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要点总结
1公共关系重点总结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
2.传播:是指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
3.信源:也称传播者、传者或信息发送者,即信息的制造者
4.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组成部分。
5.20XX年1月,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报纸——《公共关系报》在杭州创刊,向全国发行。
6.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信息管理(公共关系具有信息收集、信息管理的职能)、咨询建议、宣传推广、协调关系、提供服务、处理危机。
7.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既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又是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作为原则,它强调沟通是双向的,即在向公众输出组织的信息的同时又要广泛收集来自公众的意见,向组织反馈社会公众的信息。
8.公共关系工作的七点:协调雇员关系,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9.媒介关系的重要性:
新闻媒介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新闻媒介是塑造组织形象的“把关人”。
2)新闻媒介是组织与外界沟通的中介。
3)新闻媒介对于组织具有反馈信息的功能。
10.什么是中间商:按照销售商品的所有权,中间商可以分为经销商和代销商;按照销售商品的批量,又可以分为批发商和零售商。中间商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任何企业组织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销售出去,换回货币,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才能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而这一流程必须借助中间商来完成。
11.建立名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在现代社会,搞好组织与名流公众的关系,既可以充分利用名流的专长为组织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益的意见咨询。又可以借助他们的声望,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于现代社会比较崇拜专家名流,因此通过社会名流去影响公众舆论,尤其是引导消费,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2.赞助活动的主要对象:体育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13.贸易展览会:举办赞助展览会的目的是促进商品交易,展出的也是一写实物商品和新技术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商品展览与订货融为一体。
14.展览会的组织工作:
1)分析参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明确主题。
3)构思参展结构。
4)选择地点和时机。
5)准备资料,制定预算。
6)培训工作人员。
15.交谈中的人体语言:P191
16.送礼忌讳:P201
17.提纲式演讲:是指在充分收集、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列出演讲提纲,演讲时按照提纲进行演讲。优点:
1)易于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2)无须全部背下演讲稿,易于记忆。
3)易于同听众交流感情。演讲时演讲者能掌握听众的情绪变化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沟通与听众的感情。
18.危机公关:危机公关是只在组织发生危机事件时才存在的,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
19.危机事件的特点: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可变性。
突发性:几乎所有的危机事件都是在人们无法预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往往会令组织措手不及。
可变性:危机是可变的,可以发生,也可以消除。如果组织能居安思危,注意监测环境,积极预防,就能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有,危机事件是无规律的,对危机的防范和处理模式也不应是固定不变的。
20.由组织管理方面的责任引起的事件:由于组织管理混乱,往往会导致重大工伤事故、重大生产责任事故、污水排放、废气泄漏、劳资纠纷、罢工等这类事件同组织管理直接相关,对组织的形象和声誉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21.是指对发生的危机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地给予控制。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极易出现人心散乱的危险局面。如何引导舆论、稳定人心,便是处理危机事件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分别制定应急计划和措施,对正在发展的危机事件要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并与新闻界取得联系,及时做好报道工作。
组织的公关关系策划必须以组织明确的价值观念为导向,而不能无视或偏离组织的价值观念。
公共关系策划应遵循的原则:价值导向原则、真实性原则、新奇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2公共关系学期中总结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这一种公众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PR具有管理职能。(居延安)
2、公共关系的广义理解:
1)PR状态: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在某一时刻的现实形象状态,即这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状态和舆论状态的综合。良好的PR状态---资本---效益不良的PR状态---危机---障碍
2)社会组织自觉地采取各种PR手段去改善原有的PR状态。社会组织的PR活动氛围日常PR活动和专项PR活动。重要任务:研究和探索PR活动的方式
3)、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组织或个人对PR理论和PR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现代公关(?)意识包括公众意识、形象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互惠意识
4)、公共关系是一种技术,其发展与传播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5)“人和”的艺术
6)PR是一门新兴、现代、交叉、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综合运用了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新闻学、市场营销学、人际关系学、广告学、管理学等的基本原理和最新成果。
3、RexHarllow:PR
4、公共关系的五个基本要点:
(1)行为主体:组织机构
(2)沟通对象:相关公众
(3)工作手段:传播沟通媒介
(4)本质:双向的信息交流
(5)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5、公共关系的三要素
(1)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PR活动的主体,是PR的实施者、承担者。PR是由一定的组织引起的运用和操作的一种组织活动。组织分为营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共性组织(政府)、和互利性组织(工会)
(2)客体:公众。任何组织都有特定的公众,组织与公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公众对组织主动地作出反应。组织必须认清自己的公众形象,分析研究自己的公众,根据公众对象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制定调整自己的公关活动。
(3)媒体:信息传播。指使组织与公众发生联系的人和事物。
人:通过语言、行动表达思想和感情,传递信息,使组织与公众建立于发展关系。事物:建立和协调PR所开展的活动;使组织与公众发生联系的物品、符号、标志、图画、图像等目的:促进主客体之间的了解、共识、好感、合作手段: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方式
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
组织传播:围绕着相应的组织目标,自制成员之间和组织与外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可大量复制的媒介,将事实、意见、思想、感情等精神内容传播给大多数人的过程。
过程:信息交流、情感传递、影响公众态度,引发公众行为
6、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1)形象至上。在公众中塑造、建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是PR活动的根本目的。形象与组织的总体有光,与公众的状态和变化直接相连。
(2)沟通为本。社会组织与公众是双向交流、平等自愿的、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没有任何强制力量,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副作用。
(3)互惠互利。对社会组织而言,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目标,历史都是相互的,从来没有一厢情愿的利益
(4)诚实真诚。最求真实是现代PR工作的基本原则,信息机传媒手段空前发达,似的任何组织无法长期封锁消息、控制信息、隐瞒真相、欺骗公众。
(5)长远观点。PR是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是影响和改变公众态度的过程,是组织转型、塑造新形象的过程。
7、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1)区别:
①在学科所涉及的范围上不同市场营销学:仅限于企业生产流通领域,属于经济领域内公共关系学:所涉及的是社会任何一种组织与公众的关系,除了企业之外,还可以是政府、学校、医院、教会、研究所、报社等,这些都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
②目的不同
市场营销学:直接目的是销售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盈利,产生企业效益公共关系学:是为了树立组织形象,产生良好的公众信誉,从而是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只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③手段的差异
市场营销学:采用的手段是价格、推销、广告、包装、装潢、商标、产品设计等,这些手段都紧密的围绕着产品销售的目的。公共关系学:采用的手段是宣传资料、各种专题活动,入记者招待会、展览会、听证会、接待、公关广告、员工给公众留下的形象等。
(2)相互作用
有效地PR往往给市场营销铺平道路、创造条件成功的市场营销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8、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
(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公共关系学:产生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传播技术日益先进的现代社会
庸俗关系学: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和服务不充分的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水品低下---卖方市场,如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发达---买方市场,市场经济一方面,社会组织根本不需要树立形象,讲究信誉,沟通公众;另一方面,少数人利用手中的特权,组建关系网,无限制的发展自己的私利和特权。)
(2)主体和对象不同
公共关系学:“公对公”---社会组织对社会公众庸俗关系学:“私对私”---社会组织或小团体或个人对个人
(3)手段不同
公共关系学:公开合法,符合职业道德准则,讲求互惠互利
庸俗关系学:各种物质利益以及封官许愿、吹牛拍马、色情勾引等不透明、不公开、甚至违法的行为。
(4)出发点和目的不同
公共关系学: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谋求组织效益与公众利益的一致谋取个人私利,损害公众利益。
9、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
通过公关活动,使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1)采集信息,检测环境
①采集信息:采集有关组织信誉和形象方面的信息。
产品形象信息。有形的产品;无形的劳务支出或服务;在某种制度上,政府的政令通告、
慈善机构的慈善活动等。产品形象主要包括质量、性能、品种、款式、价格、包装、服务(特别是售后)等
组织形象信息:公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能力、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等其他社会信息: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状况的变化;对社会时尚
潮流的更替、对舆论热点进行跟踪。
②检测环境
监测政府决策趋势。
任何组织都必然受到国家的法律、法令、法则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监测黄精变化趋势
社会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众心理的变化,社会重大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等都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影响。
监测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
在PR学者眼中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合作伙伴,但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必须了解他们。
(2)引导舆论,塑造形象
①通过PR活动,引导公众理解并接受组织
当公众对组织不太了解时,应当主动宣传---扩大知名度。当组织有了基本的而公众形象及良好的评价后,应强化良好舆论的态势,是组织形象深入人心---提高美誉度当公众对组织评价不确定时,应谨慎发挥引导作用,使舆论尽可能地向有利于组织的方
向发展。
当组织形象受损时,组织应当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措施。
②通过社会交往,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
除了大众传媒引导舆论外还要借助各种社交活动,还要借助各种社交活动,如人际交往,为组织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
(3)沟通内外,协调关系:协调沟通是PR的根本职责之一。目的在于减少摩擦,化解冲突,平衡关系。
10、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
(1)推动个人观念的不断更新
①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内在+外在
②尊重他人的观念
③合作的观念
(2)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
①交际能力:公关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种交际礼仪和规范。
②自我调节能力:公关人员要随时注意在任何情况下能以职业态度和乐观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③应变能力:根据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决策就是公关人员的必修课。
11、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
(1)净化社会风气,调控社会行为
追求交流协作、互惠互利为特色
(2)消除心理障碍,优化心理环境
真诚广泛的社会交往,双向交流的沟通,使人们摆脱孤独等,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3)繁荣社会经济,降低交易成本
①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经济环境
②促进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4)促进民主政治,倡导社会文明
社会组织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立足于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使管理人员和政府公务员形成公仆意识
12、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
(1)巴纳姆时代——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公众被愚弄的时期”有组织有意识的公关活动起源于19C30S菲尼斯R26;巴纳姆“华盛顿奶娘”骗局巴纳姆的特点:
①他具有宣传才能和传播意识
②在公共宣传中不择手段
巴纳姆时期的特点
①公共关系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②PR活动逐渐与谋利结合在一起(美---实业界)
(2)艾维R26;李时代——“说真话”时代“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背景:在整个社会陷入信誉危机时,一些有正义感的新闻人士秉承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理念,揭露、报道实业界各种丑闻。
在这一过程中,以“说真话”“讲实情”来获得公众信任,并得到工商界人士的支持与提倡。
艾维·李曾是《纽约时报》《纽约日报》《纽约世界报》的记者,提出“讲真话”的宣传思想,成立世界上第一家公共关系顾问事务所,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其PR思想核心是“讲真话”,PR宣传理念是“公众应该被告知”。
四大贡献
①提出工商业应该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的利益联系起来
②与最高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打交道
③与新闻界保持公开的畅通的信息交流
④强调使工商界具有人情味的重要性,把PR工作做到雇员、客户和邻居中去。不足:只有经验实际、有技术,但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3)爱德华R26;伯纳斯时代——“投公众所好”时期
艾维·李之后,美国PR:
第一,企业界开始推广公共关系制度
第二,公共关系咨询事业迅速发展
①伯纳斯,20XX,《舆论明鉴》
②她得PR核心:投公众所好
③爱德华·伯纳斯的贡献
a.使公共关系职业化
b.公共关系工作开始独立自主的发展
c.归纳出公共关系的运作程序、方法、技巧;初步建立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
(4)斯科特R26;卡特里普时期——“双向对称”时代
背景:二战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日趋频繁和紧急---需求平台
“双向对称”模式:20XX年,卡特里普和阿伦·森特《有效的公共关系》
基本思想:第一,把组织的行为和信息传递给公众;第二,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传递给组织理论强调:PR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是封闭的系统;是一种职能,而不是一项具体工作。
13、现代公共关系特征
(1)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双向对称”模式得到确认
①以“开放系统”的思想分析PR问题
②以“对称系统”的模式规划PR工作(对称即强调平等和自愿)
(2)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3)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4)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3公共关系学期末要点总结
1、公关的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法,提高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促成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良好合作并和谐发展的科学和艺术。
2、基本功能:组织导向、组织宣传、组织协调、树立形象的功能。
3、投公众所好:伯纳斯公关思想的核心是“投公众所好”。他认为,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喜好、掌握公众对组织的期待与要求的态度、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工作,然后按照公众的意愿进行宣传工作,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合作,才能获得稳定与持续的发展。
4、公关产生发展的条件:
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
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5、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关系是:
知名度需要以美誉度为客观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
美誉度又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象限I)
这是理想的组织形象。
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象限II)
处在这种状况的组织形象极为不利。
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象限III)
处在这种状况的组织形象是不足取的。
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象限IV)
处在这种状况的组织形象较为安全,具有良好的推广基础。
不同象限该怎么做呢?
6、公众的整体性
1)它不是指某一个单一的公众对象,而是指与某一组织运行有关的整体环境。
2)公众环境与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不同,它是组织运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总和。
3)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范围很广,涉及组织内部和外部,社会方方面面,构成复杂,其中任何一种公众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公众环境的恶化,必然影响整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把组织面对的公众看成是整体的环境。
4)这是一个相对松散的整体,各个要素构成之间或多或少是自由的和分散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关性较小或无相关性,但它们共同构成了组织必须面对的公众环境。
7、公众的分类:
根据公众在组织环境中的分布
内部公众
外部公众
根据关系的重要和影响程度
首要公众
次要公众
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
稳定公众
周期公众
临时公众
1)内部公众
内部公众即组织的全体成员,他们既是组织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又在组织的外部公关工作中充当主体。
做好内部公关的意义:
(1)组织需要通过自身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强内聚力。
(2)组织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来增强外张力。
2)媒介公众
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编辑、记者等。
新闻媒介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组织与公众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中介;
另一方面又是组织需要特别争取的最重要的外部公众。
媒介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在于:
(1)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
(2)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
做好媒介公关的要点:
公关人员要熟悉新闻媒介的工作;
对待新闻工作者要友好热情;
向新闻媒介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
对待各类传播媒介应一视同仁;
对于新闻媒介报道组织的工作失误应加以改正。
8、公关关系4个理论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不平衡模式;双向平衡模式。
9、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发送者、信息、媒介、接受者、发送者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在一般情况下,又是信息的来源。公共关系传播对传播者进行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
传播者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传播者的社会美誉度
传播者的态度诚挚度
信息
信息即传播的内容,涵盖了消息、动态、情况、知识、资料、数据、观点、思想、情感等交流内容。
就要求组织传播的信息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对公众是有益的,是公众所需要的。
媒介
媒介则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
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转换为符号的信息才能发送给接收者一方。
常见的传播——媒介语言、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媒介选择的基本原则——目标原则、对象原则、内容原则、经济原则
接受者
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在传播学上,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往往将
之称为“受众”。
其传播对象的公众的特点——整体性、共同性、多维性、可变性、关联性
10、公关调研的作用:
公关调研可以为组织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公关调研是公关人员解决危机事件的重要环节;
公关调研是制定公关决策的基础,又是修正公关决策的必要途径;
公关人员通过调研接近、了解和熟悉公众;
帮助组织树立良好形象。
11、公关调研常用方式
(一)抽样调查
(二)普查
(三)个案调查
12、公关调研的常用方法
(一)访谈法
(二)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文献法
(五)网络调查法
(一)访谈法——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走访受试者,由调查人员根据问卷向受试者口头提问,再记下答案。
优点:能及时进行双向沟通、调查者可主动控制调查的环境气氛、成功率比较高,
灵活性强,获得的资料丰富,应用范围广,不仅能适应较高层次的公众,同时也能适应不能读写的公众等;
缺点:成本高、花费时间长、所调查的对象数量不能太多,对调查者本身的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它也不适于调查那些较为敏感的问题,不能核对,这就限制了它的规模。
(二)观察法——调查者通过自己的眼睛或其他辅助工具,如望远镜、摄像机、闭路电视等,对被调查者进行直接观察以获取信息的调查方法。
完全参与观察
半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优点:取得的资料比较详细、可靠;不以观察对象的合作态度为转移;简便易行,灵活性大等。
缺点:不大适用于研究大范围、大规模的社会现象;花费时间长,经费开支大;难以发现其内在的原因和动机;受干扰等。
(三)问卷法——问卷法即调查者根据调研的课题和方案,请调查对象回答或填写预先设计和印制好的问题表来收集信息的调查方法。
特点:成本低,调查样本多,调查结果信息量大,便于整理、统计和分析等。
13、公关实施阶段的任务
实施阶段是公共关系工作中相对集中、实际、具体的传播过程,承担着四个方面的任务。
1.它要把公关策划方案按计划转化为现实的公关活动,使之接受广大公众和实践的检验,充分展示公关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2.按预定计划向公众集中地传播某些方面的信息,引起目标公众的关注,使他们加深对该组织的了解,形成组织所期望的态度与行为。
3.解决组织公共关系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实现公关工作的既定目标。
4.实施阶段公众反馈的信息、取得的成效、出现的问题,既可以用来检测、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以及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环境变化和无形资产的质量,同时也为开展后续的公关工作创造了新的条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14、公关实施阶段的特点
1.实施阶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协调过程
2.实施阶段是在策划方案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3.实施阶段是集中进行传播沟通并产生广泛影响的过程广泛性、动态性、创造性、形象性、文化性、艺术性
15、公共关系评估的作用
公共关系评估除用于考核评价效果外,它在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中的三个阶段——调研阶段、策划阶段及实施阶段均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公共关系评估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关系评估是改进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环节
2.公共关系评估是开展后续公共关系工作的必要前提
3.公共关系评估是评价公共关系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4.公共关系评估是激励内部公众的重要形式
5.加强公关人员的自律意识,强化自我监督和约束,积累经验。
16、公共关系评估的依据
1.根据大众媒介传播的情况来评估
根据报道的数量。
根据报道的质量。
2.根据组织内部资料来评估
首先,根据组织领导层等在组织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组织公共关系目标达到程度和效果的评价。
其次,根据组织内部员工从不同角度对公关活动成效的评价。
再次,根据组织内部资料进行评估。
3.根据组织外部资料来评估
根据消费者与用户的信息反馈。
根据相关组织的信息反馈。
根据社区公众的反馈。
根据政府的反馈。
17、企业公共关系的任务
一、协助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三、协助企业培育品牌和良好形象
四、参与战略管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8、政府公关的主要任务
1.强化政府组织的公关意识,密切与公众的联系和信息沟通
2.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3.积极培育软实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和国家形象
4.做好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理
19、社会性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任务
1.协助组织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
2.面向社会,适应需求
3.提高工作和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实力
4.主动做好对外宣传和沟通、交流工作
5.重点做好组织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
6.服务、回报社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20、各种传播的特点:
口语传播的特点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播主体在同一时空范围内共同参与传播。
2.信息交流的过程与信息反馈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
3.信息内容不局限于语词、语法结构等组成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还包含着语气、语调,甚至身姿、手势、表情等所表示的意义。
文字和文字传播的特点——当然是以文字为媒介的传播。
1.文字作品的制作和理解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
2.文字传播比口语传播更为单一和准确。
3.文字记录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具有认证性和正规性。
汉字的特点
1.丰富的表现力。
2.特有的音乐性和对称性。
3.难写难读难认。
实像传播的特点
实像传播是以实实在在的具体形象来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因此具有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无可比拟的优点,如信息直观可靠、作用直接迅速、手段多样综合等等。
1.实像提供的信息比口语和文字更直观、更可靠,因此实像传播比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更能打动公众。
2.实像为公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信息,因此实像传播对公众的作用比语言和文字传播更为直接。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馈快,二是反馈真实可靠。
3.实像能用多种手段综合组成丰富多彩的形象,比口语和文字传播更能吸引公众。
实像传播的上述优点,使其在传播活动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实像传播也有自身的弱点,这主要表现为制作成本较高、动用人员多、展示场地贵、组织难度大。
大众传播整合运用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一般特点。
大众传播最显著的优势是传播速度迅速、传播范围广泛,这也是大众传播能在传播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大众传播也受到受众和传播过程的两大制约。
2.形式的整合性。
大众传播的整合运用综合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实像传播和一般大众传播而形成的一种传播形式,具有极大的整合性。
这种整合性主要是由作为传播主体的组织及其目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3.内容的整合性。
在整合式传播中,新闻报道、广告发布和自控宣传这三类性质不同的传播活动往往相互结合在一起。
21、大众传播整合运用的技巧
1.充分了解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熟悉各类传播操作实务的规程。
2.准确地把握公众的心理。
3.选择好的传播时机。
4.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
5.与大众传播媒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密切关系。
6.使通过整合传播活动与公众建立起来的联系得到保持和延续。
21、公共关系危机,简称公关危机,是指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因某种非常性因素引起的表现出某种险情的非常态联系状态,它是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况严重失调的反映。
22、危机公关原则:“3T”原则;公众为上原则;维护声誉原则。
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赶赴现场,了解事实
二、分析情况,确立对策
三、安抚公众,缓和对抗
四、联络媒体,主导舆论
五、多方沟通,迅速化解
六、有效行动,转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