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方程教学反思

时间: 06-12 栏目:反思
反思一: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结合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导出形如ax±b=c和ax±bx=c形式的方程,并结合原有旧知——等式的性质推导出解法步骤,同时利用这些方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几课时的教学与练习,学生在掌握方程解法上没有问题,说明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掌握的比较扎实。但在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表现出缺少一定的分析习惯和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造成在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例题的变式题)时产生较多错误。

通过前后练习的比较、观察,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练习时偏重模仿和记忆,缺少具体分析的意识。从而造成在碰到一些变式题时就明显缺少解题策略,学生在读题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思考题中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而是在记忆中极力搜索“这个问题以前有没有讲过?或跟哪个问题是一样的?”等旧痕迹。然而这些变式题的解答难就难在它与例题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其中的区别和练习,光靠模仿和记忆,那就很难正确解答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重模仿轻分析的学习方式,在练习中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注重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表述。教师要强调学生读题后先分析并写出等量关系,每个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都要设计等量关系的分析与交流,从潜意识中使学生重视起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一开始学生可能在分析、判断等量关系时还会模仿例题的形式,因此在学生对基本类型有了一定的感悟后,要有针对性的出现变式题让学生来解决,使其在认知冲突中进一步感悟先分析、判断等量关系的重要性。但同时教师也要十分清楚的认识到寻找等量关系对于课改后的六年级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缺少一定的意识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在六年级前很少涉及甚至没有安排过等量关系寻找的内容。正是由于教材中忽视了这方面内容的安排,也就引起了第二个原因——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寻找等量关系能力的培养。等到六年级要大量具体涉及到时,就发现学生很不适应了。如何提高学生寻找题目中等量关系的能力,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等量关系的分析能力,除了如前所述要加强意识培养外,还应在具体方法上加以指导。而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判断等量关系的方法,教材在例题分析中就先借助了线段图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画线段图来表示条件和问题,从而形象的表示出等量关系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中不能因为问题简单或赶进度而忽视画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的环节。一开始学生可能由于以前缺少一定的训练而显得有些不适应,但经过几次的努力后,学生就能很快提高作图能力,从而有助于等量关系的寻找。

综上所述,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从偏重模仿和记忆中逐步纠正过来,逐步建立具体分析的意识。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能力,借助线段图的表示形象的表现出相关的等量关系,提高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二:方程教学反思

开学至今,主要教学了第一单元《方程》的有关知识。

这个单元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等式的两个性质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现将这个单元的教学得失总结如下:

在教学之前,组内的集体备课比较充分,对于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家都有一定的预见,很好地发挥了教学资源光盘作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大家也都能认真地观看录像,积极参与讨论,有的甚至能灵活地运用教学资源光盘进行教学。

但是通过教学也发现一些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今后更好地教学。

1、教学完方程的定义,等式与方程的联系,让学生分别找等式和方程时,学生不能正确找出,有的学生只要看到未知数便认为是方程;有的学生在找等式时方程不放进去,这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搞清等式与方程的联系。

2、方程的检验,以前方程的检验在教材中是很明确的,现在教材似乎简化了检验的书写要求,但是教学资源光盘中还是和以前的一样,尤其是最后一句“所以X=40是原方程的解”。现在教材中已经删去了方程的解的概念,再这样写显然不好,在请教了教研室冒主任后最终还是采用了简化的检验形式,其实检验不在于书写形式,只要掌握方法能进行正确的检验就可以了。令人头疼的是,孩子们总是爱偷懒,在检验时不乏有人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后根本就不计算,而是直接照抄等号右边的数。虽然我也采用了一些惩罚手段逼着他们检验,可还是无法避免计算错误的出现。

3、等式的两个性质,这一单元中,减数是未知数和除数是未知数的方程,按教材的安排是没有教怎么解的,可是学生在列方程的时候常常会列到这样的方程。比如“小红X岁,妈妈39岁,比小红大27岁”就有学生列出39-X=27这样的方程,于是在教学了等式的性质后,我只能又补充讲解了用加减乘除法数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把一些关系式写给学生,其实这在以前的教学中早有渗透,所以觉得学生也较容易掌握。因为自己教过老教材,所以在新教材时常常还是喜欢用老方法来教,可能有悖新课改的理念。可是教过之后才发现,这种方法会对用等式的性质解产生干扰,有部分差生已经彻底晕了!

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这部分时感觉学生最困难的是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方程。一开始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找数量关系,经过训练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很快能找到关系了,但有的学生却还不能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方程,常常是数量关系和方程两张皮,方程根本就不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而且我也发现可能是以前的教学中很少让学生找数量关系式,有很多学生方程能列出来,却说不出数量关系式。看来,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得有意渗透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等到要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才开始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学这部分知识时才不至于感觉困难!

昨天进行了第一单元的考试,用的是县教研室下发的测试卷。批改后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有关知识已经遗忘,如填空题中出现的含有字母的式子必须是最简形式,数字和字母在一起时,数学必须放在字母的前面,均已不记得了。为了让孩子深刻地记住,凡是没有化简的式子,一律判错。

2、试卷上有一道题是诸如2X+3=15,7X+9=()这种题型(原题记不清了),平时教学中可能忽视了,居然有几个学生不会解。经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有的学生是不知道应该先除以2还是先减3,哎!教学失误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要拓展这种题型呢,不知道这种题型是否有些超纲?不管怎样,还是应该讲一下的!

3、判断题有一题:X2表示两个X相乘,X3表示3个X相乘。有很多人打错,询问之后,有的人是把相乘和相加混淆了,有的是不知道X3是什么意思。

4、最让我生气的就是最后一道解决问题了,平时教学时我就强调了一道题目中出现了两个问题要设两个不同的未知数,而且试卷上也清楚地写着“提醒”,可还是有人只知道设X,有的学生设了y,在列方程时也写的y,可解方程时却又变成了X,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只能狠心扣掉其一半分数,以期深刻记住。

 
反思三:方程教学反思

《认识方程》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愿学乐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科学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我没有采用教材上的材料:而是通过猜想笑笑买学习用品的情境。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列出各种各样的式子,这样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这样设计也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猜想得出了30+10×2=50、30+10=40、х+10×2=50、30+х=50、10+х﹤50、30×2=60、10+30+2х﹥50、2×30+2х﹥50等8个式子,接着教师提出能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8个式子进行整理和分类。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随后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在班级里汇报,选择一种有未知数的、没有未知数的这一类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х+10×2=50、30+х=50、10+х﹤50、10+30+2х﹥50、2×30+2х﹥50这5个式子进行再次分类,最终得出方程的一类,其他的一类。从而总结出方程的意义。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反思四:方程教学反思

反思:学生从用数字符号表示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到利用字母符号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是算术思维方式向代数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飞跃,这一飞跃对学生思维层 次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目标的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用方程建立等量关系。这就要求改变学生原来的思维方式,而学生要适应这一思维方式的转换是需要一 定的时间。结合这次的设计、教学与反思,我感触颇深。

一、运用天平,认识等式。  

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我采用教材上的原材料,适当改编了例2的内容。学生通过猜想,列出各种各样的式子,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这样设计也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便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自主合作,分类概括。  

通 过观察得出了50+50=100、50﹤100、х+50=100、х+50﹥100、х+50﹤100、х+х=100、2х=100、12+х=20 等8个式子,接着我提出能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8个式子进行整理和分类。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随后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在班级里汇报,分别选择“有未知 数的、没有未知数”和“是不是等式”的这两类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6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和5个是等式的式子进行再次分类,最终得出完全相同的4道式 子,仔细观察,发现共同点,从而总结出方程的意义。在此教学过程中,我充当了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 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但是对于“用字母表示数”还没有学的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愣住了,而我没有预设到学生会是“零起点”,致使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 有点冷场,从而我的引导多了一些,学生的自主少了一些,很遗憾的是没能给学生们一个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去交流,使每一位学生没有经历方程概 念形成的过程,最终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于是我苦思冥想,终于在第二天的上午我想出了解决的方法。如果发现学生无法分类,有点冷场时,师:四(1)班的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研究得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都知道,科学家们都习惯把自己研究得出的知识成果进行收集、整理,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现在我 们继续研究这些式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其中有一些式子有着相同的地方?学生可能说出有X的式子和不含X的式子,可能说出含=、﹤、﹥的三种类型的式 子。(表扬学生的眼睛真亮,观察的真仔细。)然后我针对两种情况进行引导,逐步引入到两种预设的分类标准中。

三、注重联系,形成网络。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纵观我们小学数学教材,不难发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非常的紧密。  

例如:在方程教学中,我注重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找好知识间的联系:  

方 程并不神秘,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见过方程的影子吗?在哪见过?请看这是一年级(上册)课本中的一道题,这是一年级(下册)的一道题。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再比如: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一的第2题以及后面的两道生活情境题。   

(出示情境图1)师:大家都知道老师来自东台,昨天乘公共汽车到射阳的,你能从老师射阳之行的旅途中,捕捉到相关联的数学信息,用今天所学的方程来表示出来吗?  

比较:这道方程与我们刚才研究的方程有什么不同?(方程中可以含有两个不同的未知数。)  

 (出示情境图2) 小朋友们,五月一日世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了,知道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谁来大声的朗读一遍。你们也能用方程表示吗?这道方程和前面的方程相比又有什么不同?(方程的两边都含有未知数。)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通 过多次比较,不仅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