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时间: 09-18
栏目:方案
方案一: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宁县位于庆阳市的南部,是甘肃省东南边境县份之一。东与正宁县和陕西黄陵县毗邻,南与陕西咸阳市为界,西与平凉市泾川县接壤,北与西峰区和合水县相连。扼甘、陕、宁三省之要冲,是三省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窗口,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辖18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面积265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6万亩,人口54万。县委、政府所在地的新宁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宁县境内电网现有良平33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7座,主变14台,容量652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12条长度162.5千米,10千伏线路长度1958千米,0.4千伏线路2604.2千米。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关于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关于编制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及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大扶贫”工作思路,按照“三年攻坚、一年完善”的总体部署,结合《宁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xx年)》,根据宁县电网实际现状,制定《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以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为总目标,消除农村电网低电压、网架供电瓶颈、配变过载运行等问题,改变村组单电源、提高主网架结构建设标准,打破乡域供电界限,缩短农网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
按照交通、水利、产业建设规划,积极争取电力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建设长庆桥33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县城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22千米。
按照政府需求计划逐年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用电问题,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村组,到20xx年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三、项目规划
随着长庆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解决园区配网需求,预计20xx-20xx年规划建设330千伏长庆桥变电站一座,建设规模2×240兆伏安主变。新建330千伏丰乐变—长庆桥变送电线路34千米,配套建设110千伏线路29千米。
按照庆阳市电网滚动规划方案,预计20xx-20xx年在宁县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宁县县城送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为主变两台2×20000千伏安,新建丰乐变至宁县县城线路16千米,导线型号为LGJ-300。
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湘乐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盘克至湘乐35千伏线路15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南义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宁县至南义35千伏线路20千米,导线采用LGJ-15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政平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中村至政平35千伏线路12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35千伏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19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解决金村变电源单一现状,实现环网供电,提高供电质量。
按照项目逐年推进计划,预计20xx-20xx年共投资9259.88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294.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配变190台,户表改造7048户。其中:解决三相动力用户3186户,累计涉及60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3862户,累计涉及5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焦村、湘乐、春荣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2.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新建配变60台,农户2638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97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1741户,涉及2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盘克、和盛、九岘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4千米,0.4千伏线路120千米,新建配变50台,农户18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901户,涉及12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899户,涉及14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米桥、早胜、焦村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78千米,0.4千伏线路85千米,新建配变50台;户表工程16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65户,涉及13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735户,涉及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新宁、南义、瓦斜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50千米,0.4千伏线路46千米,新建配变30台,户表工程101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提高部分村组低电压,同时为该区域农户的种植、养殖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523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487户,涉及8个自然村。
四、规划布局与建设标准
1、导线选用10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0/70、JKLGYJ-10/95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0.4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50、JKLGYJ-10/70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导线参数详见下表)
2、配电线路的档距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档距,其适用档距不超过80米。导线的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见下表)。
10千伏线路导线采用三角排列,特殊地形的档距采用水平排列。0.4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采用水平排列。零线应靠近电杆和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于相线。
3、配电线路线间距离的确定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参见下表所列数值:(m)
五、投资估算
330千伏变电站造价1400万元/座,110千伏变电站造价1200万元/座,35千伏变电站造价600万元/座,330千伏线路造价70万元/千米,110千伏线路造价50万元/千米,35千伏线路造价30万元/千米。共计投资9592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702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568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96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2250万元。
10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0.4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配变造价6万元/台。共计投资9259.88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3312.88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3136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767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044万元。
六、技术经济评价
该工程实施后,将使这些乡镇、村组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损耗进一步下降,彻底解决“低电压”、“卡脖子”及村组三相动力用电问题,完成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目标,全面保障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生产用电,预计每年可节约电量29.8万度,为农民减负15.18万元,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电网改善,供电得到保障,必将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乡镇饮食、娱乐、大棚蔬菜种植、农村禽畜养殖以及旅游业、服务业等富民措施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2、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电费负担减轻,供电质量保证,电能方便清洁安全的优点,加上家用电器的普及,可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改变消费观念,逐步养成使用电能习惯,节约社会能源。
3、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速度。配合政府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一批新农村电气化村,必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4、提高供电企业运营效益,使企业社会均从中受益。配电网络完善和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使电网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高,加上售电量增长,使供电企业运营效益改善,经济实力增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社会都将从中受益。
方案二:西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为实现新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根据中省市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近期目标:20xx—20xx年,实现3.49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和脱贫。计划投入资金1.2亿。远期目标:20xx—20xx年,完成新一轮扶贫任务,解决80%以上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达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有效改观,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贫困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工作重点
根据新时期农村扶贫工作的新特点,重点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移民搬迁、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小额信贷资金投放、贫困村互助资金稳步推进,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20xx—20xx年,全县计划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41个,全面完成新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1、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工作:20xx至20xx年,全面完成新阶17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规划的建设任务,20xx年启动新阶段扶贫开发摸底调查中未被列入《规划》的88个重点村。
2、扩大扶贫移民搬迁规模:努力争取资金支持,继续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0xx—20xx年,扶贫移民搬迁分别达到202户854人、200户800人和210户860人,通过移民搬迁使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3、管好用好信贷扶贫资金:每年投入信贷扶贫资金1000万元,小额信贷项目每年扶持贫困人口0.4万人,三年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计划30个村,每年扶持扶贫龙头企业1至2家,龙头企业每年带动贫困户500户。三年共解决全县剩余3万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积极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三年间每年扶持贫困户1500户。20xx年—20xx年再争取信贷扶贫资金1亿元,积极实施“1万贫困户增收工程”。
4、加大扶贫技能培训力度:继续对全市农村贫困家庭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进行脱贫致富知识技能培训,积极实施“雨露计划”,每年培训210人。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农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1.6万人次。20xx—20xx年,全县“雨露计划”培训20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扶贫开发总缆农村工作全局,用大扶贫的理念统一思想,继续落实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涉农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扶贫机构和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强工作协调,加强扶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2、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做好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认真落实县新增财力5%用于扶贫开发的政策,强化扶贫资源整合措施,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按照“资金整合、县为平台、明年计划、今年研究、政府协调、部门上报”的要求,整合资源,确保每个新启动扶贫重点村资金投入不低于150万元。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提升扶持效益。
3、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发展活力。以完善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实施扶贫重点村建设。坚持“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进一步提高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整体质量,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面貌,不断扩大贫困人口受益面,为贫困地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奠定基础。
4、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全面建立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机制,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作用,大力扶持能够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大户。鼓励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动机制,带动引导贫困户发展,确保贫困户的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5、实施“安居工程”,改善生存环境。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认真落实“安居工程”有关政策,加大扶贫移民政策宣传力度,坚持移民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扶贫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产业开发、退耕还林、小集镇建设、防病救灾等相结合。鼓励有致富门路的贫困户向城镇转移,努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6、坚持社会参与,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完善并坚持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单位包村扶贫工作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局面,为贫困村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物资扶持。同时,加大对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力度,继续实行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加速贫困乡(镇)、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方案三: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全力做好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依据《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扶贫攻坚的意义
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我县地处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区,也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面临困难最多的旗县之一。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就是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号民生工程,通过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发展纲要(20xx—20xx年)实施意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坚持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以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以减少农民富裕农
民,全面实施“三增三减”战略, 按照“532”扶贫人口分流规划(即:全县50%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30%从事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效种养业生产、20%就地集中养老),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增强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
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xx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5200元以上;
2、建设38个中心村,撤并整合空心村、老龄村144个;
3、建设扶贫移民楼6800套,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
4、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55所,集中养老6648户、1.1万人;
5、培育种养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建设高效种植基地28.6万亩、高效养殖企业20-50个,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吸附1万人;
6、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草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53%以上。
四、扶贫现状及分区规划原则和重点区域规划
依据自治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县现有贫困人口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6%。为统筹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分区规划的原则,将全县农村分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两大重点区域。
(一)分区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围绕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自然、气候因素(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力分布状况、人文发展现状及生态屏障功能体现),编制重点区域规划。
1、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互动的原则。
3、坚持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5、坚持“收缩转移,流转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
6、坚持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重点区域规划
1、限制开发区:即西起长顺镇向阳村,沿省际大通道,东至七号安业村一线以北风蚀沙化地区和西起***村,沿****、****、****,东至七号****一线以南荒漠化丘陵地区。该限制区域内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差,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主要包括****乡、***乡、***镇大部分风蚀沙化地区,区域面积15.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7.4万公顷。包括51个行政村、274个自然村,涉及10665户、2.9万人。
2、优化开发区:即为限制开发区两条线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主要以*****间宽谷区、****盆地、****河谷一带以及省际大通道路边村庄为主。区域面积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5.9万公顷。包括34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涉及9723户、2.7万人。
五、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式
(一)转移式扶贫。在限制开发区,通过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转移进城,依托重化工、服装产业以及城镇服务业,变为产业工人。“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在长顺镇规划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移民小区,分四期建设移民楼6800套,有组织地就地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20xx年,计划新建扶贫移民楼22栋,转移贫困人口1300户、4290人。通过限制区人口收缩转移,有计划地实施撤点并村,及时对撤并村落进行生态恢复,发展草原旅游业和限量性高效畜牧业,达到“迁出区绿起来、迁入区富起来”的目标。20xx-20xx年全县撤并自然村144个,其中20xx年撤并“空心村”、老龄村40个。
(二)开发式扶贫。在优化开发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整合扶贫、农牧业等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中心村,推动人口和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一是抓好中心村产业支撑。重点抓好以***盆地、***河谷、***丘间宽谷区为主的高效种
养产业基地建设,涉及***、***等2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围绕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和高效畜牧业几大主导产业,吸附周边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员,到农牧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从事高效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以省际大通道为平台的路域经济,涉及长***、****等15个自然村。二是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水、电、路、气、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依据集中连片扶贫规划,在优化开发区坚持以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牧业,以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培养创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的理念,按照“扶贫开发带动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工商企业领军农牧业发展,”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入,连片实施,组装配套,整体推进。20xx-20xx年全县扶贫开发涉及整村推进项目的中心村有33个,其中20xx年重点建设****等中心村9个。
(三)保障式养老。继续把幸福互助院建设与调整优化村镇布局、建设新农村、盘活闲臵集体资产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四三三”发展思路,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让全县60周岁以上、伤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入住幸福院,并纳入低保、新农保、扶贫直补等社会保障体系范围。20xx年重点在*****、朝阳****、****等村建设幸福院22所,保障贫困人口1584户、3600人就地集中养老。
六、政策支撑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动、乡村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帮扶的“大扶贫”格局。
(一)严格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转移进城,还是进入中心村,就地保障养老,原先在农村享受的各类权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保留不变。
(二)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明确所有权、流转经营权,确保收益权,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促使农村土地、林草地资源成为固定资产,增加农民的资本性“租金”收益。
(三)加快林草确权到户,夯实流转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确立林权、草权,落实草牧场奖补资金,建立政策引导、补偿治约机制,激发农民主体的积极性。鼓励草牧场、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实施高效产业化经营,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
(四)加大扶贫直补力度。将60岁以上、未享受低保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一次性纳入直补范围,从20xx年开始每人给予定额生活补助,以后逐年增加,到20xx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
(五)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xx年,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每年人均领取养老金900元。对已享受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加大提标幅度,保持逐年递增。同时,对五保、优抚、“三民”等其他保障对象,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每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把扶贫攻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领导全力抓,各部门承担任务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金、确保投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攻坚投入体制,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20xx年,全县争取上级相关资金不低于1亿元。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今后县财政将逐年增加扶贫和各项惠农资金投入。同时,将涉及扶贫工作的全部项目进行组装配套,坚持扶贫项目集中,项目资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组装配套、整村推进、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做法,合理整合农牧业、交通、水利、民政、建设、文广、卫生等各类专项资金,并将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向重点贫困乡村,努力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扩大社会筹资渠道。建立健全“企业带、群众投、社会筹、单位帮、银行贷”的多元投资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资金。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制度,适当放宽扶贫贴息贷款条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为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供资金需求,确保扶贫攻坚资金足额投入。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确保资金规范运作,使用透明,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一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立体大扶贫格局。农牧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涉农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水利、电业、交通、通讯等部门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村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二是动员引导企业、团体组织、爱心人士、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活动,建立扶贫资助专帐、专户,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结对子帮扶机制。整村推进的中心村要实现“四有三带动”(即:每个中心村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有一个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有一名驻村干部包扶,有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党员带动的方式), 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确保整村推进工程取得实效。
(四)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讲政治和关注民生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性,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报》和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扶贫攻坚政策方针,充分展示扶贫攻坚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情况,全面反映我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精神面貌,加强对扶贫先进典型的宣传,增强全县广大干部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创业热情,为我县的扶贫攻坚建功立业。
宁县位于庆阳市的南部,是甘肃省东南边境县份之一。东与正宁县和陕西黄陵县毗邻,南与陕西咸阳市为界,西与平凉市泾川县接壤,北与西峰区和合水县相连。扼甘、陕、宁三省之要冲,是三省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窗口,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辖18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面积265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6万亩,人口54万。县委、政府所在地的新宁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宁县境内电网现有良平33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7座,主变14台,容量652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12条长度162.5千米,10千伏线路长度1958千米,0.4千伏线路2604.2千米。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关于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关于编制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及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大扶贫”工作思路,按照“三年攻坚、一年完善”的总体部署,结合《宁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xx年)》,根据宁县电网实际现状,制定《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以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为总目标,消除农村电网低电压、网架供电瓶颈、配变过载运行等问题,改变村组单电源、提高主网架结构建设标准,打破乡域供电界限,缩短农网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
按照交通、水利、产业建设规划,积极争取电力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建设长庆桥33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县城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22千米。
按照政府需求计划逐年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用电问题,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村组,到20xx年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三、项目规划
随着长庆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解决园区配网需求,预计20xx-20xx年规划建设330千伏长庆桥变电站一座,建设规模2×240兆伏安主变。新建330千伏丰乐变—长庆桥变送电线路34千米,配套建设110千伏线路29千米。
按照庆阳市电网滚动规划方案,预计20xx-20xx年在宁县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宁县县城送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为主变两台2×20000千伏安,新建丰乐变至宁县县城线路16千米,导线型号为LGJ-300。
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湘乐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盘克至湘乐35千伏线路15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南义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宁县至南义35千伏线路20千米,导线采用LGJ-15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政平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中村至政平35千伏线路12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35千伏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19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解决金村变电源单一现状,实现环网供电,提高供电质量。
按照项目逐年推进计划,预计20xx-20xx年共投资9259.88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294.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配变190台,户表改造7048户。其中:解决三相动力用户3186户,累计涉及60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3862户,累计涉及5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焦村、湘乐、春荣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2.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新建配变60台,农户2638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97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1741户,涉及2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盘克、和盛、九岘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4千米,0.4千伏线路120千米,新建配变50台,农户18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901户,涉及12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899户,涉及14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米桥、早胜、焦村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78千米,0.4千伏线路85千米,新建配变50台;户表工程16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65户,涉及13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735户,涉及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新宁、南义、瓦斜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50千米,0.4千伏线路46千米,新建配变30台,户表工程101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提高部分村组低电压,同时为该区域农户的种植、养殖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523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487户,涉及8个自然村。
四、规划布局与建设标准
1、导线选用10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0/70、JKLGYJ-10/95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0.4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50、JKLGYJ-10/70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导线参数详见下表)
2、配电线路的档距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档距,其适用档距不超过80米。导线的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见下表)。
10千伏线路导线采用三角排列,特殊地形的档距采用水平排列。0.4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采用水平排列。零线应靠近电杆和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于相线。
3、配电线路线间距离的确定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参见下表所列数值:(m)
五、投资估算
330千伏变电站造价1400万元/座,110千伏变电站造价1200万元/座,35千伏变电站造价600万元/座,330千伏线路造价70万元/千米,110千伏线路造价50万元/千米,35千伏线路造价30万元/千米。共计投资9592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702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568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96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2250万元。
10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0.4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配变造价6万元/台。共计投资9259.88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3312.88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3136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767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044万元。
六、技术经济评价
该工程实施后,将使这些乡镇、村组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损耗进一步下降,彻底解决“低电压”、“卡脖子”及村组三相动力用电问题,完成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目标,全面保障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生产用电,预计每年可节约电量29.8万度,为农民减负15.18万元,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电网改善,供电得到保障,必将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乡镇饮食、娱乐、大棚蔬菜种植、农村禽畜养殖以及旅游业、服务业等富民措施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2、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电费负担减轻,供电质量保证,电能方便清洁安全的优点,加上家用电器的普及,可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改变消费观念,逐步养成使用电能习惯,节约社会能源。
3、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速度。配合政府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一批新农村电气化村,必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4、提高供电企业运营效益,使企业社会均从中受益。配电网络完善和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使电网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高,加上售电量增长,使供电企业运营效益改善,经济实力增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社会都将从中受益。
方案二:西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为实现新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根据中省市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近期目标:20xx—20xx年,实现3.49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和脱贫。计划投入资金1.2亿。远期目标:20xx—20xx年,完成新一轮扶贫任务,解决80%以上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达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有效改观,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贫困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工作重点
根据新时期农村扶贫工作的新特点,重点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移民搬迁、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小额信贷资金投放、贫困村互助资金稳步推进,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20xx—20xx年,全县计划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41个,全面完成新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1、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工作:20xx至20xx年,全面完成新阶17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规划的建设任务,20xx年启动新阶段扶贫开发摸底调查中未被列入《规划》的88个重点村。
2、扩大扶贫移民搬迁规模:努力争取资金支持,继续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0xx—20xx年,扶贫移民搬迁分别达到202户854人、200户800人和210户860人,通过移民搬迁使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3、管好用好信贷扶贫资金:每年投入信贷扶贫资金1000万元,小额信贷项目每年扶持贫困人口0.4万人,三年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计划30个村,每年扶持扶贫龙头企业1至2家,龙头企业每年带动贫困户500户。三年共解决全县剩余3万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积极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三年间每年扶持贫困户1500户。20xx年—20xx年再争取信贷扶贫资金1亿元,积极实施“1万贫困户增收工程”。
4、加大扶贫技能培训力度:继续对全市农村贫困家庭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进行脱贫致富知识技能培训,积极实施“雨露计划”,每年培训210人。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农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1.6万人次。20xx—20xx年,全县“雨露计划”培训20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扶贫开发总缆农村工作全局,用大扶贫的理念统一思想,继续落实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涉农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扶贫机构和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强工作协调,加强扶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2、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做好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认真落实县新增财力5%用于扶贫开发的政策,强化扶贫资源整合措施,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按照“资金整合、县为平台、明年计划、今年研究、政府协调、部门上报”的要求,整合资源,确保每个新启动扶贫重点村资金投入不低于150万元。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提升扶持效益。
3、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发展活力。以完善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实施扶贫重点村建设。坚持“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进一步提高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整体质量,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面貌,不断扩大贫困人口受益面,为贫困地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奠定基础。
4、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全面建立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机制,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作用,大力扶持能够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大户。鼓励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动机制,带动引导贫困户发展,确保贫困户的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5、实施“安居工程”,改善生存环境。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认真落实“安居工程”有关政策,加大扶贫移民政策宣传力度,坚持移民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扶贫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产业开发、退耕还林、小集镇建设、防病救灾等相结合。鼓励有致富门路的贫困户向城镇转移,努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6、坚持社会参与,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完善并坚持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单位包村扶贫工作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局面,为贫困村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物资扶持。同时,加大对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力度,继续实行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加速贫困乡(镇)、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方案三: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全力做好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依据《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扶贫攻坚的意义
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我县地处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区,也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面临困难最多的旗县之一。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就是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号民生工程,通过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发展纲要(20xx—20xx年)实施意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坚持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以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以减少农民富裕农
民,全面实施“三增三减”战略, 按照“532”扶贫人口分流规划(即:全县50%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30%从事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效种养业生产、20%就地集中养老),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增强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
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xx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5200元以上;
2、建设38个中心村,撤并整合空心村、老龄村144个;
3、建设扶贫移民楼6800套,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
4、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55所,集中养老6648户、1.1万人;
5、培育种养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建设高效种植基地28.6万亩、高效养殖企业20-50个,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吸附1万人;
6、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草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53%以上。
四、扶贫现状及分区规划原则和重点区域规划
依据自治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县现有贫困人口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6%。为统筹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分区规划的原则,将全县农村分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两大重点区域。
(一)分区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围绕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自然、气候因素(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力分布状况、人文发展现状及生态屏障功能体现),编制重点区域规划。
1、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互动的原则。
3、坚持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5、坚持“收缩转移,流转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
6、坚持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重点区域规划
1、限制开发区:即西起长顺镇向阳村,沿省际大通道,东至七号安业村一线以北风蚀沙化地区和西起***村,沿****、****、****,东至七号****一线以南荒漠化丘陵地区。该限制区域内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差,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主要包括****乡、***乡、***镇大部分风蚀沙化地区,区域面积15.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7.4万公顷。包括51个行政村、274个自然村,涉及10665户、2.9万人。
2、优化开发区:即为限制开发区两条线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主要以*****间宽谷区、****盆地、****河谷一带以及省际大通道路边村庄为主。区域面积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5.9万公顷。包括34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涉及9723户、2.7万人。
五、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式
(一)转移式扶贫。在限制开发区,通过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转移进城,依托重化工、服装产业以及城镇服务业,变为产业工人。“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在长顺镇规划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移民小区,分四期建设移民楼6800套,有组织地就地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20xx年,计划新建扶贫移民楼22栋,转移贫困人口1300户、4290人。通过限制区人口收缩转移,有计划地实施撤点并村,及时对撤并村落进行生态恢复,发展草原旅游业和限量性高效畜牧业,达到“迁出区绿起来、迁入区富起来”的目标。20xx-20xx年全县撤并自然村144个,其中20xx年撤并“空心村”、老龄村40个。
(二)开发式扶贫。在优化开发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整合扶贫、农牧业等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中心村,推动人口和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一是抓好中心村产业支撑。重点抓好以***盆地、***河谷、***丘间宽谷区为主的高效种
养产业基地建设,涉及***、***等2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围绕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和高效畜牧业几大主导产业,吸附周边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员,到农牧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从事高效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以省际大通道为平台的路域经济,涉及长***、****等15个自然村。二是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水、电、路、气、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依据集中连片扶贫规划,在优化开发区坚持以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牧业,以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培养创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的理念,按照“扶贫开发带动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工商企业领军农牧业发展,”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入,连片实施,组装配套,整体推进。20xx-20xx年全县扶贫开发涉及整村推进项目的中心村有33个,其中20xx年重点建设****等中心村9个。
(三)保障式养老。继续把幸福互助院建设与调整优化村镇布局、建设新农村、盘活闲臵集体资产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四三三”发展思路,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让全县60周岁以上、伤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入住幸福院,并纳入低保、新农保、扶贫直补等社会保障体系范围。20xx年重点在*****、朝阳****、****等村建设幸福院22所,保障贫困人口1584户、3600人就地集中养老。
六、政策支撑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动、乡村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帮扶的“大扶贫”格局。
(一)严格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转移进城,还是进入中心村,就地保障养老,原先在农村享受的各类权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保留不变。
(二)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明确所有权、流转经营权,确保收益权,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促使农村土地、林草地资源成为固定资产,增加农民的资本性“租金”收益。
(三)加快林草确权到户,夯实流转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确立林权、草权,落实草牧场奖补资金,建立政策引导、补偿治约机制,激发农民主体的积极性。鼓励草牧场、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实施高效产业化经营,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
(四)加大扶贫直补力度。将60岁以上、未享受低保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一次性纳入直补范围,从20xx年开始每人给予定额生活补助,以后逐年增加,到20xx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
(五)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xx年,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每年人均领取养老金900元。对已享受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加大提标幅度,保持逐年递增。同时,对五保、优抚、“三民”等其他保障对象,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每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把扶贫攻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领导全力抓,各部门承担任务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金、确保投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攻坚投入体制,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20xx年,全县争取上级相关资金不低于1亿元。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今后县财政将逐年增加扶贫和各项惠农资金投入。同时,将涉及扶贫工作的全部项目进行组装配套,坚持扶贫项目集中,项目资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组装配套、整村推进、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做法,合理整合农牧业、交通、水利、民政、建设、文广、卫生等各类专项资金,并将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向重点贫困乡村,努力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扩大社会筹资渠道。建立健全“企业带、群众投、社会筹、单位帮、银行贷”的多元投资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资金。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制度,适当放宽扶贫贴息贷款条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为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供资金需求,确保扶贫攻坚资金足额投入。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确保资金规范运作,使用透明,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一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立体大扶贫格局。农牧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涉农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水利、电业、交通、通讯等部门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村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二是动员引导企业、团体组织、爱心人士、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活动,建立扶贫资助专帐、专户,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结对子帮扶机制。整村推进的中心村要实现“四有三带动”(即:每个中心村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有一个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有一名驻村干部包扶,有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党员带动的方式), 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确保整村推进工程取得实效。
(四)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讲政治和关注民生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性,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报》和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扶贫攻坚政策方针,充分展示扶贫攻坚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情况,全面反映我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精神面貌,加强对扶贫先进典型的宣传,增强全县广大干部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创业热情,为我县的扶贫攻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