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校庆宣传片解说词

时间: 03-20 栏目:广播稿

1湖南中医药大学50周年校庆宣传片解说词

麓山巍巍,湘水滔滔,湖湘文明,源远流长。

在中国民族医药发展的历史画卷中,无论是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中医药杰出先驱,还是马王堆《五十二病方》等中医药珍贵遗产,都彰显着湖湘中医药文化的浓墨重彩。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百舸争流的湘江西岸,在层林尽染的麓山南坡,声名卓著的中医药高等学府——湖南中医药大学就伫立于这里。

飞越湘江,沿麓山西去,从190米高空鸟瞰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校园,4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多万平方米的绿化地,数十条水泥道,错落有致,造型典雅,让人感觉犹如观赏一幅做工精美的织锦,恰似阅读一本色彩斑斓的画页。

从19XX年中医名家创办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到19XX年湖南省政府批准成立湖南中医学院,到20XX年湖南中医学院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实现强强联合,再到20XX年教育部批准湖南中医学院升格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已经走过了数十年不断攀升的发展历史,目前学校占地总面积达3145亩,拥有两个校区,12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10个研究所、7个科研中心、11家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2个科技企业,拥有教职员工四千余人、常年在校全日制学生近两万人、成人教育学生六千余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

50年跋涉,一代又一代湖南中医大人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从旧中国的内忧外患到新中国的祥和中兴,从民间中医药大师的踌躇满志到湖湘中医药学界的英才辈出,时光流转了日月星辰,却不能流转湖南中医大人的执着追求;风尘掩没了漫漫征途,却无法掩没湖南中医大人的壮志豪情。经世致用的雄心、富国兴邦的壮志、创新发展的追求凝炼成“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校训,永远熠熠生辉。

50年弦歌,一代又一代湖南中医大人唱响了今天的颂曲。湖南中医药大学崭新的面貌,洋溢着现代化大型学府的气息,更显现着湖南中医药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和湖南省党政领导多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创建教学研究型大学取得的成绩,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前来学校考察的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友人也络绎不绝。

大学,必有大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就是一个英才辈出的地方。昔日,李聪甫、谭日强、刘炳凡、欧阳琦、夏度衡等老一代名师名医,以卓越的医术享誉国内外,使湖南中医药大学美名远扬。

今天,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级和省级名医名师正率领阵容强大的师资团队,以鲜明的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式,打造过硬的中医药教育品牌。

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的21个本科专业,赢得了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创新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专业被评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五年制本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开全国之先河,突破中医药学传统办学理念,培养出既精通望闻问切、又擅长持刀手术的新型医学人才。

作为湖南最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几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37项,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9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湖南中医药大学着力于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业开发齐头并进,科技创新成为了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现有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

这是用来煎熬中药的瓦罐,它伴随了中医药千百年,也伴随了中国老百姓千百年。蔡光先教授主持的《《中药超微饮片的研制与开发》科研课题,以科学的中药制剂技术,宣告了瓦罐熬药传统方式的终结,被誉为中医药史上“打破千年药罐子”的一场革命,20XX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医病证诊疗标准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9XX年被批准成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正式实施。

近几年学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6项。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针灸、经络原理、妇科血症、中药材育种、栽培、标准化研究和心脑血管病、肝病、眼底病等疑难病证的防治研究卓有成效。《马王堆医书考注》、《湖湘名医典籍精华》、《中华医典》等传统文献整理,在中医药界影响巨大。获得国家专利认证的中药新药18项,肝复乐片、盐酸青藤缓释片、安君宁等国内首创新药都出自这里。

一项项革故鼎新的研究,一宗宗闪亮问世的成果,谱写一篇篇创新发展的华章。

近几年来,学校转让科技成果41项,其中“超微速溶中药”成果转让费高达3600万元;古汉养生精、乙肝宁、妇科千金片等成为了中药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湖南省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达70万亩,新增年产值7亿元。

“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先人训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刻激励着湖南中医大人以丹心仁术服务大众。

学校的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等3家直属附属医院和分布在常德、衡阳、岳阳、浏阳、宁乡、深圳、洛阳等地的8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各具特色,拥有病床7850张,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齐全,聚集了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建有肝病、眼底病、皮肤疮疡病、肛肠病、儿科、骨伤科、不孕不育科、心血管内科、脑病、肿瘤等11个国家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中心,为公众健康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一附属医院是湖南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也是湖南省最大的中医院,被列为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第二附属医院和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都是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中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列为全国十大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

作为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中医药走出国门、光耀世界,从19XX年开始招收境外学生,为28个国家和地区培训学员千余名,现有在籍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近五百名,与美、英、日、加等国家及香港、澳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还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19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医疗队赴多个国家防病治病。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校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大众”的价值观,举办“新视界”人文讲坛等系列励志教育活动、积极倡导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立足于培养品学兼优的中医药专门人才。

学生们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里,积极、乐观、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刻苦钻研、奋发向上的精神蔚然成风。在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里、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竞赛中,尽情挥洒着青春风采。近几年,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不断增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近百项。高素质的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学校为国家输送的5万多名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中医药舞台上,他们有的登上了国际医药学科技讲坛,有的辛勤耕耘在母校教学、科研、医疗岗位上,更多的立足基层为公众健康默默奉献,建功立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0年金灿灿的发展历史,让人欣慰,给人荣耀,更催人奋进!湖南中医大人将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扬“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以铁肩担负光大中医药学的重任,用妙手创造发展中医药学的华章,朝着建设居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懈奋斗!

湖南中医药大学,这个造就了光辉历史的地方,必将铸就新的更大的辉煌!

2钦州合浦师范学校80周年校庆宣传片解说词

(文字配音)钦州合浦师范学校是集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座落在北部湾畔“还珠故郡”的北海市合浦县城,校园占地面积222亩,总建筑面积74456平方米。学校环境美,校风好,管理规范。《国歌》词作者田汉视察合浦师范时盛赞她是“青年读书求学的好去处”。

(文字配音)学校创办于19XX年,历史悠久。三迁校址,五更校名(校名滚动条),历经师范讲习所——乡村师范——简易师范——中等师范——中职师范教育的变革(滚动条)。但始终弦歌不断,薪火相继。八十年风雨同舟孜孜以求;八十年峥嵘岁月自强创新,历程曲折而又锦绣辉煌。

(配音文字)80年后的今天,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础设施完备,仪器设备先进,教学场馆充足。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学生公寓楼、标准田径场、多功能综合教室、电脑互动教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标准化语音室、数字化语音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室内体育馆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学校拥有多媒体计算机1190多台,钢琴100余台,手风琴130多台,图书资料18万多册。校园计算机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相通,与各个教室相连。程控电话开通到学生公寓每间宿舍。学校各类在读学生3000人,教职工近190人。形成了集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基础教育于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办学格局。

(配音)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规划蓝图挥毫情,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王明达、柳斌、张天保、周远清,原国家建设部李振东副部长、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金长泽、马立,副司长孟吉平、艺体司杨副司长,师范处副处长包同僧,原国家基建司司长王华、葛处长,民族司杨处长、中师处处长张林逸、连秀云、副处长唐京伟,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宗鼐等,原广西区政府副主席吴恒,原自治区教委主任侯德彭、杨伦、副主任车芳仁、自治区教育厅潘晔副厅长、区师范处莫显怀处长等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指导,原钦州北海两市的党政领导刘嘉森、李康、车荣福、宁铿等,一直关注扶持学校,近几年钦州市委汤世保书记市政府领导徐贵副市长市教育局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

19XX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欣然挥毫情为学校题词“珠乡园丁的摇篮”(配音)亲切的关怀让合师人如沐春风,齐心协力攻坚合师大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规范治校、质量兴校、特色兴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绩显著,历年来获集体荣誉奖42项。19XX年8月,得到国家教委表彰,发给奖金10万元。被定为“全区中师示范学校”、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国家德育工作优秀学校、小学校长培训基地、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合格职业技术学校、自治区立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逐项显示或图片展示)建校八十年,始终自强日新,办校特色鲜明,为广西、广东两省区培养了6万多名小学教师和各类专业人才,学生遍布两广各地,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珠乡园丁的摇篮”。

(文字配音)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实施“名师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和校本“青蓝工程”。20XX年制定完善了《合浦师范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办法》、《合浦师范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滚动条),采用“内培”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有效培养一批业务骨干,打造“双师”型团队。目前,学校共有教师12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80人,占教师总数的62%。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占教师总数的7。75%,研究生课程结业56人,本科学历110人,占85。27%。高级讲师(副教授)26人,讲师68人。(滚动条)这支结构优化、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人人爱岗敬业,教有特长,追求卓越。他们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淡薄名利,甘作人梯,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成就了合师的累累硕果和锦绣辉煌。近十年参加省市级以上的教学、课件和说课比赛有98人次获奖。

近十年,学校教师获自治区级以上荣誉称号21人次,市级以上荣誉称号67人次;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各一人,广西特级教师2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

(文字配音)历史是一面镜子,激励着我们不断跨越,开拓未来,作为区级中职教育的示范性学校,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核心,发展是学校崛起的关键,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发展中,学校坚持“规范治校、质量兴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与时俱进,去创造高品质名校的辉煌。

3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110周年校庆宣传片解说词

蜿蜒北去的湘江,生生不息地滋育着这里勤劳勇敢的人们。湘潭城外的黄荆坪,隐山巍巍耸立,它以尚德修身、经世济用的湖湘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求索、追寻。

今天的湘潭城区一条幽深的小巷深处,有棵古老的樟树静静伫立着,它是湘潭古迹陶公祠留下来的唯一痕迹。《湘潭市一中校志》记载:邑绅谢鼎庸、王国栋等人率先发起同行,呈清抚宪备案,于19XX年在今雨湖路陶公祠创建了湘潭县学堂,招有学生两班。这就是现湘潭市第一中学的最先发身。

陶公祠,这是湘潭市一中记忆的起点;

陶公祠,这是湘潭市一中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典雅的钟楼发出的悦耳钟声,持续了110年。

芳菲桃李春成海,廊庙才华凤集桐。百又十年的桃李芬芳,百又十年的教泽绵长,湘潭市第一中学在不懈发奋、不断成长。

闪光的足迹

清末以降,海禁既开,西学东渐,教育救国、兴学育才风起云涌。19XX年初夏,谢鼎庸、王国栋等先贤,仰观大局,顺应潮流,湘潭县学堂应运而生,成为湖南省内最早兴办的公学之一。

建校后,或因校舍不足,或受时局所牵,校址数次迁徙,校名也几经更易。19XX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湘潭县学堂迁回现址——风车坪;19XX年,改名湘潭市第一中学。

110年来,一代又一代潭中人秉承湖湘文化中的精华与真谛,薪火传承,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富于爱心、有正义感的人,教育学生懂得上孝父母、下报苍生,逐渐形成了平民教育的个性与特色,风格与气派。这种凝重厚实的教育传统与文化底蕴,让潭中保持了一种威严庄重却不失亲切包容的博大气质与情怀。

陶公祠的夕照、古塘桥的油灯、延化寺的晨钟、晓岚港的暮霭、紫东园的朝霞、风车坪的夜月,在迁徙中积累,于漂泊中沉淀,历经洗礼,饱受砥砺,但严谨的教风、向上的学风未曾改变,生机勃勃,人才辈出。

这是电影《建党伟业》中的一个场景:这个第一个点燃火烧赵家楼火种的人,名叫陈大榕,曾于19XX年至19XX年、19XX年至19XX年两度出任潭中校长。

在潭中星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镌刻着这些光彩夺目的名字:中国同盟会书记刘道一,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革命烈士杨昭植,以抗日歌曲著称的音乐家吕骥,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著名音乐家黎锦晖,航天专家毛国良,计算机专家姚世全,全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刘庆楣,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万婉玲……

在潭中成就非凡的历史画卷里,铭记着这些熠熠生辉的事件:19XX年,高4、高5两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升学率达100%,获全省第一名;

19XX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介绍潭中教学改革经验的文章,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XX多所中学派出代表30000名来潭中观摩、学习,潭中知名度遍及全中国;

19XX年,潭中成为首批挂牌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20XX年,潭中高考7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

20XX年,潭中成为湖南省首批新课程改革样板校。

这是能够找到的潭中校门最早的影像资料——黑白投影,微微泛黄,它存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这是潭中校门最新的高清画面——蓝天白云下,修葺一新的校门,显得那么赏心悦目,富于现代的气息。

百又十年的潭中,如同那棵见证了陶公祠历史的千年古樟,饱经风霜而生机盎然,永远洋溢着青春活力,叶茂枝繁。

奋发的飞舟

今天的潭中,挟裹着110年的风雨,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的教学大楼。

功能完备的科学信息大楼。

中南五省首屈一指的学校体育馆。

高标准的运动场。

可同时提供1500人住宿,宿舍、食堂、超市一体的综合楼。……

钟楼,仿佛绽放着笑容;钟声,犹如尽情的歌唱。

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潭中校园,风光旖旎中具大气,热气蒸腾里有宁静,52个班2700多名风华正茂的中学生聚集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一切都是那么的隽永。

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潭中,坚守自己的教育特色,高扬平民教育旗帜,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一大批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学生,在湖南中学教育界自成一派,独领风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潭中显著的办学特色和育才之道。

校园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风采杯’足球赛、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全面培育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年一度的长绳比赛,已有近30年的历史,强化着学生的团队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今的潭中,良师荟萃。在246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211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级名师XXX人,市级学科带头人XX人。

如今的潭中,学子成材。

初45班校友吴荫循成为执导《蓝色的海湾》、《心泉》、《远方》等电影作品的知名编剧、导演;

初348班校友颜丹晨成为《背起爸爸上学》、《山里红》、《还看今朝》、等影视作品主要演员。

初402班校友王星在十运会上打破女子40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高200406班校友王子卓在第26届世界大运会健美操比赛中独得两金;

象他们一样,学有所成的校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更多的潭中校友,深受潭中平民教育思想的感染,在平凡的岗位上,热爱生活,善待自己,奉献社会,关爱他人。

20XX年8月,彭奋强出任潭中第41任校长,他谦逊随和、平易近人的性格,求真务实、扎实肯干的作风,深深地感染着全校师生。他团结和带领党政一班人,勇敢地面对新时代对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为中心,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努力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XX至20XX连续三年的高考升学率都在95%以上,且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稳居全省先进水平。

永恒的记忆

还记得那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吗?

还记得那泛着涟漪的谷水塘和环绕它的纤纤垂柳吗?

还记得那赭瓦红墙的钟楼、南楼与西斋,那精致幽静的地理园,那独具趣味的阶梯教室,那攀爬满壁的常青藤吗?

湘潭市第一中学自19XX年建校以来,先后开设成建制班级1011个,向社会输送了初、高中毕业生近6万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卓有成就的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成为了时代的中坚。

太多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烙印在他们的记忆画面里,一生都难以释怀……而他们与潭中有关的那一段段青涩葱茏的岁月,也已镌刻到了潭中校园的每一级楼间廊道里,每一条水泥小路上,每一块石凳台阶边……

潭中,像母亲一样呵护着她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成长,包容着她每一个孩子的懵懂与轻狂,也见证和囊括了每个孩子最初、最纯、最真的情感。

所有的潭中校友心中永远珍藏着属于他们的无价之宝——母校、家园、纯真的情感和那段闪亮的日子,照亮着他们求索的道路。

钟楼,这一座始建于19XX年的普通旧式建筑,在潭中校友心中却拥有着永恒的魅力,无法抹去对它的眷恋。站在这座仿哥特式楼宇上凭栏远眺,也许能看到自己当年读书的教室,看到当年田径场上那个曾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身影;也许能听到当年谷水塘畔的朗朗书声,听到当年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这里留存了青春的他们,也留存了他们的青春。

钟楼,如挚友,如知己,如情人,总能在夜色阑珊时轻轻唤起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无尽遐思和美好回忆。

沉淀了潭中历史沧桑的钟楼,也累积了潭中莘莘学子百又十年的梦想。

时值嘉年,幸逢盛世。

潭中110年华诞,是所有潭中人共同的节日。

谷水扬清,晨功夜课银灯下,是对过往的回顾;钟楼耸秀,李艳桃秾广宇中,是对未来的憧憬。

从当年陶公祠内简陋的教室,到如今誉满三湘的名校,百年沧桑传薪火,千秋事业谱华章。公诚勤朴的校训传承百年,催人奋进,它昭示着往者的奠基与创业,也召唤着来者的传承与开拓,更将赋予未来无限的机遇与荣光。

嘉年庆华诞,共谋新发展。

尾声

明天的潭中,将是发展之后的再发展、跨越之后的再跨越,将是潭中百又十年奋斗史的无限延伸与扩展。

今天的陶公祠旧址,古樟还是那么的挺拔傲然。

今天的潭中校园,钟楼格外壮观,它面向无垠的远方;钟声分外嘹亮,它传向无限的未来。

潭中,青春永相驻;

潭中,与日共辉煌。

4六十年校庆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谨以此片献给历届校友和曾经在xx一高工作过的领导、老师以及关心、支持xx一高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这是一代文学大师曹靖华的故乡

这是红25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

这里有4037座山峰

这里号称“河南的小西藏”

正是在这样一个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军事禁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的贫瘠土地上,孕育了一所普通高中,她承载着大山的重托,背负着老区人民的厚望,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树起了一座基础教育的丰碑。她,就是“聚熊山洛水之灵气、育治国兴邦之栋梁”的xx县第一高级中学。

历史的老人翻过29100页的日历,终于定格在一个红色的日子,xx一高迎来了她六十华诞!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六十度春秋砥砺前行,xx一高,厚积薄发,以喷薄的活力和凌厉的锐气与时俱进,奋发图强,以迅猛之势、豪迈之情书写着民族教育的辉煌篇章。风雨校园沧桑巨变公元19XX年那个山花烂漫的5月,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喷薄欲出,xx山川的剿匪斗争大局已定。枪声渐停,硝烟散去,在位于县城西北街城隍庙的几栋简陋的平房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xx一高的前身——xx县立联合中学就这样诞生了。

尽管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城隍庙大殿是教室,土坯泥台放上木板就是课桌,点的是煤油小灯,睡的是土台大炕,但这足以让当地百姓看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县人民政府两任县长,先后兼任校长,对xx的中学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了三年的恢复和发展,至19XX年学校更名为xx县第一中学,19XX年县委决定在县城西关修建新校舍,并招收首届高中班,xx高中教育由此正式起步。19XX年8月,xx一中彻底告别了在城隍庙与神仙为伍的日子,初高中班全部迁至西关新校址上课,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纪元。

对于xx一高来说,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五十年,是一段漫长的风雨历程,她和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新中国辉煌的日出中诞生,经历了五十年代创业的艰辛,六十年代灾难的冲击,七十年代困顿中的恢复,八十年代探索中的提高,九十年代发展中的强盛,以崭新的姿态拥抱着新世纪的曙光。

历史的航船驶进20XX年,为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迫切需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调整高中教育布局,决定在县城东郊兴建占地360余亩,投资1.72亿元,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的xx一高新校区。目前新校区建设已接近尾声,一片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新颖别致、秀丽幽静的建筑群,正崛起于龙山脚下、洛水岸边。新校区按功能分为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休闲区。各区域廊桥连通,浑然一体。楼宇间花木环绕,绿地相间;另有喷泉池塘,休闲景观。置身其中,宛若走进都市花园。新校区功能完善,设施超前,被专家誉为“高校框架,大学布局”。高标准配置的学生公寓、餐厅、超市、诊所、洗浴中心;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电子教室、阅览室、专业教室等,为师生们创设了“全市一流,全省上游”的教学环境。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分别于20XX年2月和8月,将xx三高与xx二高并入xx一高,三校合并后的xx一高新老校区协调发展,已成为xx市规模最大的普通高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xx一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初创时期的荜路蓝缕到今天与共和国一起走向辉煌,她以挺拔的身姿高唱着胜利的凯歌,托起了大山的脊梁!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大山的厚重凝练了xx一高人不甘封闭奋发有为的品质。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进取的协作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敬业乐教的奉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博学、深思、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和谐、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善诱、敬业、垂范“的教风,“勤奋、乐学、善思、争优”的学风,让一批批山乡学子在大山播种希望,到山外放飞梦想。

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老区的孩子更需要广博的见识。xx一高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育人观,面向全体,张扬个性,“五育”并举,山花烂漫。

学校立足深山区和革命老区实际,健全和完善德育网络,充分发挥“曹靖华故居”、“红25军军部旧址”、“二炮某部军营”、“烈士纪念馆”四大德育基地的作用,深入开展“信心、感恩、养成”三大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继承老区传统,发扬靖华精神,立志报效国家”的优良品质;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给学生作学术报告,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与山外世界沟通对话的窗口。

学校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和“体育节”,成立了众多的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团和“校园之声”广播站,由学生编辑出版《一高时空》校报,创设xx一高网站,举办科技与人文知识系列讲座,组织多门学科的奥赛活动,素质教育之花处处开放。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有1000余人(次)在全国和省、市、县读书竞赛、书画大赛、科技制作评比、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大赛、学科竞赛中获奖,有数千名特长生被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李韶华同学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取河南赛区第一名,被保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xx一高迅猛发展的背后,最关键的是拥有一支德高品正、业务精良、爱岗乐教、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xx一高的教职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把献身老区教育做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自觉履行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

xx一高人,为了xx大地的发展,为了xx一高的未来,他们一代代从青丝到白发,默默无闻、废寝忘食、寒暑易节、任劳任怨……在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上倾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育成桃李满天下。六十年来,学校名师辈出,灿若星河。他们有的长于宏观管理,以超前的眼光和魄力为xx一高乃至全县的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有的以其渊博的学识才能,高超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方法,无穷的人格魅力,培育了无数学子。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治学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一代代xx一高人奋勇先前。

这种名师辈出现象的背后就是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对良好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抓师德教育,培养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抓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抓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抓教研教改,打造教学名师……

师德沐桃李,德高芳教苑。

雄厚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学校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为xx一高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法治校科学管理

xx一高的成功还得益于一整套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六十年来,xx一高传承建校伊始形成的良好规章,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科学民主治校,群策群力办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制度、文化管理的转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上级的主持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有着十余年教学经历和学校管理经验的周玉清同志,以其富有创造性的办学思路和实践精神,从众多的竞聘人员中脱颖而出,于20XX年7月走上校长岗位。他秉承“为个人一生留下辉煌,为家乡父老尽到责任”的朴实思想,驾驭着xx一高的跑车驶上了“励精图治、开创未来、打造名校品牌”的快车道。

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xx一高作为豫西边陲的普通高中,把自己定义为“山区教育的领头雁”,以其雄厚的实力和显著的办学效益,成为“当地大学生的摇篮”、“山区干部队伍培训学校”、“全县教育科研中心”、“山城精神文明教育学院”和“山区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六十年来,xx一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个个山乡学子走向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培育下,一家之中兄弟姐妹数人先后从xx一高毕业考入大学者不胜枚举,令人惊喜,传为美谈。一批批金凤凰在xx一高插上理想的翅膀,展翼高飞,飞出深山,飞遍神州,飞向世界。而今,他们大都学有所成,业有所就。有的供职于科研机构,为科技兴国增砖添瓦;有的执教于高等院校,为祖国培养英才栋梁;有的工作在党政机关,为造福一方百姓而运筹帷幄;有的留学海外,创业于异域,展现华夏儿女的风采;有的弄潮于商海,反哺于社会。更多的学子则在xx一高的大熔炉里经造就而成才,历锻打而成钢,在家乡的沃土上辛勤耕耘,成为我们可爱故乡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这些优秀学子在母校学习期间形成的“正直纯朴、自强不息、勤奋刻苦、敢于超越”的优秀品质,一直激励着他们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六十年来,xx一高的办学成就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代文学大师曹靖华、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原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赵宗鼐、国家海关总署负责人、河南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军、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中共xx市委书记李文慧、市长杨树平等领导同志先后到xx一高视察指导工作。省、市数十家媒体多次对xx一高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凡的影响。自建校以来xx一高先后荣获二百余项奖励和荣誉,20XX年又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名符其实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深山区普通高中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继往开来放飞梦想

六十年来风兼雨,万紫千红壮山河。

六十华诞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xx一高领导和全体师生在科学总结六十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勾画出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优秀的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内部管理科学化,努力形成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和我县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普通高中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全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教育、教学、教研和人才培育中心,立足中原名校,进军全国名校。

我们相信,未来的xx一高将会更加典雅、精致、和谐、大气,更加清新靓丽,品质超群;未来的xx一高将朝着“更高、更远、更大、更强”的目标,持续创新,勇往直前,谱写出山区教育更加壮美的篇章!

5大学50周年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当你跨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大门的时候,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幢高耸的大楼,树木苍翠、鸟语花香、绿荫环绕、相映生辉,这就是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的历史可溯源至19XX年宝隆博士创办上海德文医学堂时,即有由德国江哥斯博士讲授的公共卫生学课程,后于19XX年开设卫生学馆,其后虽迭经历史变迁,卫生学馆仍以它顽强的生命力保存下来。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19XX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卫生系本科生,至今已有五十年历史。

岁月苍桑,世事沉浮,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公共卫生学院几代教职员工共同努力、艰苦创业,以“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精神,把振兴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春风化雨,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卫生人才,为祖国的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的廿多年,同济公卫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学院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至今,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体系完整、师资雄厚的全国知名公共卫生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社会医学系、卫生毒理学系等六个系和环境医学研究所、社会医学研究所、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三个国家级评价检测中心和二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形成了具备多种专业、拥有不同层次的教学能力和能开展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教学、科研基地。

19XX年,学院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XX年,被批准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目前,有9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11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在教师队伍中,副教授以上教师56人,其中特聘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3名,硕士生导师54名。目前在校学生共1000余人,其中博士生50多人,硕士生120余人,公共卫生专业硕士150人,本科生534人,其他200多人。

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五十多年来,他们始终置身于教学、科研第一线,培养桃李,著书立说,开拓进取,默默奉献,为学院的发展兴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中有著名的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家林竟成教授、儿童少年卫生学家朱文思教授、医学检验与环境卫生学家蔡宏道教授、劳动卫生学家陈炎磐教授、营养卫生与卫生毒理学家刘毓谷教授、流行病学家张求精教授、环境卫生学家林寿梧教授等,他们是公共卫生学院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先驱。

如果说,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健康,那么,公共卫生学院就是哺育健康卫士成长的摇篮。

学院始终把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位,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探索卫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近几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早期专业教育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妇幼卫生专业教学新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劳动卫生学面向社会需求、开展教学、科研、服务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湖北省教学一等奖;“临床医学专业预防战略实习中的社区预防保健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环境卫生学全方位教学模式的探讨”也双双获得省级二等奖。教学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学院立足本省本市,并且不失时机地向全国扩展,至今已形成了包括河南、湖南、浙江在内的19个校外教学基地。

学院重视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新组建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顺利地通过湖北省教育厅评估并开始启动,几代公卫人的夙愿得以实现。中心实验室的组建,打破学科界限,构筑了宽口径的教学平台,做到优势互补、相互渗透、资源共享,为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教材建设方面,学院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36部,近二年,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7部,为我国预防医学教材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解放以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各类卫生人才,他们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有的在各级卫生部门担任领导干部,有的仍留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有的活跃在科研战线攻关创新,也有的深入在基层和工矿企业,为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解除病痛,还有的远在异国他乡,为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努力工作,无论在美国国防部、建设部、红十字会,还是在举世闻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等,都有同济公卫人矫健的身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学院一直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自70年代初期就开始承担国家及卫生、环保、冶金、航天工业、农业等部委的重大科研任务,几十年来,学院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造就了一支学科交叉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圆满完成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农药毒理、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营养与健康、社会医学、生物传感技术、环境监测新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些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国际上同行的关注。

19XX年以来,学院有约80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20多项、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50多项;120项次成果获奖,其中部省级科技进步奖76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26项、发明奖10多项、专利奖5项。

“中国恶性肿瘤地图册”、“全国人口主要死因统计分析研究”、“有机氯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及其毒性研究”等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成果被广泛利用,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学院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973”项目子课题2项,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5项、“十五”攻关子课题2项,科研总经费900余万元,教师人均科研经费10多万元,创学院历史最高水平。

自19XX年以来,全院共发表科技论文3000余篇,其中90篇在国外期刊登载,初步统计被SCI、EI、ISTP收录的有50余篇,由我院主副编、主译的学术专著和大型专业参考书达50余部。

多年来,学院注重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先后派出教师和科技人员100余人次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日本等国家留学、科研合作和学术访问。仅20XX年,学院就举办了“国际传感技术”和“粉尘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些卓有成效的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加深和加强了学院的对外联系,也大大地提高了学院在海内外的声誉,先后有数十位外国专家受聘为学院客座教授。20XX年6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专程造访,就两院互派留学生,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达成了协议。

新世纪、新起点、新机遇、新发展。与时俱进的公共卫生学院将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昂扬奋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化改革、继往开来,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