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时间: 08-19 栏目:反思
反思一: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基本明确,教学形式也比较多样,使用了投影等电教手段,引进了新材料。但是,课堂时间结构需要优化;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不明显,完全没有利用教材中的图画创设历史情境,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大胆取舍,关键是舍得舍掉,不是所有备课当中备下的内容都要悉数讲授,精心设计问题与习题。我们知道,教育改革普遍认同的两个观点;一是教师事关重大,二是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因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学校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我们的思考是:我们的课堂效益到底如何呢?怎样缩小课改理念的高位与课堂实施的低位之间的落差呢?怎样使我们的课堂满足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逐步解决的问题。


反思二: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这是一次比赛的课堂教学,而非要向示范课要去倡导某种观念或去探讨某一焦点问题,所以还是比较保守了些,课堂难免不如人意

首先,你这样上课累不累。在一堂课上老师讲多少,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练习占多少虽没有定论定量,但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不容置疑的,由于借班上课总会有畏这畏那的情绪,最主要的矛盾在于师生不太了解,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太清楚,难以掌控,比如抛出一个问题,总担心如果让学生去讨论还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最后还要回到老师的手里,这就难免误了时间,降低了效率,究其原因这是过分看重教学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毛病,因此整堂课还是老师讲得多了些,学生虽然有阅读、有思考,但缺乏讨论,没能最大可能的去释放学生的能量。

遗憾总是难免的。合作学习,学会合作,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尽管在备课设计中,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上设计了学生大讨论,这是两处思想最该擦出火花的地方,但由于顾忌课程时间不允许,导致忽视了这一点,没能做深入讨论,因此很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收效。

该放的心太软。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延伸拓展适度点,对于五四运动的的根本原因的视频材料,有日本代表的野蛮与无礼和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的两段情节,对于要不要播日本代表的蛮横无耻的那一段,我一开始就很犹豫,我本想突出他的这种行径是由于自身的狂妄及北洋政府的无能,一次爆发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五四精神的探讨所需的时间就受到影响,导致对五四运动精神的阐述使得学生意犹未尽,也影响到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

没有捕捉到月亮我也要收获群星。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有轻也有重,适当整合,“五四风雷”的内容如哑铃,背景原因和意义作重点讲解,中间过程事实明了,主要由学生阅读概括完成,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则把成立的概况这一容易感知的内容置前,而把追问成立的条件基础置后,是学生在了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健将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后,自觉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这些先贤知识分子不可割断的关系等。

其次就是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新的理念的教育,主要是五四精神,爱国主义主题的永恒性、内涵的时代性的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给党过生日”的主题显示出来,让学生易于感性认识。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除革命面貌,作适当延伸于建设的伟大作用,最后归结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再次,每一次活动都是自我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初二(4)班同学上课前递给我一份抄写工整的班级座次名单,这不知老师的安排还是学生的自为,无论是谁科大附中师生的细致令我印象深刻。还有就是在每一次教研中总会见到那些领头“老雁”的身影,他们的热情和态度也感染了我、鞭策了我。


反思三:伟大的开端教学反思

有幸能参加包河区教师的“领雁活动”。十月二十日,在科大附中,我与另外三名中学历史教师一起,就“伟大的开端”一课,同课异构,各展所长。

“伟大的开端”着重介绍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所受屈辱积累起来的一次总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救亡图存的一次新探索,它们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在思想方面都受到之前所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又有利于认识之后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原因,所以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认为八年级学生对近代史有所了解,也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故而在本次教学中采用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目标。

本课容量极大,但教科书对如何弘扬五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两个重难点却一语带过,这虽然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但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一直是我头痛的问题,设计了多种方案,但直到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我才做出了最后决定,所以我上课的程序与交给评委的教学设计略有不同。

我觉得我在本课中做得较好的地方是用两分半钟“我的1919”视频开门见山地导入,既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交代了这一节课所涉内容的时代大背景。设计的探究活动一“如何理解五四精神?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突出了重难点,也为我成功地过渡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铺垫。设计探究活动二“中国共产党已部分地实现奋斗目标。你能说出这个目标是怎样实现的吗?”有利于我从中共一大的内容转到意义的探讨。因为学生没有学过后面的历史,为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我引用了一段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3D视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视频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的伟大功绩,与之前中国八十年的历史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我深感谢自己的不足。如四十六中老师注意史料的运用,侧重论从史出;五十六中的李老师从容冷静,富有理性;六十一中的段老师则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新课,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且语言诙谐,让课堂鲜活灵动充满生机。尤其在组织学生活动、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这三位同仁都是我借鉴与学习的榜样。

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在学习中反思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己更快地成长。非常珍惜这次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也希望我的教学对其他老师有所启发与帮助。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