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时间: 08-05
栏目:反思
反思一: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践阶段,每一位教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化理解,并将之运用于实际教学。我听过不少的课,发现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中运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无疑是符合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但是这样的课,由于学生水平、个性的差异,会形成随心所欲的讲、漫无边际的谈的习惯,课堂上看似热闹,实则缺乏一个中心线索,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也曾尝试这样的课型,上完之后学生总感到语文课无所事事,十分轻松,问其学到了什么,总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而课本仿佛也变成多余的了。
为了将学生拉回到文本中来,我想到了让学生以文本中的主角的身份来说话。这样的安排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好处:
⑴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上《荒岛余生》这课时,让学生与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细致阅读了课文节选的一段,还自觉的阅读了课后的“名著导读”中的片段,甚至还有学生不满足于这些只字片语,找来了原著进行阅读。这些都无形之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兴趣。
⑵促使学生自动对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这样的课如果学生不对文本读通读透,是很难代表主角回答得出问题来的。所以这必然促使那些课堂的活跃分子细致阅读文本,而那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也能被课堂氛围所影响,再去阅读文本。
⑶让学生以新的角度去赏析、理解文本,得到新的阅读体会。学生如果只是读者,那么他的阅读往往是自己的个性体验。而当学生既是一个读者,又是文本中的主角时,他的阅读理解就必然是以主人公的言行、思想为准则,再加上自己个性理解的独特阅读体验,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会。
⑷能给学生适度的空间自由发挥,但又不会不着边际。如课例中所提及的四处自动生成的问题,就是学生临场发挥所得。这些问题都没有脱离文本漫无边际,而是根据文本有感而发,这当中有着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他们自我个性的展现。
这一课型我认为在一些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的文章中运用效果比较好,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等。学生也都比较喜欢以这样的形式去阅读、感受文本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
在实际运用中,我也发现要上好这类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可以采用模拟采访的形式。
⑵课前对学生的阅读要做一些指导,以防止出现主题偏差的情况。
⑶对学生所设计的问题,教师必须筛选指导。学生个体水平有差异,设计的问题会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与文本无关,所以把好这一关十分重要。
⑷教师要控制好提问讨论的时间,对于重要问题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应该一带而过。
反思二: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并且利用了上一堂课多余的几分钟向学生做相关的介绍,本以为在学生知道了本课是选自他们所喜欢及熟悉的《鲁滨孙漂流记》后,会做好预习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我信心十足,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怕学生对“梗概”不理解,我还特意进行了一下解释,才让学生来回答。没想到本来设想可以快速且顺利解决的一环节,却由于学生的无法作答而浪费相应的时间。
本来这只是一个辅助性的环节,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对总体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但学生或是由于看过这本小说的时间过长而遗忘,或是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或是由于根本没看过而无法做答。原因各种各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由此也折射出了学生对于学习并不是完全自觉,还需要老师的大力加强。
这一点也体现在对作者的了解上,写了说了不下十次的作者,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居然还翻参考书查找,而课堂中,由于拿出了课外书参看回答,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低着头只顾着念,快、轻、多导致了坐着的学生由于听不清楚而蠢蠢欲动,影响了课堂的纪律。
课后,我反思,像此类的问题难吗?是否有提问的必要?是否真的是因为提问此类问题而影响了上课的进度?思虑再三,我认为有提此类问题的必要。没有总体性的把握就难以对个体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就难以深入地感受文本。所以说,此类问题有存在的必要。否则难以达成预想的效果。
于是就出现了矛盾:讲,费时;不讲,不利学生以后的发展。两全的办法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做好预习工作,及该如何预习。
总之,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注学生──不仅在作业、课堂上的表扬及称赞,还应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及学习动向,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课堂教学及学生心理特点的教案来。
反思三: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1、教者先写批注,做个性化阅读的先行使者。
在备课中,每一篇课文自己坚持自读、自批,自己先尝试“个性化阅读”,真正地让自己的感受做主,让自己的感悟做主,让自己的感动做主,让“教师用书”仅仅成为“参考书”。在自读、自批中,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情感与韵味,也体会到读懂课文、读通课文的艰辛与乐趣。
2、适时点拨升华,是实现个性与共性和谐共生的调和剂。
客观地说,农村初中学生往往对文本的理解比较肤浅,甚至误解文意,教者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个性化批注”、“个性化交流”,而不能适时进行点拨和升华,往往会使学生理解谬误,南辕北辙。如《荒》文中讲到鲁滨孙小心保存“三本很好的《圣经》”、“几本葡萄牙文书籍”、“两三本祈祷书和几本别的书籍”,就有学生交流说,“这说明鲁滨孙很爱惜书”。我肯定了学生的理解,但同时还提出,“这仅仅是说明鲁滨孙喜欢书吗?”学生通过讨论,统一了另一认识,“鲁滨孙有活下去的勇气,找到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讨论,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观点、价值观形成一定的认同,引起相对的共鸣,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共生。
3、指导简单的批注方法,是促进个性化阅读健康发展的助力器。
对于不善于作批注的学生来说,经常把文章看了多遍之后仍然不知在课本上“写”什么,或只是在旁边批上“好”等空洞词句。如能教以方法,则事半功倍。如:
刚起步时用“勾画法”,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上波纹线;
对于线条清晰的课文,采用“概述法”,或一段一概述,或几段一概述;
对于文辞优美的句子,采用“赏析法”,将作者所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效果作个性化的赏析;
对于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文段,采用“感悟法”,批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对于抒情线索不大清晰的文段,采用“模糊法”,自己摘录关键词句或自己组织语言,模糊地给文段理思路;
对于晦涩的词句,可采用“质疑法”,在词句旁边画个“?”,引起自己关注,如此等等。
有“法”可依,批注有话可说;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多法合用,促进个性化发展。
要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从迷信教师、迷信课辅中走向相信“自我”,自信地“我读文章我做主”;在阅读中批注,在批注中阅读,是通向个性化阅读的一座坚实之桥。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践阶段,每一位教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化理解,并将之运用于实际教学。我听过不少的课,发现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中运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无疑是符合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但是这样的课,由于学生水平、个性的差异,会形成随心所欲的讲、漫无边际的谈的习惯,课堂上看似热闹,实则缺乏一个中心线索,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也曾尝试这样的课型,上完之后学生总感到语文课无所事事,十分轻松,问其学到了什么,总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而课本仿佛也变成多余的了。
为了将学生拉回到文本中来,我想到了让学生以文本中的主角的身份来说话。这样的安排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好处:
⑴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上《荒岛余生》这课时,让学生与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细致阅读了课文节选的一段,还自觉的阅读了课后的“名著导读”中的片段,甚至还有学生不满足于这些只字片语,找来了原著进行阅读。这些都无形之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兴趣。
⑵促使学生自动对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这样的课如果学生不对文本读通读透,是很难代表主角回答得出问题来的。所以这必然促使那些课堂的活跃分子细致阅读文本,而那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也能被课堂氛围所影响,再去阅读文本。
⑶让学生以新的角度去赏析、理解文本,得到新的阅读体会。学生如果只是读者,那么他的阅读往往是自己的个性体验。而当学生既是一个读者,又是文本中的主角时,他的阅读理解就必然是以主人公的言行、思想为准则,再加上自己个性理解的独特阅读体验,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会。
⑷能给学生适度的空间自由发挥,但又不会不着边际。如课例中所提及的四处自动生成的问题,就是学生临场发挥所得。这些问题都没有脱离文本漫无边际,而是根据文本有感而发,这当中有着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他们自我个性的展现。
这一课型我认为在一些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的文章中运用效果比较好,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等。学生也都比较喜欢以这样的形式去阅读、感受文本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
在实际运用中,我也发现要上好这类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可以采用模拟采访的形式。
⑵课前对学生的阅读要做一些指导,以防止出现主题偏差的情况。
⑶对学生所设计的问题,教师必须筛选指导。学生个体水平有差异,设计的问题会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与文本无关,所以把好这一关十分重要。
⑷教师要控制好提问讨论的时间,对于重要问题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应该一带而过。
反思二: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并且利用了上一堂课多余的几分钟向学生做相关的介绍,本以为在学生知道了本课是选自他们所喜欢及熟悉的《鲁滨孙漂流记》后,会做好预习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我信心十足,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怕学生对“梗概”不理解,我还特意进行了一下解释,才让学生来回答。没想到本来设想可以快速且顺利解决的一环节,却由于学生的无法作答而浪费相应的时间。
本来这只是一个辅助性的环节,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对总体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但学生或是由于看过这本小说的时间过长而遗忘,或是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或是由于根本没看过而无法做答。原因各种各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由此也折射出了学生对于学习并不是完全自觉,还需要老师的大力加强。
这一点也体现在对作者的了解上,写了说了不下十次的作者,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居然还翻参考书查找,而课堂中,由于拿出了课外书参看回答,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低着头只顾着念,快、轻、多导致了坐着的学生由于听不清楚而蠢蠢欲动,影响了课堂的纪律。
课后,我反思,像此类的问题难吗?是否有提问的必要?是否真的是因为提问此类问题而影响了上课的进度?思虑再三,我认为有提此类问题的必要。没有总体性的把握就难以对个体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就难以深入地感受文本。所以说,此类问题有存在的必要。否则难以达成预想的效果。
于是就出现了矛盾:讲,费时;不讲,不利学生以后的发展。两全的办法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做好预习工作,及该如何预习。
总之,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注学生──不仅在作业、课堂上的表扬及称赞,还应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及学习动向,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课堂教学及学生心理特点的教案来。
反思三: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1、教者先写批注,做个性化阅读的先行使者。
在备课中,每一篇课文自己坚持自读、自批,自己先尝试“个性化阅读”,真正地让自己的感受做主,让自己的感悟做主,让自己的感动做主,让“教师用书”仅仅成为“参考书”。在自读、自批中,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情感与韵味,也体会到读懂课文、读通课文的艰辛与乐趣。
2、适时点拨升华,是实现个性与共性和谐共生的调和剂。
客观地说,农村初中学生往往对文本的理解比较肤浅,甚至误解文意,教者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个性化批注”、“个性化交流”,而不能适时进行点拨和升华,往往会使学生理解谬误,南辕北辙。如《荒》文中讲到鲁滨孙小心保存“三本很好的《圣经》”、“几本葡萄牙文书籍”、“两三本祈祷书和几本别的书籍”,就有学生交流说,“这说明鲁滨孙很爱惜书”。我肯定了学生的理解,但同时还提出,“这仅仅是说明鲁滨孙喜欢书吗?”学生通过讨论,统一了另一认识,“鲁滨孙有活下去的勇气,找到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讨论,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观点、价值观形成一定的认同,引起相对的共鸣,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共生。
3、指导简单的批注方法,是促进个性化阅读健康发展的助力器。
对于不善于作批注的学生来说,经常把文章看了多遍之后仍然不知在课本上“写”什么,或只是在旁边批上“好”等空洞词句。如能教以方法,则事半功倍。如:
刚起步时用“勾画法”,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上波纹线;
对于线条清晰的课文,采用“概述法”,或一段一概述,或几段一概述;
对于文辞优美的句子,采用“赏析法”,将作者所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效果作个性化的赏析;
对于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文段,采用“感悟法”,批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对于抒情线索不大清晰的文段,采用“模糊法”,自己摘录关键词句或自己组织语言,模糊地给文段理思路;
对于晦涩的词句,可采用“质疑法”,在词句旁边画个“?”,引起自己关注,如此等等。
有“法”可依,批注有话可说;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多法合用,促进个性化发展。
要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从迷信教师、迷信课辅中走向相信“自我”,自信地“我读文章我做主”;在阅读中批注,在批注中阅读,是通向个性化阅读的一座坚实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