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课堂教学宣传片解说词

时间: 03-20 栏目:广播稿

1西江镇学校“课堂教学效益年”展示专题片解说词

滔滔浑江岸,绵绵青山旁,美丽的通化县西江镇学校坐落在鱼米之乡。学校占地面积37619平方米,建筑面积10151平方米。西江镇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700名,教师137名。多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进修学校的大力扶持下,137位辛勤园丁时刻遵循着“崇德尚礼、笃学求真”的校训和“文明诚信、勤勉奋进”的校风,引领雏鹰展翅翱翔。如今,西江镇学校已然成为了通化县教育届的一颗明珠,其璀璨光芒正洒向西江镇的每一位莘莘学子!

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之教育教学篇。认真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工程

我校创新教学方式,构建了“六步一中心”教学模式。

重精讲多练,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语文课注重以读代讲,将阅读与写作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英语课注重口语的训练,在游戏与快乐中学习;体音美课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化。

我校健全了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了各项常规检查措施。检查能做到天天有记录,周周有反思。教学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细则,从备、上、批、辅、考、评等各个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是硬笔书法还是软笔书法,以及简笔画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每周按时上交练功作业,定期选出优秀作品在学校门厅展出,供全校师生欣赏学习。20XX年我校张洪涛、叶玲等四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通化县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团体三等奖。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教师教案展评、作业批改评比、寒暑假作业评比、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竞赛、师生书法比赛等活动。其中各项评比结果都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更能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我校的读书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真正营造出了书香校园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读书活动小有成就,在通化县教育局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中,王福民、孙爱珺等老师获得一等奖;20XX年9月6日,刘芳老师参加通化县“庆祝教师节读书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能重视教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及时纠正学生的不依托主题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开足,开全、开好所有的规定学科。并根据自己的师资资源编写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我校的刘凤生、孙磊等老师在通化市第三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评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同时,音乐教师创编了《小苹果》韵律校本操,在体育老师的配合下,校本操已初步成型,优美的旋律带动孩子们翩翩起舞,俨然成为了西江镇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发挥好本校的骨干教师和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校共有4名市级骨干、20名县级骨干、15名校级骨干和4位名师工作室成员。他们是学校的中流砥柱,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西江镇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三年间,我校共计派出学习培训达400余人次,其中徐小平、姜明妍等老师都在校内进行了相关人员的二次培训,取经之路漫无边际,但只要有信心、有恒心,西江镇学校的教育教学会逐步与上级学校接轨,越办越好。

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

成立以校长张平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20XX年4月份,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正式启动,三年间,我校扎实开展活动,做到全听全评,公平打分,使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三课”活动评审小组,进行了三课过关活动。按进修学校下发的评课标准当堂打分和对学生测试。最终按任课教师比例评出优质课、达标课和合格课。20XX至20XX三年间,我校小学部13名教师和初中部7名教师通过了县级优质课验收。利用晨读时间开展传承经典读书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这项活动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心得。

我校每天早晨利用三十分钟开展诵读经典国学活动,三字经、弟子规都能达到熟练朗读或背诵的水平。同时,利用班级板报和走廊文化墙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坚定了学生的爱国信念。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20XX年4月,在全县中小学生“建设幸福中国”演讲比赛中,我校参赛学生获得三等奖;20XX年4月,在全县中小学生“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演讲比赛中,孙瑜获三等奖。坚持“主题教研”的常态化、制度化。

每个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好自己的教研主题,并能围绕主题进行“双备、双上”、“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学部教研课题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学部的教研课题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业务校长定期做科研培训讲座,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应用。教科所罗槐所长也多次深入学校指导课题项目,给青年教师的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课题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使教研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为了验收主题教研、高效课堂等活动的成果,我校分别在20XX年和20XX年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校级教学大奖赛,各位参赛教师精心准备,向全校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管艳艳、于秀丽、薛明星等老师分别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比赛成绩;这些活动的开展更加激励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欲望,人人争先进,堂堂有精彩。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XX年体育组陈吉龙、袁永斌等四名教师在吉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百节优秀课活动中均获得二等奖;20XX年11月,刘艳红老师的录像课《挑战挫折、实现梦想》一课,在全县中小学综合学科录像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XX年5月在通化县体音美教学大奖赛中,我校参赛的四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美术教师丁宁获得一等奖;20XX年9月,张洪涛和姜明妍老师均获市级教学优秀奖;同年11月,姜明妍老师在通化县第二届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活动中,获一等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德育篇

1、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由校长负总责,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具体抓,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三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次家长会。尤其是每学期的家长开放周,家长的参与率都能达到90%以上。通过家长到校听课、和老师交流,密切了家校联系,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更多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更支持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也更顺利了。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如: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开展每年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教育学生尊老敬老、懂得感恩;开展去社区公益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带给身边环境的转变,从中获得快乐;通过重大节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学校组织班主任、班级干部及优秀学生到靖宇陵园举行拜谒革命先烈活动,学生更加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增强了好好学习,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每年六月份的毕业典礼坚定了学生热爱母校,勤奋努力,将来建设最美家乡的信念。近三年来我校都能在“六一”儿童节,举行“大手拉小手”野外拉练活动,活动中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和符合儿童特点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艺特长,载歌载舞,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全体师生。20XX年9月29日,我校举行了第四届“歌唱祖国”文艺汇演,全体师生徜徉在优美的歌声中和曼妙的舞姿里,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0XX年6月12日,我校举行了以“传承经典、诵读文明”为主题的师生朗读比赛,西江镇学校到处萦绕着朗朗的读书声和浓浓的爱国情!学校通过举行校内安全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每年的5月12日都会进行全体师生的逃生演练,增强了学生的逃生理念,为大灾大难来临时的不慌不乱做足了准备。

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之体育艺术“二加N”篇大力开展体育艺术“二加N”活动,体育教师围绕打造排球运动特色学校的主题,开展教学工作,保证初中每周一节排球知识课,并进行排球基本功训练,垫球、扣球、传球有板有眼,动作到位。小学每周三下午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音美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开展了兴趣班的教学:美术教师开设国画、素描、写生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情趣。音乐教师开设了口风琴、葫芦丝和声乐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对韵律美感的体验;书法教师开设了书法班,软笔书法行云流水、硬笔书法铿锵有力;综合课教师还开办了编织班,一双巧手上下翻动,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作品呱呱坠地;体育教师的篮球班、排球班、跳绳班和田径班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同学们在操场上英姿勃发,挥舞青春,在锻炼了体育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艺术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多名学生在县里组织的书画比赛中获奖。每一次成就的取得都是对全体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大的肯定,曾经付出的辛勤汗水终究没有白流。

几年来,我校在通化县中小学生春季公路越野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师生排球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排球,以师带生,生生互动,在浓郁的运动氛围中,打造了一所通化县最具排球特色的学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化县西江镇学校借着课堂教学效益年的东风收获了一些不起眼的成绩,同时也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未来的日子里,全校领导教师会加倍努力,力求做到教学有创新、德育有新作、二加N有成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通化县西江镇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新的挑战!

2绥棱县第一中学课程改革专题片解说词

绥棱县第一中学课程改革专题片解说词漫步绥棱一中,清风扑面,胜景入眼,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既饱含浓郁深厚的文化,又洋溢着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这里有飘香花圃;这里有溢翠绿树。手执书卷的学子们,心灵游走于书香与花香之间;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被晨光绘成迷人的绚丽画卷。绥棱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XX年,市级示范性高中。在60年的发展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校园占地面积近4。1万㎡,建筑面积近2。2万㎡。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3456人,教职工260人。

走进教室,墙面上的爱国人物像、学习园地、名人名言,让学生每日记一句,享用一生。师生们共同精心布置的文化墙生动有趣,突出班级特色。整齐的书柜、丰富的学习用书,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特色作业,闪烁着无限智慧的光芒,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每片土地都传情、让每块草地都育人、让每方园地都富有生命力,这里步步是景,步步育人,育人气息充满整个校园。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教学的生命。在课改动员大会上,校长强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学校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课改文件,深入理解课改精神,认真实践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交一份不负历史使命的答卷。全体教师在行动,领导狠抓课改,教师支持课改;教师在行动,实践课改,体验课改。学生在行动,置身课改,受益课改;家长在行动,关注课改,参与课改;媒体在行动,宣传课改,推进课改;全校上下,众志成城,用我们的忠诚,掀起了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的教育改革高潮;用我们的智慧,谱写着我校教育改革的华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和上级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教育体制改革,帮助和引导广大教师认识推进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站在改革的前列。围绕“四化”全面推动教学改革,做到学科实体化、教师专业化、教学层次化,学生自治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学科实体化学科教研部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在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校把部分行政管理职能下放到学科教研部,使学科教研部成为兼有业务指导和教师管理双重职能的实体,并在实体化管理过程中,强化业务职能,突出学科教研部的指导性。

学校还学科教研部的管理职能,赋予学科教研部长“三权”,即工作考核权、绩效奖惩权和一定师资调配权。在强化发挥学科教研部的业务职能的同时,学校还强化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作用,提高其工作的科学性。

学科“实体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校的各种谋化更能体现群众的智慧;对教师工作的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对教师的业务指导更加求真务实,对教师工作主动性的调动更加充分。

2、教师专业化学校在省教育学院张晓明副院长的建议和指导下,参照大学教师的授课模式,打破教师按年级的自然升降进行循环教学的模式。学校采用按教学模块来进行循环教学的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模块分工,按着学校安排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每个教师选择一个或几个模块来进行教学,从高一到高三、从新课教学到高考指导,从常规教学到考前辅导,完全由同一个或几个老师来负责教学,使教师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学校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寻找课堂教学四要素的组合,即把握各个要素的特性,揭示各个要素之间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搭好各部分之间的桥梁,串好各部分构成一体的纽带,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四位一体”,并使这个整体处于最佳平衡状态之中。

经过对“四步实效教学策略”的反复探索,现已初步总结推广了一些适合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读议讲练”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多课型单元教学模式、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讲解式课堂教学模式等。课堂结构的最优化探所,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和学生“听讲课、记笔记”的状态,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到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整个教学结构的三个子系统:语文定向教学系统、集体备课系统和“四步实效”教学系统。我们通过对教学系统整体结构的优化,产生了最好的效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教学层次化学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差异,将原有的学生分为A、B、C三层,不同层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并实施分层考核办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质量是学校永恒的风景线。该校坚持备课求“细”,做到“一探究、二合作、三反思”;课堂求“精”,实现精讲、精读、精练;练习求“实”,体现基础性、开放性、实践性;考试求“严”,保证公平竞争。学校根据学生成绩的上升变化情况,由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经考核后,进入上一层次的班级。这种“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分层推进,良性循环”的分班,既适应绥棱县教育发展的实际,又激励了学生不断进步,更有利于教学。

在20XX年高考中,B层班重点升学率接近40%,更为难得的是C层班,平均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考上二表以上的院校,如果把流动出去的升学人数计算在内,那么C班平均升入二表以上本科的人数则达到半数以上,升学率大幅度提高。很多能上二表的考上了重点,能考三表的结果考上了二表。

师生的共同努力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的课堂教学受到同学的欢迎,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学生活跃了,自信增强了,潜质发挥出来了,形成了勤勉好学,善思善问的良好学风。

4、学生自治化由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的绥棱一中学生会,用自治化的管理方式助推了新课改的实施。做到学校管理无闲人,人人皆育人;学校管理无盲区,处处皆育人。实行自治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为推动课改创造足够的内驱力。

在搞好学生会的性质定位和明确学生会的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学生会的机构。校学生会以主席为领导核心,包括学生会主席一人,副主席三人。他们均通过竞聘上岗。在主席团以下设八个职能部门,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几年来,在学生处和团委指导下,学生会工作越做越好,体现为老师分忧、为同学服务、为一中做奉献的宗旨,不断地创造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岁月如歌声声急,事业如棋局局新。与时俱进,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创新学习实验学校、全面“面向未来阅读工程示范学校”、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职工职业道德先进集体、省级先进家长学校、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校、省级花园式学校、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

学校六十年发展的历史,是一份喜悦,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激情,一种责任。我们不会忘却前人的呕心沥血,不会忘却昔日的峥嵘岁月,更不会忘却漫漫征途对新一代一中人召唤。这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这是一幅万人描绘的画卷,绥棱一中历届莘莘学子,用青春和热血鼓动着历史的脉搏,他们的心也将永远和学校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如果我们能从历史的上空去倾听一中这片沃土上往日的回声,那么,短暂而又漫长的六十年间,一中人所表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不断超越自我的探求精神,就像一支震撼人心的乐曲。乐曲记录了一中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跳动出崭新的音符,续写更加光辉的历史,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代的乐章中,一中的步伐将会和出最强音,一路凯歌!

3杨林教育宣传片解说词

杨林,湘北宝地,尚书故里。

这里地理优越,交通便利;

这里山水相依,风光迷人

这里乡邻和睦,乐业安居!

在这片灵杰的土地上,一代代杨林教育人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培育了一批批社会精英,书写了杨林教育一个又一个传奇!

一、在感恩中奋进的杨林中学

杨林中学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员工50人,在校学生近700人。承蒙各级领导悉心关怀,几代贤达栉风沐雨,数届师生发愤图强,而今的杨林中学面貌焕然一新。

她致力优化校园环境。新建成的科教楼气势恢宏、功能齐全;学生宿舍干净整洁、环境优雅;学生食堂清洁卫生、饭菜可口。图书室书架整齐,书籍琳琅满目。

她致力培养优秀人才。自创“两段四问”课堂教学改革模式,20XX年被评为岳阳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近六年来,全县初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价,我校四次名列全县第一,两次居全县第二。今年中考再创辉煌,197人参考,共有53人正取县一中,录取比例稳居全县第一。这六年,累计有236名学生考入县一中。绩效考评连续三年获岳阳县先进单位。

她致力打造“人文校园”。坚持面向全体,开展阳光运动。11月27日下午,杨林中学400多名同学,进行了岳阳县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比赛。首先表演的是刚柔相济的武术操,紧接着大课间分区特色表演,八年级表演节奏欢快的“小苹果”。七年级分班进行各种活动,同学们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跳绳、拔河、跳格子、呼啦圈……师生们尽情享受着大课间活动带来的快乐,让师生们的身心在大课间放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杨林中学正乘上理想教育的巨轮,扬帆起航……

二、致力打造艺体特色的杨林乡中心小学

杨林乡中心小学位于天下第一村(张古英村)进入口路途中,学校前身为享誉三湘的蓝田中学。占地总面积15005平方米,现有学生591人,教职员工31人。杨林乡中心小学坚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打造个性化特长人才。

一、打造艺体特色,创新教育引导个性发展。

学校科学育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开展以“”艺体2+1活动”为载体的特色教育,形成了具有鲜明农村艺体特色的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20XX年11月岳阳县“新华杯”体育运动会获县级综合第三名;20XX年近年在全县综合质量评估中连续排名前列;20XX年学校的“艺体2+1”活动在全县教育局行干会上作了经验介绍;20XX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乡文明单位”。

二、以德育为首,培养习惯塑造学生性格。

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征文、手抄报比赛。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向兰泽烈士敬献花圈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班主任与家长通过微信互动,搭建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快乐成长!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团结拼搏的教师团队。

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每周一晚确定一个讨论主题。每位成员撰写成教育小文章,上传博客,并鼓励推荐发表。学校老师们正蓬勃向上,努力成长,追求教育的幸福。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位。(无材料可删)

杨林中心小学带着各级领导和乡友们的的厚爱、乘着二十一世纪教育兴国的强劲东风,载着我们的信念和梦想飞向蓝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三、在崛起中的杨林完小

杨林完小始座落于秀丽的沈塘村毛家园,南临荣公新公路,北抵尚书方钝故里,交通便利,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底蕴的学校。

20XX年9月,杨林完小易址新建,学校校园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4582平方米。校园花草树木成林,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校园环境幽静,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是理想的求学圣地。

学校共有15个教学班,学生七百余名,教职工30名,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办学思想,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致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校新建了一流生活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教学楼,新建了门头、厕所,改造了一栋教学楼,添置了教师办公桌椅、学生课桌椅,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特色,以“一周一星”、“一周一评”为契机,致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几年来,教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教师多次在县以上教学比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XX年县教学质量检测夺得全县第一名;20XX、20XX年、20XX年均获县数学竞赛、英语竞赛“优胜单位”;20XX年、20XX年分别在全县教学质量检测中荣获第二名、第五名;20XX年9月被杨林乡人民政府、杨林乡中心学校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致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提升办学品位,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农村完全小学,在新的征程上扬帆远行。

撰稿人:任红梅

20XX年12月21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