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整理书包教学反思(2)

时间: 07-17 栏目:反思
从而掌握按不同标准分类的结果不同的特点。  对于这节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1、 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数学活动,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 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

2、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为了加强对分类的体验,我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修改,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我能看得到、摸得到、想得到,展示了数学较深层次特有的魅力及生命力。

3、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如: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中找“人”的分类标准,有的学生说可以按男女来分,当教师问他: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见到过按男女性别来分的呢?有个学生就说:“上厕所时就是按男女来分的”,很形象的体现了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数学价值。

4、 始终关注学生的感受,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本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 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感受,并很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让学生通过整理书包的身边事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就会有不同结果。

5、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课堂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与演示,而是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6、游戏形式化,没能做到由简到繁的过程。我的教学是从整理书包给书本分类开始,而小组活动中的对大小不同的圆形和正方形的分类有些简单。在此之后的学生分类环节有点乱,由于我找的学生没有特殊性,不能体现分类的多样性,是我教学设计的失败之处。

7、教师教学语言累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教学语言上是最要学习的地方,课上没有必要每句话都重复到,这节课的失败之处就在于重复性语言太多这也是今后教学所要摸索的地方。

总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我想,反思不仅仅是形式主义的,而是真正内心的一种体会,是心灵的记录。


反思五:整理书包教学反思

今年的幼小衔接我们开展的特别早,我们大班组成员一致认为,在大班下学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幼小衔接工作。大班幼儿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 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幼小衔接工作不 仅仅是认识几个字、学会一些计算题,我们要让幼儿了解小学,激发幼儿萌发想上小学的兴趣,还要培养幼儿的各种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会整理书包也是入小学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经常会听说小学老师和一年级家长说,读一年级的孩子不会整理书包,天天丢三落四的。

针对这些需求我们格根据主题活动开展了“整理书包”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并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培养初步的责任意识。
    
活 动开始,首先是让孩子介绍自己的小书包,了解书包的用途,激发孩子对书包的喜爱之情,也是为学习整理书包作铺垫。因为只是一个教学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 我只能让孩子欣赏了同伴的书包,认识了书包的构造、作用,了解书包内的各种夹层有什么用,什么物品适合放在什么夹层。然而整理书包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学会 的,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孩子只有在反复的操作中,才能不断地了解、认识,明白书包内物品摆放的方法。特别是个别习惯不太好的孩子,需要教师在 日常活动中给于个别指导和不断地检查、巩固,特别是书包物品的分类,对孩子是有一定难度,需日后加强。

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家长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 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大班我们提醒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作为家 长,则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 “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为你推荐