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教学反思
时间: 08-01
栏目:反思
反思一: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一课是让学生掌握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创设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种问题并尝试解答。有的学生提出《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知道要算两种书的总量必须用加法,他们立刻就能列出算式,并且很自信地举起了小手。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算的?整个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很积极。在学生在复述算法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从而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思考方法。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有了更多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还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高,从课堂掌握的情况看,学生的计算完成较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另外在课堂上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在学生把多种计算方法都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到共性的地方,体会“满十进一”这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算理。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超过十根小棒的时候该怎么办?让学生明白产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进位一的产生原因。把这个难点突破了,学生在书写竖式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进位,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述出来。某某学生讲得非常好的时候,就说请大家听听××小老师是怎么说的,孩子们都想充当这一角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仅因为数学就是学数字那么简单,教育学生数字也要写的认真、工整,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上课的时候我应该多点激情来感化学生,随时容入到学生兴奋的情境中,也许这堂课会上得更精彩。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回答。有了激励的话语,学生会更乐意、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
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喂”学生。很多时候觉得课堂上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馈的时候就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解决。在练习的方法上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是我最困惑的,很多时候不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应该用什么形式去练习去巩固,我没有把思路打开,所以练习的形式仅仅局限在一两种上。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漏洞。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自己在教学上的缺欠,备课上要注意抓住重难点,运用更好的方法突破教学上重难点,使学生能真正收益。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反思二: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是北师大版数学第48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以图画应用题的方式出现的,我在处理教材时先将其抽象为文字应用题,让学生读题感知一道完整应用题的结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正确列出算式:28+4=( )。在探索算法时,我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用多种方法去口算,学生首先说出的是把4分成2和2,28+2=30,30+2=32,这与我前面所复习的7+5=( ),7+3+2=( )的思路是相吻合的,都是凑十法。当学生说出把28分成20和8,8+4=12,20+12=32,这又为我下面将要讲解的竖式计算做好准备,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在讲完口算方法后我又重点强调了竖式计算的写法及算理,由于学生学习竖式时间不长,而这节课又是进位加法,对于学生来说个位相加满十了该怎么写是一难点,我在处理时先告诉学生一个数位上只能写一个数字,因为是个位所以只能写个位计算结果12中的2,满的十要写在十位右下角横线上,记作1,但在计算十位时要加上这个1,因为这是难点我又加以强调,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概括出算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接着又让学生边写边口述过程,进一步理解并加以巩固。
在讲完计算方法后,又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出课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接着我又出了两道这类型的题,让学生试练,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最后又让学生给老师出题,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觉得自己也能当“小老师”。通过这一环节,我也能较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设计练习时,我先回到主题图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联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这样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设计了我是小精灵我会圈我会算,巩固练习圈十法,进一步促进口算;我是口算小明星,以提高口算能力;我是小神医旨在让学生细心观察,看大树的病也许就是他们的通病,以告诫自己以后应细心。在观察第二棵树时,学生能发现问题所在,但概括不出不满十不进一,这可能是由于我前面总结时未重点强调;最后拓展思维26+( )=3( ),54+( )=6( ),放手让学生去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纵观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连平时的那些学困生在我富有激励性语言的感染下,也对自己充满信心,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反思三: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小棒操作中感知“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8+4之后,首先让学生进行小棒操作,并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捆又2根,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共有3捆又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则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来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所以对满十进一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打下了伏笔。
二、在拨计数器中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学生摆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后,请学生拨计数器。重点解决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个位原来有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要将个位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个位再加上2个珠子,得到结果是32。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个位原有8个珠子再加上4个共有12个,满十个了,要将个位上的10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因而结果也是32。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三、在沟通联系中强化“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满十进一”有了相当的理解之后,请孩子们列竖式计算。在这一环节还注意将前两项动手操作的活动与竖式计算紧密结合起来。在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时,以“为什么8和4要对齐?这是拨计数器的哪一步?”“8+4满十了怎么办?怎么做不会忘了进一?”“十位变成了几?这个过程是前面两项操作的哪一步?”“当你看到竖式上的“进一”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来沟通操作与竖式计算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道理。
虽然整节课非常重视学生对“满十进一”算理的理解,使学生在竖式计算时都能较得心应手,正确率较高。但由于考虑这一节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所以不敢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而是一种方法接一种方法逐一进行,导致时间花费的较多,占用了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到即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又让课堂有学生练习的空间是我下一阶段要研究的问题。
反思四:图书馆教学反思
能有幸承担一堂教研课,全程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收获多多,感悟多多,感动多多。课后自我反思如下:
1.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孩子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但不能很好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按部就班地按教材上的内容创设情境,缺乏有效整合运用教材的能力。对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未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别是几种算法,缺少有效交流沟通,这样会扼杀孩子学习数学时思维发展的能动性。
2.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但方法太单一,指令训练刺激,效果不明显,
《图书馆》一课是让学生掌握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创设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种问题并尝试解答。有的学生提出《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知道要算两种书的总量必须用加法,他们立刻就能列出算式,并且很自信地举起了小手。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算的?整个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很积极。在学生在复述算法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从而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思考方法。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有了更多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还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高,从课堂掌握的情况看,学生的计算完成较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另外在课堂上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在学生把多种计算方法都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到共性的地方,体会“满十进一”这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算理。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超过十根小棒的时候该怎么办?让学生明白产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进位一的产生原因。把这个难点突破了,学生在书写竖式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进位,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述出来。某某学生讲得非常好的时候,就说请大家听听××小老师是怎么说的,孩子们都想充当这一角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仅因为数学就是学数字那么简单,教育学生数字也要写的认真、工整,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上课的时候我应该多点激情来感化学生,随时容入到学生兴奋的情境中,也许这堂课会上得更精彩。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回答。有了激励的话语,学生会更乐意、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
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喂”学生。很多时候觉得课堂上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馈的时候就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解决。在练习的方法上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是我最困惑的,很多时候不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应该用什么形式去练习去巩固,我没有把思路打开,所以练习的形式仅仅局限在一两种上。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漏洞。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自己在教学上的缺欠,备课上要注意抓住重难点,运用更好的方法突破教学上重难点,使学生能真正收益。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反思二: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是北师大版数学第48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以图画应用题的方式出现的,我在处理教材时先将其抽象为文字应用题,让学生读题感知一道完整应用题的结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正确列出算式:28+4=( )。在探索算法时,我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用多种方法去口算,学生首先说出的是把4分成2和2,28+2=30,30+2=32,这与我前面所复习的7+5=( ),7+3+2=( )的思路是相吻合的,都是凑十法。当学生说出把28分成20和8,8+4=12,20+12=32,这又为我下面将要讲解的竖式计算做好准备,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在讲完口算方法后我又重点强调了竖式计算的写法及算理,由于学生学习竖式时间不长,而这节课又是进位加法,对于学生来说个位相加满十了该怎么写是一难点,我在处理时先告诉学生一个数位上只能写一个数字,因为是个位所以只能写个位计算结果12中的2,满的十要写在十位右下角横线上,记作1,但在计算十位时要加上这个1,因为这是难点我又加以强调,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概括出算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接着又让学生边写边口述过程,进一步理解并加以巩固。
在讲完计算方法后,又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出课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接着我又出了两道这类型的题,让学生试练,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最后又让学生给老师出题,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觉得自己也能当“小老师”。通过这一环节,我也能较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设计练习时,我先回到主题图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联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这样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设计了我是小精灵我会圈我会算,巩固练习圈十法,进一步促进口算;我是口算小明星,以提高口算能力;我是小神医旨在让学生细心观察,看大树的病也许就是他们的通病,以告诫自己以后应细心。在观察第二棵树时,学生能发现问题所在,但概括不出不满十不进一,这可能是由于我前面总结时未重点强调;最后拓展思维26+( )=3( ),54+( )=6( ),放手让学生去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纵观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连平时的那些学困生在我富有激励性语言的感染下,也对自己充满信心,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反思三: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小棒操作中感知“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8+4之后,首先让学生进行小棒操作,并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捆又2根,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共有3捆又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则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来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所以对满十进一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打下了伏笔。
二、在拨计数器中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学生摆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后,请学生拨计数器。重点解决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个位原来有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要将个位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个位再加上2个珠子,得到结果是32。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个位原有8个珠子再加上4个共有12个,满十个了,要将个位上的10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因而结果也是32。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三、在沟通联系中强化“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满十进一”有了相当的理解之后,请孩子们列竖式计算。在这一环节还注意将前两项动手操作的活动与竖式计算紧密结合起来。在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时,以“为什么8和4要对齐?这是拨计数器的哪一步?”“8+4满十了怎么办?怎么做不会忘了进一?”“十位变成了几?这个过程是前面两项操作的哪一步?”“当你看到竖式上的“进一”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来沟通操作与竖式计算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道理。
虽然整节课非常重视学生对“满十进一”算理的理解,使学生在竖式计算时都能较得心应手,正确率较高。但由于考虑这一节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所以不敢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而是一种方法接一种方法逐一进行,导致时间花费的较多,占用了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到即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又让课堂有学生练习的空间是我下一阶段要研究的问题。
反思四:图书馆教学反思
能有幸承担一堂教研课,全程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收获多多,感悟多多,感动多多。课后自我反思如下:
1.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孩子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但不能很好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按部就班地按教材上的内容创设情境,缺乏有效整合运用教材的能力。对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未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别是几种算法,缺少有效交流沟通,这样会扼杀孩子学习数学时思维发展的能动性。
2.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但方法太单一,指令训练刺激,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