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法院宣传片解说词

时间: 03-10 栏目:广播稿

1法院专题片解说词

中国最古老的“灋”字。“水”、“廌”、“去”三部分组成它独特的形体,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性刚直,见不平,触不直者。三者联体,寓意着"法"平如水、去不直的精神。这个文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对于法治最初的描摹和历史的期许,凝结了古代人对于“法”这一特殊现象的见解。面对它,人们总会油然生出某种根结于内心深处的敬意。

漫漫历史长河,逝者如斯,原本代表神明裁判的“灋”字虽然已淹没在岁月浩淼的烟波里,但人们对公平、公正的渴求却始终一脉相承。今天,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大楼里,正厅最醒目的一面墙上,镌刻着99个用不同字体书写的“法”字。它们虽然笔法不同、形状各异,却表达和渲染着一种共同的意境,那就是绵延不息、传承发展的法的精神。这栋大楼里的法官们,身着法袍、手持法槌,以法律的名义,用自己的理想、信念、智慧、责任,默默书写和诠释着“法”字的含义,也在书写和诠释着法律人永恒的追求……

春生秋长,斗转星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走过了55年的发展历程。回首当年,昆明市华山南路的小山坡上,简朴的四合院,青檐瓦顶的小楼就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前的办公处所,那些早已发黄的卷宗里还记载着新中国的第一代法官们审判案件的过程。

55年过去了,定格的是时间,流逝的是岁月,记录的是历史。55年的风雨求索铸造了云南高院人心目中的法魂。在岁月的流痕中,当年的四合院发展成气势恢弘的审判大楼;建院时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法官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当初的大檐帽演化成更能体现法官职业特色的法袍、法徽;案件审判类型也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刑事审判发展到刑事、民事、行政三大系列;案件流程从过去的“立审合一”发展到立案、审判、监督、执行四个环节;全省法院审判案件总量从最初的几百件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余万件;职能部门从过去的5个发展到今天的21个,工作范围拓展到审务、政务、党务三大领域;法官队伍从建国初期的60余人发展到400余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到80%,博士、硕士占到10%,学历层次和文化结构都有了大幅提升。

众多的发展变化中,唯一不变并且历久弥新的,是一种埋在心底、深入骨髓的精神,这种发端于人文和历史的崇法、**的精神,汇聚成一条悠长澎湃的河流,引导着云南高院人在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历史是物质,更是精神。走进今天的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庄重威严的法治氛围与和谐亲民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宽广的民主法治广场与街道紧紧相连,让公平与正义成为人民法院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古朴平实的法制之桥,引领人们走进法治的殿堂。桥旁水池之上的圆形水台,象征人民法院的“天平”永不倾斜;审判大楼以平实、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威严和大气,兼容着和谐之美。大楼立面的玻璃幕墙犹如清澈的明镜,熠熠生辉,既有现代建筑的质感,又将“明镜高悬”的含义寓于其中。扁体石柱坚实厚重,一头扎根沃土,一头富有张力地向上延伸,表示人民法院的根基永远与人民群众紧紧相连,象征着法院以公正的审判为人民撑起一片宁静、祥和的天空。面对这栋被誉为云南法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公平、正义、民主、文明的司法理念浑然天成,开放、亲民、关怀、和谐的人文精神悄然流露。在这个用云南高院全体法官的精神、意志、信念和追求支撑起来的建筑群落里,这样的理念和精神被不断强化和印证着。它,不仅寄托着几代云南高院人的理想,也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司法公正的殷切期望。

从建筑的表象到工作的实质,人民司法的点滴进步无不伴随和回应着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无论是春秋时期子产为变法铸刑书、战国商鞅为变法遭车裂,还是晚清谭嗣同为变法壮烈殉葬,法治在“皇权至上”、“礼教为先”的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史书上只留下淡淡的墨痕。

放眼世界,人类,无一不是从血与火的历史中走出从蒙昧走向文明,从人治走向法治。而古老的中国,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把热切的目光投向法治。审时度势的中国***依据国情民意,总结和探索五十年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道路,概括和升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梦想和追求,把炎黄子孙对“灋”的单纯期盼,演化为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抉择。法律的根基在于社会。伴随着民主与法制的脚步,法院、法官、审判、执行,这些曾经远离人们视线的概念,交织成焦点和热点频频亮相于社会生活前台。而司法面临的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和要求,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使命带给法院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唯有改革才是发展的动力与出路。惊涛拍岸方显大海的力量,博击长空才是雄鹰的本色。

(一)新形势、新任务,激发着云南高院人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的精神。(云南高院院长赵仕杰同期声:我们坚信,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成功,法院建设要抓好四件事:一是更新司法理念,二是规范司法行为,三是提高司法素质,四是改善司法条件。法院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云南高院始终秉承公正、高效、文明、廉洁、和谐的院风,始终坚持把好政治方向关、团结统一关、公正司法关、改革创新关、清正廉洁关的思路,促进各项审判任务顺利完成,审判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司法改革稳步推进,队伍建设全面深入,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全面提升,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改革与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不懈动力。面对司法改革的滚滚浪潮,云南高院将如何应对?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紧紧把住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的省情脉搏,循司法审判基本规律,走边疆民族特色之路。云南法院立足公正司法,围绕区域特色,开始向新的领域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合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巡回法庭走进边远村寨,适用贴近群众生活的简易程序,总结毒品案件审判经验,攻克超审限、超期羁押“顽症”,完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创新执行机制,强化执行力度R22;R22;云南法院人以胆识为砚,化汗水为墨,在全国法院系统的改革史上写下了多项第一:首家设立毒品案件专业审判庭;首家设立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的执行局;首家统一任命执行员;首家对减刑、假释案件实行听证程序;首家在全省范围推广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首家实行专业审判委员会制度。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法院的前列。

(三)公正是法官永恒的座右铭,是审判的灵魂和生命,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根本诉求。

(画面:立案大厅)

这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这里设有操作简单、便于查询的电子触摸屏;柜台式的立案、信访办公室;方便当事人和旁听群众的休息座椅和存包柜;滚动播放排期开庭信息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电子显示屏;免费索取的法律法规、诉讼须知手册和各种应用文书样本。司法亲民、便民、利民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展现。(云南首次对死刑案件进行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同期声: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审判长

(庄严的敲下法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伴随着全国法院“二五”改革的春风,云南高院人敲响死刑二审案件开庭的第一槌,进一步加速了刑事审判提质增效的步伐,凸显了司法的严肃和权威,构筑了尊重人性和保障人权的公正基石。

“辨法析理、定纷止争、胜败皆服”,已经成为云南高院民事法官审理案件的工作指针。化干戈为玉帛,用法律构建和谐,让老百姓更多地体会到司法的真诚与服务,是法官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云南高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一个缩影。

“民告官”是过去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越雷池的一大禁忌。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入开展,行政诉讼渠道进一步畅通,不仅促进了依法行政,同时也让有理有据的老百姓敢于打官司,打得赢官司,促成了官民的和谐。

“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云南高院想尽“千方百计”应对执行中的“千难万险”,通过提高执行队伍素质、规范执行行为,建立健全执行威慑机制,保障执行的透明、规范、公正、高效,充分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捍卫着司法的公信与权威。

审判监督者被称为“监督法官的法官”他们严肃认真的评查、重审,严格把好案件审判质量关,严守审判流程的最后一道防线,让事实更加趋向公正,把最好的裁判呈现给公众。

(云南高院常务副院长董治良同期声: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打官司难”、“信访申诉难”问题,云南高院强化了涉诉信访接待工作,加大了司法救助力度,实施判后答疑,加强审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司法行为,统一了执法尺度,提高了审判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让胜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一份份浓浓的关切与尊重,伴随着云南法院人坚定的脚步,走进了城镇乡村、万家灯火。云南高院人以自己的行为体现着司法的人文关怀内涵,展现着司法的智慧与力量,实现了司法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惩罚犯罪、制裁违法的社会功能。

(四)20XX年12月,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在云南高院新审判大楼前举行,这是云南高院整体搬迁至新址办公两周年的纪念日,更是云南高院党组班子带领全院法官干警阔步迈向明天的庄严宣誓。

国旗猎猎、国徽熠熠。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时刻,这是一个庄严神圣的瞬间。这一刻,有多少幸福和喜悦在这里交织,有多少激情和自豪在这里迸发。这一刻,记载下云南高院人无数的光荣与梦想。

面对庄严的国旗,云南高院人深知:国旗在上,一言一行,决不玷污正义的天平,法律在上,一思一念,决不触犯法律的尊严,人民在上,一生一世,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历史和现实寄予厚望的法律、法院、法官之魂。

“以人为本,和谐兴院”始终是高院党组工作的重心。抓班子建设,抓队伍管理,抓党风廉政,从思想深处确保司法理念、司法行为和司法作风的先进性。大力加强纪检监察力度,积极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全面建立司法保障体系,加**官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司法交流,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今天的云南高院,和谐温馨的法苑小区、设施完备的健身中心相继落成,法院文化生活空前繁荣,法院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这片厚重多彩的红土地上,云南法院人的信仰、良知与责任,穿越历史,面对现实,掷地有声。

(五)(画面:电影《马背上的法庭》片断)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部由云南高院协拍,以云南边疆民族基层法官为原型创作的影片《马背上的法庭》,影片拍竣后,先是被选定为建党85周年献礼片,之后又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影片中基层法官的真诚和对公平公正的执着,打动着无数人的心。当我们回到现实的那一刻,牺牲在执行第一线的王光环,用金子般的心办案、无愧雪域法魂的格茸定主,这些我们身边最普通最基层的法官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脑海中浮现。面对正义和理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滴滴辛勤的汗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岁月沧桑,不老的是那一颗颗无怨无悔的尚法之心。

绿叶之所以能仰望蓝天,是因为根基深扎大地。云南高院始终坚持把目光投向基层,投向审判工作第一线。省高院统招大学生充实基层,解决基层进人难问题,商请有关部门解决困扰基层的职级问题,采取免费为全省法官进行业务培训、到基层巡回办案、开展庭审观摩等形式,加强业务指导。今天,无论是繁华的省城还是边远的山乡,一座座现代化的审判大楼已经矗立在云岭大地上。那个曾经在封建衙门里尘封了千年的“灋”字,如今又在人民的法治殿堂上焕发了新颜。

(六)耕耘、收获、迈步、启程。永不自满的云南高院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远方。远方,雄关漫道,等待着云南高院人不懈的上下求索。

(画面:一组表现任务和成绩的数字,逐字打印出现在屏幕上。内容为:20XX年--20XX年云南高院年均审结案件突破1万件;全省法院年均结案总数突破22万件;云南高院年均审结毒品案件5000件以上,居全国法院之首;全省法院案件调解率达50.2%,比全国法院的平均调解率高出3个百分点;案件执行率保持在8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法院信访量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全省法院申诉、信访出现了下降趋势,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厚德载法治,公正树丰碑。用事实说话,为和谐添彩。

这,就是云南高院人的心声。这,就是发展道路上坚定的誓言。

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院落里,仍绿树成荫,红花缭绕。有了绿树红花的衬托,高大的审判建筑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宽阔的法治广场显得更加和谐安详。这些绿树大多是云南三级法院的法官代表们栽种的。每一颗绿树都传递着一个法院的心声,每一片绿叶都表达着云南法院人共同的愿望。透过这些生生不息的枝干和绿叶,滇池之滨、金汁河畔的这片天地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在这里,所有的土壤都根植着法治的理想,所有的情感都交融成法治的力量。那个由古老的“灋”字带来的启示,越过千百年的积淀,依然激发着我们同样的期盼。

信念就这样被坚守着——以法律的名义维护公平与正义路,就在脚下路,还在延伸……

2即墨市人民法院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有着“青岛后花园”之称的即墨市,地处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核心地带。她拥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针织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桂冠,既有7000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又有重商行商的商业传统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目前,该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跻身全国百强县第17位,福布斯“20XX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名第11位,山东省上榜县级市第1位。

即墨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即墨市的和谐与稳定。而实现社会公正,护卫一方安宁,这也正是即墨市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每一个案件、每一项荣誉都凝结着法官们的艰辛付出,他们不辱使命,让“公正的天平”在即墨大地上闪烁异彩。

推出片名:

为了天平的公平与庄严

—即墨市人民法院工作纪实

公正、廉洁、为民、和谐——这是即墨市人民法院院训、法院文化建设的主题,也是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和铮铮誓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即墨法院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为建设目标,以“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为抓手,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为保障,全力服务中心和大局,为即墨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执掌天平,并竭其所能!

用审判诠释服务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带来的密集人流、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修改实施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综合影响,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大幅增长,以20XX年为例,全年共新收各类案件12256件,同比增长24.4%,结案11893件,同比增长22.2%,收案、结案数量创历史新高。

刑事审判,以量刑规范化为改革基点,认真落实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的各项措施,积极开展少年审判、法制宣传、社区矫正等工作,加强司法维稳功效,提升法院公信力。尤其在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中,对非监禁刑人犯积极探讨实施“三三三”社区矫正新模式,即“采取三步跟踪、实行三级管理、建立三类基地”,用司法的关爱照亮未成年犯的前程。

民事审判,以“辨法析理、定纷止争、胜败皆服”为法官审理案件的工作指针,化干戈为玉帛,用法律构建和谐,让老百姓更多地体会到司法的真诚与服务。他们积极构建“大调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慎重处理交通事故赔偿、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案件。其中曾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女子法庭民三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山东省首个反家庭暴力合议庭,为家暴受害人撑起一片保护的天空。并通过大量积极妥善细致的工作,使婚姻家庭、继承类纠纷案件调撤率达89.3%。

商事审判,即墨是一个经济大县,金融危机以来,即墨法院妥善处理涉企纠纷案件,并与本地企业之间建立了联系机制,实行法官进企业座谈调研,了解其发展状况,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促进依法经营,实现科学管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对审判中发现的金融业务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瑕疵,及时向金融机构等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保护金融秩序安全,力促即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审判监督,是审判流程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们严肃认真的评查、重审,严格把好案件审判质量关,让事实更加趋向公正,把最好的裁判呈现给公众。

执行工作,“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即墨法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执行威慑机制及立、审、执协调机制,从案件立案开始,全程兼顾案件执行,最大限度地保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实际执行效果。

凭创新求得突破

即墨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积极创新,而创新也使得该院工作亮点频现:

——依靠创新落实便民措施。在立案庭增设银行收费点,解决当事人交费难问题;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建立胶东半岛首个拍卖厅,并购置一整套集录音、录像、监控、刻录、投影等于一体的高性能多媒体设备,既能对法院委托的拍卖案件进行全程有效地监督,也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恶意竞买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在执行局设立综合服务厅,引导代收代转各类手续文书、解答解释法律疑问、接受举报监督电话;在各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室,促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拓宽渠道化解矛盾;积极开展法官“六进”活动,办案法官在乡镇街道间忙碌穿梭走访群众、实地勘察,了解案情;组织当事人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当事人家中就地化解各类民事纠纷,并邀请人民调解员参加旁听审判或调解,既使人民调解员耳闻目睹,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实际运作能力;又能把调解工作送入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切身感到“司法为民”的温暖,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为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法官们的努力换来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可,法院民商事审判收案数有史以来第一次下降了4.2%,信访数量也连续三年下降,便民司法、和谐司法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民间纠纷中的作用初步显现。

——依靠创新推行审判公开。刑庭出台了《量刑规范化实施意见》,有效防止了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防止了量刑畸轻畸重,案件质量明显提高;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庭前人格调查,确保量刑准确、适当;建设智能化审判庭,将各类案件庭审过程全程录像;对婚姻家庭、交通事故赔偿两类民事案件,公开裁判标准,统一司法尺度。

——依靠创新促进司法公正。以《案件同步跟踪监督考核系统》为平台,把审判工作和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审判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建立起以“跟控、回访、评查、考核”四项机制为核心审判管理新模式,实现了以规范案件审理、约束法官行为、确保司法公正为目的的审判管理工作新跨越。

靠管理促进审判

即墨法院坚持向管理要业绩,用管理来促进审判工作的全面发展。

——加强合议制度提高审判质效。民事、商事、行政、审判监督等业务庭通过加强合议制度、疑难案件集体研究制度和重大案件审委会决定制度,不断加强审判质效。

——加强安保工作促进审判。法警大队注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以“军事化管理”为目标,(封闭式训练镜头)锐意改革,实行中队化管理,根据法警职能成立三个中队,并从三个中队分别抽取部分法警派驻法庭和执行局,派驻法警实行双重管理、“谁用警谁负责”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新模式使现有的警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每次出警都能做到警容严整、一丝不苟。(人性化押解、规范化看管镜头)为全院的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警务保障,促进审执工作的全面、安全、高效、顺利进行。

——严格档案管理为审判服好务。档案室工作人员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分工积极配合工作,将各业务庭每月归档的卷宗,及时录入整理装盒入库,确保无遗漏。同时,在档案利用上下功夫,其经验做法被山东省档案局评为档案信息资源成果开发利用一等奖。

——通过法院文化建设促进审执工作。即墨法院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层面,将法院文化建设融入具体工作中,凝聚全院意志,陶冶干警情操。在法院文化的熏陶下,法院干警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法院形象得到提升。

今天的即墨法院,法院文化生活空前繁荣,法院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实现大跨越。20XX年以来,先后获得——荣誉称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这片古老的墨城大地上,即墨法院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公正、廉洁、为民、和谐”的院训!同时,争创全国一流法院的目标也激励着他们以坚实的步伐、创新的思路阔步向前!

3布尔津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专题片解说词

厚德载物、文化兴院耀天平

闻名遐迩的童话边城布尔津位于阿尔泰山脉西南麓,风景秀丽,安静宜居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有一支以忠诚和坚韧践行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队伍,他们高挚公平正义之剑,捍卫着祖国边城的和谐与安宁,这就是布尔津县人民法院。

变迁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对司法队伍德行的培养与坚守。布尔津县人民法院深知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推动全院工作发展的重要性。始终从细节入手,从实际入手,努力营造团结拼搏、忠诚履职、敬业奉献的文化氛围,有力增强了队伍司法能力,弘扬了司法文明。满意司法已经成为各族群众心中一道永不改变的美丽风景。

明晰思路、铸造品牌

打造成为“阿勒泰地区法院的一张名片”是布尔津县人民法院的一个目标。“崇法厚德,公正为民,清廉务实”的院训成为铸造这个品牌的基石。独具特色的法院标志由指北针图标、天平、月亮湾景色、五星红旗构成。月亮湾是嵌在喀纳斯湖上的一颗明珠,她似纯洁的司法铭刻人心。天平象征着公平、正义的司法天职,鲜红的国旗背景彰显出全体干警忠于祖国的决心。

文以润之、内化于心

坚持养成教育是干警树立崇高品德的重要手段。针对全院队伍日趋年轻化的特点,通过专题学习、个人自学、召开报告会、警示性谈话、开展征文演讲等形式,对干警进行理论和行为引导。购置法律、历史、文学类书籍1000余册,搭建起提高学识的平台。全院开展了“一当二品三比四学”活动:当好一名法官;牢固树立法官品位,增强法院品牌意识;与党员示范岗比奉献,与农民兄弟比苦累,与先进典型比差距;学习农民兄弟不怕苦、不怕累、尊重客观规律的精神,学习军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学习法官行为、规范提升业务素质;学习先进人物司法为民情怀。

该院出台廉政措施,引导干警提高自觉抵御落后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司法礼仪规范》对法官们的言行举止有了明确限定,实行法官着装规定和挂牌上岗制度,去向指示牌制度。在显眼处设置院长信箱和群众投诉举报信箱,成立了法官干警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当事人来访群众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建立干警风采展览室,制作《法苑之声》、《工作动态》、《案件质量通报》等内部刊物,激发队伍的创造力。5年来,该院共有16人通过了司法考试。

文以濡之、外化于物

走进布尔津县法院审判法庭楼,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加突显出庄严、肃穆、公正的审判内涵。醒目处“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题字,“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时刻提醒法官在心中保持着永不偏移的天平。

各楼层设立了不同内容的文化走廊,展示了古往今来国内外法制精髓,成为每月法院开放日观众法治教育必看内容。“荣誉史志室”展示了布尔津县人民法院一路走来所留下的闪闪发光的足迹,浓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宗旨,成为全院干警汲取力量、凝聚力量的源泉。

倾心打造舒心环境,使干警和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建设乒乓球馆、台球馆、综合健身房、法官休闲室等基础上,营造宽松、和谐的司法环境,建成诉讼服务中心,成立“家”、“恕”、“诚”不同主题调解室,有效化解了婚姻家庭、权属、合同等类型案件纠纷。

文以养之、规范执法

“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无论法律还是制度都有达不到的地方,文化却能起到全方位的作用。”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谈到文化建设时的论述。布尔津县法院深刻领会,加强文化在制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这本100余页的《规章制度汇编》,是通过多次修改、完善而形成的涵盖全院各项工作的总纲,成为规范全院干警职业行为的指南。以文化建设贯彻到各项制度中,注重强化程序意识,规范群体行为。抓司法作风,定期对工作人员日常文明用语、接待和庭审行为、仪容装束等进行检查,确保从细节上体现良好的司法形象;抓司法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监督,拓宽民意沟通渠道,不断提高司法活动的透明度。通过这些以人为本、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既实现了法院管理的规范化,又强调了教育树人的人性化,既发挥了硬性的纪律约束作用,又发挥了柔性的自我管理作用。

文以铸之、民生品牌

坚守“司法为民”,让群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司法的威严,更是司法的亲和力。全院着力构建便民利民体系。在诉讼服务中心和信访接待大厅,该院设置了导诉台、电子滚动大屏和电子触摸屏,配备了诉讼指南,添置文书样板、电话座椅等设施,创造温馨的诉讼环境;以当事人无障碍参加审判进程为切入点,推行诉讼权利告知、类型案件指引等做法,强化法官的服务意识;实行执行全天候备勤制,随时提供执行信息查询,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抓住重大节日等关键节点,通过建立“无诉社区”、“马背法庭”、妇女儿童维权热线,确保当事人打一个公正、便捷、明白的官司。

有生命力的文化建设凝聚成为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带动全院各项工作不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XX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被自治区高级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院”;20XX年,院立案庭被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20XX年,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俊荣同志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法院系统先进个人”称号;19XX年,该院被自治区高级法院评为“优秀法院”,并荣记集体二等功;20XX年、20XX年连续两次被自治区高级法院评为“优秀法院”,并荣记集体二等功;20XX年,该院被自治区高级法院评为“十佳法院”,并荣记集体二等功;19XX年,被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评为全疆“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20XX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荣获“自治区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XX年,院妇委会被自治区妇委会命名为“巾帼文明岗”;20XX年,院政工科被授予自治区法院系统“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获自治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称号;20XX年,院综合审判庭获自治区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XX年,院民事审判庭庭长扎尔禾木同志,被自治区高院荣记一等功;20XX年,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俊荣同志,被自治区高院授予“十佳优秀女法官”称号;20XX年至今,在地区法院系统综合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如今布尔津县人民法院向着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相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4襄樊市中级法院专题片解说词

襄樊位于汉水中游、襄宛盆地南端,素有“南襄隘道”、“四省通衢”之称,历来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近年来,襄樊市中级法院紧密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两级法院工作的实际,通过坚持“政治建院、业务强院、廉政治院、制度管院、科技兴院”方针,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默默践行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宗旨,有力地推进了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以及物质装备建设的全面提升,向全市578万人民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在大局中找准位置,在大局中干事创业,在大局中有所作为”,这是襄樊中院历任院长对法院工作的一个基本定位。

对市委的重大工作部署,该院党组每次均召开党组会进行学习,深刻领会市委精神,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服务保障措施。市中院在审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诉湖北省商务厅、省物贸中心3000余万元的欠款纠纷中,顶着巨大s压力,多次到省建行、省审计厅调查取证,帮助东风公司收回3000余万元债权,受到东风公司的充分肯定,该公司给市委主要领导写信表示感谢。

去年来,我市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增多,有些还比较激烈。全市法院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各方利益,一方面积极支持依法征收和拆迁,另一方面注重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了与檀溪湖社区“城中村”改造等城市建设有关的诉讼案件,保证了这些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市中院还慎重、稳妥处理好企业破产案件,保证改制成果,维护社会稳定。企业破产案件情况复杂,涉及头绪多,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敏感性强,在审理过程中,除严格按照破产程序推进外,与清算组、行业协会、国资、审计、评估、鉴定等部门以及破产企业职工加强沟通、协调,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以保证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一年来,市中院与市审计局开展审计工作7次,终结破产程序5件,撤销清算组4个;与主管部门、清算组召开协调会28次,接待清算组、债权人、职工来访200余人次。

襄樊中院党组依靠党委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赢得了市委的赞同与支持。市委书记唐良智在襄樊中院总结表彰大会上深有感触地说:“我是在医院刚打完吊针,就带领四大家主要领导赶到这里为市中院优秀法官颁奖的,充分体现了市‘四大家’领导对法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体现了襄樊市委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是十分满意的!”唐书记一番肺腑之言,让参加会议的240名法官深受感动和鼓舞,全体起立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没有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我也不可能走上中层领导工作岗位。”现任研究室副主任吴小松对此感受颇深。去年,他通过竞争上岗,破格提拔,成为襄樊中院最年轻的中层副职。

建立公开公正、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为干事创业者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是该院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在选拔使用干部中的具体体现。去年以来,按照“有为才有位”的用人标准,经过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及党组研究等环节的工作,9名综合素质高、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同时,选派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法院挂职担任副院长和法庭庭长,从基层法院选拔8名优秀干部到中院学习锻炼,有力地推动了法院工作顺利开展。

中院人少案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多数干警都在超负荷工作。去年6月,民三庭业务骨干杨斌福突然发病住进了医院,被确诊腹腔内长一个重达四公斤的肿瘤。10多件正在审理的案卷摆在支部书记熊建利的面前,他召集庭里的同志,开门见山地说:“这些案子当事人都期盼着尽快结案,人住院了,但案子不能停!”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张耀明、魏俊等党员法官主动带头,10多个案卷很快就被一抢而空。杨斌福住院期间,全庭20多名党员法官不论男女主动到医院轮流陪护,融洽的集体氛围使杨斌福深受感动,他一出院马上找到庭长要求上班,主动承担内勤工作。

廉洁是司法的生命线。为了真正使廉政建设入心入脑,院党组逢会必讲廉,调研必查廉,开会不忘廉政学习,工作不忘廉政要求,执法办案不忘廉政条规。他们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利用发生在身边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教育广大干警,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将最高院“五个严禁”内容印发全市两级法院,向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动员,教育干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先后邀请省高院纪检组、市纪委领导给全院干警上廉政课。两次组织干警到襄北监狱接受警示教育,组织优秀党员到延安、西柏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0XX年以来,中院机关200余名干警无一人因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在连续10年全市法院都有干警被“双规”或追究刑事责任的严峻形势下,去年两级法院实现了队伍“零双规”、“零判刑”。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院干警的勤政意识,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市中院在强化思想教育的同时,制定实施了《考勤办法》,完善了干警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由机关党委、监察室不定期对全院各部门落实考勤办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施行考勤制度以来,各部门干警出勤率均在98%以上。

由于市中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格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省高院郑少三院长在市中院报送的《关于襄樊中院主要工作情况的汇报》上批示:“襄樊中院的工作思路是清晰的,抓工作的举措也是有力的。更可喜的是,中院工作得到了市委及各大班子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虽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但事在人为,相信假以时日,会逐步得到解决。”

“公正是法律的本质要求,法官如何从本职工作做起,坚持党的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不断提高司法判决的公信度和社会认可度,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一当前热点问题也成为中院干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聚焦点。

上诉率高、改判发回多等问题,制约了全市法院的发展。中院党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对基层法院工作实行“三项指标”考核的实施办法》,重点考核案件二审改判发回率、干警违法违纪举报数和查处率、物质装备建设完成情况。年底市中院对基层法院三项指标进行了考核排名,并予以通报,将排名前三位的襄阳、谷城、保康法院表彰为“全市模范法院”。通过“三项指标”考核这个平台,促进了基层法院物质建设和审判质量效率的提升。去年各基层法院共投入资金3149万元,完成了27个人民法庭的新建、改建任务,以及部分法院审判综合楼和人民法庭的征地工作。全市共有6个人民法庭实现案件零上诉,31个法庭上诉案件零改判、零发回,21个法庭调解撤诉率达85%以上。

“执行难”一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年以来,中院以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和委托执行专项清理活动为重点,集中人员、时间对各类执行存案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建立详细的台帐,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责任,严格实行办案责任制。中院对争创活动每半月通报一次进度,对进度快、措施硬、结案率高的法院通报表扬,对进度落后的通报批评,坚决防止执行积案出现反弹。以两项活动为抓手,带动执行工作水平提高,力争实现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结、执结标的到位率大幅度提高、等五大工作目标,推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良性循环。

信访工作是法院工作的晴雨表,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襄樊两级法院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工作中,坚持“千辛万苦化积案、千言万语促息诉、千方百计保质量”,因案施策、因人施策,逐案研究、对症下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全力完成化解任务。中政委交办的第一、第二批32件案件已全部化解完毕,第三批交办的67件已化解49件。10月19日,省高院在襄樊召开全省法院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工作督办会议,推广了襄樊的经验。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法官内在的积极性和向心力,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进而增强法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去年来,中院先后组织了先进典型、好法官演讲,坚持用身边事、身边人教育和激励法官。举办了法官书画摄影作品展,组建了男子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冬泳队等队伍,今年10月下旬,市中院召开了全市法院系统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全市法院干警踊跃报名,积极参加了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拔河等项比赛,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了法官的内在修养。

院党组注重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办公办案和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为各庭室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电脑桌椅,基本实现了一人一机,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按照“绿、亮、净、美”的要求,对办公大楼区域重新进行了绿化和亮化;建好内部食堂,供应早餐和中餐,体现从优待警;高标准建设农业基地,让干警吃上绿色环保的蔬菜;建设注射执行死刑固定刑场,落实现代文明司法的要求。

积极参加扶贫帮困,是中院创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在为南漳县沙河村捐赠4000余元慰问金、100多件棉衣棉被的基础上,又为对口帮扶的谷城县次河镇陶湾村投入2万元修路,改善村里路况较差的状况;组织法官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为两名贫困高中学生捐款1.56万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襄樊中院坚持以人为本,抓班子带队伍,有力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各类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实现了结案率上升,二审案件改判发回率同比下降,信访、申诉案件度下降良好局面。襄樊中院将以创建全省一流法院为目标,再组织,再动员,凝结“公正、廉洁”法院精神,矗立“高效、文明”法院形象,将审判职能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最前沿,在无垠天地间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