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美食作文
1福州美食 锅边糊
锅边糊在福州乃至福建许多地方都有,但在外地我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不出产的原因可能是外地没有一种叫虾油的调味品,而锅边糊没有加虾油就不成为锅边糊了。
锅边糊的制做很复杂,要先把大米淘净浸泡几小时,然后磨成糊状待用。支一口大锅,煮上一锅汤,汤里放上虾米、蛏干、香菇、葱、蒜、芹菜,最后放进必不可少的虾油若干勺,这浓汤就做成了。这还没有完,万里长征第一步。将汤倒出另装,下清水若干烧到七成热时,锅边抹匀花生油,然后舀一碗米糊绕锅浇一圈,盖上锅盖。三分钟后见锅边米浆起卷时,用锅铲铲入清水中,再加入清水,重复上述行为。当最后也就是第四次浇完时,放入一份浓汤料,并视情再加入虾油等辅助调料。煮熟后盛放在另一口锅中,用微火保持温度,待售。
总之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没有耐心是做不成的。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锅边糊的,要吃就到街上去买。福州的大街小巷饭店小摊都有买,而且很便宜。锅边糊味道特别,海鲜味浓,每片米糊都打着卷,白白的,象一管管青葱,非常爽口,再配上黄黄的虾米、蛏干,黑黑的香菇,绿绿的葱蒜,色泽鲜明,令人食欲大开。
是啊,福建人民真幸福。
2福州美食 芋头果
芋头果是福州的早点之一,也称三角糕。据说是把槟榔芋煮熟后剥皮碾成糊状,再掺入米粉揉合而成。然后,切成一块一块三角形状,放到油锅里去炸,直炸得两面焦黄,出锅。吃的时候,用一张纸包着芋头果的下端(因为很油),以一个角为突破口,咬一口,外焦内嫩(内色灰白),还有一股芋头的清香,嗯,味道好极了。
炸芋头果的摊子也是到处都有,每天一大早,就可看到街头巷尾支起的一个个摊子,烟雾缭绕,香气四溢,买芋头果的人端着碗或提着小竹篮,等着芋头果出锅。往往炸出一锅就买出一锅。但也有买不完剩下的,搁一两个时辰也不要紧,吃起来还是很香的,它不象油条,登陆不久就成了嚼不烂的老油条。所以,卖芋头果的摊主都很自得,有时候上午九十点钟了,还不见他们收摊子,慢悠悠地守着还没有卖掉的几块芋头果。他们知道总有肚子容易饿的人自会寻香而去。
福州的市民通常是一碗锅边糊外加一只芋头果就解决了早饭问题,既好吃也实在,吃完后,打一个饱咯去上学。
3爱上福州的美食
要说爱上福州的理由,名胜众多,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不一而足。我单单想为大家介绍福州的美食。福州美食里包含的故事,会让你爱上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
我先介绍一种介于零食与主食之间的小吃。它在清代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酥香诱人千步闻”的美名。它就是——福州的花巷肉松。“才过西郊橄榄风,枇杷欲老荔枝红。小楼夜雨烹牛脍,花巷青帘卖肉绒。”这是近代著名诗人沈轶刘对福州特产肉松的称赞。“肉绒”就是肉松的旧称。其原料选用猪后腿瘦肉,经过煮熟、翻炒、加料等多道工序,最后成为或细丝状或蓬松状的食品,食之香酥咸甜,油而不腻,入口自溶,鲜美可口。在身体不适时,福州人尤其爱拿香酥的肉松就着稀粥吃下去,顿觉唇齿清爽,胃口大开。
肉松的发明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清末咸丰年间,有位家厨叫林鼎鼎,他此前一直负责光禄坊内福州盐运使刘步溪一家的日常饮食。一次刘府请客,当林鼎鼎在烹煮一道方块猪肉时,不留神过了头,好好的猪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主人正催着上菜呢,他急中生智,索性将肉汁煮干,将烂肉又捣又翻,成了一团金黄蓬松的肉绒。就是这样歪打正着,肉松问世了。自此,林鼎鼎潜心琢磨,不断改进配制肉松的方法,创制出普通和油酥两种风味,并起名为“鼎鼎肉绒”。听了这个故事,你会不会觉得福州人很聪明呢?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遇事不慌张多动脑筋的精神。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一道歪打正着诞生的美食——佛跳墙。
相传有一个从小娇惯的女子,不会做菜。母亲为女儿出嫁试厨想尽了办法,最后把家藏之山珍海味都翻找出来,一一配制后用荷叶装成小包,反复叮嘱女儿各种原料的烹制方法。谁知这位新娘到了试厨前一天,慌乱中忘记各种烹调方法。她到了晚上才到厨房把母亲包好的各种原料一包包解开,堆了一桌无从下手。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又听公婆要进厨房。新媳妇怕公婆挑剔,见桌边有个酒坛,匆忙中将所带的原料都装入坛内,顺手用包原料的荷叶包住了坛口,又把这酒坛放在快灭火的灶上。想想明天要试厨,新媳妇生怕自己无法应付,就悄悄溜回了娘家。第二天,宾客都到了,却不见了新媳妇。公婆进厨房,发现灶上有个酒坛,还是热的。把盖掀开,浓香四溢,宾客们闻到香味都齐声叫好,这就成了佛跳墙。
福州还有很多带有传奇故事的小吃如:鼎边糊、太平燕、虾酥、征东饼……你如果到福州来就来找我,我会带你吃遍福州的美味。品尝美食,品味美食背后的故事,你一定会爱上我的家乡——福州。
4爱上福州的“宫廷小吃”
爱上福州的理由有千万种,我只说其中一种——爱吃福州鱼丸。“来来来!福州小吃鱼丸只要一块钱一碗啦!”时间已近中午,听着那诱人的吆喝声,我的肚子不禁“咕咕”地叫起来。走,进去看看!“鱼丸来喽!”一碗热气腾腾的鱼丸端来了。我立刻拿起勺子,舀起鱼丸,急忙咬下一口——哎哟,好烫啊——没办法,谁叫我太馋嘴呢?只好等一会儿再吃了。清汤里,鱼丸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白色“龙珠”。汤里还撒着青绿色的葱花,它们把“龙珠”衬托得更加美观,让人垂涎三尺。
鱼丸差不多凉下来了,快开始吃吧!我轻轻地咬了下去,顿时,汤汁流进了我的嘴里,它伴随着肉,被包裹在鱼肉丸中。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那就是“香”!裹在外面的鱼肉也是嚼劲儿十足、充满韧性,口感好极了!我忍不住想再吃一碗。
店主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我连忙向他妈妈讨教鱼丸的来历和传说。她耐心地向我讲开了:相传秦始皇游江南到达湖州时,很想吃当地的鱼肉,但又嫌鱼肉刺多,吃起来很麻烦。于是他便下旨:御厨供膳时必须把鱼骨剔净,如有鱼刺则把御厨处死。一位御厨在制作御膳时,见到鱼又胆怯又发狠,便用刀背用力砸鱼发泄。没想到鱼肉和鱼骨竟自动分开了。御厨灵机一动,便用分开的鱼肉氽成丸子,做成汤,呈给皇上。秦始皇吃了,喜欢上了鱼丸,便大大赏赐了这位御厨。鱼丸也渐渐推广到民间,成为福州的一大风味小吃。
没想到,鱼丸的来历竟然有这么有趣的故事!那么鱼丸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热情的店主告诉我:现在的鱼丸是用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将鱼肉剁碎后,加入姜汁、食盐、味精,调入薯粉,挤成圆球做成的。主要特点是色如瓷、有弹性、坚韧雪白、鲜美清脆等。而福州人吃鱼丸的主要原因就是福州临海,水产丰富,人民靠海而生、养鱼吃鱼。
吃着听着,我还了解了一些同样有名的福州小吃:侨胞喜爱的太平燕、方便易熟的锅边糊、材料丰富的佛跳墙、历史悠久的光饼……真是长了见识。“你点了一份鱼丸、一份拌面、一盘青菜、一碗海带汤,一共10块钱。”什么?才10块钱?真便宜呀!看来,真是价廉物美啊!
怎么样,你爱上福州鱼丸了吗?
5福州小吃
我出生在美丽的榕城——福州,它是一个山水环绕的滨海城市,各种各样好吃的美食,十分诱人。现在,我就跟你聊聊福州的小吃吧!
在众多的福州小吃中,我最喜欢的是鱼丸,这也是福州人最喜欢的一道菜。一说到鱼丸,我的口水就“噼里啪啦”直往下流。鱼丸是用新鲜的鱼肉和地瓜粉做的,看上去像白色的乒乓球,一口咬下去,整个油汁涌入我的嘴里,吃起来味道十分鲜美。
我还爱福州的肉燕。相传,古代有位大官,吃惯了山珍就觉得平淡。于是,厨师为他做了一道菜,用木棒将瘦肉打成泥,掺上地瓜粉,擀成皮,切成小块后包上肉馅,煮熟配汤吃,就成了肉燕。福州肉燕,真的能让你吃了还想吃呢。
到福州,你一定会还听到“锅边糊”,那可是老福州们的最爱啦。原来,锅边糊是用面片制成的,加入海鲜、胡椒、香菇、葱蒜,放入锅中,水烧开时迅速捞起就可以了。“锅边糊”味道鲜美可口,很早就闻名中外啦。
听了我的介绍,你动心了吧?告诉你,没吃过福州小吃,不算真正来过福州。如果你来福州旅游,记得一定要品尝福州的小吃哦!
6吃在福州
福州有许许多多的美味,我们三个吃货去福州吃美味啦!
第一站,我们去品味了福州最有名的佛跳墙。佛跳墙有许多食材制作而成。它的高汤没有放过一点味精。一盅佛跳墙的含量只有一个碗那么大,制作所需的材料却有一个脸盆那么多。关于这个菜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家菜馆正烧着这道菜,因为香味实在诱人,隔壁的吃素念经的和尚都忍不住翻墙过来。于是,人们就把这道菜命名为佛跳墙。佛跳墙上桌了,我迫不及待地代开盖子,先是一股香气,再看里面装着鲍鱼、海参、干贝、鱼翅、蹄筋、花菇、墨鱼等。我尝了一口真是人间美味啊。
第二站,我们去品尝了福州特色小吃。福州的鱼丸、肉燕、扁食、红白年糕、肉丸、马蹄糕、鱼滑、虾饼等特色你可千万不能错过。其中,我最爱吃的是肉燕。肉燕很像馄饨,只是它的皮是用肉打出来的。所以它的皮口感特别,十分美味。
只可惜,我的胃只有一个,只能吃到这里了,下次有机会来福州,再来吃吧!
7光饼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光饼,不知道你有没有吃过,那是福州的小吃。据说是记念戚继光而来的,总之和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关系。
小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高高的桶炉前面,看师傅做光饼。做光饼的师傅到处都有,一个案板,一个炉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饼师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碱水和盐水的面团摔得啪啪作响,然后分成一个一个剂子,用手左右一拍,一个小圆饼就出来了,再用一根竹签往中间戳一个小洞,就势往桶炉内壁一贴,等着吧,不一会,炉内就飘出香味来。估计差不多了,光饼师傅就用小铁铲利索地一铲,焦黄的光饼就跳出来了。
这光饼硬梆梆、黄通通的,咬得很费劲,没有一口好牙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对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后总是吃了一块还想带走第二块。光饼耐嚼还耐储藏,放它十天半月没有问题,坚韧不拔,很有民族气概,可能这就是它和戚继光的关系吧。光饼很便宜,一分钱一块,那时经常光顾光饼炉,买上一两块,一路嚼着上学校。
冬天光饼师傅比较幸福,守着炉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阵还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炉子上嗤嗤作响。我就不敢买了,因为那光饼里必定也有光饼师傅勤劳的汗水。
前段时间,在福建“老乡”处提到光饼,他们都说那玩意好吃而且对牙齿有利,经常嚼嚼绝对比“白箭”“绿箭”效果好。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都好多年没有吃过了。但愿,这光饼炉子还能在福州的某个街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