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反思
时间: 07-30
栏目:反思
反思一:孔乙己教学反思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是一篇讨伐封建 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应该说,这是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如何在“一人一课”中上出新意呢?钱梦龙先生说过:“会读”才能“善教”。教读的根本问 题在于教会学生读文章,而要真正教会学生读文章,首先是须有一位会读文章的语文教师。(见钱梦龙《导读的艺术》P108)于是我就把“教参”放在一边,重 新细读起文章来。在阅读中也发现小说的一些特点,就随时记下点滴感受:
1、布局精巧。它没有一个中心情节贯穿始终,而是充分体现出“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特点,人物的性格展现、命运起伏是构思的重点。
2、小说开头便描述咸亨酒店,为典型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以“我”——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组接生活画面,选取孔乙己在酒店的几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使人物性格脉络清楚。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结构安排严谨完整,增强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3、以“笑”贯穿全文。让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这样的安排既是对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冷酷、群众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根 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设计时也就忽略对情节的分析,而考虑以“人”为中心,设计三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解小说的社会环境 描写及其作用;第二课时结合孔乙己在酒店生活的四个片段,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第三课时通过对孔乙己 “被打折了腿”这一情节高潮的分析,领会封建制度的罪恶不仅仅在于摧残了孔乙己,还扭曲了丁举人以及周围的群众,最后总结归纳全文。
反思二:孔乙己教学反思
对于《孔乙己》的教学原先是安排2课时搞定的,临到备课的时候,还是改变了主意。基于鲁迅先生作品深刻内敛的难度,所需消化的内容蛮多,不管是哪一块都够你磨掉一大把时间。再者篇幅也不短,2课时上起来绝对会是“意犹未尽”。因此实际的备课,比原计划增了1个课时。
上周备的课。当时是从小说三要素着手的常规教法进行设计的。设计思路明显落伍过时的。当然,如此教学也并非一无是处,多少能加深学生对小说三要素的记忆,巩固阅读小说的最基本方法。想起学生一贯的“行事风格”,要想做到课前预习是不大可能的。花样无须太多,到时让他们按要求找相关信息,估计会磨磨蹭蹭的让人抓狂。即使不太深入,三课时也不见有宽裕。于是,没有精心的预设,没有刻意创新的思考,孔乙己这个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就这样灰溜溜地展示人前了。这样的备课,除了一气呵成的快感和轻松过,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思的价值了。
昨天上完了第一课时,感觉不大好。学生情绪恹恹,反应淡漠。这样的状态如果延伸到后两课时,课堂节奏必定更显拖沓而冗长,哪怕一分钟都会是身心的折磨。还是调整一下教学思路吧!于是今天的上课,先撇开人物的描写方法。从文末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让学生讨论“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而展开教学。令人高兴的是:举手的学生多了,关于孔乙己死了的大部分“证据“都找出来了,在细细品析中,他们时而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意……
身为教师的我,应该多反省反省自己。对于孔乙己的人物分析,以文末这句为切入点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设计,只是懒得去花一点心思而已。也不想想随意随性而至的教学哪能赢得学生的一片欢心呢!平时的备课大都为应付教学检查而凑合抄抄写写的,而上课呢往往跟着经验走,效果不佳太正常了。“写一套,上课又一套”的毛病,都是教龄增长带来了除信守捏来的熟络之外的又一大特点。如今,像我这样凭“经验之谈”上课的教师也该占一定比例,创新教学的激情不复存在了。而把课堂教学的微效和无效都一股脑归罪于学生,惭愧。试想,如果教师能在每天随堂课投入开公开课的那般精力,绞尽脑汁,精雕细琢,那么应该离有效高效的课堂不远了。
反思三:孔乙己教学反思
在读《孔乙己》的时候,我抛除了脑海中所有的成见,与文章“坦诚相见”,一读仿佛见其人,二读仿佛有所感,三读仿佛有所悟,但只是“仿佛”而已,面对经典,有时我会窒闷无语,大约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吧。后来一则材料进入了我的视野,据孙伏园说,他曾聆听过鲁迅自己讲述他创作《孔乙己》的动机,“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读此句,如甘露入心;品此语,似醍醐灌顶。
可是于教学而言,“意会”仅仅是第一步,我还必须要“言传”,教师永远做不了孤胆英雄,因为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指导着学生去夺取全面的胜利。如何“言传”呢?我想第一步还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引导他们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孔乙己苦在哪儿?社会怎么薄凉的?于是授课过程中以情境再现为目的有了大量的演读、模拟,这个过程中注重了课文的朗读与语言的品味,并顺势对语言文字背后的“语言”进行了必要挖掘。为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设计的适当位置设置了几个“触发点”,一是导入,暗示科举制度,二是认识咸亨酒店的酒客的等级,三是体会丁举人与孔乙己同是读圣贤书同样形成了扭曲人格,四是让学生思考作者呐喊什么。就课堂效果而言,在品语言、现情节的过程中,学生由“笑”转为“不笑”,现场由“快活的空气”转为“肃穆的气氛”。
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天然的特点就是把“我的理解教给学生”,这样做显然会让许多人再次陷入迷茫:这没让学生自主,这没让学生合作,这没让学生探究,甚至这也没有传授什么方法,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啊,学生学到了什么?我也想问问听课的学生,但我没有机会,45分钟的相遇仅仅是一次偶然,对学生而言,我的确是个过客。
关于教学设计过紧与过松的问题还在困惑着我:过紧就会限制学生的课堂生成,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有控制的痕迹;过松就会导致自由散漫、左右出击的被动局面,并由此导致学习的低效和思维的浮浅。到底怎样做才是恰当的平衡?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尊鲁迅塑像,那是我到上海讲《阿长与<山海经>》之后鲁迅纪念馆的馈赠,此刻,先生正注视着我,我不知道我讲的课是否道出了先生的心声,最后只能感慨一句:道不尽的《孔乙己》啊!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是一篇讨伐封建 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应该说,这是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如何在“一人一课”中上出新意呢?钱梦龙先生说过:“会读”才能“善教”。教读的根本问 题在于教会学生读文章,而要真正教会学生读文章,首先是须有一位会读文章的语文教师。(见钱梦龙《导读的艺术》P108)于是我就把“教参”放在一边,重 新细读起文章来。在阅读中也发现小说的一些特点,就随时记下点滴感受:
1、布局精巧。它没有一个中心情节贯穿始终,而是充分体现出“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特点,人物的性格展现、命运起伏是构思的重点。
2、小说开头便描述咸亨酒店,为典型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以“我”——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组接生活画面,选取孔乙己在酒店的几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使人物性格脉络清楚。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结构安排严谨完整,增强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3、以“笑”贯穿全文。让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这样的安排既是对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冷酷、群众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根 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设计时也就忽略对情节的分析,而考虑以“人”为中心,设计三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解小说的社会环境 描写及其作用;第二课时结合孔乙己在酒店生活的四个片段,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第三课时通过对孔乙己 “被打折了腿”这一情节高潮的分析,领会封建制度的罪恶不仅仅在于摧残了孔乙己,还扭曲了丁举人以及周围的群众,最后总结归纳全文。
反思二:孔乙己教学反思
对于《孔乙己》的教学原先是安排2课时搞定的,临到备课的时候,还是改变了主意。基于鲁迅先生作品深刻内敛的难度,所需消化的内容蛮多,不管是哪一块都够你磨掉一大把时间。再者篇幅也不短,2课时上起来绝对会是“意犹未尽”。因此实际的备课,比原计划增了1个课时。
上周备的课。当时是从小说三要素着手的常规教法进行设计的。设计思路明显落伍过时的。当然,如此教学也并非一无是处,多少能加深学生对小说三要素的记忆,巩固阅读小说的最基本方法。想起学生一贯的“行事风格”,要想做到课前预习是不大可能的。花样无须太多,到时让他们按要求找相关信息,估计会磨磨蹭蹭的让人抓狂。即使不太深入,三课时也不见有宽裕。于是,没有精心的预设,没有刻意创新的思考,孔乙己这个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就这样灰溜溜地展示人前了。这样的备课,除了一气呵成的快感和轻松过,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思的价值了。
昨天上完了第一课时,感觉不大好。学生情绪恹恹,反应淡漠。这样的状态如果延伸到后两课时,课堂节奏必定更显拖沓而冗长,哪怕一分钟都会是身心的折磨。还是调整一下教学思路吧!于是今天的上课,先撇开人物的描写方法。从文末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让学生讨论“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而展开教学。令人高兴的是:举手的学生多了,关于孔乙己死了的大部分“证据“都找出来了,在细细品析中,他们时而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意……
身为教师的我,应该多反省反省自己。对于孔乙己的人物分析,以文末这句为切入点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设计,只是懒得去花一点心思而已。也不想想随意随性而至的教学哪能赢得学生的一片欢心呢!平时的备课大都为应付教学检查而凑合抄抄写写的,而上课呢往往跟着经验走,效果不佳太正常了。“写一套,上课又一套”的毛病,都是教龄增长带来了除信守捏来的熟络之外的又一大特点。如今,像我这样凭“经验之谈”上课的教师也该占一定比例,创新教学的激情不复存在了。而把课堂教学的微效和无效都一股脑归罪于学生,惭愧。试想,如果教师能在每天随堂课投入开公开课的那般精力,绞尽脑汁,精雕细琢,那么应该离有效高效的课堂不远了。
反思三:孔乙己教学反思
在读《孔乙己》的时候,我抛除了脑海中所有的成见,与文章“坦诚相见”,一读仿佛见其人,二读仿佛有所感,三读仿佛有所悟,但只是“仿佛”而已,面对经典,有时我会窒闷无语,大约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吧。后来一则材料进入了我的视野,据孙伏园说,他曾聆听过鲁迅自己讲述他创作《孔乙己》的动机,“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读此句,如甘露入心;品此语,似醍醐灌顶。
可是于教学而言,“意会”仅仅是第一步,我还必须要“言传”,教师永远做不了孤胆英雄,因为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指导着学生去夺取全面的胜利。如何“言传”呢?我想第一步还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引导他们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孔乙己苦在哪儿?社会怎么薄凉的?于是授课过程中以情境再现为目的有了大量的演读、模拟,这个过程中注重了课文的朗读与语言的品味,并顺势对语言文字背后的“语言”进行了必要挖掘。为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设计的适当位置设置了几个“触发点”,一是导入,暗示科举制度,二是认识咸亨酒店的酒客的等级,三是体会丁举人与孔乙己同是读圣贤书同样形成了扭曲人格,四是让学生思考作者呐喊什么。就课堂效果而言,在品语言、现情节的过程中,学生由“笑”转为“不笑”,现场由“快活的空气”转为“肃穆的气氛”。
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天然的特点就是把“我的理解教给学生”,这样做显然会让许多人再次陷入迷茫:这没让学生自主,这没让学生合作,这没让学生探究,甚至这也没有传授什么方法,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啊,学生学到了什么?我也想问问听课的学生,但我没有机会,45分钟的相遇仅仅是一次偶然,对学生而言,我的确是个过客。
关于教学设计过紧与过松的问题还在困惑着我:过紧就会限制学生的课堂生成,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有控制的痕迹;过松就会导致自由散漫、左右出击的被动局面,并由此导致学习的低效和思维的浮浅。到底怎样做才是恰当的平衡?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尊鲁迅塑像,那是我到上海讲《阿长与<山海经>》之后鲁迅纪念馆的馈赠,此刻,先生正注视着我,我不知道我讲的课是否道出了先生的心声,最后只能感慨一句:道不尽的《孔乙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