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教学反思(2)
时间: 07-18
栏目:反思
而且也正是常常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原因之一。
我在正负数(一)解决“检查味精的质量是否合格”这一题时,我让学生读完题 目、理解了表格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后,马上引导学生用刚学习的“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在我巡视时,发现有几个中下生是这样做 的:“(100-2)+(100+2)=200(克)”,他们把手举得高高并期待着我拿他们作业本的到展示台展示,当时我怕这样一讲会浪费很多时间,就叫 了几个用正负数抵消方法来做这道题的同学回答,结果这个环节过渡得非常顺利。没有出现什么错误,本应让人觉得非常精彩,然而自己却感觉很遗憾——看起来一 切都十分顺利,可是我却限制了孩子的求异思维,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实际上,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既然是认知的过程,就 不该怕有错误。正如邓老师所说的,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因为有千差万别的学生,就有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学生说错话,做错题,这是 很正常的,这种错误,实际上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挖掘利用这种错误资源。以前听过邓老师的课,邓老师在《讲鸡兔同 笼》一课时,是让学生不断地去尝试,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地分析,让学生在互相争辩、讨论中逐步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也曾听过华应龙、黄爱华老师的数学 课,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常常会听到华老师、黄老师大喊一声:“错得好。”“错得有水平。”这样的课堂,受鼓励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独立思考 以及非人云亦云的勇气。“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创新。”其实,学生的差错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些知识只靠讲是不行的,有 些错误只靠事前的提醒也是不大容易防止的。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和喜悦;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 智”。
因此,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很多时候,一堂课的精彩,往往是巧妙地处理了学生的差错,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反思五:正负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应用的过程。“负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学生经常会从多种途径收看到天气预报、温度的信息,所以对负数已有了认知基础。上课时注意了几个方面:
1.上课时将“生活化”和“数学化”融合在一起。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温度信息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借助温度计理解了抽象的负数。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所有温度进行分类。
2. 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了天气预报、温度等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从生活的情境中呈现学生的认知层次,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教学中,运用了多种 活动方式。读气温,记温度;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 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 常形象的依据,
3.体会所学内容.节课在学生认识到温度、海拔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后,又反复让学生体会正负数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正负数是 相互依存的,没有“正”也就谈不上“负”,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源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过大量实例去体会:从学校向东走20米,可以表示 为+20米,那么从学校向西走20米,可以表示为-20米,足球赛:进球3个,丢球2个怎样表示?转来12人,转走8人;车到站点,9人上车,5人下车。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感悟到“上下、多少、增加减少…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学生深刻体会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联系生活,举出了很多正负数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反复体会接触、认识、研究,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了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
我在正负数(一)解决“检查味精的质量是否合格”这一题时,我让学生读完题 目、理解了表格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后,马上引导学生用刚学习的“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在我巡视时,发现有几个中下生是这样做 的:“(100-2)+(100+2)=200(克)”,他们把手举得高高并期待着我拿他们作业本的到展示台展示,当时我怕这样一讲会浪费很多时间,就叫 了几个用正负数抵消方法来做这道题的同学回答,结果这个环节过渡得非常顺利。没有出现什么错误,本应让人觉得非常精彩,然而自己却感觉很遗憾——看起来一 切都十分顺利,可是我却限制了孩子的求异思维,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实际上,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既然是认知的过程,就 不该怕有错误。正如邓老师所说的,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因为有千差万别的学生,就有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学生说错话,做错题,这是 很正常的,这种错误,实际上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挖掘利用这种错误资源。以前听过邓老师的课,邓老师在《讲鸡兔同 笼》一课时,是让学生不断地去尝试,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地分析,让学生在互相争辩、讨论中逐步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也曾听过华应龙、黄爱华老师的数学 课,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常常会听到华老师、黄老师大喊一声:“错得好。”“错得有水平。”这样的课堂,受鼓励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独立思考 以及非人云亦云的勇气。“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创新。”其实,学生的差错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些知识只靠讲是不行的,有 些错误只靠事前的提醒也是不大容易防止的。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和喜悦;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 智”。
因此,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很多时候,一堂课的精彩,往往是巧妙地处理了学生的差错,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反思五:正负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应用的过程。“负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学生经常会从多种途径收看到天气预报、温度的信息,所以对负数已有了认知基础。上课时注意了几个方面:
1.上课时将“生活化”和“数学化”融合在一起。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温度信息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借助温度计理解了抽象的负数。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所有温度进行分类。
2. 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了天气预报、温度等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从生活的情境中呈现学生的认知层次,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教学中,运用了多种 活动方式。读气温,记温度;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 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 常形象的依据,
3.体会所学内容.节课在学生认识到温度、海拔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后,又反复让学生体会正负数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正负数是 相互依存的,没有“正”也就谈不上“负”,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源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过大量实例去体会:从学校向东走20米,可以表示 为+20米,那么从学校向西走20米,可以表示为-20米,足球赛:进球3个,丢球2个怎样表示?转来12人,转走8人;车到站点,9人上车,5人下车。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感悟到“上下、多少、增加减少…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学生深刻体会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联系生活,举出了很多正负数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反复体会接触、认识、研究,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了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