,经过网上答复和信访办理,大量缓解了上访压力,提前预防和解决了一些问题。对于建立阳光政府,诚信政府,效益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来比,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县级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机构职能不明确。天水市县级信息中心隶属县政府办管理,编制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三定”方案对信息中心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信息中心没有独立行使全县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电子政务建设以及申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职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市政府办对全市的电子政务办工作机构和职能进行统一规范,对各级政府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县级信息化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省市县电子政务工作的考核评估,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视频信息源严重短缺。我县在145个行政村部署了省政府多媒体信息卫星数据接收机,节目源目前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难题。我县急需建立县级视频信息采集、录制、编辑和播出系统。武山县属国扶贫困县,财政较为困难,建议市电子政务办能给予大力支持。
三是尽快建立市县电子政务投资保障机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用户筹资的办法,为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地区间交流合作少。信息化建设是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一项系统社会工程。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信息产品的推广上加强交流与合作。建议市电子政务办能多组织县区间的交流研讨,促进县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市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的平衡快速发展。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抓好信息建设各项工作。
(一)电子政务建设
1、完成县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双管单位的政务专网建设工作,广泛开展文件交换、信息报送、文件审批等行政办公业务提高部门办文、办事效率。
2、建立全县公共服务信息、县直部门核心业务数据务库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连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大容量的信息服务。
3、建设全县公安、交警、城管、交通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及全县可移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提升公共管理数字化水平和政府应急指挥能力。
4、实施阳光政府工程,加快县政府门户网站的升级改版。建立以政府网站为主站、部门、乡镇、部分村为分站的政府网站群,将政府网站建成政务信息公开、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的平台,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网上办事的一站式服务。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
1、实施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缩短城乡数字鸿沟,省政府数据广播系统覆盖全县15个乡镇和344个行政村。建立县级视讯中心,完成视频制作、编辑、传输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电脑、电视、电话等终端设备,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文字、视频、语音等多媒体农村信息化服务,努力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
2、加快电信宽带光纤网络的进村入户工作,344个行政村接入电信宽带,农村互联网用户达到30%,逐步建立以宽带、电视、电话等多种渠道的信息传输方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建立农产品、农用物资数据库和农产品供求、交易、展示平台,广泛推广物联网和遥感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农业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